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陆定波教授系湖北省中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从事肝病临床及研究近30余年,在肝病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治疗有其独到的见解和体会。笔者有幸侍诊左右,现将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经验整理如下。1病因辨内外、病机辨虚实祖国医学并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名及诊断,但根据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及证候特点,可将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岭南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型中药配伍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中关于岭南地区医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文献,将纳入文献中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型规范为痰瘀互结、湿浊内停、肝郁脾虚、湿热蕴结、脾肾两虚证,提取有疗效的处方的中药,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分析各证型用药频数、药物性味归经及组方规律。结果:最终纳入有效处方97首,涉及药物127味,其中痰瘀互结证的处方有34首,湿浊内停证30首,肝郁脾虚证15首,湿热蕴结证12首,脾肾两虚证6首。结论:总结出岭南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基础方为山楂、丹参、茯苓、泽泻、柴胡、白术,根据不同的中医证型,辨证论治中药配伍不同。  相似文献   

3.
吴荣  王阶  任廷革  张帆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2):2581-2583
目的:挖掘名老中医冠心病辨证论治规律,创新名医经验传承方法;方法:收集名医冠心病典型医案115例,建立冠心病名医诊疗数据库,应用方剂智能分析软件分析名老中医立法组方的规律;结果:得到名医冠心病8个常见证型的证候诊断、治法与方药;结论:从方剂出发得到的名医辨证论治规律,清晰的再现了名医识证、立方、用方的思维过程,通过多个方剂的综合分析分别归纳出证候诊断、治法和组方用药规范,从而将名医经验转化成了有价值的知识,显示出数据挖掘在名医经验整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的共性规律及个性差异比较研究的内容及方法.方法:利用课题建立的名老中医数据仓库,针对不同主题,通过设置病例数据的范围,利用多种数据挖掘方法,实现对不同名老中医共性及个性经验的知识发现.结果:发现了名老中医运用某些治法、方剂及药物的特点得出了不同名老中医针对中、西医疾病的异病同治规律,从而总结出不同老中医临床经验的共性规律及个性差异.结论:比较名老中医经验的异同,有利于更加深入地认识中医个体化医学的核心内涵,发现其共性规律,明确个性经验产生的原因,为今后开展验证性研究,形成更加科学的中医经验理论提供了基础.同时,为后学者博采众长、学习和汲取多位名老中医经验提供了示范,对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有着学术思想独到、临床疗效突出的名老中医为对象,结合数据处理方法,采集名老中医临床诊疗信息,研究其临证经验;分析发现名老中医临床治疗取得疗效的共性规律和个人特色临证经验,可促进中医学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名老中医经验共性规律及个性差异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老中医共性及个性经验的知识发现.结果:发现了名老中医运用某些治法、方剂及药物的特点得出了不同名老中医针对中、西医疾病的异病同治规律,从而总结出不同老中医临床经验的共性规律及个性差异.结论:比较名老中医经验的异同,有利于更加深入地认识中医个体化医学的核心内涵,发现其共性规律,明确个性经验产生的原因,为今后开展验证性研究,形成更加科学的中医经验理论提供了基础.同时,为后学者博采众长、学习和汲取多位名老中医经验提供了示范,对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婷  董淑娟  韩艳俊 《河南中医》2016,(11):1940-1942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脂肪衰减参数(FAI值)在不同中医证型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148例和健康对照组144例。使用Fibro Touch检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FAI值,按照2011年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西医诊疗共识意见》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脂肪肝超声分级。结果: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与健康人的FAI值进行比较,发现患者的FAI值明显高于健康人(t=37.414,P=0.000),表明FAI值可用于定量检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比较不同分级中医证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的FAI值,发现不同中医证型FAI值各不相同(F=3.15,P0.05),且重度痰瘀互结证患者的FAI值明显高于中度和轻度(P0.05),中度患者显著高于轻度(P0.05),表明FAI值可用于诊断脂肪肝的病变程度;对FAI值与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FAI值和脂肪肝程度呈正相关(r=0.758,P=0.000),随着脂肪肝程度的加重,FAI值随之升高;采用ROC曲线分析,FAI值诊断轻度脂肪肝ROC曲线下面积为0.807、中度脂肪肝ROC曲线下面积为0.979,表明FAI值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的检测准确率高。结论: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脂肪衰减参数可定量、准确诊断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名老中医验方的数据分析探索脂肪肝的治疗经验。方法:收集名老中医发表的治疗脂肪肝的验方,将具体方药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方法,对治法、药物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验方43首,其中:(1)共统计出治法表述45种,提示名老中医认为脂肪肝的病位主要在肝脾,病理因素多数痰湿瘀郁,甚则化热;(2)共使用药物115种,频次较高的主要有理气药、化痰药、活血药、清热药、祛湿药等;(3)名老中医在治疗脂肪肝时多以疏肝健脾、活血化瘀、理气化痰、清热利湿等复法组方。结论:名老中医认为脂肪肝多为复合病机,肝脾不调为本,痰湿瘀郁热为标,治法灵活,用药多属肝脾两经清化之品。  相似文献   

9.
魏子孝教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医案数据挖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基于数据挖掘总结继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名老中医传承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它结合现代计算机技术和数据管理知识,并用数据挖掘方法提炼名老中医临床思维模式、诊疗规律,通过名老中医的反馈、验证,总结整理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本研究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析了魏子孝教授诊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学术经验,也是对数据挖掘方法在挖掘名老中医经验中的一次实践和检验。  相似文献   

10.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常见慢性肝脏疾病,现代医学尚无治疗的特效药。文章搜集了近5年来关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分子机制研究的文献,总结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候分子机制及中药治疗方面进行综述。中医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分子机制研究需要结合当前高新技术手段,从系统生物学角度进一步精确药物作用机制,从分子层面规范证候评价标准,深入探究非酒精性脂肪肝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赵文霞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发病率在一般人群中为20%,现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根据其病理改变可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硬化。属于中医之“痰证”、“积证”、“肥气”等范畴。导师赵文霞教授从1993年起率先开展了脂肪性肝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对脂肪性肝病有深入独到的见解,经验颇丰,笔者有幸跟师学习,今择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经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名老中医组方实例,用对策矩阵理论的具体演算定量后得出:名老中医组方不但药证相符,而且在制方遣药过程中对病情可能出现的变证或兼证以及药性过偏的制约、药物毒性的监制等能预先作出考虑,并采取最佳的决策方案,从而获得最大的疗效和尽量小的副作用。提示名老中医经验蕴藏着相当深刻的对策论思想内涵,继承、发扬和整理名老中医经验应从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去挖掘、探索。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7,(2):233-236
目的:探讨薛博瑜教授辨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思路。方法:采用数据处理平台Medcase V3.2数据记录挖掘系统对所收集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医案运用频数及关联规则分析,从症状、舌苔、脉象、证型、治法及用药规律方面进行挖掘。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医案73例,临床症状中"乏力"出现频次最高;证型以"湿热蕴结、肝郁脾虚、肝肾亏虚"为主,治则宜"疏肝清化、健脾清化、养阴清化";常用药物为"炒白术、垂盆草、赤芍、广木香、白芍"等。结论:薛博瑜教授辨治非酒精性脂肪肝重视痰湿瘀滞的病机,治法以清化湿热,健脾疏肝益肾为主。  相似文献   

14.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辨证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名老中医辨证规律的研究是继承与发扬中医学术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从证候要素、应证组合规律入手,通过建立冠心病心绞痛名老中医诊疗数据库,运用贝叶斯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对证候要素及所属症状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发掘名老中医冠心病心绞痛辨证规律,探索中医传承的新模式及切实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现代名老中医哮喘医案的证治规律。方法:以"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及传承方法研究"中343例名老中医治疗哮喘医案为分析对象,采用文本挖掘技术进行分析。数据分析在SAS9.1.3平台上进行,进行频数统计、症状因子分析、症状-中药关联分析、中药-中药关联分析、中药因子分析等处理,了解名老中医治疗哮喘的核心药物组方、证候分类规律、中药配伍规律。结果:(1)哮喘可分为5种基本证候,分别为外感风寒、肝火犯肺、肺胃郁热、风寒袭肺、外寒内饮。(2)哮喘的核心组方为:麻黄、杏仁、甘草、半夏、苏子、地龙、紫菀、五味子、前胡、黄芩。(3)哮喘常用药物分为5个组合,分别具有益气固表、养阴清热、宣肺平喘、利咽生津通窍和温肺化痰的功效。(4)某些症状与与特定中药具有相关性。结论:来自不同名老中医治疗哮喘医案的辨证论治具有共性规律,可为临床辨治哮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研究现状,为该病以后的研究提供方向。方法:综述近几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研究成果。结果:中医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方面研究成果日益增多。结论: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旨在解析真实世界中,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候与个体生理差异和社会生活环境相关特点,为临床中西医结合诊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提供参考。方法于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间在云南省5家医疗机构12635份体检报告及病例中,统一疾病证候诊断与病例筛选标准进行降噪处理,筛选有效非酒精性脂肪肝证候信息1224份。患者实验室指标和生活习惯进行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并用复杂网络可视化结合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建立了4个拟合优度良好(P0.05)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证候模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郁脾虚证女性偏多,糖脂代谢障碍较轻;痰湿内阻证患者多表现为肥胖和高脂血症;湿热内蕴证患者较为年轻且血糖偏高;痰瘀互结证患者多有抽烟习惯。结论真实世界中非酒精性脂肪肝证候与个体差异和社会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非酒精性脂肪肝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常见证候湿热蕴结证可能存在肠道菌群失衡和代谢功能紊乱。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影响宿主代谢,二者有着共同变化的特征。因此深入探究非酒精性脂肪肝湿热蕴结证肠道菌群特征和代谢物特征,揭示肠道菌群与宿主代谢的共变化机制,将有助于从新的视角阐明非酒精性脂肪肝湿热蕴结证的病机,并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药诊疗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  相似文献   

19.
整理、继承名老中医经验是发展中医学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儿科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深远意义。本研究是运用结构化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方法,根据“证-法-方-药”分析数据挖掘结果,并配合对刘弼臣教授的深度访谈,及其亲自参与总结而成。由于现代疾病症状及药物加减等变化,只有采取“人机结合、以专家为主”的有效方法,才能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继承整理更加全面,为中医特色的挖掘、规律的总结、问题的发现等提供技术和方法学上的支持。本文介绍的利用数据挖掘所得结果基本符合刘弼臣教授临证学术思想,总体上可以反映刘弼臣教授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规律。  相似文献   

20.
整理、继承名老中医经验是发展中医学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儿科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深远意义。本研究是运用结构化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方法,根据"证-法-方-药"分析数据挖掘结果,并配合对刘弼臣教授的深度访谈,及其亲自参与总结而成。由于现代疾病症状及药物加减等变化,只有采取"人机结合、以专家为主"的有效方法,才能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继承整理更加全面,为中医特色的挖掘、规律的总结、问题的发现等提供技术和方法学上的支持。本文介绍的利用数据挖掘所得结果基本符合刘弼臣教授临证学术思想,总体上可以反映刘弼臣教授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