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1年耒阳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耒阳市2001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报告及漏报调查情况,对其流行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我市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1年年总发病率达14.38/10万,通过对其流行特征的分析,为制订流行性出血热防制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海林市1997~2006年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海林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海林市1997~2006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年报表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6年海林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55.37/10万,年均死亡率为0.25/10万。10年间发病率前五位传染病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淋病、细菌性痢疾,五种病占传染病.总发病数的91.93%。死亡率前三位传染病是流行性出血热、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占传染病总死亡数的90.91%。结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淋病、细菌性痢疾是海林市的主要传染病;今后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加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性传播传染病、布病、麻疹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出血热是奉化市重点防制的传染病之一,2004—2008年上半年我市流行性出血热累计发病156例,居宁波市第3位;累积发病率30.56/10万,居宁波市第2位。其中江口街道发病数在宁波市镇(街道)中居第3位,2004—2008年上半年累计发病24例,累积发病率达到38.51/10万,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鼠类是主要传染源。南充市高坪区肾综合征出血热始发于1960年,1983年为发病最高年,发病率为42.47/10万。自1985年建立监测点以来,坚持开展全区性大规模灭鼠活动,发病率显著下降,2003年,年发病率仅为2.45/10万。现将高坪区1960-200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西安市出血热疫苗接种控制出血热疫情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军  龚建人  蔡正华 《职业与健康》2008,24(13):1281-1283
目的评价接种流行性出血热双价疫苗控制出血热疫情的效果。方法选择西安市出血热高发的6个区县,在2004-2006年度对16~60岁的高危人群进行出血热疫苗的免费接种,比较2004与2006年的出血热发病情况来评价免疫接种的效果。结果共完成接种483504人次,抽样调查接种人群的疫苗阳转率为45.6%。6个区县出血热发病率有所下降,试点区县的出血热发病率由2004年的16.88/10万下降到2006年的11.09/10万。结论经过3a的出血热疫苗免费接种,西安市6个高发区县的出血热疫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除周至、户县外,其余地区的人群接种率仍未达到要求,应进一步加强人群出血热疫苗的接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四川省琼山州某县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点和分布规律。[方法]依据该县疾控中心1996-2007年传染病疫情年报及鼠密度监测资料,分析1996—2007年流行性出血热的漉行病学特点。[结果]1996-2007年垒区共发生流行性出血热1985例,疫情波及全县31个乡镇及1个果场,发病率为669.99/10万人,死亡率为1.3%,3-10月为发病高峰。20.39岁人群为高发病年龄,男女比例为1.7:1。该县1996-2002年HFRS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2003年开始下降,3-10月为高发季节.农民、野外工作者和学生、20~40岁的青年男性是高发人群。[结论]该县应加强流行性出血热的综合预防,以控制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沈北新区流行性出血热发病规律,探讨其流行特征,为制定切实可行的流行性出血热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2004--2013年共报告流行性出血热167例,年均发病率为5.45/10万,2005年发病率最高为14.06/10万;发病人群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农民多发;病例主要集中在4~6月份及12月份。结论疫情监测和灭鼠并重、健康教育与疫苗接种并重是当前预防控制流行性出血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一年四季均有病例报告,冬秋季是发病高峰。为探讨该病在我市的流行规律和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我市1984~2003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凤县流行性出血热血清流行病学监测上海市南汇县卫生防疫站201300沈志清自1957年陕西省凤县首次发现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病例以来,病例逐年增多(1980~1986年发病率在9.47/10万~23.97/10万),发病地区不断扩大,属陕西...  相似文献   

10.
郝玉军 《职业与健康》2008,24(20):2194-2196
目的对2006年秦皇岛市卢龙县法定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秦皇岛市卢龙县法定传染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卢龙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0种568例,报告发病率135.52/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丙类传染病5种217例,报告发病率51.78/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发病居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肺结核(80.97/10万)、病毒性肝炎(32.39/10万)、流行性出血热(14.72/10万)、痢疾(7.61/10万)、淋病(0.98/10万);丙类传染病中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发病率最高(42.45/10万),其次是流行性腮腺炎(7.85/10万)。呼吸道传染病占乙类传染病的59.15%,血源及性传播性传染病占18.3l%,肠道传染病占11.44%,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占11.09%;丙类传染病占总发病的27.64%(217/785)。结论应加强对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控制工作,并加强重点人群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陕西省加大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区县疫苗投入后,西安市长安区对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10—2014年西安市长安区的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和监测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陕西省加大高发区县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投入后,西安市长安区的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病死率明显下降,发病率由2010年的43.19/10万下降至2014年的5.19/10万,2010年HFRS死亡12例,病死率为2.4%;2014年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出血热疫苗接种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潍坊市自1974年发生首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例后,疫区不断扩大,至1984年后发病率一直维持在20/10万左右,成为山东省几个高发病区之一,特别是西部的青州、临朐、昌乐3个县(市)自1997年后发病率均在30/10万以上,2001年被山东省卫生厅列为全省12个HFRS重点管理县。为此3个县(市)严格按照山东省重点管理县工作实施技术要求,贯彻落实各项防治措施,近年来HFRS发病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规律和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山东省邹平县1983—2001的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病1928例,死亡29例,平均发病率为14.97/10万,死亡率为0.23/10万,病死率1.50%。病例主要发生在农村,占91.39%;以3—6月发病较高,占总发病数的56.12%8发病年龄以20—50岁为主,占总发病例数的81.43%;男女病例之比为2:1;患者职业以农民最多,占总病例数的80.91%。结论:邹平县流行性出血热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应加强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某区部队1991~2004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部队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特点与规律,探讨部队防治策略。方法用全军疫情监测管理系统和Excel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某部1991~2004年共报告发生流行性出血热390例,死亡4例,其中干部发病占23.3%,战士发病占72.3%。发病趋势从1991~1996年呈逐年增高;1997~1999年开展大规模防鼠、灭鼠后,发病有较大幅度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2000年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后,发病明显下降,特别是驻济南地区部队2003~2004年连续2年发病数为零。结论采取以预防接种为主导的综合性防制策略,对控制流行性出血热重疫区的部队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生及流行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王爱丽 《实用预防医学》2006,13(5):1244-1245
目的为了全面掌握沂源县被山东省卫生厅列入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防治管理重点县(市、区)后的防治工作情况和效果。方法对2001~2003年沂源县的HFRS疫情和监测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沂源县自列入山东省HFRS防治管理重点县(市、区)后,领导重视,防治措施有力,发病率由2000年的55.81/10万下降到2003年的13.72/10万,而且连续3年无死亡病例。结论在HFRS预防控制中,对重点县(市、区)进行重点管理是一项有效的举措。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沈阳市于洪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率为34.57/10万,较2003年上升了40.69%,超过了<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中规定的以县(区)为单位发病率为30/10万的高发区指标,成为辽宁省高发县(区)之一,居沈阳市发病率首位.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孙吴国境口岸1971-1993年所发生的10种主要传染病流行动态分析结果.在23年间,共计发生9204例急性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661.55/10万,10种传染病发病率大部分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小儿麻痹症1977年以来没有病例发生,散发21例疟疾为传入病例,细菌性痢疾.传染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分别占10种主要传染病构成的51.55%、16.18%、9.94%.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一步探讨肝炎的流行规律及流行因素,制定有效防治对策。[方法]对德州市德城区1990~2003年肝炎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0~2003年年发病率为19.22/10万~106.92/10万,年均35.64/10万;病死率为0.17%。1990~1997年发病率逐年下降,1998~2003年为波浪式上升。各型肝炎中。乙肝占61.01%,甲肝占26.61%;年均发病率城区为52.56/10万,农村为17.49/10万。[结论]德州市德城区肝炎发病呈下降趋势,1990~1993年以甲肝为主,1994年后以乙肝为主。  相似文献   

19.
滕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东部为山丘,西临微山湖滨,中部平原。年降雨量7731毫米,平均气温136℃,属半湿温地区。自80年发生首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后,发病率常年在2/万以上。经鼠种和鼠带毒调查,证实滕州市为混合病区[1]。经健康人群血清抗体水平调查及与发病比较,不同人群表现出一定的特征与关系。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按卫生部流行性出血热专题委员会制定的《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划定的标准:高发(>30/10万);中发(5/10万~30/10万);低发(<5/10万),选择高发…  相似文献   

20.
呼玛县1972~1989年流行性出血热监测报告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卫生防疫站(165000)孙宝庆呼玛县流行性出血热1972年~1989年年均发病率为10·22/10万。其病死数占传染病死亡总数的37.5%。70年代年均发病率为5/10万,每隔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