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肿瘤的病理分期影响着患者预后。作者报告了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最终病理结果为移行细胞原位癌患者的随访结果和经验。1995年8月至2003年6月,576例患者在Vanderbilt大学医学中心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其中54例膀胱肿瘤标本病理报告为原位癌。4例同时有输尿管或肾盂移行细胞癌的患者未纳入本组。  相似文献   

2.
改良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附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最有效的手段。膀胱全切后尿路重建或尿流改道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6月我们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移行细胞癌 2 2例 ,对其中 7例作改良乙状结肠替代原位膀胱尿路重建术 ,获得了较理想的结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7例男性患者 ,年龄 46~ 5 6岁 ,平均 5 0 .1岁。均为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 ,术前肿瘤临床分期T2a~2b N0 M0 ,细胞分级Ⅱ级 3例 ,Ⅲ级 4例。1 .2   手术方法气管内全麻 ,下腹正中切口 ,将脐尿管残迹连同该部腹膜…  相似文献   

3.
411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指征为高分级但侵入肌层的肿瘤、多发高分级肿瘤不适于经膀胱化疗或免疫疗法者、复发肿瘤和/或TUR-Bt以及经膀胱化疗或免疫治疗后分级增加者、复发性原位癌、持续存在的原位癌导致的膀胱刺激症和由化疗或放疗引起者。其中160例为P_2或P_2期以下的膀胱癌,术前后均未行放疗。该组男124例,女31例,平均年龄61.83岁(30-85岁),长期随访155例,至少随访5年。膀胱切除标本上发现Pis期病变者每年作尿道冲洗细胞学检查。结果:160例中因脓毒血症和心血管意外死亡5例,多数病人为G_3-4级肿瘤或原位癌(17例P_1G_2)。临床分期与病理分期的关系是:T_2期伴有或不伴有原位癌80例,T_1期伴有或不伴有原位癌75例。80例T_2期肿瘤40例病理分期比临床分期低,而75例T_1期肿瘤11例病理分期比临床分期高。155例中P_2期或P_2以下的肿瘤11例有盆腔淋巴结转移。147例为膀胱移行细胞癌,  相似文献   

4.
T1G3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T1G3 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治疗方法。 方法 T1G3 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6 7例 ,平均年龄 6 3岁。均行TURBt,术后BCG膀胱灌注 5 9例 ,丝裂霉素膀胱灌注 8例。 结果 6 7例患者经 1~ 5次治疗 ,随访 12~ 78个月 ,中位时间 4 7个月 ,有 2 8例出现 1次或 1次以上的复发。最终有 2 0例进展为T2 及以上分期肿瘤 ,16例施行膀胱全切 ,4例发生远处转移。 9例患者死于膀胱肿瘤。 结论 初发的T1G3 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可施行TURBt加术后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 ,术后严密随访 ;对肿瘤复发进展者应尽早施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  相似文献   

5.
膀胱憩室癌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憩室癌的临床特征,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对5例膀胱憩室癌患者均行CT和膀胱镜检查确诊。3例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手术.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结果:病理诊断移行细胞癌2例,鳞状细胞癌2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3例于术后2个月内死亡,均为非移行性细胞癌;另外2例术后随访10个月,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CT和膀胱镜检查是确诊膀胱憩室癌的重要方法;膀胱憩室癌的临床分期不同,预后明显不同,非移行细胞癌病理类型有早期浸润行为.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透明细胞变异亚型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透明细胞变异亚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均为男。年龄46~78岁,中位年龄60岁。临床表现为单纯无痛性肉眼血尿3例,血尿伴腰痛1例,体检发现膀胱占位1例。肿瘤直径2.0~6.1cm,平均3.4cm。其中行TURBT术1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4例,均未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5例术后病理均诊断为膀胱尿路上皮癌透明细胞变异亚型。病理分级Ⅱ~Ⅲ级2例,Ⅲ级3例;病理分期pT2a1例,pT2b3例,pT3a1例;4例脉管内可见瘤栓;1例合并腺癌样分化;1例合并鳞状分化。免疫组化染色:CK7+,CK20+,EMA+,CEA+,Vimentin-,PSA-。5例均获得随访,1例TURBT术后随访1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4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中,1例于术后26个月死于转移,3例分别随访5、12、14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癌透明细胞变异亚型发病率极低,恶性度较高,肿瘤分期晚,预后差,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膀胱移行细胞癌阴茎转移罕见,我院2009年12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75岁.主因"全膀胱切除术后21个月,阴茎肿痛1个月"于2009年12月25日入院.患者于2004年12月在外院因膀胱肿瘤行TURBt,术后病理示膀胱移行细胞癌Ⅲ级,行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化疗.2006年4月因膀胱肿瘤复发再次行TURBt,术中发现膀胱前壁、膀胱左侧壁和前壁交界处、左输尿管口后方大片苔藓样肿瘤,术后病理为膀胱移行细胞癌Ⅲ级,术后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8个月.2008年3月因"无痛性肉眼血尿4个月"入院,膀胱镜检示膀胱左侧壁地毯样隆起,范围3 cm×3 cm.活检病理示膀胱移行细胞癌Ⅲ级,灶性呈腺癌分化.遂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回肠膀胱术.术后病理示膀胱移行细胞癌Ⅲ级,灶性呈腺癌分化,侵及膀胱壁全层.双侧输尿管切端,尿道切端,左右精囊未见癌侵及,左右髂血管旁淋巴结未见转移癌.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近远期效果。 方法 通过双侧股动脉插管对 5 6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 (顺铂加阿霉素 ) ,2次化疗间隔 3~ 4周。化疗 2周后复查膀胱镜和B超。化疗后根据临床分期采用保留膀胱或膀胱全切手术。 结果 动脉化疗后肿瘤体积缩小和临床分期降低 4 2例 ,肿瘤体积和分期不变或增加 14例。化疗后 5 6例患者根据肿瘤大小和临床分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 2 1例 ,膀胱部分切除术 5例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 2 8例 ,2例分别行单纯回肠膀胱术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随访 4 0例肿瘤切除患者 ,1、2、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85 .0 % ,70 .0 % ,5 7.5 %和 5 0 .0 %。 结论 术前动脉化疗可使多数浸润性膀胱癌降期 ,使部分患者接受保留膀胱手术 ,部分高分期 (T4)患者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可有效降低浸润性膀胱癌的复发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对膀胱小细胞癌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 6例膀胱小细胞癌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男 4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5 1岁。其中 2例膀胱小细胞癌含有移行细胞癌和 (或 )腺癌成分。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2例 ,行膀胱全切术 4例。 5例患者接受 2~ 6疗程化疗。 结果  6例患者随访 12~ 6 0个月 ,均因肿瘤复发死亡。平均生存时间 2 8个月。 结论 膀胱小细胞癌占原发膀胱恶性肿瘤的 0 .4 4 % ,恶性程度高 ,易发生淋巴结、肝、骨等转移 ,预后差 ,根治性膀胱全切加联合化疗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前列腺癌的诊治水平。 方法 对 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8例术前均经膀胱镜检查及活检病理证实为膀胱移行细胞癌。 7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前列腺癌 ,1例为前列腺增生症 ,行膀胱前列腺全切术后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 4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及双侧睾丸切除术 ,术后使用丝裂霉素或BCG等膀胱灌注及氟他胺内分泌治疗。 1例行膀胱前列腺全切加回肠膀胱术。 8例中 2例失访 ,3例因多发性转移 ,术后存活 <1年 ,3例行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全切术 ,术后随访 1.5~ 4.0年 ,经胸片、CT、同位素和PSA等检查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 结论 血清PSA测定、前列腺直肠指诊、经直肠前列腺B超检查、活检及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前列腺腺癌的主要方法 ,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保留女性生殖器官的根治性膀胱切除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保留女性生殖器官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长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 - 2010年保留女性生殖器官的根治性膀胱切除并且有完整随访结果的病例55例,年龄25~82岁,平均63岁.随访时间12个月-19年,平均55个月.单发肿瘤49例,多发6例.初发肿瘤39例,复发16例.病理类型:尿路上皮癌49例,鳞状细胞癌3例,腺癌2例,膀胱癌肉瘤1例.病理分期:原位癌1例,pT118例,pT2 16例,pT314例,pT4 4例,标本中未见到癌2例(pT0).盆腔淋巴结阳性9例,侵犯淋巴血管7例.对可能影响生存率的8项临床病理指标(年龄、吸烟史、初发与复发、单发与多发、肿瘤分级、分期、盆腔淋巴结状态及淋巴血管侵犯)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55例患者3、5、10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61%、54%和42%;3、5、10年癌特异生存率( cancer specific survival,CSS)分别为65%、61%和61%.病理分期≤pT2N0M0者的5年CSS和OS分别为84%和72%,病理分期≥pT3N0M0者分别为29%和29%;淋巴结阳性患者的3年CSS和OS分别为28%和2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肿瘤病理分期≥PT3、盆腔淋巴结阳性、肿瘤多发、肿瘤侵犯神经血管与CSS显著相关,COX回归分析显示仅肿瘤的病理分期(HR=3.992,P=0.011)及盆腔淋巴结状态(HR=3.877,P=0.019)与CSS显著相关. 结论 保留女性生殖器官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CSS与膀胱癌的病理分期及淋巴结状态显著相关,是遴选适宜此术式患者的最关键参考指标.保留女性生殖器官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是治疗器官局限性膀胱癌(≤pT2N0M0)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在最大程度保留女性功能及生活质最的同时可以取得理想的肿瘤治疗效果,但对病理分期≥pT3N0M0(不包括侵犯子宫或阴道的T4期患者)及盆腔淋巴结阳性病例,尚需更多的临床病例来验证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在膀胱原位癌(CIS)定位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术前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THP),术中在普通膀胱镜下能清楚地看见肿瘤组织及周围部分膀胱黏膜组织被染色,分别切除并送检.结果 在15例移行细胞癌患者中,11例于肿瘤周边区域或膀胱其他部位均发现有小的橙色区域.这些组织电切病理结果:2例移行细胞癌,3例原位癌,2例不典型增生,4例慢性膀胱炎.肿瘤旁未染色的膀胱粘膜组织病理切片均未发现膀胱尿路上皮癌.结论 通过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前灌注吡柔比星,能肉眼发现膀胱微小癌灶及原位癌,方便而快速,能较好的指导电切,对减少肿瘤的遗漏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在膀胱原位癌(CIS)定位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术前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THP),术中在普通膀胱镜下能清楚地看见肿瘤组织及周围部分膀胱黏膜组织被染色,分别切除并送检.结果 在15例移行细胞癌患者中,11例于肿瘤周边区域或膀胱其他部位均发现有小的橙色区域.这些组织电切病理结果:2例移行细胞癌,3例原位癌,2例不典型增生,4例慢性膀胱炎.肿瘤旁未染色的膀胱粘膜组织病理切片均未发现膀胱尿路上皮癌.结论 通过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前灌注吡柔比星,能肉眼发现膀胱微小癌灶及原位癌,方便而快速,能较好的指导电切,对减少肿瘤的遗漏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双侧上尿路同时发生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及有效性评价.方法 报告2013年1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2例双侧上尿路同时发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均行一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对侧保留肾脏的手术.其中1例为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1例为输尿管镜下肿瘤切除术.结果 术后病理结果均提示移行细胞癌.目前2例患者均在随访中,其中1例术后6个月及8个月分别出现膀胱肿瘤复发,后于2013年10月行膀胱根治性切除术;1例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对于双侧同时存在尿路上皮肿瘤的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对侧保留肾脏的手术方法,此种治疗方式术后花费低、患者主观生存质量较高,值得临床推荐.当然术后有效的随访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在膀胱原位癌(CIS)定位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术前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THP),术中在普通膀胱镜下能清楚地看见肿瘤组织及周围部分膀胱黏膜组织被染色,分别切除并送检.结果 在15例移行细胞癌患者中,11例于肿瘤周边区域或膀胱其他部位均发现有小的橙色区域.这些组织电切病理结果:2例移行细胞癌,3例原位癌,2例不典型增生,4例慢性膀胱炎.肿瘤旁未染色的膀胱粘膜组织病理切片均未发现膀胱尿路上皮癌.结论 通过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前灌注吡柔比星,能肉眼发现膀胱微小癌灶及原位癌,方便而快速,能较好的指导电切,对减少肿瘤的遗漏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前列腺癌的诊断与治疗(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前列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对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例患者平均年龄66.2岁,术前均经膀胱镜检查及活检病理证实为膀胱移行细胞癌(均为II至III级)。1例术前既往诊断为前列腺癌,4例术后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4级至6级;2例行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1例行膀胱前列腺全切加回肠膀胱术。1例行径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1例因身体原因仅行姑息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术后随访8个月至26个月。1例术后20个月后死于全身广泛转移;1例随访14个月带瘤存活;余3例经胸片、CT、同位素和PSA等检查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膀胱癌患者,如合并的前列腺癌,如果重视不够容易被漏诊。血清PSA测定、前列腺直肠指诊、经直肠前列腺B超检查、活检及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前列腺腺癌的主要方法,当诊断膀胱癌同时存在局限性前列腺癌时,治疗方案应根据膀胱癌和前列腺癌的分期、分级综合而定。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前列腺癌并不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膀胱憩室癌临床分析(附五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膀胱憩室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诊治方法。 方法 膀胱憩室癌 5例。男 4例 ,女 1例 ;平均年龄 73岁。术前膀胱镜下活检确诊 3例 ,术中冰冻切片确诊 2例。其中移行细胞癌2例 ,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鳞状细胞癌、腺癌和混合性癌 (鳞状细胞癌和移行细胞癌 )各 1例 ,均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加回肠膀胱术。术后辅以化疗 3例 ,化疗加放疗 1例。 结果  5例随访 6~ 72个月 ,平均 2 3个月。 2例移行细胞癌分别于术后 6、8个月局部复发 ,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加回肠膀胱术 ,术后 1例死于肿瘤转移 ,1例随访 6年无瘤存活。鳞癌者术后 14个月死于多器官转移。腺癌者术后 11个月死于心肌梗死。混合性癌者目前术后 6个月无瘤存活。 结论 膀胱憩室癌的诊断以膀胱镜和影像学检查为主 ,治疗应采取外科手术特别是根治性膀胱全切术 ,必要时辅以放、化疗。  相似文献   

18.
对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前行CT检查以评价肿瘤分期己成为常规手段 ,作者对CT的准确性以及对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影响进行回顾性研究。从 1994年 7月~ 1998年 6月共统计 82例患者 ,均诊断为膀胱肿瘤侵及肌层 ,准备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术前均行CT检查 ,与术后进行对比。CT能够确认肿瘤侵犯深度的仅 1例 (1.2 % ) ,正确辨认膀胱外侵犯者 4例 (4 .9% ) ,确认淋巴结和远处转移者各 4例 (4 .9% )和 2例(2 .4% )。CT分期总的准确性为5 4.9% ,分期过低为 39.0 % ,过高为6 .1%。CT提供准确的、额外的分期信息仅有 8例 (9.8% )。因…  相似文献   

19.
自 1995年至 1999年 ,作者对 2 4例肾盂尿路上皮肿瘤行经皮肾镜切除 ,并对长期疗效进行随访。所有肾盂肾盏肿瘤均行经皮肾镜活检并行经皮切除 ,低分期 (pT0~ 1)肿瘤仅行经皮治疗 ,如果肿瘤侵犯多个肾盏、分期大于pT1、高肿瘤分级或存在输尿管肿瘤 ,则考虑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留置经肾造瘘管或D J管后经膀胱灌注常规化疗药 (丝裂霉素C或表阿霉素 )。随访包括上尿路细胞学、肾镜或纤维输尿管镜 ,并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 ,2 4例患者中鳞状细胞癌 2例 ,G3 移行细胞癌 5例 ,G1~ 2 移行细胞癌 15例 ,2例未见肿瘤。 2 4例患者中18例 (75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双侧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诊断率并探讨双侧上尿路同时发生移行细胞癌患者的治疗策略。方法:报告5例双侧上尿路同时发生移行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有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有2例肾功不全,4例术前行B超、IVP、CTU及逆行造影检查,2例术前获得诊断,2例一侧仅表现异常,术中获得确诊。4例均行保肾手术。1例在外院仅诊断一侧肿瘤,并行根治性切除术,20天后又在我院确诊对侧也存在肿瘤并行保肾手术。结果:随访14~40个月,平均26个月。随访期间1例死亡,2例术后发生膀胱肿瘤。2例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双侧上尿路同时发生移行细胞癌易漏诊一侧,保肾手术是治疗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