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研究慢病管理药学服务模式在中医慢病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5月—2022年8月的134例慢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及干预模式,观察组采用慢病管理药学服务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不合理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用药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基础药学知识、用药指导、出院后随访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慢病管理中在常规护理及干预模式下增加实施慢病管理药学服务模式,能够较好的提高慢病患者满意度,并且降低用药不合理事件的发生,促进用药依从性的提高,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脏病(CKD)是指由多种原因导致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超过3个月,《2015年中国肾脏疾病年度科学报告》显示,我国成年人群中慢性肾脏病患病率10.8%,估算患者数量约1.2亿人,截止2019年,我国血液透析患者55.3万人,腹膜透析患者5.5万人[1],庞大的患者群体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本研究制定诸多慢病管理方案,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管理CKD3~5期非透析患者,观察中医慢病管理对保护残余肾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慢病管理时代”中医非药物疗法对住院患者疾病管理的作用。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皮肤科收治的11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表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住院患者采取常规疾病管理方案进行管理,观察组住院患者则在其基础上再采取中医非药物疗法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湿疹疾病治疗时间、银屑病治疗时间、荨麻疹疾病治疗时间、带状疱疹疾病治疗时间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一年疾病复发率、疾病管理总依从率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等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病管理时代”下,住院患者疾病管理工作中及时选取中医非药物疗法进行干预更有利于加快患者疾病康复进程,帮助其将疾病复发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疾病管理依从性,改善其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慢病管理对慢性肾脏病(CKD) 3~4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14例CK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的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进行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基础病、纠正内环境紊乱,纠正贫血,纠正钙磷代谢紊乱,祛除引起肾衰竭的急性加重因素及其他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慢病管理。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1. 23%显著高于对照组75. 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肾功能显著改善,且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SF-36评分各维度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医慢病管理对CKD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医视角下慢病管理方案的优化措施,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2年医院慢病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观察组行中医视角下的优化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管理质量评分、慢病防治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总满意率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病管理方案之中行中医视角下的优化措施,有利于降低各种医护纠纷、医患投诉的发生率,且利于提高科室管理质量水平,提升患者的慢病防治依从性与生活质量水平,更有效的维护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慢病管理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慢性病门诊的1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接受血糖控制、降脂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中医综合慢病管理。干预7个月后,评价分析2组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及遵医行为比例,并对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的血糖、三酰甘油以及总胆固醇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及遵医行为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的血糖、三酰甘油以及总胆固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医综合慢病管理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对于糖尿病的认识及诊疗依从性,控制患者血糖,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慢性疾病发生率的不断增加,带来各种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进行有效的慢病管理十分必要。银屑病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属于慢性病,被国际医疗协会列为皮肤科领域的重点防治疾病之一。本病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慢病管理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体现,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银屑病慢病管理体系,将中医治未病理念和方法贯彻到患者的日常自我管理中,并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是中医药在银屑病研究领域的切入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中医情志学说是衍生于中医理论当中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说,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的作用。慢病管理是当今新兴的对于慢性疾病进行预防与控制的一种管理方式。本文就基于中医情志学说应用于慢病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做简要探析,为慢病管理模式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新的思路和观点,并通过把这两者系统地结合起来,使之更好的为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是我国高发慢性疾病之一,长期血压升高会造成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的功能损害,对国民的健康威胁日益严重,需要进行长期、连续的自主疾病管理。二十四节气作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和缓解息息相关。在二十四节气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结合医药与日常生活起居调养形成的中医慢病管理方式,有助于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从而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家庭医生对血瘀型糖尿病患者慢病管理效果。方法:对45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中管理的血瘀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慢病管理,中医家庭医生在常规慢病管理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中医保健知识和中医适宜技术服务。结果:管理后患者中医临床症状较管理前明显改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管理前有所降低,管理前后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中医家庭医生对血瘀型糖尿病患者的慢病管理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融合中医特色的失眠慢病管理平台,为医护人员临床患者的治疗及管理提供便利,提高失眠患者诊疗效果及依从性。方法 笔者团队设计中医慢病管理平台,建立失眠患者的电子病历档案,以实时获取睡眠日记、量表评估、治疗记录等临床数据。结果 通过平台对接失眠患者进行在线管理,简化患者病历采集、病情评估过程及记录治疗方案,满足患者治疗及医护人员工作需求。结论 中医慢病管理平台对慢性失眠症患者及临床医护人员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和实用性,是中医现代化研究思路和方法的一次新探索。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论治联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60例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抗感染、祛痰药、支气管扩张剂、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灌服,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检测TNF-α、IL-8、CR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并比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的炎症因子TNF-α、IL-8、CRP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临床指标PaCO2、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服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能明显改善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炎症因子,减少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及ICU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疾病管理理论与技术,探索适宜抑郁症患者的中医特色疾病管理模式,观察其在抑郁症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抑郁专台2010年5-8月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管理组接受中医特色疾病管理,包括综合抗抑郁治疗、抑郁症中医特色教育、定期复诊、评估。对照组以常规诊疗模式接受治疗及定期评估。2组观察评估时间均为2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8、12、16、20、24周末观察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情况。结果管理组在干预第12、16、20、24周末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管理组与对照组在干预第20、24周末严重程度和总体进步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管理组优于对照组;管理组在干预第24周末临床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疾病管理模式近期疗效与常规诊疗模式相似,远期疗效优于常规诊疗模式。 相似文献
16.
17.
《山东中医杂志》2017,(4):287-29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慢病管理方案防治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将298例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经6个月的管理治疗后,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中医证候,并同时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参加慢病管理后患者出现高血压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经管理治疗后,两组在收缩压、舒张压、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收缩压、舒张压、中医证候积分、生活方式改变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高血压慢病管理方案可以明显降低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血压控制率及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1月—2012年3月平稳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18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戒烟,避免或防止粉尘、烟雾及有害体吸入,辅助药物治疗氧疗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药辨证治疗,早晚分服,疗程3个月。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生存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年时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22%、生存质量总分(90.34±15.34)分,高于对照组的83.33%、(70.60±12.34)分;观察组年发作次数(0.98±0.45)次、住院时间(14.67±3.56)天,低于对照组的(1.77±0.67)次、(24.56±4.45)天(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能提高疗效及生存质量、减少发作次数与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则进行系统阐述,论证了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特色优势。 相似文献
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文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初步总结出慢阻肺证候分布及证候构成特点。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相结合方法,对1981年-2004年慢阻肺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运用统计描述和logistic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合格文献44篇,200条记录。出现频率较多的证型依次为:肺气虚(24.5%)、痰热壅肺(14.5%)、痰气互结(14%)、肾气虚(12.5%)、寒饮停肺(9.5%)、脾阳虚(9.5%)、肾阳虚(8.5%)、脾气虚(8%)、肺肾气虚(7%)、肺阴虚(5%)。结论:文献分析所总结出的慢阻肺常见证型及各证型构成要素,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