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对血清及耳积液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及耳积液中炎性因子水平,包括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降钙素原(PCT)。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和耳积液IL-5、IL-8、IL-1β、TNF-α和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可降低血清及耳积液炎性因子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唐一萍  冯俊  马鹏  罗德艳 《重庆医学》2023,(1):88-90+96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5(IL-5)与γ-干扰素(INF-γ)在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中的表达,并且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117例腺样体肥大患儿,按照是否伴分泌性中耳炎分为两组,56例单纯腺样体肥大患儿为对照组,61例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为研究组。检测并对比两组患儿血清、腺样体组织、中耳积液中IL-5与INF-γ水平。结果 两组血清IL-5、INF-γ水平及IL-5/INF-γ比值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腺样体组织IL-5水平及IL-5/INF-γ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NF-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腺样体组织IL-5、INF-γ水平均明显高于血清及中耳积液(P<0.05),血清与中耳积液的IL-5、INF-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5、INF-γ可能成为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鼻内镜逆行咽鼓管注射溴己新对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耳积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根据信封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逆行咽鼓管注射溴己新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介素细胞-5(IL-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应用鼻内镜逆行咽鼓管注射溴己新的疗效突出,有助于降低患者中耳积液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癫痫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探讨细胞因子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初诊的原发性癫痫患儿4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其血清中IL-1β、IL-2、IL-6和TNF-α的水平,并与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38例健康儿童相对照。结果癫痫组患儿血清中IL-1β、IL-2、IL-6和TNF-α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对照组。结论癫痫是一个免疫相关性疾病,癫痫患儿存在着免疫失衡,细胞因子参与了癫痫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与抗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对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10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MAP)组、10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SAP)组,分别于第1、2、5、10天进行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IL-10、IL-18的测定,并对第1天IL-18与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IL-10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MAP组与SAP组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IL-10、IL-1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发病初期MAP组血清IL-10水平高于SAP组(P<0.01).SAP组血清TNF-α、IL-18水平高于MAP组(P<0.01),第1天IL-18水平与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82,P<0.01;r=0.74,P<0.01),与血清IL-10呈负相关关系(r=-0.58,P≤0.01).结论 促炎性细胞因子IL-18与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参与了急性胰腺炎的炎症反应过程,可以预测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老瓜头生物总碱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弗氏完全佐剂(CFA)制备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IL-4、IL-10的含量;用硝酸还原法检测大鼠血清中NO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及NO含量升高,IL-4、IL-10含量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老瓜头生物总碱能够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及NO含量,升高IL-4、IL-10含量.结论 老瓜头生物总碱的抗炎作用可能与下调致炎因子(IL-1β、TNF-α、NO),上调抗炎因子(IL-4、IL-10)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慢性乙型肝炎(CHB)和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及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45例CHB患者(CHB组)、45例PHC患者(PHC组)及45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HB和PHC患者肝组织中TNF-α、IL-1β蛋白的表达,并对3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HB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0),PHC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显著高于CHB组(P=0.000)。PHC组织中TNF-α和IL-1β蛋白阳性表达显著高于CHB组织(P=0.000)。结论 TNF-α和IL-1β是重要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在CHB和PHC患者的肝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临床生物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ACI组85例患者分为轻度组31例,中度组29例和重度组25例;另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结果 ACI组患者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中度组患者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结论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升高可能与ACI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检测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有助于评估ACI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TNF-α、IL-6、IL-8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COPD患者68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其血清TNF-α、IL-6、IL-8水平.结果:COPD急性发作期非呼吸衰竭组、呼吸衰竭组血清TNF-α、IL-8水平明显增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呼吸衰竭组血清IL-6水平虽高于缓解组,但明显低于非呼吸衰竭组.结论:TNF-α、IL-6、IL-8参与了COPD患者的炎症过程,其血清水平有助于对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病情及预后监测.  相似文献   

10.
白细胞介素-8和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白细胞介素 - 8(IL- 8)在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行鼓膜穿刺术的 5 9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 71份中耳积液进行 IL - 8浓度检测。结果示中耳积液中 IL - 8水平明显增高 (>7.81pg/ ml) ,检出阳性率为 81.7% ,平均浓度为 2 98.11± 92 .14 pg/ ml。儿童患者 IL- 8平均浓度较成人显著增高 (P<0 .0 1) ,粘液性中耳积液 IL- 8平均浓度较浆液性积液显著增高 (P<0 .0 1)。IL- 8的浓度和病程呈正相关 ,病程长者含量高 (P<0 .0 5 )。本次鼓膜穿刺前进行过药物治疗 (包括抗生素、激素治疗 )和未接受过治疗的患者 IL - 8浓度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提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积液中存在 IL- 8,它对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可以引起中耳粘膜损伤并可导致病变转为慢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患者血清及耳积液内炎性因子和转化因子水平变化,并分析指标水平与SOM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SOM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急性组、亚急性组和慢性组,每组各抽取患者30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耳积液内的炎性因子和转化因子水平,并分析各指标与SOM的相关性,其中多组间指标水平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 结果 SOM患者与对照组血清及SOM患者中耳积液内的炎性因子与转化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SOM患者血清TNF-α、IL-5、IL-8、TGF-β1和TGF-β2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急性组相比,亚急性组及慢性组的血清及中耳积液内的TNF-α、IL-5、IL-8、TGF-β1和TGF-β2水平均显著升高,且慢性组各指标水平显著高于亚急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OM患者血清及中耳积液内的TNF-α、IL-5、IL-8、TGF-β1和TGF-β2水平与SOM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均P<0.05)。 结论 SOM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水平异常,血清及耳积液内炎性因子、转化生长因子水平与SOM的病情严重程度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白细胞介素(IL)-1β、IL-6表达水平。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检查的非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30例为对照组,均行血清TNF-α、IL-1β及IL-6检测,对比2组及不同病情患者血清TNF-α、IL-1β及IL-6水平。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IL-1β、IL-6及TNF-α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重度患儿血清TNF-α、IL-1β及IL-6水平大于中度患儿大于轻度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清TNF-α、IL-1β及IL-6水平明显升高,且随着患儿病情加重,其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血清和房水白细胞介素-34(IL-34)水平及与炎症 因子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 年1 月—2018 年12 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总医院全军眼科中心治疗的 ARC 患者150 例(150 眼)作为观察组,同期眼外伤患者150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 清和房水IL-34、超敏C 反应蛋白(hs-PCR)、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 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IL-34、hs-PCR、IL-1β、IL-6、TNF-α 水平高于对 照组(P <0.05)。观察组房水IL-34、hs-PCR、IL-1β、IL-6、TNF-α 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 组血清IL-34 水平与hs-PCR、IL-1β、IL-6、TNF-α 水平呈正相关(r =0.512、0.564、0.531 和0.524,均 P =0.000)。观察组房水IL-34 水平与hs-PCR、IL-1β、IL-6、TNF-α 水平呈正相关(r =0.557、0.603、 0.581 和0.532,均P =0.000)。结论 ARC 患者血清和房水IL-34 水平升高,可能通过与其他促炎因子相互作 用参与疾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外源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对肺气肿大鼠模型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建立猪胰蛋白酶诱导的肺气肿模型,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HUMSC组(经尾静脉输注1×106个HUMSC/ml)、PBS组(经尾静脉输注PBS 1 ml)、模型组(不予任何干预)、假手术组,每组10只.干预2周后处死大鼠,ELISA法检测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HUMSC、PBS、模型组血清及BALF中IL-1β、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5);给予HUMSC干预后血清TNF-α及BALF中IL-1β、TNF-α水平较模型组、PBS组明显下降(P<0.05),而血清IL-1β未见明显改变;血清及BALF中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HUMSC干预可以影响肺气肿大鼠血清及BALF中IL-1β、TNF-α及IL-10的表达,对肺气肿大鼠炎症反应有调节作用,可能是干预肺气肿形成、修复肺组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IL—1β和IL—8在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IL - 1 β和IL - 8在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和转归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 3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 40耳中耳积液中IL - 1 β和IL - 8的含量。 结果 :IL - 1 β和IL - 8在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中的表达率分别为 80 %和 92 .5% ,早期积液中IL - 1 β和IL - 8的含量高于晚期 (P均<0 .0 0 1 ) ,浆液性积液中二者的含量亦较高 (P <0 .0 0 2 ,P <0 .0 5) ,IL - 8与IL - 1 β的含量呈正相关 (r=0 .83,р <0 .0 1 )。结论 :IL - 1 β和IL - 8是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形成众多细胞因子中的两种 ,均存在于早期中耳积液中 ,并促进浆液性中耳积液的产生 ,前者对后者的产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夏明万  李青 《海南医学》2013,24(9):1318-1319
目的观察急性期细菌性脑膜炎(BM)和病毒性脑膜炎(VM)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在本院治疗的BM患儿22例、VM患儿18例的急性期脑脊液和血清。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对象血清和脑脊液中TNF-α和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 BM组脑脊液TNF-α及IL-1β水平明显高于VM组(P<0.05),BM组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VM组(P<0.05),BM组和VM组血清IL-1β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脑脊液TNF-α及IL-1β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635)。结论脑脊液和血清TNF-α与IL-1β的联合检测可以用于对BM患儿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哮喘患儿血清IL-8、IL-10及TNF-α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搜集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各40例患儿和健康者的静脉血,离心后取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中IL-8、IL-10、TNF-α水平。结果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而且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治疗后血清IL-8、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而IL-10有明显上升,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证实了哮喘的气道炎症可能与IL-8、TNF-α的上调,与IL-10的消耗性降低有关。说明IL-8、IL-10、TNF-α参与了哮喘的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外源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对肺气肿大鼠模型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猪胰蛋白酶诱导的肺气肿模型,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HUMSC组(经尾静脉输注1×106个HUMSC/ml)、PBS组(经尾静脉输注PBS 1 ml)、模型组(不予任何干预)、假手术组,每组10只。干预2周后处死大鼠,ELISA法检测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HUMSC、PBS、模型组血清及BALF中IL-1β、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5);给予HUMSC干预后血清TNF-α及BALF中IL-1β、TNF-α水平较模型组、PBS组明显下降(P<0.05),而血清IL-1β未见明显改变;血清及BALF中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HUMSC干预可以影响肺气肿大鼠血清及BALF中IL-1β、TNF-α及IL-10的表达,对肺气肿大鼠炎症反应有调节作用,可能是干预肺气肿形成、修复肺组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袁萍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12):1736-1738
目的:研究及观察血清及耳积液多项细胞因子与中耳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中耳炎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治愈后仍存在耳积液的60例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的血清及耳积液白介素-8(IL-8)、降钙素原(PCT)、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分别检测及比较,并比较观察组中急性、慢性及分泌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检测结果,并以Logistic分析处理上述血清及耳积液指标与中耳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及耳积液IL-8、PCT、TGF-β1、TGF-β2及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慢性及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检测结果高于急性及分泌性中耳炎,且经Logistic分析处理显示,上述血清及耳积液指标与中耳炎有密切的关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耳炎患者的血清及耳积液多项细胞因子呈现高表达状态,且与本病患者的分期及分类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龙仕居  陈忠仁 《重庆医学》2012,41(19):1970-1972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与缓解期痰液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急性加重期组40例,缓解期组40例,将同期门诊收治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3组患者诱导痰及血清IL-6、IL-8、TNF-α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缓解期组和急性加重期组患者诱导痰液IL-6、IL-8、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加重期组诱导痰IL-6、IL-8、TNF-α水平均高于缓解期组(P<0.05);缓解期组和急性加重期组患者血清IL-6、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加重期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高于缓解期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诱导痰及血清IL-6、IL-8、TNF-α水平随着患者的病情加重而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