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血损伤后突触后膜谷氨酸受体2(glutamate receptor 2, GluR2)含量变化、机制及其在神经元延迟性死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I染色、比色分析和双重免疫荧光技术定量观察神经元死亡、膜表面及突触GluR2含量变化及途径.结果缺血损伤神经元死亡数量明显增加;膜表面GluR2总量、含GluR2的突触数目以及突触部位GluR2含量都明显降低(P<0.05),而胞内GluR2含量则显著增加,采用高渗糖预处理阻断内吞过程可显著抑制膜表面GluR2的降低过程.结论缺氧损伤后膜GluR2内吞过程增强,导致了膜表面GluR2含量降低,缺乏GluR2的AMPA受体增加,进而介导了Ca2 的快速内流,引起神经元延迟性死亡.  相似文献   

2.
GluR2亚基由于其mRNA Q/R位点编辑,使得它在AMPA受体中的相对含量决定了AMPA受体的钙离子不通透性。在多种神经性损伤或退行性疾病中,神经元GluR2表达下调,Ca2+内流增加。但是目前关于GluR2下调机制,GluR2在神经元死亡或耐受中的作用及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就AMPA受体GluR2亚基调控及其与神经元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蒋马莉  韩太真  杨东伟 《医学争鸣》2003,24(20):1849-1850
目的:观察AMPA受体亚单位GluR1在大鼠海马的表达.方法:在多聚甲醛固定的海马切片上,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GluR1在正常成年大鼠海马结构的表达与分布。结果:GluR1在正常大鼠海马有广泛表达,在CA3区的起层、锥体细胞层和透明层及齿状回门区内的中间神经元表达最强,阳性表达在CA1区主要见于神经元的胞膜和突起,而在CA3区还可见于胞质。结论:GluR1在海马CA1区和CA3区的表达不同,这种差异可能与海马不同区域具有不同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
5.
抑郁症作为一种全球范围内的常见精神疾病,被称之为"心灵的感冒",且日益受到全球各国的关注.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至今尚未完全研究清楚,因此抗抑郁药物的研发受到很大限制,而且目前的抗抑郁药物治疗仍然不尽人意.目前关于抑郁症发病机制假说的研究大部分指向海马的变化,如海马体积减小,神经元衰亡、丢失,及突触发生和神经发生的...  相似文献   

6.
癫痫是以神经元异常兴奋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癫痫发生时可引起突触可塑性的失调从而导致了学习和记忆能力减弱,这一过程与蛋白质从头合成有关。真核细胞延伸因子2激酶(eukaryotic elongation factor 2kinase,eEF2K)作为一种钙/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通过磷酸化其唯一底物真核细胞延伸因子2(eukaryotic elongation factor 2,eEF2)来调控蛋白的翻译延伸。eEF2/eEF2K磷酸化/去磷酸化动态过程起着调节蛋白质合成、突触可塑性和记忆巩固等作用。eEF2K活性受一系列调控信号严密调控,包括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1,mTOR)、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等,但作用机制知之甚少。本文主要对eEF2/eEF2K在癫痫突触可塑性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癫痫及记忆衰退的未来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受体亚型GluR2和突触小泡蛋白(SYP)在不同年龄大鼠蜗核中的表达,探讨GluR2的表达规律及与突触发育的关系.方法 选取2、3、4、6、8和10周SD大鼠,应用免疫荧光组化方法观察各年龄大鼠GluR2及SYP在蜗核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结果 GluR2在不同年龄大鼠蜗核神经元中均有表达,生后2、3周时表达较弱,4周时逐渐增强,6周达高峰,之后急剧下降,10周表达最弱.GluR2在大鼠耳蜗背侧核颗粒细胞层表达较强,在分子层和多极细胞层表达较弱.SYP在不同年龄大鼠蜗核神经元中均有表达,生后2周表达最弱,4周显著增强,6周为高峰,8周时骤然降低并稳定表达.结论 大鼠生后发育过程中蜗核GluR2及SYP的表达呈现基本一致的年龄依赖性规律,GluR2在蜗核的表达可能与蜗核突触成熟及功能发育有关,其年龄依赖性表达现象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感觉功能发育及可塑性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受体亚型GluR2和突触小泡蛋白(SYP)在不同年龄大鼠蜗核中的表达,探讨GluR2的表达规律及与突触发育的关系。方法选取2、3、4、6、8和10周SD大鼠,应用免疫荧光组化方法观察各年龄大鼠GluR2及SYP在蜗核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结果GluR2在不同年龄大鼠蜗核神经元中均有表达,生后2、3周时表达较弱,4周时逐渐增强,6周达高峰,之后急剧下降,10周表达最弱。GluR2在大鼠耳蜗背侧核颗粒细胞层表达较强,在分子层和多极细胞层表达较弱。SYP在不同年龄大鼠蜗核神经元中均有表达,生后2周表达最弱,4周显著增强,6周为高峰,8周时骤然降低并稳定表达。结论大鼠生后发育过程中蜗核GluR2及SYP的表达呈现基本一致的年龄依赖性规律,GluR2在蜗核的表达可能与蜗核突触成熟及功能发育有关,其年龄依赖性表达现象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感觉功能发育及可塑性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突触可塑性不仅是学习和记忆的细胞分子学基础,同时也是神经系统疾病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突触是突触可塑性变化的敏感部位,在突触前后膜积聚了许多可导致突触可塑性调节的信号分子,突触部位的这些分子对于神经传递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对于突触可塑性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突触前和突触后相关蛋白以及神经元细胞骨架蛋白等在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本文就突触可塑性密切相关蛋白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沉默突触(silent synapse)是指具有突触结构,但在生理情况下没有传递功能的突触。沉默突触在某些情况下能转变为功能性突触并能增加突触联系(即能与其他末梢形成新的突触)。突触功能与结构上的变化统称为突触的可塑性,它的这一性质与神经修复、记忆改善等过程密切相关。所以,研究沉默突触的形成、功能、激活机制等,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NMDA受体NR1亚单位(NMDA/NR1)和AMPA受体GluR2亚单位(AMPA/GluR2)在正常成年大鼠海马结构的分布特征。方法在多聚甲醛固定的海马切片上,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染色,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NR1和GluR2在正常成年大鼠海马结构中的表达与分布。结果NR1和GluR2在正常成年大鼠海马结构广泛表达,并且两者免疫荧光染色阳性表达的分布基本一致,其中在CA1和CA3区的锥体细胞层以及齿状回门区的中间神经元表达最强;在CA1和CA3区的分子层以及齿状回的颗粒细胞层中也有明显的NR1和GluR2免疫荧光染色颗粒的分布;但在CA3区的分子层和齿状回的多形层NR1的表达阳性强于GluR2。阳性反应主要位于神经细胞的胞膜和突起。结论NMDA/NR1和AMPA/GluR2在海马结构中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提示它们可能共同参与完成海马的某些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较长期酒精处理及戒断后,大鼠背侧纹状体突触可塑性的变化.方法:在大鼠慢性饮酒10、20、30天及戒断后1、3、7天用脑片记录场电位的方法观察背侧纹状体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诱导的变化,用透射电镜(TEM)观察突触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慢性饮酒不同时期对大鼠背侧纹状体LTP的诱导均有阻抑,饮酒10天阻抑作用最强(P<0.05),饮酒20、30天的阻抑作用逐步减弱(P>0.05),戒断7天LTP较对照组有反跳性增强(P<0.05);戒断7天突触界面活性区长度变长、饮酒20、30大组突触间隙宽度变窄、饮酒30天组和撤酒7天组突触后膜致密物质(post synaptic density,PSD)变薄(以上差异均为P<0.05).结论:慢性酒精刺激可导致大鼠背侧纹状体突触传递效能和结合特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采用离体脑片灌流的电生理技术,观察吗啡成瘾大鼠的视皮层诱发场电位及其特点。结果显示:吗啡成瘾可以明显易化视皮层诱发场电位,使出现长时程增强(longtermpotentiation,LTP)样变化,而且强直刺激对其增长的影响不大。结果提示:成瘾性LTP与强直性LTP现象可能具有相同的机制,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突触性蛋白表达的影响,明确其治疗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氟西汀组,除对照组外,各组均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建立抑郁动物模型。电针组于每日应激前选取百会、印堂两穴进行电针治疗,每天1次;氟西汀组于造模前通过灌胃给予阳性药氟西汀水溶液,剂量为10 mg/kg,持续21 d。于应激造模后7、14、21 d分别采用旷场测试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大鼠的抑郁样行为,Golgi染色观察海马突触结构的病理特点,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SYN、PSD-95、CREB、BDNF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模型组大鼠7 d时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5),14 d时旷场自主活动评分显著下降(P<0.05),抑郁样行为明显,海马突触结构损伤,突触可塑性蛋白SYN、PSD-95、CREB、BDNF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经电针治疗后,大鼠抑郁样行为得以明显改善(P<0.01),树突棘形态及数量趋于正常,SYN、PSD-95、CREB、BDNF表达均明显回升(P<0.01)。结论:电针能显著改善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机制与改善突触结构,上调突触可塑性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青年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结构变化及大鼠突触老龄性改变,探讨多烯磷脂提高学习记忆功能的形态学基础及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方法: 5月龄Wistar大鼠2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多烯磷脂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喂养4周后进行水迷宫训练,连续训练1周。用免疫组化和MOTAC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大鼠海马CA3区突触素(SYN)的免疫表达,用电镜观察海马CA3区突触变化。选取老龄鼠(24~26月龄)10只,雌雄各半,相同环境正常饲养,透射电镜观察老龄鼠海马CA3区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 结果:多烯磷脂组海马CA3区SYN表达 (0.430 0±0.022 4)明显高于对照组(0.356 7±0.0209)(P<0.05)。电镜下观察,多烯磷脂组海马CA3区突触数密度[(102.69±8.96).μm-3]和活性区膜面积[(0.066±0.010) μm2/μm3] 高于对照组[(82.89±6.52) .μm-3和(0.046±0.006) μm2/μm3](P<0.05)。青年大鼠突触结构完整,前后膜间隙清晰,棘器清晰活跃;而老龄鼠突触结构不完整,前后膜融合,间隙模糊,扁平小囊增多并扩张,棘器变性。结论:多烯磷脂可明显改善大鼠海马CA3区SYN表达,增加突触活性区面积及突触数量,提高大鼠的空间辨别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职业电磁辐射环境对大鼠小脑普肯耶细胞谷氨酸受体2(GluR2)及其磷酸化蛋白质定位表达的影响特点和规律。方法 Wistar大鼠给予平均功率密度为5mW/cm2的电磁波全身均匀辐射30min/d,连续7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脑普肯耶细胞上GluR2及其磷酸化蛋白质的定位表达水平。结果电磁辐射后各时相点大鼠小脑GluR2及其磷酸化蛋白质的定位表达水平均未发生显著变化。结论短期接触低剂量的电磁辐射可能不会影响小脑内与学习记忆功能密切相关的GluR2的磷酸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类由躯体感觉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的以自发痛、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为特征的疼 痛,目前认为中枢敏化是神经病理性疼痛产生和维持的关键机制之一。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大麻素受体1可调控神经 递质的释放,改变突触可塑性,进而抑制中枢敏化,可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此外,大麻素受体1激活亦可缓解神经 病理性疼痛所致的抑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氯喹对戊四氮(PTZ)慢性致痫大鼠脑内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噁唑丙酸受体(AMPA—GluR2)表达的影响,探讨氯喹在癫痫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40mg/kg)、PTZ致痫组(10只,腹腔注射0.5%PTZ溶液,40mg/kg)、氯喹不同剂量治疗组(1、2、3组,各10只,分别腹腔注射0.5%氯喹溶液20、40、60mg/kg)。观察大鼠行为学表现,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氯喹对各组GluR2表达的影响。结果 PTZ致痫组GluR2表达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喹可增强GluR2的表达,PTZ致痫组与氯喹治疗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喹能够剂量依赖性地调节GluR2表达,提示氯喹可通过其对GluR2的调节作用达到抗癫痫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