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应用西罗莫司替代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治疗肾移植患者慢性移植肾功能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例尸体肾移植后因CNI的慢性肾毒性而出现慢性移植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将其原有免疫抑制方案(环孢素或他克莫司+霉酚酸酯+泼尼松)转换为西罗莫司+霉酚酸酯+泼尼松用药方案,分别观察药物转换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患者血肌酐、尿蛋白及患者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药物转换前及转换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20例患者血肌酐平均水平(μmol/L)分别为180.7±17.2、165.5±29.6、155.5± 36.4 和146.1±43.2,转换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患者血肌酐水平和转换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5,P<0.01);转换前尿蛋白阳性的5例患者中,1例尿蛋白转阴,2例尿蛋白减轻;新增蛋白尿患者1例;药物转换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对肾移植后因长期应用CNI而出现慢性移植肾毒性的患者,尽早将CNI转换为西罗莫司可有效缓解慢性移植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剂量ARB对肾移植后蛋白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3例肾移植后蛋白尿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采用2~4倍剂量ARB治疗)和对照组33例(不使用ARB治疗),观察不同治疗时间两组患者24h尿蛋白、血肌酐、血生化、血压、远期人/肾生存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24h尿蛋白排出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血肌酐倍增时间、进展到移植肾功能衰竭或死亡的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34.42±12.56)个月与(17.51±10.26)个月,(38.12±22.51)个月与(24.25±13.56)个月〕;治疗组出现2例血钾升高,4例低血压。结论大剂量ARB可有效控制肾移植后蛋白尿,提高移植患者人/肾远期存活率,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Lu JS  Xiao XR  Ao JH  Gao JP  Dong J  Hong BF  Li YT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0):657-660
目的探讨同种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由霉酚酸酯(MMF)转换为硫唑嘌呤(AzA)的必要性与安全性。方法对门诊随访的87例肾移植术后低危患者进行转换药物的前瞻性研究,按随机、开放原则分为两组:转换组42例,在术后满6个月从霉酚酸酯转换为硫唑嘌呤,对照组45例,在术后一直用霉酚酸酯。观察对比各组的移植肾功能指标、排斥反应、并发症及药物毒副作用情况至术后满18个月或出现终点事件为止,评价药物转换的安全性。结果转换组与对照组在移植肾无事件生存率及排斥反应发生率等治疗指标方面无显著差异;转换组的肝损害和白细胞减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经调整药物剂量和辅助治疗后绝大多数可恢复。结论在我国现实经济状况和医疗体制下,部分患者在肾移植术后由MMF转换为硫唑嘌呤是有必要的,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安全有效的;远期效果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Huang HF  Wu JY  Han F  Wang YM  Zhang JG  Chen JH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8):3397-3400
目的 观察慢性移植肾肾病(CAN)患者采用西罗莫司(SIR)替代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开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诊断CAN患者74例,基线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30~60ml·min-1·(1.73 m2)-1.其中36例采用SIR切换治疗(CNI药物停用12 h后开始使用SIR),另外38例继续使用CNI药物维持治疗(环孢素治疗30例;他克莫司治疗8例).所有患者霉酚酸酯适当加量并随访4年,定期观察移植物肾功能和eGFR,记录排斥反应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监测血常规、血脂、肝功能等指标.结果 SIR切换组和CNI维持组切换前eGFR分别为(40±7)ml·min-1·(1.73 m2)-1和(38±6)ml· min-1· (1.73 m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换后SIR切换组较CNI维持组移植肾功能改善明显,在随访至3、12、24、36和48个月时SIR切换组eGFR均明显高于CNI维持组(均P<0.05).随访结束时SIR切换组发生急性排斥反应2例,蛋白尿1例,肺部感染1例;CNI维持组发生急性排斥反应2例(P>0.05).以肌酐翻倍作为终点事件显示SIR切换组的4年存活率(75.0%)显著优于CNI维持组(50.0%)(P=0.03).随访3个月时SIR切换组血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显著高于切换前;总胆红素显著低于切换前和CNI维持组(均P<0.05).结论 SIR替代CNI药物治疗CAN患者可以明显改善移植肾肾功能,提高移植肾长期存活,同时并不增加排斥风险.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因患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于2010年5月13日在我院肾移植科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给予甲泼尼龙冲击3 d后,口服他克莫司联合霉酚酸酯、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治疗,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免疫低危肾移植受者将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s)类药物切换为西罗莫司的远期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免疫低危肾移植受者的具体资料。患者在经CNIs类药物治疗后,切换为西罗莫司治疗;观察其原远期效果,对比转换前后的肾功能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以切换西罗莫司后作为随访起点,未出现移植肾失功、新发群体反应性抗体、新发急性排斥反应等并发症,其中切换后有15例新发尿蛋白(18.75%),经对症处理后蛋白尿水平均降低且恢复正常;5例肺部感染(6.25%),1例尿路感染(1.25%),经抗感染处理后均好转。患者切换用药6个月总胆固醇(TC)高于切换用药前,切换用药12个月患者三酰甘油(TG)、TC均高于切换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换用药6、12个月后的血清肌酐(Scr)较切换用药前降低,肾小球滤过率(eGFR)较切换用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低危肾移植受者将CNIs类药物切换为西罗莫司,未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生存率良好,患者血清肌酐缓慢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常规免疫抑制剂条件下,肾移植联合骨髓细胞输注(donor bone marrow transfusion,DBMT)对于近期(术后1年)及远期(术后1年以上)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1999年5月至2004年5月在本中心进行肾移植联合骨髓细胞输注的联合移植(联合移植组)及其同一供体来源单纯肾移植的患者(对照组),2组各有74例患者纳入研究.2组患者术后常规应用免疫抑制剂方案为:激素+霉酚酸酯(MMF)+环孢素(CSA)或激素+霉酚酸酯(MMF)+他克莫司(FK506);随访24~10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9.5个月.结果:联合移植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的血肌酐水平分别为(105±23.9)μmol/L、(107.5±32.4)μmol/L、(115±26.6)μmol/L和(114.7±28)μmol/L、(116.5±27.6)μmol/L、(125±32.6)μmol/L,相应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MDRD法)水平分别为(70.2±24.4)ml/min、(74.3±24.1)ml/min、(73.5±22.4)ml/min和(62.4±15.8)ml/min、(63.9±18.7)ml/min、(61.9±20.3)ml/min.其中,上述2组术后第1年GFR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5年联合移植组与对照组尿蛋白阳性分别为37人(50%)和57人(77%),2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联合移植组有3例发生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对照组中有12例发生慢性移植肾肾病,联合移植组随访中CAN发生率较配对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肾移植联合骨髓细胞输注对术后近期及远期移植肾功能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供体骨髓细胞输注能诱导嵌合体产生,并增加联合移植受者对供体器官的免疫耐受,从而减少排异反应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杨仁波   《中国医学工程》2012,(9):147-147
目的对霉酚酸酯(MMF)治疗慢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择慢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40例,22例通过肾活捡确诊,给予霉酚酸酯(MMF)进行治疗,治疗初剂量1g/d,持续3个月,之后减至0.5-0.75g/d,持续6个月,之后减至0.25-0.5g/d,给药时间在6个月以上;对给药前及给药6个月进行指标自身对照比较分析。检测指标为:尿蛋白定量(PRO)、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白蛋白(ALB)和血肌酐(Scr)。结果给予MMF药物治疗,结果显示尿蛋白定量下降(PRO)(P〈0.05)、血肌酐(Scr)下降(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上升(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霉酚酸酯(MMF)在临床上对于治疗慢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明确,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西罗莫斯为主的四联免疫抑制治疗对于移植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 方法:59名(男/女:44/15)移植肾功能不全患者(血肌酐148.88±27.64umol/L),均服用三联免疫抑制剂治疗(霉酚酸制剂/咪唑立宾+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激素)。患者在减少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剂量同时,加用小剂量西罗莫斯(起始剂量0.5mg/日,目标浓度2-4ng/ml),转化为四联药物治疗。 结果:1.全部患者完成四联治疗转换,西罗莫斯后血药浓度(4.74±1.62ng/ml),CNI浓度平均降低38%。2.调整治疗后,患者血肌酐显著降低(111.53±24.87vs.148.88±27.64umol/L,p<0.01),甘油三酯(1.93±1.08vs.1.89±0.77mmol/L)和胆固醇(5.30±1.39vs.4.96±1.19mmol/L)变化不明显。3.将59名患者分为早期转换组(肾移植术后2年内转换四联治疗,n=44)和晚期转换组(术后2年以上转换,n=15),早期转换组有更多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34/44 vs. 6/15,p<0.05),早期转换组血肌酐较转换前显著降低(106.4±19.78 vs.151.4±128.68 umol/L, p<0.05),晚期转换组肌酐降低不明显(126.53±32.18 vs.141.4±24.76, p >0.05)。 结果:在减少CNI剂量的同时,增加小剂量西罗莫斯,可以显著改善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不全,血脂异常的副作用不明显。小剂量西罗莫斯为主的四联免疫抑制治疗,对于术后早期(2年内)的移植肾功能不全患者,疗效更好。 关键词:移植肾功能不全,西罗莫司,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 41例供者均经开放手术取肾,33例取供者左肾,8例取供者右肾.41例受者手术同尸体肾移植,术后采用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硫唑嘌呤(或霉酚酸酯)及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结果 41例受者均手术顺利,39例肾功能在2 ~ 5 d恢复正常, 2例术中行二次灌注发生延迟肾功能恢复.随访期间存活40例, 30例肾功能正常, 9例血肌酐稍高,1例术后2年自行停药导致肾衰竭,重新恢复血透治疗.死亡1例,原因为术后2年发生肺部真菌及巨细胞病毒混合感染.急性排异反应1例,经激素冲击后逆转.5例男性受者已结婚生育.41例供者术后均恢复顺利,平均住院时间10 d.随访期间肾功能均正常,尿蛋白阴性.结论 亲属活体肾移植具有组织配型好、供肾缺血时间短及排异反应少等优点,其效果优于尸体供肾移植.术前对供、受者进行全面综合评估是保证亲属活体肾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肾移植术后应用咪唑立宾抗排斥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咪唑立宾(MZR)在肾移植术后抗排斥治疗临床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38例首次接受肾移植的患者采用环孢素(CsA)或他克莫司(FK506)+MZR+泼尼松(Pred)治疗,与同期31例采用CsA或FK506+霉酚酸酯(MMF)+Pred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2组患者在肾移植术后12月内的人、肾存活率及肾功能变化情况,比较2组间急性排斥反应、药物不良反应(外周血白细胞下降、肝功能异常、血尿酸升高及胃肠道症状)以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随访12个月,MMF组患者人、肾存活率均为100%,MZR组人、肾存活率分别为100%、97.4%.肾移植术后MMF组和MZR组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相似,2组在肾移植术后1、2、3月的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6月和12月MZR组血肌酐较MMF组明显增高(P<0.05);与MMF组相比,MZR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而外周血白细胞下降、高尿酸血症以及肝功能异常等方面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肾移植中应用MZR安全、不良反应小,可以作为肾移植患者术后常规的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研究霉酚酸酯联合强的松在治疗伴肾功能不全IgA肾病中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 选择经肾脏病理诊断为原发性IgA肾病,尿蛋白≥1.0 g/d,有肾功能减退但血肌酐<355 μmol/L(4mg/dl)病例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霉酚酸酯分散片联合强的松;对照组单用强的松口服.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肾小球滤过滤、血浆尿素氮、肌酐、白蛋白及肝功能等多项临床指标.结果 1)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但对照组尿蛋白定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治疗6、12个月时,两组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治疗组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12个月时,治疗组血肌酐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肾小球滤过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而对照组血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霉酚酸酯联合强的松对治疗伴肾功能不全的IgA肾病在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等方面优于单用强的松口服疗法,未见明显毒副作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他克莫司(Tacrolimus, FK506)和环孢素(CsA)都是很强的钙神经蛋白酶抑制剂,能有效地抑制淋巴细胞活化,防治早期急性排斥反应.文中对使用CsA的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 CAN)患者转换为FK506后的临床和病理进行对照观察,旨在探讨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 方法 选择61例首次接受尸肾移植1年以上、肾功能异常、经移植肾活检诊断为CAN的患者,对符合入选条件的病例随机分为2组:CsA组(n=30):采用原治疗方案CsA+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 MMF)+泼尼松;FK506组(n=31):由CsA转换至FK506+MMF+泼尼松方案治疗.至少随访12个月,以血肌酐(Scr)值倒数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作图,通过曲线回归分析计算转换前后肾功能的下降率.治疗有效的定义为肾功能改善或稳定.肾功能改善:血肌酐斜率<-5%;肾功能稳定:血肌酐斜率介于-5%和5%之间;肾功能恶化:血肌酐斜率>5%. 结果随访12个月时,FK506组平均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三酰甘油(total triglyceride, 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水平均明显降低,分别为(5.14±1.02)mmol/L vs(6.61±1.37)mmol/L,P<0.001;(2.01±0.91)mmol/L vs(2.44±1.35)mmol/L,P<0.05;(2.03±0.99)mmol/L vs(4.11±1.21)mmol/L,P<0.01;而CsA组血TC、TG、LDL水平无明显改变,甚至呈上升趋势,分别为(7.10±1.13)mmol/L vs(6.60±1.22)mmol/L,P<0.05;(2.49±1.32)mmol/L vs(2.47±1.48)mmol/L,P=NS;(5.11±1.21)mmol/L vs(4.01±0.99)mmol/L,P<0.05.2组之间的肾功能改善率(64.5% vs 23.3%,P<0.01)、肾功能稳定率(12.9% vs 33.3%,P<0.01)和肾功能恶化率(22.6% vs 43.3%,P<0.01)均存在明显的差异.FK506转换治疗后病理上也得到明显改善:肾小管萎缩(58.1% vs 46.2%,P<0.05)、间质纤维化(51.6% vs 30.8%,P<0.01)和动脉透明变性(54.8% vs 38.5%,P<0.01).随访期间无一例死亡.FK506组移植肾失功率低于CsA组,分别为6.5%和23.3%,P<0.01;移植肾1年存活率分别为93.5%和76.7%,P<0.01.FK506组患者高血压、多毛症、齿龈增生、肝功能异常和肺部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sA组,分别为63.8% vs 84.6%(P<0.01)、22.4% vs 53.8%(P<0.01)、8.6% vs 51.3%(P<0.01)、6.5% vs 16.7%(P<0.01)和6.5% vs 10.0%(P<0.05).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与CsA组无显著差异. 结论 CsA转换至FK506治疗CAN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不仅能改善CAN患者的脂质异代谢,而且能有效地改善移植肾功能,延缓CAN患者慢性移植肾功能减退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普乐可复治疗慢性移植肾功能减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普乐可复(FK506)治疗慢性移植肾功能减退的疗效.方法:选择尸肾移植术后6~34个月出现慢性肾功能异常的患者24例,将原有以环孢素A(CsA)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替换成以FK506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观察肾功能变化.结果:替换FK506治疗8~12周后,21例肾功能明显改善,其中4例肾功能在4周内恢复正常, 3例效果不良,但血清肌酐(Cr)未呈上升趋势,总有效率85%.继续随访6个月以上,移植肾功能稳定,亦未发生明显药物毒性作用.结论:对慢性移植肾功能减退患者采用FK506替换CsA治疗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西罗莫司在肾移植初始免疫抑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移植术后现行的免疫抑制方案仍然以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为基础,但CNI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影响了移植物的长期存活,包括急性和慢性肾毒性、心血管不良事件(高血压、高血脂)、机会性感染(CMV、EBV、BKV等),恶性肿瘤等。Nankivell等历时10年的计划性活检结果证实了CNI类药物环孢素A(CsA)对移植肾的损害作用,而这正是导致慢性移植肾肾病(CAN)进而移植肾失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全球供体紧张的情况下,寻找一种更为安全有效而不良反应更小的免疫抑制方案显得尤为重要。西罗莫司(Sirolimus,SRL,雷帕鸣(?))属于大环内酯类,是一种作用机制不同于CNI和抗代谢类药物的新型免疫抑制剂,它通过阻断mTOR影响共刺激通路和细胞因子的传递而起作用。SRL在1999年和2000年分别被美国和欧洲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批准应用于临床。由于其高效的免疫抑制效果、无CNI类肾毒性,并具有抗增殖及抗肿瘤作用,故愈来愈受到移植界的关注。迄今,SRL既可以应用于肾移植初始免疫抑制治疗,也可应用于慢性移植肾肾病的转换治疗。本文简要介绍前者。  相似文献   

16.
活体亲属肾移植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活体亲属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供者术后无并发症,术后3个月随访无肾功能异常等情况.5例受者术后3 d~7 d血肌酐降至正常水平.1例受者出现急性排斥反应(术后4个月),用甲基泼尼松冲击治疗逆转.1例开放手术取肾的患者于术后6个月合并移植肾积水、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及下段输尿管坏死而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1 a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移植肾彩色多普勒均正常.结论:活体亲属肾移植是安全、有效的,效果明显优于尸体肾移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肾移植后慢性肾损害的病理类型及可能诱发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我院收治及跟踪随访的23例肾移植术后6个月以上,具有蛋白尿或肾功能异常者.结果:移植后慢性肾脏损害的病理类型为慢性排斥21例(85.4)%,系膜病变2例(14.6%),免疫抑制剂治疗中感染巨细胞病毒抗原(CMV-Ag)、克萨奇病毒抗体(CBV-IgM)、肠道病毒RNA(EVS-RNA)6例.血肌酐上升水平与血压上升同步1例.出现移植术后肾功能损害,经多种治疗未见好转,血肌酐一直高于正常水平1例.慢性移植物肾病换用免疫抑制剂后血肌酐恢复正常3例,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后肌酐恢复正常11例.结论:移植后肾损害的最常见病理类型仍为慢性排斥.与慢性排斥相关的因素可能与免疫抑制剂的剂量及免疫抑制剂适应性的个体差异、病毒感染、供肾年龄及匹配度,以及一些非免疫因素、缺血时间延长、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有关.高血压、高血脂及蛋白尿为移植肾远期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血肌酐升高患者使用他克莫司(FK506)和雷帕霉素(gPM)的有效性。方法49例肾移植受者血肌酐升高至310-650μmol/L粟用FK506、RPM、泼尼松三联用药。结果治疗8周后24例肾功能恢复正常,17例血肌酐明显下降,8例无效。结论FKS06和RPM用于肾移植术后血肌酐升高早期患者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夫妻间活体肾移植7例临床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7例夫妻间活体肾移植的经验.方法7例夫妻间活体肾移植,妻供夫6例,夫供妻1例.所有供体术前进行系统评估,开放手术取肾,右肾2例,左肾5例.术后采用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硫唑嘌呤(或霉酚酸酯)及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结果7例供体术后10d出院,定期随访,最长者42月.所有供体血压、尿常规、肾功正常.受体/移植肾完全存活,移植肾存活最长时间42月.1例术后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血液透析治疗后,肾功恢复正常.结论夫妻间肾移植,虽然术前组织配型结果差,但供受者年纪轻,供肾质量高,移植效果好.其移植肾长期存活率与亲属活体供肾的相当.术前对供、受者应进行仔细全面综合评估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五酯胶囊对移植肾功能稳定的患者环孢素(CsA)全血浓度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42例给予五酯胶囊提升环孢素浓度以达到降低服用剂量目的的肾移植患者的达治疗窗CsA服用剂量变化、移植肾功能、肝功能以及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42例患者服用五酯胶囊后6个月门诊检查数据与服用前比较:移植肾功能稳定[Cr(120.0±32.3)μmol/Lvs(132.1±38.2μmol/L)P>0.05]:达治疗窗CsA服用剂量减少2/3~1/2[(5.7±1.5)mg/(kg·d)vs(2.6±0.7)mg/(kg·d)P<0.05],不良反应、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均在较低水平。结论五酯胶囊能明显提高肾移植受者CSA全血浓度,减少CSA服用剂量,观察6个月移植肾功能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