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河南省成年居民体质指数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体质指数的动态变化 ,为卫生研究和政策制订提供依据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抽取的观察户连续观察测量。结果显示 ,从 1989年~ 2 0 0 0年BMI小于 18 5的人数百分比呈下降趋势 ,1989年为 7 3% ,2 0 0 0年为 3 5 %。超重和肥胖的人数百分比呈增加的趋势 ,从 1989年的 10 7%猛增到2 0 0 0年的 2 5 2 % ,平均每年增加 1 5 %百分点。2 0 0 0年超重肥胖百分比高低依次为城市 33 3%、县城 31 7%、郊区 2 4 6 %和农村 2 1 1%。提示超重肥胖率较高 ,增加较快 ,应列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认真研究对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在浙江农村成年居民中的分布特征。方法2006年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浙江省18个县(市),90个乡镇、5400个农村住户中的成年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自制问卷实施入户调查及体测。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14317份。样本人群BMI的均值为22.96±2.65,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26.8%和4.2%;男性的超重比例与女性无差别,肥胖比例低于女性;15~岁年龄组超重和肥胖率最低,随着年龄的增长,超重和肥胖率都呈上升趋势,45~岁组超重率最高(36.7%),55~岁组肥胖率最高(6.4%);已婚组的超重和肥胖率都高于未婚组,与离婚组无显著性差异;男性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超重率和肥胖率呈上升趋势,女性的文化程度与体质指数关系不大。结论浙江省农村成年居民超重率高于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且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其超重率和肥胖率都低于河北省等华北地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苏州市区成年居民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苏州市居民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苏州市6个区640名18周岁以上常驻成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身高、体重等指标测量,对BMI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居民体重过低者占4.5%,超重和肥胖者占37.3%;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学历和饮食行为对BMI的影响有显著性。结论苏州市成年居民超重和肥胖人数所占比例较高,尤其男性,中老年人和低学历居民超重和肥胖问题突出,应加强健康教育,使其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保持健康体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皖西农村地区40~70岁留守居民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对安徽省六安市3个乡镇18个行政村的40~70岁农村留守居民进行电子化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收集有效问卷4 040份,其中3 700名村民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留守村民中男性为1 301名,女性为2 399名,男女比为1∶1.84;留守村民的超重/肥胖率为60.26%,其中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43.46%和16.81%。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血糖、血压、经常饮酒是BMI的影响因素,40~49岁组(OR=1.75,95%CI:1.48~2.08)和50~59岁组(OR=1.38,95%CI:1.17~1.62)相比60~70岁组BMI高;血压正常组(OR=0.28,95%CI:0.24~0.34)和1级高血压组(OR=0.68,95%CI:0.58~0.80)相比2~3级高血压组BMI低;空腹血糖<5.6 mmol/L组(OR=0.40,95%CI:0.32~0.51)和5.6~6.9 mmol/L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1989-2006年辽宁省成年居民不同性别、年龄和居住社区体质指数(BMI)分布及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1989、1991、1993、2000、2004和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6次追踪资料,选取辽宁地区18~45岁的健康成年居民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结果 1989-2006年辽宁省18~45岁成年居民BMI均值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1989年BMI均值为(22.1±9.4)kg/m2,而2006年上升到(24.0±5.2)kg/m2.其中男性BMI均值从(22.1±2.1)kg/m2上升到(24.6±5.1)kg/m2,女性BMI均值从(22.1±2.6)kg/m2上升到(23.9±4.3)kg/m2,男性增长幅度大于女性.30岁及以上成年居民BMI均值增长较快,到2006年BMI均值已超过24.0 kg/m2;城市、郊区、县城和农村居民BMI均值1989年分别为(21.8±2.4)kg/m2、(21.8±2.6)kg/m2、(22.1±2.7)kg/m2和(21.1±2.2)kg/m2,到2006年分别增长为(24.0±4.2)kg/m2、(23.9±4.0)kg/m2、(24.2±4.2)kg/m2和(22.6±3.5)kg/m2.城市、郊区和县城居民BMI均值增长较快,农村居民BMI均值增长较慢.随着BMI水平的提高,成年居民低体重率逐年降低,而超重肥胖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1989年辽宁省成年居民低体重率为6.9%,超重肥胖率为10.3%,到2006年该人群低体重率为4.5%,超重肥胖率为31.9%,17 a间居民超重肥胖率增长了21.6个百分点,其增长幅度为209.7%,平均每年增长率为6.9%.结论 辽宁省成年居民BMI逐年增长,应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居民体质指数与相关疾病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浙江省居民中体质指数(BMI)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主要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 2006年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浙江省30个县(市、区),150个乡镇(街道),9000个住户中的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自制问卷实施入户调查及体测。结果 共收集有效问卷23128份。样本人群BMI均值为(23.11±2.71),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28.7%和4.8%;城市居民的超重和肥胖率高于农村居民;男性的超重比例高于女性,肥胖比例低于女性;15岁~年龄组超重和肥胖率最低,随着年龄的增长,超重和肥胖率都呈上升趋势,45岁~组超重率最高(38.7%),55岁~组肥胖率最高(8.1%);已婚组的超重和肥胖率都高于未婚组,与离婚组无明显差异;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男性超重率升高,而肥胖率无明显差异;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女性超重和肥胖率都呈下降趋势;超重组和肥胖组的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囊炎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肥胖组冠心病患病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结论 近几年,浙江省居民超重率呈上升趋势,BMI与高血压等慢性病患病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成年人生活方式与体质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长治市城区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得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个体健康行为的相关内容)和身高体重的测量。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指南》提供的超重/肥胖的标准计算BMI值。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452份,回收率为90.4%。长治市18~59岁成年人的超重率为37.61%,肥胖率为11.06%。有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月收入低是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控制体重和每天锻炼可以减少超重/肥胖的发生。结论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减少肥胖的有效方法,在高危人群中应该加强对肥胖的监测,防止体重的进一步增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职业紧张相关因素对体质指数(BMI)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115名机车调度员进行调查,以职业紧张调查量表测试职业紧张因素、人格特征、心理性紧张反应,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BMI。结果工作困难、外控性和紧张易感性高水平组超重与肥胖率高于低水平组,决定自由度和工作中的人际关系高水平组超重与肥胖率低于低水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紧张易感性是引起BMI增加的危险因素(OR=1.328),而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是降低BMI的保护因素(OR=0.362)。结论职业紧张因素和不利于应对应激的人格特征可能会引起BMI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掌握城市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流行现状,探究父母体质指数与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 选取江苏省南京市、山东省淄博市4所幼儿园的2 037名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父母体质指数与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结果 所调查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率为24.30%,超重率为13.16%(男14.54%...  相似文献   

10.
杭州市城区0-6岁儿童体质指数百分位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通过调查杭州市城区0-6岁儿童的身高、体重等体格发育资料,研究体质指数(BMI)百分位分布情况及曲线图,提供杭州0-6岁儿童体质指数的参考值。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采集杭州市城区0-6岁儿童的身高、体重等资料进行BMI百分位分布情况及曲线图研究。结果杭州市男性儿童超重和肥胖的BMI百分位值随着年龄增长先下降后上升,在大年龄段4-6岁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女性儿童则基本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年龄越大趋势越缓。杭州市男童肥胖的流行水平可能高于女童。结论杭州市0-6岁儿童BMI标准的研究对于本市城区0-6岁儿童肥胖的界定、流行趋势及预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湖北省城乡居民超重和肥胖现状及其对血脂水平、血脂异常患病率的影响。方法以"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湖北省城乡不同年龄居民为调查对象,共3738人。以现场测定身高、体重、空腹血脂水平为主要诊断指标,确定超重/肥胖、高脂血症患病状况。结果全省城乡居民超重率男性为25.0%,女性为26.3%;肥胖率男性为7.1%,女性为6.6%。湖北省城乡低体重、体重正常、超重、肥胖居民的甘油三酯平均水平分别为0.77mmol/L、0.98mmol/L、1.33mmol/L、1.63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水平分别为1.45mmol/L、1.43mmol/L、1.31mmol/L、1.18mmol/L,总胆固醇水平分别为3.54mmol/L、3.88mmol/L、4.19mmol/L、4.31mmol/L,高脂血症患病率分别为3.5%、9.7%、25.8%、45.5%;其中18岁以下未成年居民为3.2%、8.1%、21.7%、14.3%,18岁及以上成年居民分别为8.8%、10.1%、26.0%、47.1%。全省城乡居民超重率女性高于男性,肥胖率男性略高于女性。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随着体质指数的增加而上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随着体质指数的增加而下降。结论高脂血症患病率随着体质指数的增加而上升,超重、肥胖居民的高脂血症患病率明显高于低体重和正常体重的居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研究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阶段女性体质指数和肥胖率,以探讨中国成年女性肥胖的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调查.本研究抽取20~30岁育龄女性,分为3组,包括未婚(2474名)、已婚未育(10 816名)和已婚生育(4103名)的女性,共计17 393名.结果城市未婚女性、已婚未育和已婚生育的女性平均体重分别为(53.7±9.0)kg、(57.6±9.4)kg和(54.5±8.5)kg,其中未婚女性、已婚生育女性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已婚未育女性(t=12.25,P<0.0001;t=8.32,P<0.0001).城市未婚女性、已婚未育和已婚生育的女性平均体质指数分别为(21.1±3.3)kg/m2、(22.8±3.4)kg/m2和(22.0±2.9)ks/m2,其中已婚未育、已婚生育女性的平均体质指数显著高于未婚女性(t=14.88,P<0.0001;t=5.76,P<0.0001).农村未婚女性、已婚未育和已婚生育的女性平均体重分别为(52.3±7.8)kg、(55.3±8.6)kg和(52.8±8.1)kg,其中未婚女性、已婚生育女性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已婚未育女性(t=11.67,P<0.0001;t=14.15,P<0.0001);农村未婚女性、已婚未育和已婚生育的女性平均体质指数分别为(21.2±2.8)kg/m2、(22.5±3.1)kg/m2和(21.8±3.0)kg/m2,其中已婚未育、已婚生育女性的平均体质指数显著高于未婚女性(t=13.80,P<0.0001;t=5.34,P<0.0001);城市未婚女性的低体重率(18.1%)高于已婚未育、已婚生育女性(7.3%和9.1%)(与已婚未育比较χ2=113.69,P<0.0001;与已婚生育比较χ2=29.65,P<0.0001),而已婚未育女性超重肥胖率(32.7%)显著高于未婚女性(14.4%)(χ2=28.257,P<0.0001).农村未婚女性的低体重率(12.36%)显著高于已婚未育女性(6.73%)(χ2=50.040,P<0.0001);而已婚未育女性超重率(22.4%)显著高于未婚女性(12.3%)和已婚生育女性(15.4%)(与未婚比较χ2=69.119,P<0.0001;与已婚生育比较χ2=69.866,P<0.0001);已婚生育女性超重肥胖率随产后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结论 已婚生育女性体重滞留是产生成年女性肥胖的重要原因,然而已婚未育女性的体重变化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3.
张琚  王红  曹丽  李薇  郑小琴  陈洁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5):5060-5062
目的:调查成都城区2~18岁儿童少年体质指数分布趋势以及超重、肥胖流行状况。方法:分别采用中国WGOC标准、国际肥胖工作组IOTF标准和美国CDC2000标准对成都市城区10520名2~18岁儿童少年体质指数进行评价。结果:成都城区儿童少年超重率及肥胖率分别为男9.6、5.2,女7.1、2.3(WGOC标准);男9.5、2.8,女7.1、1.1(IOTF标准);男8.0、5.7,女6.0、2.1(CDC2000标准),男生肥胖率普遍>女生,BMI均呈先缓慢下降,后迅速回升趋势,肥胖-超重比女生>男生,均大于可接受水平。结论:成都城区儿童少年处于肥胖流行早期阶段,发生肥胖潜在危险性高,并呈上升趋势,应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早期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定以人群体重指数(BMI)均值作为预测超重、肥胖患病率指标的模型.方法分别计算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132个调查点人群的BMI均值,用BMI均值和该地区超重、肥胖患病率建立数学模型.结果拟合非线性方程,建立以BMI均值为基础,预测超重、肥胖患病率的数学模型.经过回代证明,拟合方程有效.结论研究建立的模型对社区监测超重、肥胖患病率及预测超重、肥胖患病率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其效果有待实际应用加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5.
杜杰  邬盛鑫  杨忠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1):1291-1292,1295
目的探讨北京海淀区中小学生BMI与体质指标之间关系,为客观评价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抽取海淀区7~18岁中小学生1 100名为研究对象,应用方差分析、相关及偏相关对各项人体测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身体素质指标水平在不同BMI等级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控制年龄、性别的影响后,BMI与握力(r=0.30)、50 m跑(r=0.17)、50m×8往返跑(r=0.45)、男生1 000 m(r=0.49)、女生800 m跑(r=0.29)呈显著正相关;BMI与斜身引体(r=-0.26)、引体向上(r=-0.28)、立定跳远(r=-0.23)、仰卧起坐(r=-0.13)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随着超重、肥胖学生比例的增加,对身体素质评价的影响也在增大;需要建立更为客观的学生体质健康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群体儿童少年体质量指数(BM I)百分位数分布与血压水平的关系,为高血压病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依据2005年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将个体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转化为Z分,用标准离差法分析7~18岁青少年BM I百分位数分布与血压水平的关联性。结果青少年收缩压随BM I百分位数的递增而上升,收缩压Z分由BM I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在深圳成年人的分布特征和体重自我评价情况。方法2008年3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某些时间段在深圳市某连锁餐饮单位所有的成年消费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自制问卷实施调查。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703份。样本人群BMI的均值为(21.34±2.94)kg/m2,消瘦、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15.1%、15.6%和2.6%;女性的消瘦比例显著高于男性,男性的超重比例显著高于女性;18~岁年龄组超重和肥胖率最低,随着年龄的增长,超重和肥胖率都呈上升趋势。样本人群对自身体重评价与BMI值的一致率为66.3%,男性和女性对自身体重评价与BMI值的一致率分别为65.5%和67.3%,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MI与性别和年龄有密切关系,正确地认识自身体重状况的健康教育及预防控制超重和肥胖的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国≥80岁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BMI)水平, 确定高龄老年人主要营养不良问题类型及不同BMI水平人群分布特征。方法共纳入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017-2018年横断面研究9 481名高龄老年人数据, 通过偏度-中位数-变异系数法、加权均值计算和五分位数分组分析等描述高龄老年人BMI水平及其分布特征。结果研究对象年龄为(91.9±7.7)岁, 加权BMI水平的P50为21.9(95%CI:21.8~22.0)kg/m2。BMI水平随年龄增长总体呈下降趋势, 100岁前下降较快, 之后趋势变得平缓。约30%的高龄老年人存在营养不足问题, 而营养过剩的比例仅约10%。BMI五分位数人群分布特征表明, BMI水平较低的高龄老年人具有的特征:人口社会经济学上, 年龄较大、女性、少数民族、未婚/离异/丧偶、在农村居住、未接受过教育、生活费水平不足、位于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生活方式上, 吸烟、不锻炼、休闲活动缺乏、膳食多样性差;功能状态上, 咀嚼能力差、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损伤、认知功能损伤、听力损伤、视力损伤、自评健康状况差;患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高龄老年人BMI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浦东新区≥ 15岁社区居民BMI、腰围、腰臀比与糖尿病患病的关系,为糖尿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2016年对7 194名≥ 15岁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χ2检验、单因素线性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BMI、腰围、腰臀比与糖尿病患病的相关性。结果 2016年浦东新区糖尿病粗患病率为27.37%,标化后为12.75%,男、女性之间患病率存在差异,男性略高于女性,糖尿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FPG、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BMI、腰围、腰臀比呈正相关。在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OR=1.351,P<0.01)、腰围过大(OR=1.255,P<0.01)、腰臀比过高(OR=1.291,P<0.01)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肥胖、腰围、腰臀比的升高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保持健康体重,尤其要防止腰围、腰臀比的升高,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有利于降低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