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电图 (EEG)除对大脑代谢、缺血、缺氧和神经功能异常较为敏感外 ,还具有价廉、无放射性危险、能在床旁进行实时监测等优势 ,因此该检查可作为神经监护的方法之一。我们曾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观察到脑电图监测能反映静脉滴入甘露醇的脱水降颅压过程 ,对指导临床应用脱水剂有积极作用。本文报道EEG监测在人体白蛋白、呋塞米 (速尿 )治疗脑出血性脑水肿中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对象 :选择发病在 2周以内的急性脑出血患者 ,作头颅CT确诊。试验前进行常规检查。方法 :(1)EEG描记及试验方法。按照国际 10~ 2 0系统安放盘状电极 (F3…  相似文献   

2.
凝血功能及纤溶系统异常在急性肺损伤(AL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复方右旋糖酐是目前常用的扩容剂,其主要成分右旋糖酐能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降低血液黏滞性,并对凝血因子Ⅱ有抑制作用,因而能防止血栓形成和改善微循环[2].相比其他扩容剂,复方右旋糖酐在血管内的停留时间更长、扩容强度更高,因此能更好地改善微循环、减少组织蓄积.本研究旨在观察经复方右旋糖酐联合呋塞米对ALI/ARDS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老年脓毒症患者前白蛋白(PA)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探讨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测定14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入院第1天和第7天的CRP、PA、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分析死亡组和存活组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死亡组入院第1天CRP、PA[分别为(118.2±40.5)mg/L、(140.6±32.6)mg/L]与存活组[分别为(105.6±54.8)mg/L、(148.5±43.1)m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SIRS评分≥3例数的百分比和APACHE Ⅱ评分[分别为87.5%和(24.6±5.1)分]均高于存活组[分别为49.1%和(20.7±6.3)分](P<0.05);死亡组第7天PA[(90.2±46.7)mg/L]较第1天降低(P<0.05),CRP、SIRS评分≥3例数的百分比和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20.4±25.3)mg/L、91.6%和(25.7±8.2)分]与第1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第7天CRP、SIRS评分≥3例数的百分比和APACHEⅡ评分[分别为(71.4±31.8)mg/L、30.2%和(16.2±3.5)分]较第1天降低,PA[(216.2±35.4)mg/L]升高(P<0.05),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 CRP和PA与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CRP持续高水平与PA持续低水平是预后不良的表现,动态观察CRP和PA对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呋塞米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22例患者均给予呋塞米10mg/h~30mg/h输液泵持续泵入,每日用量不超过600mg,生脉注射液5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结果治疗后,22例中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9%。结论呋塞米持续泵入联合生脉治疗顽固性心衰,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功能Ⅲ~Ⅳ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124例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62例)和呋塞米组(62例).联合治疗组予静脉持续泵人小剂量多巴胺(0.5~1 μg·kg-1.min-1)联合呋塞米(20~40 mg/d)静脉注射.呋塞米组仅静脉注射呋塞米(20~40 mg/d).观察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心功能改善情况、利尿剂抵抗、肾功能恶化、死亡以及血钾、血钠、血压、心率、体重下降、EF值和BNP水平.结果 联合治疗组的住院天数平均为(5.75±1.3)d,显著短于呋塞米组[(8.12±1.1)d](P=0.025).联合治疗组出现利尿剂抵抗和肾功能恶化的患者均显著低于呋塞米组,体重下降、BNP均较对照下降明显(P<0.05),LVEF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联合治疗组无死亡患者,呋塞米组死亡1例(P>0.05).结论 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对心功能Ⅲ~Ⅳ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独用呋塞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剂量呋塞米快速静脉注射激发试验对不同人群血浆醛固酮/肾素比值(ARR)的影响。方法10例血压正常人、28例高血压病患者、11例经CT薄层扫描等检查明确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患者入选。入选者在清晨平卧位抽取空腹血后静脉快速注射呋塞米40mg,注射后10、30min各抽血一次查血浆醛固酮水平及肾素活性(PRA)并计算出ARR。结果正常血压组的ARR为18.18,静脉注射呋塞米后,PRA迅速上升(P〈0.01),ARR下降。高血压组患者的空腹血浆醛固酮为(149.01±14.69)ng/L,PRA为(3.45±0.74)ng/(ml·h),ARR为33.45±8.87,静脉注射呋塞米40mg后10、30min,患者的血浆醛固酮不断升高,分别为176.04,200.06ng/L,PRA明显升高,分别为7.11,5.68ng/(ml·h),ARR下降(均P〈0.0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组ARR为38.61±15.16,PRA为(3.16±0.4)ng/(ml·h),醛固酮为(165.75±18.56)ng/L,用呋塞米40mg静脉推注后其ARR达41.70±18.46。结论快速静脉注射呋塞米可使正常血压者及高血压病患者醛固酮和PRA快速明显增加,PRA以10min时最明显,醛固酮以30min最明显,ARR有所下降,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PRA上升不明显,ARR反而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7.
呋塞米为强效利尿剂.长期服用利尿药可引起糖代谢异常.本文报道1例长期服用呋塞米导致低血糖症患者,提示应用呋塞米可致低血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吸入呋塞米对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例经、中度发作期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0例。A组吸入生理盐水5ml,B组吸入呋塞米50mg(5ml,10mg/ml),C组吸入0.1%沙丁胺醇溶液5ml。观察三组患者吸药后15min肺通气功能的变化。结果 吸药后15minB、C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在呼气流量(P  相似文献   

9.
静脉滴注呋塞米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呋塞米静脉滴注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疗效。方法 :常规治疗加静脉注射呋塞米效果差的CHF 2 3例 ,继用呋塞米静脉滴注 5d ,观察其利尿效应 ,监测治疗前后血压、电解质、心率及体重。治疗过程中适当补充钠、钾和维持血压。结果 :静脉滴注呋塞米后每日尿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 (P <0 .0 1) ;第 2、3、4、5天静脉滴注呋塞米量明显少于静脉滴注前 1天和静脉滴注第 1天剂量 (P <0 .0 5 <0 .0 1) ;治疗后心率、体重及血压显著降低 (P <0 .0 1,<0 .0 1,<0 .0 5 ) ,治疗前后血清钾和钠无明显改变 (均P >0 .0 5 )。治疗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结论 :在常规治疗下加用静脉滴注呋塞米治疗难治性CHF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托拉塞米和呋塞米对心功能不全患者电解质、尿量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4例中、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托拉塞米组和呋塞米组,两组均同时给予常规心力衰竭治疗(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螺内酯),连用7d,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h尿量、测定用药前后血电解质水平及心功能分级评定。结果治疗24h后托拉塞米组尿量明显增加(3685±365.5)ml/d,多于呋塞米组(2764±350.4)ml/d,托拉塞米组和呋塞米组24h尿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后两组血钾均降低,但托拉塞米组血钾降低水平要明显低于呋塞米组(P0.05),两组对血钠、血肌酐的影响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d后两组心功能分级改善总有效率托拉塞米组(97.3%)明显高于呋塞米组(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功能不全患者短期应用托拉塞米疗效肯定,利尿作用及对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心功能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呋塞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呋塞米(商品名:速尿)试验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价值。方法45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在发病后3h内采用头部CT明确诊断,24h复查CT,了解血肿扩大的发生情况。其中血肿扩大87例,无扩大364例。所有患者确诊后测量血压,对出血量≤20ml和〉20ml的患者,分别静脉注射呋塞米20mg和40mg。注射后30min复测血压,计算平均动脉压(MAP)在注射呋塞米前后的变化,研究血肿扩大与呋塞米试验后MAP变化值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呋塞米试验后,MAP降低越多,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越低(Х^2=54.84,P〈0.001),MAP降低值与血肿扩大发生率呈负相关(r=-0.94,P〈0.001)。②呋塞米试验后,MAP降低〈10mmHg的占48.1%(217/451),其中血肿扩大组高达82.8%(72/87),无血肿扩大组为39.8%(145/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18,P〈0.001)。③以MAP降低〈10mmHg为阳性(即预测将发生血肿扩大),或以MAP降低≥10mmHg为阴性(即预测将不会发生血肿扩大),两种预测方法总的符合率和综合评价指标与Youden指数一致,但以MAP降低〈10mmHg预测将发生血肿扩大的敏感性较高(82.8%),假阴性较低(17.2%)。当以MAP降低≥10mmHg预测不发生血肿扩大的特异性较高(82.8%),阳性似然比为3.39。结论呋塞米试验后以MAP降低〈10mmHg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发生血肿扩大,以MAP降低≥10mmHg预测不发生血肿扩大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剂量呋塞米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静脉滴注大剂量呋塞米注射液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用药后1~5d,顽固性心力衰竭症状获得明显缓解。30例患者显效28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6.7%。治疗前后血压、电解质、心肌酶、脑钠肽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大剂量呋塞米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对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连续入选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盛京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且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553例,基于ROC曲线确定的全因死亡的C反应蛋白(CRP)与白蛋白比值最佳界值将患者分为两组: 低CRP/白蛋白比值组(n=508, CRP/白蛋白≤1.0787)和高CRP/白蛋白比值组(n=45,CRP/白蛋白>1.0787),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冠脉造影及介入结果,记录终点事件,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差异。结果 在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全因死亡率,心源性死亡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COX分析显示,CRP/白蛋白比值与全因死亡(HR4.699;95%CI 1.836-12.028,P=0.001)和心源性死亡(HR9.641;95%CI 3.258-28.529,P<0.000)独立相关,ROC曲线分析示,CRP/白蛋白、CRP、白蛋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4、0.634、0.377,CRP/白蛋白比值截断值为1.0787,敏感度为0.355,特异度为0.935。结论 CRP/白蛋白比值对行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且优于CRP和白蛋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连续(cIV)或间歇(iIV)静注给予呋塞米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纳入2011年6月~2012年11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南莫中心卫生院ADHF患者56例,其中26例采用cIV方式给药的患者纳入cIV组,30例采用iIV方式给药的患者纳入iIV组,主要终点为每日净尿量(nUOP),次要终点包括:nUOP/呋塞米、每日总尿量(tUOP)、tUOP/呋塞米、研究过程中的失重、需要的额外急性代偿性心力衰竭治疗、给药的持续时间和住院天数及安全性评估(包括损失的电解质和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 cIV组患者nUOP和tUOP均高于iIV组[nUOP:(2098±1132)ml vs.(1575±1100)ml,P=0.086;tUOP:(3726±1121)ml vs.(2955±1267)ml,P=0.019],同时tUOP/呋塞米比值也更高[(38.6±31.0)ml/mg vs.(22.2±12.5)ml/mg,P=0.021];其他指标,包括nUOP/呋塞米、研究过程中的失重、需要的额外急性代偿性心力衰竭治疗、给药的持续时间及安全性无差异。cIV组的住院时间比iIV组更短[(6.9±3.7)d vs.(10.9±8.3)d,P=0.006)]。结论cIV方式较iIV方式更有利减轻ADHF患者水钠潴留情况,且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呋塞米(速尿)吸入对老年人慢性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 72例老年慢性哮喘患者分别给予速尿(A组),速尿+溴化异丙托品(B组)和溴化民丙托品(C组)治疗,每组各24例,并与60例非老年慢性哮喘患者的结果进行比较,吸入前后测肺功能(最大肺活量(FVC),一秒钟最大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R)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 老年组总有效率(有效+显效),A,B,C组分别为75%,92%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低剂量呋塞米持续泵入解除Ⅰ型心肾综合征(CRS)患者利尿剂抵抗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慢性心力衰竭(CHF)并具有肾功能不全已出现利尿剂抵抗,符合在心功能Ⅲ~Ⅳ级,肌酐<442mmol/L范围的患者11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为55例患者.观察组:小剂量多巴胺联合低剂量呋塞米持续泵入;对照组: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注射.全部患者在入院时均进行心脏超声、胸片、肾功能、心电图及其它临床常规检查.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心功能分级、肾功能水平、浮肿程度及24 h尿量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24 h尿量、射血分数EF值、肾小球率过滤(GRF)、住院天数、出院时6 min步行时间情况,统计上述指标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改善,尿量增加,体重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肾小球率过滤增加,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低剂量呋塞米持续泵入,可显著提高疗效,解除利尿剂抵抗并且能有效改善心、肾功能,用药安全性高,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利尿剂抵抗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呋塞米(速尿)维持静脉滴注(静滴)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短期疗效。方法将经常规抗CHF治疗加分次静脉注射注(静滴)速尿300mg/d~400mg/d利尿效果差的34例患者,先静注速尿"负荷量",然后静脉滴注(静滴)速尿(≥1.5mg/min)维持,至尿量达≥2000ml即停止静滴,观察其每日利尿效应;治疗过程中适当补充电解质成分。结果维持静滴速尿治疗后尿量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1);其速尿用量第1d~3d较维持静点前用量明显增大(第1 ̄2天P〈0.01,第3天则,P〈0.05);静点治疗后体重、心率有较显著下降(P〈0.01),血压有所下降(P〉0.05);治疗后电解质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血Cr明显降低(P〈0.05),治疗3d~5d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明显改善。结论在常规抗CHF措施治疗下加用较大剂量(≥1.5mg/min)速尿维持静滴(≥5h/d)治疗难治性CHF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托拉塞米和呋塞米治疗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托拉塞米和呋塞米治疗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托拉塞米组和呋塞米组,两组基础用药一致,比较两种药物的作用时间、血液电解质的变化,观察患者的症状、心率、呼吸、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给药前后血压、心率、呼吸、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均未出现显著改变,托拉塞米首剂静脉给药较呋塞米首剂给药作用时间明显延长(P<0.01),当首剂给药后,尿量达500 mL时托拉塞米组血液电解质波动范围明显缩小(P<0.05或P<0.01),0 h~12 h托拉塞米组尿量明显高于呋塞米组。结论对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托拉塞米利尿作用及对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呋塞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呋塞米(速尿)吸入对老年人慢性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72例老年慢性哮喘患者分别给予速尿(A组)、速尿+溴化异丙托品(B组)和溴化异丙托品(C组)治疗,每组各24例,并与60例非老年慢性哮喘患者的结果进行比较。吸入前后测肺功能〔最大肺活量(FVC)、一秒钟最大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R)〕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老年组总有效率(有效+显效),A、B、C组分别为75%、92%、67%。肺功能和T细胞亚群改变:A组FEV1和CD4吸入前后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肺功能指标和CD4、CD8、CD4/CD8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或0001);C组除PEFR有显著变化(P<005)外,余项也有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非老年组的疗效与老年组疗效基本相同。结论速尿吸入对老年人慢性哮喘有防治作用,特别是速尿+溴化异丙托品联合吸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呋塞米联合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常规抗心衰治疗用于两组,对照组同时给予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呋塞米联合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治疗,观察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呋塞米联合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