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北京城区9~10岁儿童体质量超标肥胖与血脂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北京市城区儿童体质量超标肥胖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852名北京市城区9~10岁学生。按照WGOC推荐的体质量超标肥胖标准,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和Ferranti等提出的血脂异常的标准来诊断儿童体质量超标肥胖和血脂异常。使用Mantel-Haenszel卡方、Wilcoxon检验、Spearman相关和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了其中847份有效样本。结果 ①控制性别的影响后,BMI与总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独立相关(P〈0.01),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457、0.189、0.409和-0.399;②TG、TC、LDL、HDL中位数和血脂紊乱(dyslipidemia)患病率在非体质量超标、体质量超标、肥胖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血脂紊乱有性别差异(P〈0.01);③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调整体质量、性别后,非体质量超标、体质量超标和肥胖者中,体质量分类每升高一级,患血脂紊乱的OR分别是低一级体重分类的1.51倍,95%CI为1.11~2.03。结论 北京城区9~10岁儿童BMI与血脂水平独立相关,体质量超标和肥胖者患血脂异常的危险性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小学生体质量超标、肥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长宁区28所小学中抽取3所,被选中学校所有学生作为体格检查对象,描述小学生体质量超标肥胖现况。对250名体质量超标/肥胖学生和300名体质量正常学生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长宁区小学生体质量超标、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男生体质量超标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9.80%和18.63%,女生体质量超标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67%和8.91%。男生的体质量超标/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31,P<0.01)。双亲之一肥胖、进食速度快或一般、经常吃油炸食品、每天在家学习时间>2 h可能是体质量超标、肥胖的危险因素,愿意参加运动、每天睡眠时间为8~10 h可能是体质量超标、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长宁区小学生体质量超标、肥胖检出率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有必要加强对小学生体质量超标/肥胖的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2005年和2015年2所中小学校学生体质量超标肥胖状况及变化趋势,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曲靖市重点中学及小学各1所,共11 516名学生,按《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学校卫生年报表技术规范》和《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检测细则》的要求进行健康检查测量。结果 曲靖市2所学校2005年至2015年中小学生体质量超标检出率中学生由7.63%升至10.85%(χ2=18.801,P<0.05);小学生由8.36%上升至10.61%(χ2=7.657,P<0.05);肥胖检出率中学生由5.56%升至8.37%(χ2=18.487,P<0.05);小学生由6.96%上升至15.23%(χ2=86.943,P<0.05);体质量超标检出率男生由8.80%升至11.97%(χ2=16.456,P<0.05);女生检出率由6.86%上升至9.46%(χ2=11.601,P<0.05);肥胖检出率男生由7.87%升至14.45%(χ2=66.099,P<0.05);女生检出率由3.98%上升至8.85%(χ2=49.030,P<0.05)。结论 曲靖市中小学生体质量超标、肥胖处于增长趋势,小学生肥胖明显高于中学生,男生体质量超标和肥胖明显高于女生。需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和比较家庭社会经济状况比较优裕的学生群体中男女生低体质量和肥胖流行情况。方法 2004年10月采用自填问卷方式对北京市某重点中学高二年级学生进行了现况调查,获得有效样本353例。一月后又根据该校医务室同年10月的体检记录,核实了78名学生,两次身高和体质量数据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和0.98。采用全国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的第10百分位数判断低体质量,采用中国学生BMI体质量超标和肥胖筛查标准判定体质量超标与肥胖。结果 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80%多在大专以上,职业以干部或教师为主。男女生低体质量检出率分别是6.2%和11.6%(P=0.10,把握度=0.43):体质量超标检出率分别为13.0%和3.9%,前者是后者的3.3(95%CI:1.52~7.48)倍;肥胖检出率分别是10.3%和3.4%,前者是后者的3.0(95%CI:1.27~7.26)倍。调查还发现19.8%的男生和33.8%的女生曾有过减肥经历(P〈0.01);根据BMI判定标准,44.9%的自认为肥胖的男生被判为体质量超标或肥胖,而女生该比例却降为13.7%(P〈0.01)。结论 家庭社会经济状况比较好的男生群体肥胖问题尤显突出,而女生群体低体质量问题更值得关注,与追求“形体关”有关的减肥经历可能是导致女生低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某高校大学新生的饮食行为现状,探讨超重肥胖与饮食行为的关系,为预防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某高校新生入校体检结果,随机抽取体质量超标或肥胖组(BMI≥24)与对照组(BMI<24)各201例,对2组大学新生进行体格检查及饮食相关行为问卷调查,危险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父亲肥胖(OR=3.466,OR 95% CI:1.670~7.192)、母亲肥胖(OR=4.795,OR 95% CI:2.118~10.855)、父母均肥胖(OR=4.259,OR 95% CI:1.111~16.321)、独生子女(OR=2.051,OR 95% CI:1.120~3.755)、常喝饮品碳酸饮料(OR=3.749,OR 95% CI:1.424~9.870)或果汁(OR=2.560,OR 95% CI:1.284~5.105)、吃油炸食品≥3次/周(OR=1.784,OR 95% CI:1.078~2.953)、吃饭速度偏快(OR=2.038,OR 95% CI:1.232~3.372)或很快(OR=3.239,OR 95% CI:1.422~7.378)为体质量超标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 某高校大学新生体质量超标肥胖与不良饮食习惯有关,学校应开展营养膳食教育,提倡健康饮食行为,减少体质量超标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校男性体质量超标、肥胖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脂肪肝相关慢性病的关系。方法 1 006名男性按体质量指数(BMI)分组,分析体质量超标、肥胖与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脂肪肝及相关慢性病患病率的关系。结果 (1)随年龄增加,体质量超标率增高(P<0.01)。(2)体质量超标组、肥胖组SBP、DBP、TG、TC、UA高于正常组、HDL-C低于正常组(P<0.01),2组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及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肥胖组SBP、DBP、TG、UA高于体质量超标组(P<0.05),其高血压、脂肪肝患病率高于体质量超标组(P<0.01)。(3)BMI指数增加,3项以上危险因素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体检人群体质量超标、肥胖率较高,体质量超标、肥胖为相关危险因素聚集的标志;控制体质量,干预靶点前移,可降低相关慢性病患病率,是防治代谢综合征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儿童肥胖筛查方法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10,他引:5
1 BMI成为肥胖筛查标准骨干指标BMI(body mass index,体重kg/身高m2)又称“体重指数”。它的以下特征得到国际学术界公认,成为筛查儿童肥胖的首选指标:(1)身高、体重是临床、保健单位的常规体检指标,能准确测定;筛查出的超重、肥胖在基层能得到正确解释。(2)BMI和身高、体重社会认同度都较高,病历、保险单、保健卡随时能查到记录,人们对这些记录常脱口而出,有助民众提高防治肥胖的自我保健意识。(3)经长期广泛应用,BMI已被证明在身高体重幂指标(如Rohrer指数、克托莱指数)中分布最规律,能较明确反映过多体脂状况,符合筛查标准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体质量超标及高脂血症与脂肪肝的关系,本文作者对本单位2010年职工体检资料中空腹体质量、肝脏B超检查、血脂化验等部分资料,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10年单位职工年度体检310人,每人均同一天空腹测量体质量、静脉取血化验血脂,并进行腹部肝胆胰脾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天津市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质量超标和肥胖检出率及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天津市区以及周边县区选取5所中小学共2 351名学生,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分别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标准(WGOC标准)、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NCHS/CDC)标准和国际肥胖工作组标准(IOTF标准)计算体质量超标和肥胖检出率。结果天津市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质量超标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1%和13.5%(WGOC标准),13.0%和13.0%(NCHS/CDC标准),16.0%和11.2%(IOTF标准)。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结论天津市约有1/4的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质量超标或肥胖,居国内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基于BMI判定超重肥胖4个标准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WGOC标准、WHO/NCHS标准、IOTF标准、美国CDC标准判定超重肥胖的差异及能力,为与国外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进行比较以及促进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资料,分析基于BMI判定超重、肥胖的4个标准的筛选差异;以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公布的"中国学龄儿童超重、肥胖BMI筛查分类"参考标准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WHO/NCHS标准、IOTF标准、美国CDC标准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符合率,对比3种国际标准在我国儿童青少年中的适用性.结果 在超重、肥胖的筛查能力方面,WHO的标准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也最好.当需要与国外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进行比较时,WHO标准更适用于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筛查.结论 应用国际标准进行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时,需根据研究目的谨慎选择,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学龄儿童BMI值分布及超重和肥胖状况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了解深圳市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状况及人体质量指数值分布情况,为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深圳市2所小学7~12岁学龄儿童3 008名作为观察对象,以国际生命科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颁布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质量指数值分类标准”,对深圳市小学生超重、肥胖状况进行筛查。结果与WGOC采用P85和P95作为超重和肥胖筛查标准相比,深圳市学龄儿童BMI值P85和P95相对较高。以WGOC标准筛查,深圳市学龄男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7.6%和12.3%,女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8.1%和6.1%。结论采用WGOC标准能较准确地筛查学龄儿童超重和肥胖。深圳市学龄儿童肥胖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南京市第三幼儿园儿童家长对体质量超标与肥胖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制订儿童肥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园儿童父母进行调查。结果710名家长中体质量超标与肥胖比例为20.8%和2.8%,24.4%的家长能正确回答肥胖原因;体质量超标和肥胖正确率分别为15.2%和21.4%;控制措施的正确率为42.8%;对于膳食宝塔、每日烹调油量、每日三餐能量比例的正确率分别为25.1%、38.9%和87.3%;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BMI与得分高低有关联。绝大多数家长对体质量超标与肥胖的控制表现出积极态度,但每天坚持锻炼者仅占1.8%;每周能带孩子户外活动1~2次的占59.3%;55.5%的儿童每周吃油炸食物次数>1次;52.0%的儿童晚上睡觉前会再给孩子进餐。结论儿童家长对体质量超标与肥胖的控制态度较好,但是有关知识相对缺乏,尚存在一些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应加强相关健康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分析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肥胖筛查标准判别大学生肥胖的准确性,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生生长发育评判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生物阻抗法(bioelectricalimpedanceanalysis,BIA)对北京体育大学非体育专业1 977名大学生(男生1 320名,女生657名)进行体脂测定.以WHO推荐的体脂率肥胖判定标准(男>25%,女>35%)作为“金标准”,分别对不同BMI筛查标准的真实性、可靠性、收益等进行评价.结果 以体脂率判定标准检出的肥胖率为11.6%;分别以BMI≥28 kg/m2,BMI≥25 kg/m2为肥胖判定标准时,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0%,8.2%;BMI≥28 kg/m2,BMI≥25 kg/m2作为大学生肥胖筛查标准的真实性评价结果为特异度高(0.999和0.966)、灵敏度过低(0.175和0.450),尤其是女生(0.063和0.304);Kappa分析表明,BMI≥25 kg/m2与体脂率“金标准”一致性比BMI≥28 kg/m2高,分别为0.477和0.269;BMI≥28 kg/m2阳性预测率比阴性预测率高,BMI≥25 kg/m2阴性预测率比阳性预测率高.结论 BMI不能客观反映大学生的体脂含量,尤其对女大学生;建议分性别制定BMI肥胖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肥胖状况2种标准评价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2000年"身高标准体重"和2003年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制定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值分类标准"比较长沙市各城区所辖中学的学生肥胖状况。方法通过对4021名11~19岁中学生问卷调查,并进行身高体重实测,分别用2000年"身高标准体重"法和WGOC标准筛选超重、肥胖,比较2种标准筛选出的肥胖学生特征。结果(1)用身高标准体重、WGOC标准筛选出的超重率分别为3.8%和12.0%,肥胖率分别为14.1%和6.6%;(2)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学生中,用2种标准筛选出的肥胖率和超重率存在明显不一致性。结论两种评价标准的侧重点各有不同,2000年身高标准体重侧重于反映青少年的肥胖水平,而WGOC标准则更侧重于反映青少年的超重水平。WGOC标准有利于及时监测中学生的超重现象,可为卫生职能部门预防青少年肥胖工作及早敲响警钟。 相似文献
15.
用BMI代替身高标准体重法进行营养评价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体质量指数(BMI)指标代替身高标准体重法对上海市7~11岁小学生进行营养评价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整群抽取上海市6个区的6480名7~11岁的学生2002年5~6月进行的健康筛查的数据作为建立标准参考值的数据库.抽取上海市3个中心城区和1个郊区的6所小学2347名学生在2002年5~6月份开展的健康筛查的资料来进行上述的BMI营养评价标准参考值的回代验证.结果得到7~11岁学龄儿童分性别分年龄组的肥胖、超质量、较低质量和营养不良的BMI值的切点,回代验证的结果显示BMI参考值与身高标准体重法的一致性较好.结论研究以1985年制订的身高标准体重标准作为基础,制订学龄儿童营养评价的BMI参考值,为将来使用新标准时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历年资料的分析提供一个回顾性研究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大学生人群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特征,探讨其与血压的相关性,从而为大学生制订有针对性的高血压干预策略。方法 将12824名大学生入校时的体检资料输入计算机,建立Excel表进行数据处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大学生的BMI均数为20.64kg/m^2,男大学生的BMI均数为21.52kg/m^2,女大学生的BMI均数为19.79kg/m^2,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BMI分级后血压以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阳性标准,阳性率显著上升,消瘦、正常体质量、体质量超标、轻度肥胖任意两组间血压阳性率的增加差异有显著意义。男大学生人群血压阳性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结论 大学生BMI数值的分布类似钟型,右侧扁平,BMI大于均值的范围较分散。从大学生人群的整体研究以及男女大学生的对比研究,皆表明BMI的增加与血压阳性率高度相关。从控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角度,新生入学体检后应对所有的体质量超标及肥胖人群登记管理,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以WHO 体脂率肥胖判定标准作为“金标准”,对中国成年人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
BMI)肥胖判定标准的真实性、可靠性、收益等进行评价,并探讨BMI作为体脂率是否超标的指征的诊断
性能及适宜的截断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18~79 岁成年人689 名,测试身高、体重,计算BMI。采用
DEXA 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全身身体成分测定。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体脂率判定标准(男性F% ≥25%,
女性F%≥35%)作为肥胖判定的“金标准”,以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研制的中国成年人肥胖判定的BMI
标准(BMI≥28kg/m2) 作为筛检阳性标准。对BMI标准的真实性、可靠性、收益等进行评价,并采用
ROC 曲线分析进行截断值判定。结果 BMI作为肥胖筛查标准的真实性评价主要表现为特异度高,灵敏度
过低,假阴性率过高;尤其是女性,灵敏度只有0.18,假阴性率高达82%。与体脂率“金标准”判断一致
性男性尚好(Kappa值为0.32),女性则较差(Kappa值为0.13)。BMI作为肥胖筛查标准约登指数较低,
尤其女性(0.13);阳性预测值和阳性似然比较高;阴性预测值较低,阴性似然比较高。以体脂率判定的肥
胖作为效标时,BMI的诊断性能中等(AUC=0.822,犘=0.000),男女分组诊断性能提高(AUC 分别为
0.844和0.868,犘=0.000);BMI切点男女分别为25.24和23.98。结论 国内现有成年人BMI肥胖判定
界值可能偏高,尤其对于女性;在较小样本研究中不宜以BMI作为肥胖分组的依据;应建立以健康指标为
参照的、考虑身体脂肪成分和不同性别年龄的各人群肥胖判定标准;以健康干预为目标的BMI筛查截断值
确定时应以提高灵敏度、适当降低特异度为原则。
关键词:身体质量指数;体脂率;肥胖;筛检试验评价;ROC 分析
中图分类号:R5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6 0571 05 相似文献
BMI)肥胖判定标准的真实性、可靠性、收益等进行评价,并探讨BMI作为体脂率是否超标的指征的诊断
性能及适宜的截断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18~79 岁成年人689 名,测试身高、体重,计算BMI。采用
DEXA 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全身身体成分测定。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体脂率判定标准(男性F% ≥25%,
女性F%≥35%)作为肥胖判定的“金标准”,以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研制的中国成年人肥胖判定的BMI
标准(BMI≥28kg/m2) 作为筛检阳性标准。对BMI标准的真实性、可靠性、收益等进行评价,并采用
ROC 曲线分析进行截断值判定。结果 BMI作为肥胖筛查标准的真实性评价主要表现为特异度高,灵敏度
过低,假阴性率过高;尤其是女性,灵敏度只有0.18,假阴性率高达82%。与体脂率“金标准”判断一致
性男性尚好(Kappa值为0.32),女性则较差(Kappa值为0.13)。BMI作为肥胖筛查标准约登指数较低,
尤其女性(0.13);阳性预测值和阳性似然比较高;阴性预测值较低,阴性似然比较高。以体脂率判定的肥
胖作为效标时,BMI的诊断性能中等(AUC=0.822,犘=0.000),男女分组诊断性能提高(AUC 分别为
0.844和0.868,犘=0.000);BMI切点男女分别为25.24和23.98。结论 国内现有成年人BMI肥胖判定
界值可能偏高,尤其对于女性;在较小样本研究中不宜以BMI作为肥胖分组的依据;应建立以健康指标为
参照的、考虑身体脂肪成分和不同性别年龄的各人群肥胖判定标准;以健康干预为目标的BMI筛查截断值
确定时应以提高灵敏度、适当降低特异度为原则。
关键词:身体质量指数;体脂率;肥胖;筛检试验评价;ROC 分析
中图分类号:R5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6 0571 05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正常体质量代谢性肥胖(MONW)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寻找代谢综合征早期防治切点。方法选择湛江师范学院1406名教职工为研究对象,进行生活方式调查和身高、体质量、血压、腹部和颈血管彩超、经颅多普勒、心电图、血生化等检测。MONW组分别与正常体质量组、肥胖组的相关病症进行比较,对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湛江师范学院教职工MONW检出率为18.5%,其中男性为24.4%,女性为14.4%,男性明显高于女性(χ2=22.9,P<0.01)。MONW组血脂异常、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颈动脉硬化或斑块、糖调节受损或糖尿病、冠心病和代谢综合征检出率均高于正常体质量组(P0.05),其他相关病症检出率均低于肥胖组(P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8,自引:11,他引:8
目的 了解我国7~18岁学生1985-2005年超重和肥胖流行趋势,为制定我国学生肥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1985,1995,2000和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各省、市、自治区资料,使用"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体质量指数筛查分类标准"筛查超重和肥胖,计算不同省、市、自治区不同时期男、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结果 我国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在各省、市、自治区间存在较大差异,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山东、辽宁、河北等地区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而贵州、青海、广东、广西、四川、云南、海南等地区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较低.1985-2005年我国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呈迅速上升趋势;1995-2005年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较1985-1995年的增长速度有所趋缓,但是仍然大于零,增长趋势仍存在;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的增长速度大于女生;肥胖检出率的增长速度大于超重,并且超重、肥胖检出率的增长速度在不同省、市、自治区的不同时间段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我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肥胖流行现状和趋势在不同省、市、自治区间存在差异,各地区应根据各自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达到防控学生肥胖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