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索胃插管灌注含酒精液体饲料建立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的方法.方法通过手术给小鼠植入胃插管,用自制微量灌注泵向小鼠胃内持续灌注含酒精液体饲料4周,观察血液生化和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灌注含酒精液体饲料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甘油三酯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肝组织出现明显的脂肪变性、轻到中度的炎症浸润及组织坏死.结论通过胃插管持续4周灌注含酒精液体饲料可诱导小鼠出现明显的肝损伤,成功建立了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2.
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国内外尚未建立统一、完善的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探索酒精性肝损伤的机理筛选对预防酒精性肝损伤有效的保健食品,建立一个与人类酒精性肝损伤发展病变过程相似的动物模型极为重要。作者通过小鼠酒精性急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应用于对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的保健食品筛选。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昆明种雄性小白鼠,SPF级,6~8周龄、体重18~22g,由第一军医大学提供,合格证号2002A026。颗粒饲料由第一军医大学提供。12 动物实验室条件SPF级,合格证粤检字2003C008号;室温(22±2)℃;湿度50%~75%。13 剂量和分组实验分7个组,6个…  相似文献   

3.
酒精性肝病发生及其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酒精性肝炎(AH)及酒精性肝硬化(ALC)疾病发生相关因素及严重程度.方法 按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肝病学组通过的临床诊断标准,分析241例AH及A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ALC患者日饮酒量、饮酒年限、总饮酒量与AH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C组中工人、农民及无业等低收入嗜酒者所占比例(48.39%)明显高于AH组(25.58%)(P<0.01).实验室检查示ALC组AST/ALT比值(2.63 ±4.74)显著高于AH组(1.01 ±0.52)(P<0.01);ALC组TG[(1.33±1.24) mmol/L]和CHOL[(3.14 ±1.25) mmol/L]显著低于AH组TG[(2.29±1.60) mmol/L]和CHOL[(4.27 ±0.79) mmol/L](P<0.01).结论 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饮酒量、饮酒年限及工作情况有关;AST/ALT比值、TG及CHOL值与酒精性肝病严重程度相符.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姜黄素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体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50只清洁级雄性昆明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50、100和200 mg/kg BW),连续灌胃14 d。测定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计算肝脏脏器系数。结果模型组各项指标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姜黄素高剂量组小鼠血清AST和ALT活性明显降低(P0.05),同时,姜黄素能显著增强小鼠肝组织中SOD、GSH-Px和T-AOC活性(P0.05),降低MDA水平(P0.05)。结论姜黄素能增强急性酒精中毒小鼠体内的抗氧化能力,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豆三羟异黄酮(Gen)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保护效果及与乙醇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关系。方法 2 w龄昆明种小白鼠(9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Gen试剂对照组(200 mg/kg bw),Gen试剂预防组(分别有50、100、200 mg/kg bw的低、中、高三种剂量,乙醇灌胃前给药)和Gen试剂治疗组(低、中、高三种剂量,乙醇灌胃后给药)9组;用50%乙醇12 ml/kg bw大剂量灌胃雄性小鼠诱发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实验连续10 d后测定小鼠血液和肝脏组织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二醛(MDA)、甘油三酯(TG)、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生化指标,测定肝脏组织的乙醇脱氢酶(ADH)、乙醛脱氢酶(ALDH)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系(CYP2E1)的活性。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液与肝脏的ALT、AST水平比较空白对照组和Gen试剂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Gen预防组与治疗组小鼠血液与肝脏的ALT、AST水平比较模型组显著降低,显示有剂量效应,MDA、TG比较模型组显著降低,GSH、SOD比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差异显著(P<0.05);Gen预防组与治疗组小鼠血液与肝脏的ADH、ALDH与模型组比较酶活性显著升高,CYP2E1酶活性显著降低;Gen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各项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 Gen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预防保护效果,有影响乙醇代谢酶活性作用,缓解乙醇代谢产生的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姜精油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是否具有辅助保护作用。方法将7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组,姜精油超低剂量组(62.5mg/kg)、极低剂量组(125mg/kg)、低剂量组(250mg/kg)、中剂量组(500mg/kg)和高剂量组(1000mg/kg)7组,每组10只。常规喂养,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30天,第31天采用50%无水乙醇溶液进行一次性灌胃后断头处死。检测各组小鼠肝匀浆中的甘油三酯(TG)、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水平,并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随姜精油剂量的增加,小鼠肝组织匀浆的中TG值呈下降趋势,其中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与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剂量组的MDA值均明显低于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组(P<0.01),其中低剂量组的MDA值最低;极低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GSH值明显高于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组(P<0.05,P<0.01);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肝脏病理组织检查评分明显低于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组(P<0.01)。结论姜精油对酒精性肝损伤具有辅助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实验1,乙醇处理组小鼠经口给予6 g/kg的乙醇。小鼠分别于乙醇处理后3、6、9、12 h处死,取血和肝脏组织。实验2,乙醇处理组小鼠经口给予6 g/kg的乙醇,NAC预处理组小鼠于乙醇处理前30 min经腹腔给予NAC(150 mg/kg,ip),NAC后处理组小鼠于乙醇处理后4 h给予NAC(150 mg/kg,ip),2个对照组均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或NAC。小鼠于乙醇处理后6 h处死,取血和肝脏组织。结果小鼠给予乙醇后,血清ALT活力显著升高,且呈明显时间-效应关系;NAC预处理显著抑制乙醇引起血清ALT活力升高,NAC后处理加重乙醇引起的肝损伤;NAC预处理组肝脏组织MDA水平显著低于单纯乙醇处理组,而NAC后处理组肝脏组织MDA水平显著高于单纯乙醇处理组;NAC预处理组肝脏组织GSH含量显著高于单纯乙醇处理组,NAC后处理组肝脏组织GSH含量与单纯乙醇处理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小鼠经口给予乙醇显著上调肝脏组织TNF-αmR-NA表达。结论NAC预处理通过抑制乙醇引起的氧化应激和肝TNF-αmRNA表达,预防急性酒精性肝损伤;NAC后处理加重乙醇引起的急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建立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的最佳饲料配比方案,为进一步开展脂肪肝及其治疗的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实验数据。方法80只KM小鼠随机分为4组,甲、乙、丙为模型组,丁组为对照组。模型组给予不同梯度的高脂饮食,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在造模后每1周分别取模型组动物各5只处死,观察其病理模型形成情况,做血液指标检测及病理切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生化指标;取肝脏,制肝匀浆,测定LTG、LTC。结果造模过程中,模型组动物乙组造模后体重增长较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甲组、丙组迅速。至实验结束时,甲组体重较正常组平均重7.62%,乙组体重较正常组平均重16.76%,丙组体重较正常组平均重11.14%,模型动物体重及肝指数均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生化指标检测显示模型组小鼠的TC、TG、AIJT、AST、LDL—C、LTG、LTC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P〈0.01),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其中乙组小鼠的变化幅度最大(P〈0.01)。在病理方面,造模组1周后乙组小鼠最早出现了轻度的肝脂肪变,造模2周乙组小鼠多呈中度脂肪变。造模4周乙组小鼠呈中重度的大泡性脂肪变。结论适当的高脂高胆固醇配比饮食是一种快速有效的脂肪肝模型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葛根沙棘颗粒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剂量组(包括低、中、高3个剂量组,葛根沙棘颗粒给予剂量分别为0.25、0.50、1.50 g/kg),每组12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均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剂量组给予葛根沙棘颗粒连续灌胃30 d。实验期结束测定小鼠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甘油三酯(TG)的含量,并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模型组小鼠肝脏MDA、GSH、TG的含量及病理学评分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明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造模成功。葛根沙棘颗粒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匀浆MDA含量为(2.44±0.39)nmol/mg、GSH为(0.25±0.07)mg/g、TG为(0.022±0.007)mmol/g、病理评分为(2.75±0.97)分,模型对照组MDA为(3.27±0.68)nmol/mg、GSH为(0.17±0.09)mg/g、TG为(0.029±0.005)mmol/g、病理评分为(3.83±0.39)分;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葛根沙棘颗粒高剂量组...  相似文献   

10.
四氯化碳肝损伤与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作为经典的亲肝毒物,在工业上用途广泛,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体内,对人和动物均可致肝损伤。目前国内外多采用CCl4作为建立肝损伤模型试剂,但由于染毒途径、剂量及动物种属的差异,动物肝损伤模型建立仍不十分理想,同时目前国内外尚未建立统一、完善的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动物模型。因此,探索酒精性肝损伤的机制,筛选对预防酒精性肝损伤有效的保健食品,建立与人类酒精性肝损伤发展病变过程相似的动物模型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保健食品保护化学性肝损伤功能的筛选。方法 小鼠腹腔注射按1.0ml/100 g.b.w,一次分别给予0.063%、0.125%、0.25%、0.5%和1.0%四氯化碳(CCl4)溶液,24 h后取血,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变化;取肝脏常规病理制片。并利用以上实验所确立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试样品的护肝功能。结果0.125%、0.25%、0.5%、1.0%CCl4各剂量组血清ALT与AST都比溶剂对照组高,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CCl4各剂量组动物的肝脏病理变化以肝细胞气球样变及肝细胞坏死这两类型为主,其中0.125%、0.25%、0.5%、1.0%剂量组的肝脏病理损伤都比与溶剂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用0.125%CCl4小鼠腹腔注射造模测试样品的结果显示,该受试样品具有一定护肝作用。结论建立了0.125%CCl4腹腔注射制造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可应用于保健食品护肝功能的筛选。  相似文献   

12.
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动态观察。方法用50%乙醇造成肝损伤模型。实验分7个组,即12ml/kg乙醇灌胃1,3,5,10,30和60d,空白对照组给予蒸馏水。实验结束,取动物肝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血清进行生化检测。结果灌胃50%的乙醇30d即可出现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灌胃50%的乙醇60d可见肝脏纤维化改变。结论选择50%的乙醇灌胃不同时间,模拟酒精性肝损伤的不同阶段,可将该模型应用于保健食品护肝功能的筛选。  相似文献   

13.
茵陈蒿油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茵陈蒿油对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小鼠一次性经口给予50%乙醇,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测定丙二醛(MDA)、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和甘油三酯(TG)在肝匀浆中的含量,计算肝脏指数,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茵陈蒿油使酒精肝损伤小鼠的MDA含量明显下降,GSH含量明显升高,TG含量下降,明显改善肝组织损伤的程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茵陈蒿油对酒精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马桑果对健康昆明小鼠肝脏的损伤作用,为探讨马桑果的毒性以及对机体的损伤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健康昆明种小鼠8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5、10、20 g/kg BW染毒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建立小鼠急性染毒模型,空白对照组用蒸馏水灌胃,记录灌胃后临床表现,在试验后24 h处死小鼠,采集血清,检测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酶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解剖小鼠取肝脏,计算肝脏的脏器系数,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的脏器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24 h处死的小鼠中,20 g/kg BW染毒组肝脏脏器系数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及5、10 g/kg BW染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 g/kg BW剂量组雄性小鼠的ALT、AST、ALP 3个值与空白对照组及5、10 g/kg BW剂量组相比较有明显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 g/kg BW剂量组的雌性小鼠ALT、ALP的值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5 g/kg BW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 g/kg BW剂量组的AST值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及5、10 g/kg B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和20 g/kg BW染毒组中多数小鼠肝脏出现明显损伤,呈现病变程度随着剂量增加而加重的趋势,肝脏损伤表现为肝脏充血,细胞水肿,脂肪病变,炎症细胞浸润。在空白对照组未发现异常病变。结论马桑果对小鼠肝脏有明显的损害作用,提示除了神经系统,肝脏也是马桑果中毒的靶器官之一。  相似文献   

15.
葛根素对酒精诱发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根素(puerarin)为豆科植物葛根的提取物,属异黄酮(isoflavones)类物质,其化学名为8--βD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酮[1]。葛根素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价值,特别是对心脑血管系统作用明显[2]。但是对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动物学整体研究方面。本试验以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复合因素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并对其肝脏纤维化病变和相关指标进行动态观察。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肝纤维化模型组,模型组大鼠每周2次乙醇灌胃、猪血清腹腔注射、CCl4葵花仔油溶液皮下注射,同时每日喂饲高脂饲料进行联合造模。分别在造模后第2、4、6、7、8、9、10周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MMP-13)及其抑制物(TIMP1、TIMP-2)水平,并观察肝脏病理病变。结果:从第2周起,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开始升高,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别;血清HA和LN水平逐渐增高,第7~10周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别;血清MMP-2水平逐步升高,第4、6~10周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别;血清MMP-13水平从第6周起逐渐降低,第9和10周时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TIMP-1和TIMP-2水平随造模时间延长逐步升高,TIMP-1在第4,6~10周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别,TIMP-2在第7~10周显著高于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血清TGF-β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第6周时,模型组大鼠肝脏细胞广泛性空泡变性,汇管区成纤维细胞增生,肝小叶间隔可见胶原纤维沉积,出现典型的肝纤维化改变;到第8周时,形成典型的假小叶,肝硬化形成。结论:采用酒精灌胃,猪血清腹腔注射,喂饲高脂饲料,并结合CCl4皮下注射6周后,可成功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HA、LN、TGF-β1、MMP-2、TIMP-1和TIMP-2等可作为较好反映大鼠肝纤维化病变的无创伤化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原花青素对小鼠乙醇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对乙醇导致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昆明种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乙醇对照组、原花青素低剂量组(100mg/kg)和高剂量组(300mg/kg),观察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肝匀浆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活性氧(ROS)等指标水平,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Cu,Zn-SOD和toll样受体4(TLR4)的mRNA水平。结果原花青素低、高剂量组与乙醇对照组比较,ALT、MDA、ROS明显降低(P<0.01),SOD明显升高(P<0.01),并可使Cu,Zn-SODmRNA的表达上调和TLR4mRNA的表达下调。结论原花青素对小鼠乙醇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增强Cu,Zn-SOD的表达、抑制TLR4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可靠的循环mi RNA定量技术,并探讨在检测肝损伤相关mi RN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常规收集正常人血清(浆)标本,mirVanaPARIS试剂盒法抽提血清(浆)小RNA,以mi RNA特异引物引导逆转录,通过Taq Man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内参U6及mi RNAs进行检测。结果常规收集的临床正常血清标本中U6、mi R-122、mi R-192均能实现特异扩增及定量,相应的平均Ct值约分别为33、27和30,对3份不同留置时间人血清标本定量PCR结果显示,mi R-122、mi R-192和U6的丰度相对稳定;临床肝损伤患者循环mi R-122批内和批间差异分别为1.5%、2.5%,用同法检测胆汁淤积肝损伤模型小鼠循环mi R-122结果显示,循环mi R-122在造模后1 d和3 d增高明显。结论实时定量PCR技术为研究mi RNA提供了较好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