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臀位足月妊娠,其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3年间住院分娩的产妇资料共9873例,回顾分析足月臀位326例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其对母婴的影响.结果 326例臀位足月分娩产妇,剖宫产184例,占56.4%,阴道分娩142例,占43.6%,二组产妇在产后出血、产程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产伤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臀位足月妊娠,其分娩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是确保母婴安全的关键,正确掌握合适条件的臀位经阴道分娩,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经阴道分娩对剖宫产术后再妊娠孕妇产后康复及产褥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周口市川汇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4例既往行剖宫产的产妇,按照分娩方式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剖宫产术终止妊娠,研究组为经阴道自然分娩方式终止妊娠。统计两组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母婴结局(产褥感染、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产后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新生儿窒息、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可减少剖宫产术后再妊娠孕妇产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产褥感染、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巨大儿的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336例巨大儿不同分娩方式,观察剖宫产与阴道分娩发生产后出血,新生儿重度窒息及产伤的情况。结果巨大儿剖宫产率高,产后出血率高。而阴道分娩新生儿产伤发生率高。结论巨大儿可以阴道试产,不能作为剖宫产的常规指征。  相似文献   

4.
孙德荣 《中原医刊》2005,32(8):21-21
目的探讨单胎臀位妊娠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347例单胎臀位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的孕周、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体重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1),两组分娩早产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足月分娩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组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P<0.05)。结论正确选择单胎臀位妊娠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头位难产行胎头旋转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20例头位难产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5例,采用徒手胎头旋转术纠正胎头异常位置,对照组45例顺产程自然旋转.观察两组孕妇分娩情况.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助产和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产伤、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卒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头位难产行胎头旋转术手法简单、安全可靠,能有效地缩短产程、减少母婴损伤、降低剖宫产率,是临床解决头位难产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艳华 《中国医疗前沿》2010,5(15):33-33,17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行胎头旋转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20例头位难产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5例,采用徒手胎头旋转术纠正胎头异常位置,对照组45例顺产程自然旋转。观察两组孕妇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助产和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产伤、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位难产行胎头旋转术手法简单、安全可靠,能有效地缩短产程、减少母婴损伤、降低剖宫产率,是临床解决头位难产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自愿行阴道分娩的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孕妇183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行剖宫产的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164例为对照组,对阴道分娩情况、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住院天数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阴道分娩组183例孕妇中试产成功148例(81.0%),其中阴道助产65例(43.9%),在试产中要求再次剖宫产(无手术指征)者17例,出现新的手术指征急诊手术18例,无先兆子宫破裂及子宫破裂发生,无母婴并发症出现。阴道分娩组的产后出血量小于剖宫产组,住院天数少于剖宫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剖宫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2组间新生儿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瘢痕子宫孕妇严格掌握阴道试产指征,产程中严密观察,正确处理,阴道试产成功率高,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住院天数及产后出血,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足月胎儿宫内窘迫施行阴道助产术的效果及母婴结局。方法 146例观察组采用阴道助产术结束妊娠,135例对照组采用剖宫产术,对比两组术中总失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实施剖宫产术100%,观察组为1.37%;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3.01%,对照组18.52%;观察组总出血量和产后出血患者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各项指征统计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助产术用于足月临产胎儿宫内窘迫中可获得良好的母婴结局,完善并推广阴道助产技术有望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25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且符合阴道试产指征行阴道分娩的产妇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25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且符合阴道试产指征行剖宫产的产妇为对照组1,选择同期收治的首次妊娠且符合阴道分娩指征行阴道分娩的产妇250例为对照组2。比较三组产妇妊娠结局,并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会阴裂伤率、阴道分娩成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侧切率、住院时间、产后2 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呼吸窘迫率、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1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住院时间、产褥期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呼吸窘迫率、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1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不会增加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对符合阴道试产指征的产妇给予经阴道分娩,促进剂自然分娩,可降低剖宫产率,同时也可减少产妇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分娩结局,提升母婴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368例臀位孕妇的分娩方式与结局.方法比较剖宫产分娩的臀位产妇和阴道分娩的臀位产妇的母婴并发症、死亡率.结果剖宫产组新生儿Apgar评分≤3分和4~7分者的比例、新生儿窒息率、骨折率、臂丛神经损伤率、颅内出血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P<0.01),产后出血率和产褥感染率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1).结论应全面根据臀位产妇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阴道助产术和剖宫产术对足月妊娠并胎儿窘迫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武陟县妇幼保健院医院收治的50例足月妊娠并胎儿窘迫产妇,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给予对照组阴道助产术进行分娩,给予观察组剖宫产术进行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及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婴正常率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剖宫产术应用于足月妊娠并胎儿窘迫产妇,能够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风险,改善妊娠结局,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2.
范琴  李承慧 《重庆医学》2003,32(12):1718-1719
目的 探讨导乐分娩的效果及对产程、分娩方式、母婴的影响。方法 对 5 0例导乐分娩孕妇作为观察组 ;对 5 0例未行导乐分娩的孕妇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的剖宫产率、经阴道分娩者的总产程、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剖宫产率有明显差异 ,两组经阴道分娩者总产程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无显著差异。结论 导乐分娩是一种安全的分娩方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2):61-64
目的 观察和探讨对臀位孕妇施行B超监测下臀位外倒转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分析外倒转术的成功率及成功后的分娩方式。 方法 以2017年1月~2018年6月门诊就诊的,≥37周单胎臀位孕妇为研究对象,共计23例,分别行B超监测下的臀位外倒转术,观察外倒转术的临床疗效,随访记录孕妇的妊娠结局及胎儿窘迫、胎盘早剥、胎儿损伤及胎膜早破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外倒转术操作成功的影响因素。 结果 行B超监测下的外倒转术后,共成功纠正胎位19例,占82.6%;失败4例,占17.4%,其中术后胎方位恢复臀位者3例,术中胎心率出现变化者1例。全程无胎儿窘迫、胎盘早剥、胎儿损伤及胎膜早破等操作并发症的发生。随访操作成功的19例患者,均顺利分娩,分娩过程未出现其他严重母婴并发症。 结论 对于足月单胎臀位孕妇施行B超监测下的臀位外倒转术,能够有效纠正胎位、减少分娩并发症及降低剖宫产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陕西医学杂志》2016,(5):583-58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进行阴道分娩的可能性。方法:对24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按患者是否同时阴道试产的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孕妇为再次妊娠后进行剖宫产的孕妇,观察组孕妇为再次妊娠后进行阴道试产的孕妇。分娩结束后,比较两组孕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产时、产后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评分及窒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孕妇进行分娩时,应根据其实际情况为其选择人性化的分娩方式。在确定孕妇无其他的剖宫产指征及阴道分娩的禁忌证时,应在严密监控其产程的基础上鼓励进行阴道试产,以减少其产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产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分娩方式选择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238例,其中159例产妇行再次剖宫产(含中转剖宫产30例),79例产妇阴道分娩;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结果:再次剖宫产组产后24 h出血量、产妇产褥感染、新生儿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大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转剖宫产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均高于择期剖宫产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可根据产妇具体情况,在严密观察下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分娩的结局。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在杞县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90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按分娩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孕妇通过剖宫产术分娩,观察组孕妇经阴道分娩。比较两组孕妇分娩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分娩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创口感染率分别为11.1%(1/45)、0。对照组和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5.6%(7/45)、4.4%(2/45)。观察组创口感染率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进行阴道分娩的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短,产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对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对正常足月孕妇,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临产前无剖宫产指征的产妇236例,随机分导乐陪伴分娩和家属陪伴分娩两组进行研究比较.结果:导乐分娩118例作为研究组,产后出血、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乐分娩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了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足月妊娠阴道分娩适应症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入住阿尔及利亚SETIF省立医院的剖宫产术后足月妊娠再次阴道分娩孕妇982例,对剖宫产术后足月妊娠阴道试产成功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把其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入住我院的进行阴道分娩的初次孕妇982例设为对照组。结果:将观察组中的孕妇术中出血量(115.1±28.1)m L、术后出血量(261.7±67.2)m L与对照组中的术中出血量(150.6±32.9)m L及术后出血量(255.7±63.3)m L比较,观察组上次臀位手术适应症的患者此次阴道分娩成功率最高,为91.76%,其次分别为前置胎盘80.72%、宫内窘迫52.37%及滞产26.67%。观察组产褥热(9.06%)、子宫内膜炎(19.76%)、新生儿湿肺情况(15.89%)低于对照组的12.32%、24.54%、1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剖宫产术后足月妊娠阴道分娩适应症,对符合阴道分娩适应症条件的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的孕妇,应对其先进行阴道分娩试产,使自然分娩率的成功率增加,降低对孕妇的剖腹产分娩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足月头位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便尽早发现难产信号,早期干预,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母婴的不良结局.方法 选择182例足月头位胎膜早破为观察组,同期分娩的182例足月头位无胎膜早破为对照组.结果 2组患者在剖宫产、阴道助产、产后出血、产后切口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 足月胎膜早破导致剖宫产、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及产后出血均升高,威胁母儿安全,临床应该高度重视足月胎膜早破的治疗,及时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以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曹洪佑 《当代医学》2014,(31):103-104
目的探讨臀位(臀先露)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提高产科医疗质量,保障母婴安全。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117例单胎臀位选择剖宫产或阴道分娩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117例产妇中,阴道分娩54例(46.2%),剖宫产63例(53.8%)。产妇产后出血各2例;阴道分娩组发生新生儿窒息11例(20.4%),剖宫产组6例(9.5%),2组相比剖宫产分娩的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P〈0.05)。结论严格孕产期管理、适时住院分娩、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正确处理臀位分娩过程,可减少母婴发病率和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