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晨曦  陈朝伦 《肿瘤防治杂志》2003,10(2):159-162,171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C—erbB—2、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抑癌基因p53在卵巢上皮性囊腺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抗生蛋白链菌素标记法(LSAB)和图象分析系统方法检测卵巢上皮性囊腺性肿瘤组织中(其中61例良性肿瘤、19例交界性肿瘤、44例恶性肿瘤)C—erbB—2、PCNA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1)C—erbB—2、PCNA、p53三指标在囊腺瘤、交界性囊腺瘤、囊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均呈梯度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性(P<O.O01)。其中PCNA与p53在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交界性肿瘤及黏液囊腺癌组织(P<O.05)。2)C—erbB—2、PCNA和p53在囊腺瘤组织中的阳性细胞平均积分光密度值(染色强度)均显著低于交界性瘤和恶性肿瘤,且差异有极显著性(P<O.O01)。3)p53蛋白表达与囊腺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有相关性(P<O.05)。4)p53 PNCA和C—erbB—2 PCNA十p53联合表达率在交界性囊腺瘤与囊腺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O.01)。结论:C—erbB—2、PCNA和p53蛋白的高表达与囊腺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可作为卵巢上皮性囊腺性肿瘤恶性化的分子标志。PCNA和p53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可成为卵巢上皮性囊腺性肿瘤鉴别诊断的客观辅助指标,并为其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判定提供重要的科学参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C erbB 2、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抑癌基因p5 3在卵巢上皮性囊腺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应用抗生蛋白链菌素标记法 (LSAB)和图象分析系统方法检测卵巢上皮性囊腺性肿瘤组织中 (其中 61例良性肿瘤、19例交界性肿瘤、4 4例恶性肿瘤 )C erbB 2、PCNA及p5 3蛋白的表达。结果 :1)C erbB 2、PCNA、p5 3三指标在囊腺瘤、交界性囊腺瘤、囊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均呈梯度升高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0 1)。其中PCNA与p5 3在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交界性肿瘤及黏液囊腺癌组织 (P <0 0 5 )。 2 )C erbB 2、PCNA和p5 3在囊腺瘤组织中的阳性细胞平均积分光密度值 (染色强度 )均显著低于交界性瘤和恶性肿瘤 ,且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0 1)。 3)p5 3蛋白表达与囊腺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有相关性 (P <0 0 5 )。 4 )p5 3+PNCA和C erbB 2 +PCNA +p5 3联合表达率在交界性囊腺瘤与囊腺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C erbB 2、PCNA和p5 3蛋白的高表达与囊腺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可作为卵巢上皮性囊腺性肿瘤恶性化的分子标志。PCNA和p5 3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可成为卵巢上皮性囊腺性肿瘤鉴别诊断的客观辅助指标 ,并为其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DM2、p53在卵巢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7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和19例卵巢癌中MDM2、p53蛋白的表达.[结果]在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和卵巢癌中,MDM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50%(1/8)、28.59%(2/7)和47.37%(9/19);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0%(2/8)、57.14%(4/7)和78.95%(15/19).3组中,MDM2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p53在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和交界性上皮性肿瘤(P<0.05).在卵巢癌中,p53与MDM2表达的阳性率不相关(P>0.05).[结论]p53的异常表达与卵巢肿瘤的恶性表型相关.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p53的异常表达比MDM2可能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p53和p21WAF1/CIP1基因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道成  梁立治  颜笑健 《肿瘤》2004,24(3):270-27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p53和p21蛋白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108例上皮性卵巢癌标本用于研究,每个标本同时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p53和p21蛋白表达.结果 p53(-)和p53( )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0.47%和29.43%,差异有显著性(P=0.0228).p21(-)和p21( )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1.58%和47.14%,差异有显著性(P=0.0246).p53(-)而p21( )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其他患者(P=0.0013).多因素分析显示p53、p21蛋白联合表达状态是判断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独立因子. 53蛋白表达与p2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003).结论联合检测p53、p21蛋白表达在判断上皮性卵巢癌预后上的意义优于单纯检测p53或p21蛋白表达,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p2 7、CyclinE与卵巢上皮性肿瘤发生及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 4 0例卵巢恶性上皮肿瘤、6例交界性肿瘤及 18例良性肿瘤中p2 7、CyclinE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2 7和CyclinE在良性肿瘤与交界性肿瘤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意义。p2 7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率 (35 0 % )显著低于交界性肿瘤和良性肿瘤表达率 (77 78%、4 6 ) ,P <0 0 1;CyclinE在卵巢上皮恶性肿瘤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良性肿瘤及交界性肿瘤 ,P <0 0 1。p2 7和CyclinE蛋白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2 7阴性 CyclinE阳性者 ,其生物学行为极差。结论 :p2 7、CyclinE与卵巢癌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 ,其异常表达提示卵巢肿瘤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膀胱癌中p16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p16和cyclinD1蛋白在 8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 15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16蛋白的表达在正常膀胱黏膜中阳性率为 10 0 % ,膀胱癌为 4 0 2 % ,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0 1;膀胱癌组织cyclinD1蛋白阳性率 (6 7 1% )显著高于正常膀胱黏膜 (2 0 0 % ) ,P <0 0 0 5。随着膀胱癌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增高 ,p16表达显著减少 ,而cyclinD1表达阳性率增高。cyclinD1蛋白表达阳性率在未复发组低于复发组 ,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2 5。结论 :p16的缺失表达和cyclinD1的过表达均参与了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cyclinD1的过表达还与膀胱癌术后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53及cmyc基因表达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73例和60例HCC癌及其癌周组织中p53和cmyc基因的表达状况。结果:p53基因在HCC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周组织(P<0.05,),癌周组织中p53基因表达仅见于癌周增生结节,癌周肝硬变及正常肝组织内未见p53基因阳性表达;cmyc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在HCC与癌周增生结节中相近(P>0.05),且两者均显著高于癌周肝硬变和正常肝组织(分别为P<0.05,P<0.01);p53及cmcy基因表达均与HCC分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低分化组p53及cmyc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高分化组(P均<0.05)。结论:p53及cmyc基因过度表达均参与了人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癌周增生结节属癌前期病变,与肝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胃癌组织中p53基因突变及p53和mdm2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mdm2和p53基因异常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两者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8例胃癌组织以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dm2和p53蛋白的表达;PCR-SSCP银染技术检测p53基因exon5~8突变情况。结果:胃癌组p53和mdm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86.21%(50/58)和29.31%(17/58),癌旁组织组p53和mdm2蛋白均为阴性,胃癌组p53和mdm2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组,两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P=0.0001。胃癌组织中p53和mdm2蛋白表达率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患者年龄等无显著相关性,P〉0.05。mdm2蛋白阳性表达与p53蛋白过表达呈显著正相关,X^2=11.1839,P=0.0008,r=0.4391。2例胃癌组织检测到p53基因突变,突变均位于exon5,58例相应癌旁组织均禾检测到p53基因突变。结论:mdm2和p53蛋白异常表达与胃癌发生有关,p53基因突变可能并非胃癌组织中p53蛋白异常累积的主要原因,mdm2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可能与p53蛋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胃癌组织中p53基因突变及p53和mdm2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dm2和p53基因异常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两者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8例胃癌组织以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dm2和p53蛋白的表达;PCR-SSCP银染技术检测p53基因exon5~8突变情况。结果胃癌组p53和mdm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86·21%(50/58)和29·31%(17/58),癌旁组织组p53和mdm2蛋白均为阴性,胃癌组p53和mdm2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组,两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P=0·0001。胃癌组织中p53和mdm2蛋白表达率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患者年龄等无显著相关性,P>0·05。mdm2蛋白阳性表达与p53蛋白过表达呈显著正相关,χ2=11·1839,P=0·0008,r=0·4391。2例胃癌组织检测到p53基因突变,突变均位于exon5,58例相应癌旁组织均未检测到p53基因突变。结论mdm2和p53蛋白异常表达与胃癌发生有关,p53基因突变可能并非胃癌组织中p53蛋白异常累积的主要原因,mdm2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可能与p53蛋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COX-2和p5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p53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8例乳腺癌组织中COX-2与p5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相互间关系及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联系。结果:乳腺癌中COX-2表达阳性率60·4%(29/48)。COX-2高表达与肿块>2cm、淋巴结转移阳性、ER阴性、PR阴性显著相关,而与患者年龄、肿瘤病理类型及肿瘤分期无明显关系。在p53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COX-2表达阳性率82·6%(19/23),而p53阴性的乳腺癌患者中,COX-2表达阳性率只有40·0%(10/25),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COX-2在乳腺癌中高水平表达且与p53密切相关,提示乳腺癌中COX-2与p53存在互相调控机制,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癌基因蛋白p53、p27及mdm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对85例食管鳞癌及其癌旁组织进行p53、p27及mdm2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85例食管鳞癌组织中p53阳性表达率为70·6%(60/85),癌旁组织为75·0%(39/52);p27与mdm2蛋白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2·9%(62/85)和83·5%(71/8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34·6%(18/52)和53·8%(28/52),P<0·05;且从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原位癌→鳞癌的发展过程中,p2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逐渐上升。p27蛋白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r=0·234,P<0·05;而mdm2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r=-0·272,P<0·05;三者阳性表达率均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p53与p27和mdm2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检测p53、p27及mdm2蛋白在食管鳞癌的表达有助于了解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以及推断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2.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NF-kB和c-myc及p73的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NF-κB(p65)、c-myc和p7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60例NSCLC组织标本中p65、c-myc和p73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p65、c-myc和p73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与在肺支气管上皮组织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65和c-myc蛋白在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肺支气管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73蛋白在上述两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65、c-myc和p73蛋白在肺癌高、中与低分化阳性表达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中蛋白阳性表达与无淋巴结转移比较:p65和c-my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织中p65与c-myc具有相关性,R=0.5514,P〈0.01;c-myc与p73具有相关性,R=0.6537,P〈0.01;未发现p65与p73有明显相关性,R=0.1735,P〉0.05。结论:p65、c-myc和p73表达上调均可能是NSCLC发生的重要因素;在肺癌发生发展中p65与c-myc、c-myc和p73可能在诱导细胞增生与抑制细胞凋亡中起协同作用;p73上调可能促进肺癌的侵袭与转移,可作为肺癌恶化进展及癌转移的动态监控标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p53和p63基因在子宫内膜样腺癌(endometrial adenocarcinoma,E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8例EC和23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endometrial hy-perplasia,EH)及1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be-nign proliferative endometrium,BPE)组织中p53、p6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p53蛋白在EC中的阳性率为31·6%,明显高于EH组和BPE组,P值分别为0·0457和0·0389;p53的表达与EC的手术病理分期和肌层浸润深度有关,P值分别为2·19×10-4和1·436×10-6,而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63蛋白在EC中的阳性率为81·6%,与EH组、BP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9·58×10-7和5·59×10-5。p63的表达与EC的组织学分级、手术病理分期和肌层浸润深度均无关;p53和p63基因在E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p53和p63均参与了EC的发生,二者可能起协同作用;p53更多地表达于高分期及深肌层浸润的EC组织中,p63在EC中呈高水平表达,说明p53与EC的浸润发展有关,p63在EC的发生中可能起癌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p53蛋白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26例上皮性卵巢癌中p53蛋白表达。结果:p53蛋白在黏液性、浆液性、内膜样卵巢癌中的表达率(88.9%、75%、100%)无明显差异(P〉0.05);三种卵巢癌的复发率分别为33.3%、12.5%、0,以黏液性癌最高,三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p53蛋白在淋巴结转移卵巢癌患者中均为高表达(100%),与无淋巴结转移者(68.75%)相比差异明显(P〈0.05);另外,淋巴结转移卵巢癌患者的复发率(40%)较无淋巴结转移患者(6.25%)明显增高(P〈0.05)。p53蛋白在I-II期和III-IV期卵巢癌的高表达(50%、100%)具有显著差异(P〈0.01),不同期别卵巢癌复发的几率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I-II期复发率为0,III-IV期复发率为31.25%。结论:p53蛋白的高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喉癌手术切缘p53和c-myc基因蛋白表达与局部复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p5 3和c myc基因蛋白在喉癌手术切缘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局部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择常规病理学检查手术切缘为阴性但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的 34例喉癌为复发组 ,选年龄、性别、临床分型、TNM分期 ,肿瘤分化程度等与复发组相匹配 ,且随诊至少 5年以上无局部复发喉癌 36例为无复发组。免疫组化法检测 2组手术切缘p5 3和c myc基因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喉癌组织中p5 3和c myc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在复发组和无复发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手术切缘中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复发组明显高于无复发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c myc基因蛋白在 2组之间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喉癌手术切缘中p5 3蛋白表达与术后局部复发明显相关 ,可预测喉癌术后局部复发高危患者及指导术后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 p53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表达水平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二步法)检测 170 例肺癌组织中 p53 和 VEGF 的表达水平。结果:p53和 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8. 8%和47 .6%。p53和VEGF的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年龄、性别和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P> 0 .05,与淋巴结转移、浸润和 pTNM 分期有关,P<0 .05(P值分别为0 026、0. 002和0 .012), p53与原发肿瘤大小和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P<0 .05(P值分别为 0. 003 和 0 .037), VEGF则与原发肿瘤大小和癌细胞分化程度无关,P>0. 05(P值分别为0. 871和0. 677)。结论: p53和VEGF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可以作为肺癌生物学水平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COX-2蛋白和突变型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相互关系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对99例乳腺癌组织中COX-2蛋白和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99例乳腺癌中COX-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9.7%(69/99),COX-2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原发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状况、TNM临床分期、激素受体状况均无显著相关(P〉0.05),而与C-erbB-2蛋白表达呈显著相关(P〈0.05)。99例乳腺癌中突变型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8.5%(48/99),突变型p53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TNM临床分期、激素受体状况无显著相关(P〉0.05),而与原发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状况、C-erbB-2蛋白表达呈显著相关(P〈0.05)。COX-2蛋白表达与突变型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88,P〈0.05),两者共表达与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状况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COX-2蛋白和突变型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COX-2蛋白与突变型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两者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是反映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Cyclin D1、p53及c-myc基因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yclinD1、p53及c myc基因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c myc、p53及cyclinD1基因在 63例胃癌中的表达。结果 :63例胃癌中cyclinD1、P53及c myc蛋白染色阳性率分别为 32 .75 %、2 5 .40 %及 52 .38% ;最大径≥ 4cm胃癌cyclinD1、P53及c myc蛋白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 <4cm的胃癌 (P <0 .0 5) ;≤ 49年龄组胃癌cyclinD1蛋白染色阳性率 (52 .94% )明显高于≥ 50岁年龄组 (2 3 91 % ) ;早期胃癌、侵及肌层胃癌及侵及浆膜层胃癌c myc蛋白染色阳性率分别为 35 .2 9%、44 .44%及 67.86 % ,浆膜层胃癌阳性率显著高于粘膜下层以内胃癌和肌层胃癌 (P <0 .0 5) ;高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及粘液癌c myc蛋白染色阳性率分别为 74.0 7%、2 8.0 0 %及 54 .55 % ,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cyclinD1、p53及c myc同时阳性者 8例 ,均为进展期胃癌 ,cyclinD1与P53、P53与c myc蛋白染色密切相关 ;cyclinD1、P53蛋白染色和胃癌的大体分型、分化程度和组织类型无明显关系 (P >0 .0 5)。结论 :cyclinD1、p53及c myc基因过表达 ,可能促使胃癌细胞增殖 ,使胃癌细胞具有更强的侵袭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Ki-67、c-myc、p53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食管癌标本25例、切缘远端正常组织标本2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Ki-67、c-myc、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食管癌组织中Ki-67、c-myc、p53中位表达量分别为5.0、2.0、3.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0、0.5、0.3(均P<0.05).高分化食管癌组织Ki-67中位表达量(3.0)低于中低分化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组织Ki-67与c-myc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食管癌组织中Ki-67、c-myc、p53高表达,且随分化程度升高而升高,Ki-67、c-myc、p53有望成为食管癌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