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子因子与脑动静脉畸形的关系。方法 14例AVMs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AVMs和AVMs周围脑组织、8例正常脑血管标本及周围脑组织 ,分别提取总RNA和 4 %PFA PBS固定石蜡包埋、原位杂交、RNA狭逢斑点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VEGF在脑AVMs中的改变。结果 VEGFmRNA弥散分布于血管的各层组织和AVMs周围脑组织中 ,与正常组织比 ,AVMs、AVMs周围脑组织VEGFmRNA表达增高 ;VEGF蛋白主要位于畸形血管的的血管内膜层 (内皮细胞 )。结论 VEGF可能参与脑AVM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人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皮细胞和正常脑血管内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对人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培养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测CD31和vWF抗原验证内皮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皮细胞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并与和正常脑血管内皮细胞进行比较。结果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CD31和vWF染色阳性率达95%以上。人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皮细胞中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体外培养的人脑动静脉畸形内皮细胞中VEGF的高表达,提示血管生成在脑动静脉畸形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缺氧诱导人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缺氧条件下体外培养的人脑动静脉畸形(cAVM)血管内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与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对cAVM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培养和形态学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中第八因子相关抗原(FⅧ-RA)的表达,采用RT-PCR技术观察静态和缺氧状态下2h、4h、8h血管内皮细胞VEGF mRNA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每组细胞上清液中VEGF蛋白含量;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体外培养的活细胞具有单层“卵石样”排列的典型特征.95%以上的细胞FⅧ-RA染色阳性。血管内皮细胞vEGF蛋白和mRNA表达在缺氧2h开始升高(P〈0.05),并持续至缺氧8h(P〈0.01):细胞线粒体丰富。核糖体及粗面内质网逐渐增多。结论 缺氧可能在基因转录水平诱导VEGF表达,后者通过自分泌途径刺激cAVM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脑动静脉畸形(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cAVM)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人工合成VEGF反义硫代脱氧寡核苷酸,经阳性脂质体包裹后转染体外培养的人cAVM血管内皮细胞。将转染后的细胞置于缺氧条件下,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增殖,应用RT-PCR检测细胞VEGF mRNA表达,同时以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VEGF蛋白含量。结果cAVM内皮细胞增殖指数、VEGF蛋白和mR-NA表达在缺氧2h开始升高,并持续至缺氧8h(P<0.05)。VEGF反义寡核苷酸转染细胞在缺氧2h、4h和8h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缺氧4h细胞增殖指数开始下降,至缺氧8h反义组不仅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低于本组静态条件下的细胞增殖指数(P<0.05)。结论反义VEGF能够显著抑制缺氧诱导的cAVM内皮细胞VEGF基因表达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5.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血管畸形性疾病有:动静脉畸形(AVM)、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海绵状血管瘤(CM)。对于这些疾病的确切病因和发病过程尚有未知点。最近有一些国外学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这些疾病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并认为VEGF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相当的作用,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赵明光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2,29(5):418-421
脑动静脉畸形(AVM)是一类因先天局部脑血管发育异常所形成的血管团,与血管微环境改变、内皮细胞激活以及VEGF、TGF-β、bFGF、血管生成素等促血管生长因子及其相关受体表达有重要关系。从细胞和分子水平阐明脑AVM的发病机制将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骨桥蛋白在人脑动静脉畸形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PN)在脑动静脉畸形(CAVM)的血管组织及其在放射、栓塞治疗后血管病理变化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CAVM病理标本及对照组10例内减压手术所获脑组织血管中OPN的表达。结果26例无术前治疗史的畸形血管组织中22例有OPN的表达,主要见于CAVM的静脉部分,在粥样硬化样病变的动脉处也有表达。对照组脑组织的血管中未见OPN的表达;有伽玛刀治疗史的5例中,2例在早、中期放射反应的动脉中可见OPN的明显表达;在经历栓塞治疗的11例中,7例在新生内膜组织或异物巨细胞中有强阳性表达。结论人CAVM血管组织中多有OPN的表达,这可能是其适应于适应血流动力学状态而具有的血管重塑的表现,并可能在放射及栓塞治疗后的血管重塑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个稳定的人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培养体系。方法:取手术切除的人脑动静脉畸形组织块以酶消化法接种于铺有胶原底层的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及透射电镜等一系列细胞定性研究。结果:接种后6-8 d后可见少量细胞贴壁,所获培养细胞经免疫组化、透射电镜鉴定证实为血管平滑肌细胞,而且细胞纯度较高,细胞可以连续传代18代。结论:应用酶消化法可获得纯化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可以连续传代培养。培养动静脉畸形血管平滑肌细胞可应用于体外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技术特点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经股动脉入路,将微导管头端进入畸形血管团内,缓慢注射Onyx栓塞剂。结果 23例脑动静脉畸形团直径在3.5~11cm,参与供血的小动脉1~4支,栓塞后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者10例,血管团明显变小、瘘口消失、栓塞体积>60%者9例,<60%者4例。栓塞时间持续30~90min(平均50min),Onyx用量2~9.5mL(平均7mL),对未能完全栓塞的13例患者,建议配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术后24h内脑出血3例,术后住院期间出现脑梗死2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安全有效,可使部分Spetzler-Martin分级Ⅰ、Ⅱ级的患者达到完全栓塞的治愈效果,未能完全栓塞者也能为手术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创造条件,扩展了可治愈病例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脑动静脉畸形(AVM)中的表达;探讨一氧化氮(NO)在脑AV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36例脑AVM及其周围脑组织,8例正常脑血管及脑组织中的VEGF、iNOS的表达进行检测,并采用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对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①在脑AVM及其周围脑组织标本中VEGF、iNOS均呈阳性表达,与其在正常脑血管标本及脑组织中的低表达相比相差显著(P<0.01)。②VEGF和iNOS在脑AVM中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NO在VEGF介导的血管生成中起作用,iNOS可能和VEGF一起参与了AVM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VEGF在人脑AVMs中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VEGF在人脑AVMs中的表达。方法 14例AVMs行显段外科手术切除AVMs和AVMs周围脑组织、8例正常脑血管标本,分别提取总RNA和4%PFA—PBS固定石蜡包埋、原位杂交、RNA狭缝斑点杂交检测VEGF在脑AVMs中的改变。结果 VEGFmRNA弥散地分布于血管的各层组织和AVMs周围脑组织中,与正常脑血管相比,AVMs、AVMs周围脑组织VEGFmRNA表达增高。结论VEGF参与脑AVM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9,自引:6,他引:39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120例脑梗死患者测定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12、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欧洲脑卒中量表评分等指标,并与60例健康对照者相比较。结果①脑梗死组的血浆HCY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甘油三酯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均〈0.01)。②脑梗死与HCY水平之间存在危险性的水平梯度,当HCY〉15μmol/L时,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为正常人的5.909倍,而HCY≥20μmol/L时,惠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为正常人的10.545倍。③从各项监测指标的相对危险度来看,与脑梗死有关的因素分别为HCY、叶酸、维生素B12、甘油三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收缩压、舒张压。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发现HCY、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收缩压为脑梗死的独立致病因素。④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血浆HCY水平与血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欧洲脑卒中量表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性;HCY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显著正相关性。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的独立致病因素,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因可能是血浆内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降低。 相似文献
13.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分层治疗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分层治疗的关系。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62例为梗死组,与病例组年龄、性别、种族等相匹配的未患过脑梗死健康体检者162例为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两组的血清Hcy水平。同时检测叶酸、维生素B12、血糖、血脂等。结果脑梗死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与血清Hcy均成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Hcy血症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4.86595%CL1.902-8.443P<0.05),是脑梗死分层治疗须控制的危险因素。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分层治疗须控制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多普勒超声对72例脑梗死患者和70例无脑卒中病史的对照组患者的颈动脉进行检测,比较脑梗死组与对照组颈动脉形态的差异。结果72例脑梗死患者中有65例患者检出动脉硬化斑块96个,颈动脉狭窄程度轻度11例,中度35例,重度19例;70例对照组有12例患者检出动脉硬化斑块17个,颈动脉狭窄程度轻度8例,中度3例,重度1例。结论颈动脉B超能显示颈动脉粥样斑块和狭窄程度,对早期干预和脑梗死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上海地区人群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 ,检测 94例脑出血患者 (脑出血组 )和 10 0名正常人 (对照组 )的MTHFR基因。结果 MTHFR基因第 6 77位核苷酸呈多态性 ,可分为 3种类型 :CC、CT、TT。 3种基因型频率脑出血组分别为 2 2 %、6 3%、15 % ;对照组分别为 4 0 %、4 9%、11% ;两组基因型频率TT∶CC +CT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T等位基因频率脑出血组 4 6 % ,对照组 35 % ,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MTHFR基因等位基因 (T)频率与脑出血有关 相似文献
16.
VEGF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与肿瘤增殖及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与肿瘤增殖及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形态定量分析法,检测98例手术切除脑胶质瘤中VEGF表达、PCNA标记指数(PCNA LI)、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表达。结果(1)肿瘤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均可以表达VEGF,阳性颗粒分布于肿瘤胞浆中;(2)高级别肿瘤PCNA、LI、MVD显著高于低级别肿瘤(P<0.05);VEGF表达阳性肿瘤的PCNA、LI、MVD显著高于VEGF表达阴性肿瘤(P<0.05);(3)在星形细胞肿瘤中,随着MVD的增大,VEGF在肿瘤血管内皮的染色率逐渐增加,与肿瘤的MVD存在正相关关系(r值为0.44,P<0.01)。结论脑胶质瘤的VEGF表达与MVD呈正相关关系,VEGF在肿瘤细胞增殖及血管再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青岛市脑梗死(CI)发病的时间变化规律,探讨青岛市气象因素对脑梗死CI发病的影响及其预测.方法收集青岛市1998年~2002年5年间4821例CI患者的发病时间及同期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资料;圆分布分析探讨CI发病的时间规律,直线相关、多元逐步回归研究CI发病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1)4821例CI患者中男性比例(55%)高于女性(45%)(x2=52.06,P<0.01),男性发病年龄低于女性(男性67.7(10.8)岁,女性69.1(9.3岁),u=4.97,P<0.01);(2)男、女性CI都在秋季高发,平均角所对应日期在10月(P<0.05);(3)CI发病多见于高温、高气压、低湿度的气象条件(r=0.308,0.264,-0.370,P<0.05),多元逐步回归筛选出来影响CI月发病人数的气象因素依次是月平均气压和月平均气温.结论气象因素是CI发病的影响因素,但由于较低的校正R2,故以气象因素为自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方程不宜用来预测CI发病人数. 相似文献
18.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脑卒中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的关系。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和荧光检测法对脑卒中组 10 2例和对照组 80例血浆Hcy水平进行测定 ,并比较高Hcy血症与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的关系 ,以及与血浆内VitB12 和叶酸水平的关系。结果 脑卒中组有 5 3例伴Hcy升高 ,占5 1.9% ,平均血浆Hcy浓度 2 0 .6± 8.7μmol/L ,明显高于对照组10 .1± 3.2 μmol/L(P <0 .0 1)。脑卒中患高血压病者 5 7例和患冠心病者 4 9例分别有 35例和 2 8例伴高Hcy血症 ,分别占6 1.4 %和 5 7.1% ,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伴高Hcy血症者分别为 9例、2 3例和 33例 ,占4 7.4 % (9/ 19)、6 9.7% (2 3/ 33)和 5 7.9(33/ 5 7)。另外 ,脑卒中患者有 2 4例伴叶酸浓度下降 ,其中 2 2例伴高Hcy血症 ,占91.7% ;有 4 2例伴VitB12 浓度减低 ,其中 37例伴高Hcy血症 ,占88.1%。结论 高Hcy血症与脑卒中发病关系十分密切 ,导致高Hcy血症的原因可能是血浆内叶酸和VitB12 的降低。 相似文献
19.
交界区脑梗死与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交界区脑梗死与颅内外主要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 (DWI)检查证实的急性交界区脑梗死 4 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交界区梗死部位分为前交界区、后交界区及内交界区 ,利用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和经颅超声多普勒 (TCD)检查判断颅内外主要动脉有无狭窄或闭塞 ,观察梗死部位与血管受累的情况。结果 4 5例中共有 32例 (71 1% )存在相应血管狭窄或闭塞。大脑中动脉狭窄出现比例最高 (4 7 6 % ) ,其次为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 (31% ) ,大脑前或后动脉狭窄少(11 9% )。动脉异常情况在单交界区与多交界区梗死的患者间无差别 ,但内交界区受累更易合并大脑中动脉狭窄 (P <0 0 5 )。结论 交界区脑梗死患者常存在颅内外主要动脉狭窄或闭塞 ,大脑中动脉狭窄最常见 ,尤其在内交界区受累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