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西宁市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的流行特点和规律 ,为制定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西宁市 5所中小学校在校学生 5 4 4 9人 ,采取问卷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结果 :该人群 7个月内发生伤害 14种 ,伤害发生率为 2 6 .2 4 % ,发生 2种以上伤害者占 30 .2 2 % ,中学生伤害率明显高于小学生 ,男生伤害率明显高于女生。伤害类型排在前 5位的是跌伤、碰伤、刀割伤、烧烫伤和动物咬伤。结论 :中小学生伤害发生与年龄、性别、父母职业、与亲人共同生活否、是否为独生子女有密切关系。伤害已对中小学生构成了严重威胁 ,应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杭州市萧山区0.5~12岁儿童特应性皮炎(AD)最新的患病情况。 方法:2022年4月至2022年8月选择杭州市萧山区北干街道作为调查点,以0.5~12岁儿童为调查对象,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确定具体对象,以预防接种门诊、儿保门诊以及幼儿园、小学为调查现场。采用问卷与体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特应性皮炎及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4313份,年龄0.5~12岁。符合AD诊断标准者共1259例,其中男676例,女583例。总的患病率为8.80%,男性患病率为9.18%,女性患病率为8.39%。患病率经过标化后,总标化患病率为8.794%,男性标化患病率为9.039%,女性标化患病率为8.392%,两者间标化患病率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随年龄增长,AD的总体患病率逐步降低,同时患儿数量随发病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减少。年龄与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曲侧皮肤受累史、花粉过敏、尘螨过敏、一级亲属有特应性疾病史等因素有显著相关性(P<0.05)。发病年龄与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食物或药物过敏史、一级亲属有特应性疾病史的比例有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2022年4-8月所调查的杭州市萧山区0.5~12岁儿童AD的标化患病率为8.794%,相较以往的AD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呈现上升趋势,且AD患病率与年龄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74例产后出血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预防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月所发生的产后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产后出血74例,其发生率为2.33%(74/3178).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宫缩乏力占43.24%,胎盘因素占39.19%,产道损伤占6.76%,凝血功能障碍占1.35%.不同孕周、分娩方式、多胎妊娠、以及有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进一步探讨出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孕周、多胎妊娠、有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退伍铁道兵迟发型矽肺的临床特征和发病规律,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某县320例老年铁道兵退伍兵的临床资料。结果 320例老年铁道兵退伍兵检出晚发性矽肺40例,检出率12.5%。矽肺确诊平均年龄(59.2±1.6)岁,平均接尘工龄(5.3±1.9)年,平均脱尘时间(33.8±2.1)年;呼吸道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闷、气促,X线胸片以圆形小阴影q影多见,肺通气功能异常率为57.5%;劳动能力鉴定示伤残等级4级至2级者占60.0%。结论老年退伍铁道兵晚发性矽肺检出率高,发病年龄较大,接尘工龄短,脱尘时间长,劳动能力损害较严重。应建立合理有效机制,加强对退伍兵的晚发性矽肺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李文红  郭莹  付莹  李树霞  王芳 《河北医学》2013,(12):1897-1899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12月我院感染科手足1:7病患者52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年龄以6岁以下多见,占97.31%,其中1—3岁发病率最高;男性多于女性,以散居儿童为主,占72.2%;发病高峰6-7月份;患儿发病前有可疑流行病学接触史;针对521例患儿的病情,进行发热、饮食、口腔、皮疹护理,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儿做好气道管理,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健康宣教,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结论:掌握本病的流行特点,做好健康宣教工作,降低人群发病率;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策略,促进疾病早期愈合,提高危重症患儿救治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衢州地区1 280例宫颈病变女性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21种基因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衢州地区1 280例宫颈病变的女性进行21种HPV基因型分型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本组病例中总HPV感染率为55.31%(708/1280),其中HR-HPV感染率为38.83%,LR-HPV感染率为16.48%,高危型最常见类型为HPV 16、58、52,低危型最常见类型为HPV6、11。HR-HPV亚型中16、58、52是主要的独立影响因素,而LR-HPV亚型中6、11是主要的影响因素。HPV单一型感染率11.1%,两种亚型合并感染率42.9%,三种亚型合并感染率30.6%,四种及以上亚型合并感染率15.4%。不同年龄段感染HPV及感染HR-HPV的比例均有显著性差异,最高为31~40岁组,分别占67.39%和50.58%,其次为21~30岁组,分别占61.75%和45.78%,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提供了衢州地区宫颈病变女性的21种HPV基因型分子流行病学资料,为本地区宫颈癌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对本地区今后疫苗的开发、应用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廊坊地区中、小学生脊柱侧弯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廊坊地区青少年脊柱侧弯的患病率和患病特点,提高保健和防治水平。方法:于1997~1999年对廊坊地区16658名7~17岁中小学生脊柱侧弯情况进行了调查,采用“三检筛选”法,即一检体检、二检云纹照相、三检X线摄片。结果:脊柱侧弯的患病率为1.51%,年龄分布呈逐年上升趋势,9~13岁间上升较快;11岁后的患病率明显高于11岁前的患病率;女性与男性患病率之比为1.34:1;特发性脊柱侧弯占89.64%;Cobb角10°~19°者占89.24%;主要的曲线模式依次为:单纯主要胸腰段曲线(32.89%)、单纯主要胸椎曲线(24.44%)、单纯主要腰椎曲线(21.78%)、胸椎和腰椎联合曲线(19.56%)。结论:在中小学校进行脊柱侧弯的普查是早期发现、及时防治、提高全民保健意识的一种简单、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1个月至5岁儿童睡眠时间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Jiang F  Yan C  Wu S  Wu H  Zhang Y  Zhao J  Jin X  Xu J  Li R  Shen X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1):736-739
目的 了解上海市1个月-5岁儿童的睡眠时间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1999年和2000年8-9月间在上海5个行政区随机抽3266名儿童,由专人负责对其家长进行儿童家庭社会环境与睡眠健康问卷调查,调查的应答率为97.83%。结果 上海地区小于48个月的儿童睡眠时间明显低于国外报道的同年龄段儿童睡眠基本需求量。影响儿童睡眠时间的主要因素有抚养人的睡觉时间少、孩子属困难型气质、与父母同睡等。结论 目前上海地区小年龄组儿童睡眠时间偏少,其主要影响因素以社会家庭环境因素为主,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睡眠行为的不正确应答。  相似文献   

9.
以结构性问卷对社区成年人进行郁证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结构性问卷对社区成年人进行郁证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整群抽样的形式对755名香港成年人采用横断面的方法进行结构性问卷调查。结果:以症状严重程度的自我评估为参考,受试者工作特征的分析结果显示,50分为郁证量表的最佳诊断分界点,其中,假阳性和假阴性值分别为25.8%和23.3%。郁证的患病率为6.2%,其中,女性患病率较男性高,男女之比为1:2.8(P=0.02)。郁证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22,P〈0.01),但与婚姻状况、教育程度以及个人收入无显著相关关系。在郁证患者中,30.4%的患者表现出有极大的意愿去寻求治疗(男性为25.0%,女性为32.4%)。结论:郁证在成年人中颇为普遍,且患者有较高的寻求治疗的意愿。由此可见,此概念可以作为干预治疗的一个切入点,值得作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分析了采用结构性问卷进行流行病学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天津市蓟县2005-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天津市蓟县2005-2010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共报告麻疹72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4.80/10万,呈下降趋势。发病例数最多的是渔阳镇,占28.12%;3~5月份为麻疹高发季节,占76.95%;发病以散居儿童、农民和学生为主;男女性别比例为1.28∶1;发病年龄呈现典型的小年龄组模式和趋向大年龄组模式,≤1岁儿童麻疹病例构成增加,占33.06%,≧20岁成人发病也占较大比例,占35.94%。结论应进一步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适时在重点地区和人群中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加强对麻疹病例的监测工作,做好麻疹散发和暴发疫情的防控工作,降低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Hingson RW  Heeren T  Jamanka A  Howland J 《JAMA》2000,284(12):1527-1533
CONTEXT: In 1997, unintentional injury was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for persons aged 1 to 34 years. Approximately one third of deaths due to unintentional injury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estimated to be alcohol related. Onset of drinking at an early age has been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alcohol dependence, but whether early-onset drinking increases risk for unintentional injury while drinking is unknown. OBJECTIVE: To explore whether persons who started drinking at an early age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experienced unintentional injuries whil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lcohol. DESIGN AND SETTING: 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Alcohol Epidemiology Survey,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conducted in 1992 of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the US population. PARTICIPANTS: A total of 42,862 randomly selected adults (response rate, 90%; mean age, 44 years). MAIN OUTCOME MEASURES: Unintentional injury involvement whil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lcohol by age of drinking onset (categorized as <14 years, each age from 14-20 years, or >/=21 years). RESULTS: Relative to respondents who began drinking at age 21 years or older, those who started before age 14 years as well as those who started at each intervening age up to 21 year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likely to have been injured whil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lcohol,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history of alcohol dependence, heavy drinking frequency during the period that they drank most, family history of alcoholism,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earlier onset of drinking. After adjusting for these variables, odds ratios for having been injured whil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lcohol were as follows: for younger than 14 years, 2.98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2.29-3.89); age 14 years, 2.96 (95% CI, 2.26-3.88); age 15 years, 3.14 (95% CI, 2.48-3.97); age 16 years, 2.38 (95% CI, 1.90-2.98); age 17 years, 2.12 (95% CI, 1.66-2.71); age 18 years, 1. 33 (95% CI, 1.08-1.64); age 19 years, 1.42 (95% CI, 1.07-1.89); and age 20 years, 1.39 (95% CI, 1.01-1.91). CONCLUSION: Drinking onset at ages younger than 21 years is associated with having experienced alcohol-related injuries. JAMA. 2000;284:1527-1533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自2008年风疹疫苗使用以来重庆市风疹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Excel软件对2008~2013年重庆市风疹疫情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2010年,重庆市风疹报告发病率从18.97/10万下降至2.07/10万,2011~2012年出现反弹趋势;4~6月为发病高峰时间,6~14岁为发病主要人群;风疹疫苗接种率逐年上升,2012年后达到90%以上,但中小学生接种覆盖率低;5年共暴发风疹疫情100起,报告病例占总个案报告病例数的18.74%,暴发地点多为中小学(91%)。结论中小学校学生为风疹主要发病对象;6~7岁再免有助于控制学龄儿童风疹暴发、流行;应逐步实施适龄儿童以外人群的风疹免疫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市9例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和治疗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深圳市9例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行统计分析。结果深圳市2009—2013年上半年共报告死亡病例9人,病死率为1.83%,共出现两个发病高峰,2009年11月~2010年1月和2013年3—4月,第一个发病高峰以小于10岁年龄组人群为主,第二发病高峰以大年龄组为主,平均年龄33.5岁。44.44%(4/9)的死亡病例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以高血压、糖尿病和恶性肿瘤为主。死亡病例发病至首次就诊平均时间为2.3d(0~7d),发病到诊断平均时间为6.56d(3~19d),发病到死亡平均时间27.89d(6—81d)。66.67%(6/9)的死亡病例使用了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治疗,但是从患者发病到开始使用抗病毒药物平均为3d(2~5d),88.89%(8/9)的患者使用了糖皮质激素,所有患者均使用了氧气治疗,所有患者均出现了并发症,以肺炎、呼吸衰竭为主。结论2013年上半年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特征与以往不同,需引起重视,加强监测。就诊、诊断以及抗病毒药物的及时使用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深圳市宝安区海洛因依赖者进行肺结核的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其患病率及分布特征.方法 参照2010年第5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和实施细则,对深圳市宝安区药物滥用监测点发现的海洛因成瘾者进行结核病筛查.结果 调查海洛因依赖者1 383人,肺结核的患病率为2.96%(41/1 383),高于全省常住人口患病率229.97/10万(x2=359.898,P=0.000).30岁以下、30~39岁、40岁以上年龄组的患病率分别为0.97%、3.00%、5.90%(x2=13.567,P<0.001).男性肺结核患者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3,P>0.05).结论 深圳市宝安区海洛因依赖者肺结核患病率较高,多集中于30~49岁年龄组,而且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香洲区近年麻疹流行情况,探讨今后控制策略。方法收集香洲区麻疹监测系统的麻疹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7~2010年香洲区麻疹的流行特征。结果全区共监测到麻疹病例610例,年度发病率在1.28—40.65/10万之间,其中外来暂住人口发病355例,本地户籍人口发病255例,病例集中在4岁以下及20~29岁人群,分别占总病例的49.02%(299/610)和16.39%(100/610),病例高发月份在4~8月,占总病例数的73.28%(447/610),所有病例中无明确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占91.48%(558/610)。结论控制和消除麻疹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消除免疫空白人群,为此必须进一步做好儿童计划免疫,同时对外来务工者、育龄妇女进行接种,以提高人群整体麻疹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辖区内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所有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对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年江阴市手足口病报告发病1300例,发病率67.32/10万,重症40例,重症发生率3.08%,死亡1例,病死率为0.08%。乡镇重症病例报告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辖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病高峰为5~7月,年龄以5岁以下婴幼儿为主,病原以EV71感染为主。结论江阴市手足口病防控形势严峻,手足口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年龄、季节和地区差异。对来自重点地区5岁以下年龄组手足口病患者应提高警惕,及早救治,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同时加强手足口病监测工作和疾病负担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再次感染的发生率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手足口病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在河南省2008年至2010年发生的210175例手足口病患儿中,有1627例发生2次及以上感染,发生率为7.74‰,在1627例再次感染人群中男女性别为2.07: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3岁(占91.76%);再次感染高峰期与全省总发病高峰期相一致,约80.76%的再次感染病例发生在距首次感染后的1年内,实验室诊断病例占再次感染病例的6.27%,实验室诊断证实同一患儿两次感染为不同型别病毒。结论儿童可多次感染手足口病,1~3岁幼儿仍是重点防护人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青海省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以便为重点人群进一步开展多种形式的结核病知识健康宣传工作。方法根据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要求对受检人口进行知晓率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 510名(15岁被调查人员中,男性知晓率为58.4%,女性为45.2%,各知晓率男性均(女性,15~30岁知晓率为88.2%,31~45岁知晓率为68.6%,46~60岁知晓率29.2%,(60岁知晓率27.3%,随年龄增大知晓率下降,低年龄组与高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我省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在不同年龄、性别、民族之间存在差异,这为今后针对不同人群制订有效的宣传措施提供了依据,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9.
Wang C  Zhao P  Bai X  Wang H  Bai Y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8):1229-1231
目的 探讨乳腺癌合并多原发恶性肿瘤(MPMN)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58-2001年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19例乳腺癌合并MPMN的发病率,发病年龄,间隔时间,诊断,好发部位等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并根据其临床特点分成4组,双侧乳腺的双原发性乳腺癌(第1组);单侧乳腺的双原发性乳腺癌(第2组);乳腺癌伴其他脏器恶性肿瘤(第3组);乳腺癌作为第2或3原发癌的MPMN(第4组)。结果 (1)第1、2、3、4组的发病率分别为3.0%,0.8%,3.2%和2.5%。(2)第1,2,3,4组的平均高发年龄分别为42.5岁,47.3岁,51.4岁和51.8岁。(3)间隔时间分别为5.4年,0、8.6、7.6年。(4)第3组伴其他脏器恶性肿瘤的好发部位依次为肺,子宫,食道,卵巢和大肠。(5)第4组其第1原发癌的好发部位依次为子宫,卵巢,大肠,淋巴组织和食道,(6)乳腺癌合并MPMN中乳腺被累及率为72.4%。结论 (1)乳腺是MPMN的高发器官。(2)乳腺癌合并MPMN的好发器官多为与女性激素密切相关的脏器,如卵巢,子宫等。(3)早期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可取的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