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心肌梗塞1例心电图分析,心电图检查显示先后心肌供血不足、下壁右室急性心肌梗塞、心律失常、下壁后壁右室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搬动过程中听到胸前区发出绳索断裂的声音和感觉。这些变化说明患者心电图检查心肌供血不足,不能忽视,急性心肌梗塞不能随便搬动、运动、用力,以及胸前区疼痛不适原因很多,必须进行心电图检查与一些急腹症相鉴别。使患者取得准确的诊断,及时对症的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2.
介绍用心电图检查心肌梗塞的有关研究,以期为指导心脏手术及用药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现代医院》2018,(2):240-242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 V1)异常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取94例尿毒症血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常规心电图Ptf V1改变(Ptf V1≤-0.04 mm·s),对照组不伴有心电图Ptf V1改变(Ptf V1>-0.04 mm·s),两组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以及心功能血清学指标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脑钠肽前体蛋白(NT-pro BNP)水平的差异,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以及心功能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Ptf V1负值增大,LAD、LVEDD明显大于对照组,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血NT-pro 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血透患者心电图Ptf V 1改变与左心功能异常关系密切,心电图Ptf V1负值增大可作为尿毒症血透患者心功能异常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女性心电图12导联T波普遍低平或浅倒置的临床意义。方法 46例女性,年龄45~70岁,平均58.79&#177;6.23岁,临床有阵发胸痛或无任何症状,心电图示12导联T波普遍低平或浅倒置,行冠脉造影或冠脉CT+三维成像(MSCT),观察冠脉病变与T波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46例女性中,冠脉造影或冠脉CT+三维成像显示有7例冠脉狭窄50%~75%,占15.2%,余39例冠脉未见明显异常,占84.8%。结论 中老年女性心电图12导联T波普遍低平或浅倒置不宜轻易诊为冠心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女性心电图12导联T波普遍低平或浅倒置的临床意义。方法46例女性,年龄45~70岁,平均58.79±6.23岁,临床有阵发胸痛或无任何症状,心电图示12导联T波普遍低平或浅倒置,行冠脉造影或冠脉CT 三维成像(MSCT),观察冠脉病变与T波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46例女性中,冠脉造影或冠脉CT 三维成像显示有7例冠脉狭窄50%~75%,占15.2%,余39例冠脉未见明显异常,占84.8%。结论中老年女性心电图12导联T波普遍低平或浅倒置不宜轻易诊为冠心病。  相似文献   

7.
尹燕霞 《职业与健康》2008,24(22):2493-2494
目的分析常规12导联心电图(ECG),探讨T波变化对诊断肥厚型心肌病(HCM)的意义。方法对经临床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61例HCM患者的ECG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心电图T波倒置47例,占77.0%(47/61);伴ST段下移者17例,占27.9%(17/61);单纯ST段下移不伴T波倒置者仅2例,占3.3%(2/61)。非室间隔肥厚型及全心肥厚型患者心电图T波倒置为100%,室间隔肥厚型T波倒置占57.4%(35/61)。结论固定性T波倒置高度提示HCM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9.
马艳丽 《现代保健》2012,(28):71-72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心电图T波改变的临床情况。方法:随机选择145例体检者进行站立、平躺、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及坐位等不同体位测试,以平卧位的心电图作为标准,其他体位的心电图T波与其进行对比,观察不同体位心电图T波的改变情况。结果:不同体位测试者心电图在ST段与平卧体位测试者相比变化并不明显,而俯卧体位的心电图在STⅢ、V4~V6、aVF段的波形为下斜型,下壁T波的变化较明显,T波由直立线性转为低水平线性,而前外侧壁则由垂直转为低平平坦。结论:不同体位ST的变化属于正常的改变,对临床诊断不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向量(PTFv1)评价左心室功能,本文测定了PTFv1和左心室收缩时间间期(STI),并观察两者的相关性。方法:32例随机病人,采用光电6511型心电图仪和三笔生理记录仪分别测定PTFV1和STI各参数,分析两者相关关系。结果:PTFv1与STI有显著相关关系(P〈0.01)。结论:心电图PTFV1值可评估心脏左室功能及病变程度.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1.
刘伟芳  温红 《现代医院》2010,10(6):13-14
目的评价法舒地尔对糖尿病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以64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法舒地尔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控制血糖,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死,法舒地尔治疗组在标准用药基础上滴注法舒地尔30mg,一天一次,对照组采用滴注丹参注射液20ml,一天一次,测定治疗前后左心室功能及血糖、血脂水平。结果法舒地尔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均减小(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输出量(CO),短轴缩短率(FS)均有提高(p<0.01),血糖、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均有降低(p<0.05或p<0.01)。对照组仅见LVEF、FS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治疗糖尿病伴心肌梗死患者,对改善心功能优于对照组,同时能改善血糖、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12.
李娟  刘善铭  黄凌云  林柳 《现代医院》2013,13(7):100-102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社会功能差异,为治疗及护理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2010年8月~2011年7月到本院住院的心肌梗死患者80例,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DSS)对不同性别患者康复期的心理状况和社会功能进行测评,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t检验。结果不同性别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社会功能有差异,女性患者SCL一90评定分数和SDSS评定分数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女患者恢复较慢,调动个体的内在因素和领悟社会支持,有利于改善女性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增强抗病能力,促进康复,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3.
肖成东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3):2652-2653
[目的]观察临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临床研究对象68例,其中AMI组患者36例,正常对照组32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血压(Bp)、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瘦素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MI组患者的Bp、TC、LDL-C、hs-CRP和瘦素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而两组间TG无明显差别。AMI患者的瘦素水平与hs-CRP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0.319,P﹤0.05)。[结论]AMI患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它可能是一种重要的损伤因子,在AMI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急诊或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变化及其与心功能、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 2009年7月~2010年12月,发病后12 h内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段抬高AMI患者为A组(n=46例),住院期间行择期PCI治疗者为B组(n=42),发病后24小时内入院的AMI患者未行再灌注治疗者为C组(n=34);测量NT-proBNP,完善心脏彩超检查,记录三组患者半年内的心血管事件。结果 A组NT-proBNP在入院后较B、C组明显下降,B组NT-proBNP在心肌梗死第11天及以后较C组明显下降;心功能方面:A、B组,A、C组及B、C组在第45天及半年时差异明显;A、B、C三组心血管事件组间差异明显;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行急诊或择期PCI后NT-proBNP明显下降,能降低心血管事件,但急诊PCI优于择期PCI治疗;同时NT-proBNP水平可作为患者心功能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5.
石岩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1):2188-218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肾功能减退的临床特点;比较肌酐(Creatinine)以及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两种评价肾功能方法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发病24h内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例资料,共198例。入院24h内查血Cr水平,用Cockcroft-Gault(CG)公式计算CCr,分析其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比较Cr、CCr判断肾功能的临床差异。[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合并肾功能减退常见(45.95%),仅以Cr水平判断肾功能会漏诊91.20%的肾功能减退患者,以CCr判断患者肾功能更佳;尤其对于高龄、体质偏小的女性。[结论]使用CCr评价AMI患者肾功能情况,较Cr更具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高血糖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入院时血糖水平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测186例老年急性STEMI患者入院时的随机血糖,根据血糖水平分为A、B、C三组。A组血糖≤7.7 mmol/L,B组血糖7.8~10.9mmol/L,C组血糖≥11.0 mmol/L。结果①C组心功能Killip分级≥2级者明显高于A、B组(分别为44.6%比23.5%、29.5%,p<0.01)。②C组住院期间死亡率明显高于A、B组(分别为8.9%比4.4%、4.8%,p<0.05)。结论合并高血糖的老年急性STEMI患者心功能及预后均较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变化和引起心衰的相关危险因素,提高对糖尿病慢性心血管并发症的认识。方法随机选择17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170例非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并分别按是否合并心衰分为心衰患者和非心衰患者。比较2组患者左室后壁厚度(LVPWTH)、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E/A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引发心衰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组LVPWTH、LVEDD、LVESD增加,LVEF减少,E/A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差异主要来自非心衰患者;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HbA1c达标情况及合并症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等是2型糖尿病并发心衰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糖尿病导致心脏重构以及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即使无临床心衰症状的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可能已经出现异常。因此,应注意早期进行心脏检查及心功能评价,积极防治相关危险因素,避免心衰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CRP水平及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RP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功能;采用NYHA心功能分级法,并进行组间均数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C -反应蛋白水平随心功能不同而变化,心功能(NYHA)为II、III、IV级者,其血清CRP水平依次为(3 .4 7±0 . 5 1)mg/L、(7 .98±0 . 6 7)mg/L、(16 . 83±0 . 4 7)mg/L ,LVEF分别为0 . 5 2±0 . 0 8、0 4 2±0 0 5、0 33±0 0 6 ;对照组CRP水平为(1 0 .9±0 . 33)mg/L ,LVEF为0. 6 9±0 . 0 4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 ,且LVEF值与CRP水平呈负相关(r=- 0 .6 5 3,P <0 . 0 1)。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RP水平升高,其升高程度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平行。  相似文献   

19.
王卫民  何玉娟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1):2158-2159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肌酶学及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8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入院后作心肌酶动态观察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血清心肌酶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心电图发生明显改变,死亡16例。[结论]病情越重,心肌酶升高幅度越明显,预后越差,应早期应用保护心脏药物,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周宗水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9):4032-4033,4035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倍他乐克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2007年6月~2010年6月,12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6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应用倍他乐克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和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心衰加重率、心源性猝死率和住院总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Dd水平明显下降,LVFS和LVEF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Dd、LVFS和LVEF水平与同期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倍他乐克对于AMI患者能够明显降低心衰加重率、心源性猝死率和住院总死亡率,并且能明显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