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分型研究近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以下简称cAG)是以胃粘膜固有腺体破坏、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中医治疗不外辨病与辨证治疗两种。辨病治疗相对单一,而辨证治疗就复杂多了,由于各个医家对CAG的不同认识与经验,各地气候、患者体质等差异,以及临床收集的病例数、辨证分型依据之别,因而对CAG的分型种类繁多,有必要进行梳理。现将近5年来中医对CAG的辨证分型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衰是临床常见病、极重病,致病因素众多,病机变化复杂,临床辨证分型不统一。众多医家对慢性肾衰的认识角度不同,因此临床辨证分型各不统一,有从病因角度进行辨证,有从病性角度辨证,有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辨证,也有从疾病发展变化的轻重程度进行辨证,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医药在防治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上已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中医理论强调分型论治,但目前乙肝病毒携带尚无统一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了解其中医证候与证型分布特点,可为中医辨证论治携带者提供临床客观证据。查阅近10余年文献,对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的病因病机理论及中医辨证分型研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发生在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疾病后期的一种临床病征,它以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为主要表现。据统计,美国CRF的病因:首位的是糖尿病,其次为高血压、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等;我国目前CRF病因依次为:慢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梗阻性肾病、多囊肾、SLE等。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衰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化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我国尚不能普遍开展透析和肾移植的今天。中医药对治疗慢性肾衰,保护残余肾单位,延缓其病程的疗效已被肯定。但以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如疗效标准不统一,辨证分型不规范,涉及方药多种多样,治疗法则繁多等,使某些结果难以令人信服。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找出金指标,统一疗效标准、辨证分型,固定各证型治则、方剂和药物,便于疗效分析、总结,尽快找出有关治疗本病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6.
106例妇女更年期综合症中医病机及辨证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7.
综述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分型的发展近况,选取四个临床较多的证型(胃阴不足型,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寒型,脾胃湿热型)来论述本病的治疗进展,提出需要通过大样本的临床调查后统一分型标准,并确立相应的疗效判断标准以避免临床疗效判别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5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73例)和中医辨证分型组(7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口服治疗,中医辨证分型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BV-DNA转阴率和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情况等。结果:中医辨证分型组患者HBV-DNA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9.72%vs 20.54%];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中医辨证分型组患者治疗后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抑制乙肝病毒DNA复制,改善临床症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慢性疲劳综合症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疲劳及免疫机能障碍综合症(以下简称慢性疲劳综合症)是八十年代初医学界发现的一种疾病。患者绝大多数为三、四十岁的中年女性,以劳动妇女最为多见。据报载,美国已有200~600万人患有这种疾病。在我国,目前尚无这方面的统计资料。但据临床观察,罹患该病者并不鲜见,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慢性疲劳综合症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病症,包括免疫系统出现障碍及精神出现异常。其症有:身体疲倦,四肢乏力,头昏头痛,时恶寒发热,自汗或盗汗,肌肉关节疼痛酸楚,食欲不振,记忆减退,神情默默,喜悲伤欲哭等。现代医学至今还未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了近年来大肠癌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方面的研究进展,应统一中医证型及其标准,加强对大肠癌四诊客观化的相关研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前,综合治疗是肺癌的趋势所在,中医辨证论治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但是,国内对肺癌的中医辨证分型尚无统一标准。在阅读了大量有关肺癌中医辨证分型的著作及文章后,就近年来肺癌中医辨证分型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结肠炎82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中医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辨证治疗。方法: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82例。结果:治愈42例占51.2%,显效32例占39%,无效8例占9.8%,总有效率90.2%。结论: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鼻咽癌属于中医学"上石疽"、"鼻渊"、"鼻衄"、"真头痛"等范畴.对鼻咽癌的辨证分型目前尚无统一标准,高等院校第五版教材<中医耳鼻喉科学>[1]及<肿瘤的辨证施治>[2]将其分为痰浊结聚、气血凝结、火毒困结3型.1987年湖南郴州鼻咽癌全国会议上曾对鼻咽癌进行中医统一辨证分型,共分6型[3].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中药内服,对照组予息斯敏9mg口服,日一次,结合0.05%新适确得乳膏外涂,每日2次,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示慢性湿疹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更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CHD)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等范畴,冠心病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是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旨在探索中医证候与客观量化指标的关系,为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本文对近五年冠心病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进展情况进行归纳,从生化检查指标及仪器检查指标两大方面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辨证分型荟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辨证分型荟萃分析,为临床上辨证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提供指导。方法:通过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计算机检索系统检索1997—2007年的相关文献,采用加权百分率法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辨证分型中脏腑复合虚证以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居多,分别占30.5%和22.7%,与其他各型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型由肺脾气虚型、气阴两虚型进而向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发展。整个分型以脾肾阳虚、肝肾阴虚为主,并且慢性肾小球肾炎分型具有以肾虚为中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结果: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总有效率达98%。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菁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3113-3114
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简称CPID)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目前,西医尚无理想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特异疗法,祖国传统医学治疗此病有一定的优势。大量临床实践证实,中医通过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全方位调理患者的身心状态,更易被患者接受,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在临床上以气滞血淤型、湿热淤阻型、寒湿淤阻型等3型较多见。  相似文献   

19.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的骨骼疾病。该病属于中医学“骨痿”“骨痹”“腰痛”之范畴。中医学的精髓之一是辨证论治,而辨证分型是辨证论治的基础和前提。目前临床上对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分型,仍依赖于医生的主观判断而缺乏客观依据,这也导致骨质疏松症至今仍难以形成一个取得共识的中医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张儒斌  葛润明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8):10+31-10,31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方法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7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抗感染等对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7%(36/38),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总有效率65.8%(25,38),不良反应6例(15.8%),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常规西医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能显著改善慢支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