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胰腺炎病人血浆血栓调节蛋白、D-二聚体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不同阶段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析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6例)、正常对照组(15例)的TM、D-二聚体指标,并做APACHEⅡ评分。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TM、D-二聚体含量升高,与轻症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伴随APACHEⅡ评分升高,TM、D-二聚体的含量升高。结论急性胰腺炎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血浆TM、D-二聚体含量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病情进展、预后判定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胰汤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80例AB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入院后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除对症治疗外给予清胰汤治疗。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4、7天检测两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前及术后第1、4、7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3.43±1.21)、(2.94±1.07)、(1.15±0.36)、(0.49±0.26)mg/L,对照组分别为(3.26±1.05)、(2.86±0.9)、(1.74±0.58)、(0.89±0.37) mg/L;术前及术后第1天两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4、7天,两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术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 P均<0.05)。结论清胰汤可降低ABP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从而改善机体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3.
急性胰腺炎(AP)可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后者常伴有严重并发症,引起多脏器损害,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其中包括患者血液凝血及纤溶系统的改变,而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被纤溶酶水解后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能准确反应体内纤溶功能。有资料证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是监测凝血与纤溶系统十分有意义的实验指标。故本文观察了SAP患者早期血浆中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的改变,并对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Kong H  Ding Z  Zhu XC  Gao XY  Sun SB  Wu J  Zhao G  Wang CY  Hou XH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2):1011-1013
目的 了解急性胰腺炎(AP)患者早期血浆D-二聚体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通过临床症状、血清酶学、影像学和病理学诊断的61例AP患者分为重症AP(30例)和轻症AP(31例)两组,另选择30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浆D-二聚体.记录患者入院后各项实验室指标、48 h Ranson和24 h APACHEⅡ评分,了解D-二聚体含量与各项实验室指标、评分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 (1)轻症AP和重症AP组血浆D-二聚体分别为(0.21±0.21)mg/L和(0.69±0.32)mg/L,与正常对照组(0.08±0.13)mg/L比较均显著升高(P值分别为0.029、0.000);重症AP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轻症AP组(P=0.000).(2)AP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48 h Ranson评分、24 hAPACHEⅡ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为0.000).(3)AP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白细胞计数、血糖、血肌酐、PT、APTT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红细胞压积、血白蛋白和血钙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AP患者血浆D-二聚体升高,D-二聚体含量和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5.
宋冉 《山东医药》2013,53(5):81-82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DD)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观察组),根据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分为轻型32例、中型30例、重型16例.同期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尿激酶150万IU+生理盐水150 mL静滴.应用STAGO-STA全自动血凝仪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浆DD水平变化,并对尿激酶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 尿激酶治疗前,观察组血浆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型患者明显高于轻型患者(P均<0.05);尿激酶治疗后,观察组有效患者DD水平要低于无效患者(P<0.05).结论 尿激酶治疗前后DD水平的变化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病程和预后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Clauss法及乳胶免疫比浊法检测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逐渐增高(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D-二聚体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23,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对判断脑梗死的发生及病情轻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及凝血功能变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急性胰腺炎近年有上升趋势,而急性胰腺炎可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及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后者常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其中包括患者血液凝血及纤溶系统的改变.目前有很多资料证明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是监测凝血与纤溶系统十分有意义的实验指标,本文观察了SAP患者早期血浆中D-二聚体、Fg及凝血酶原时间(PT)及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的改变,并对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76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采用乳胶凝集法(半定量法)测定其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显示: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伤后1、3、7、14 d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增高(P<0.01),急性脊髓损伤合并消化道出血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不合并消化道出血者(P<0.01)。认为急性脊髓损伤并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因素与凝血机制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21例慢性乙型肝炎和57例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Child A、B和C级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0.5±0.2,0.8±0.2,3.2±2.7和3.5±1.3μg/ml。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随着肝功能受损程度的加重,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0.
急性胰腺炎(AP)常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可发展为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2003年5月~2004年2月,我们检测了54例AP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旨在探讨其水平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目的 了解急性脑血管病 (ACVD)患者血浆D 二聚体 (D dimer)含量的变化 ,为进一步研究ACVD的病理生理机制、病程判定及疗效观察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对 68例ACVD患者和 3 1例正常人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浆D 二聚体的含量。结果 急性期ACVD较正常人的D 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 ,恢复期下降 ,急性期和恢复期比较有显著差异 ,而脑出血 (CH)急性期和脑梗死 (CI)急性期两组间比较D 二聚体的差异不显著。结论 提示CH和CI是高凝状态的两种不同表现 ,即使是CH也不是原发或继发的纤溶亢进所致 ,而是高凝造成的血管硬化破裂所致 ,血浆D 二聚体的检测可作为ACVD病程判定疗效观察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患者血钙、D-二聚体、血糖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胰腺炎(AP)患者366例,其中76例患者为HLAP。另外选择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将HLAP患者分为轻症和重症患者。测定患者血甘油三酯(TG)、血钙、D-二聚体和血糖水平,并计算24 h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和48h急性胰腺炎预后因素(Ranson)评分,评估对HLAP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影响。结果:HLAP组患者24h APACHEⅡ评分和48h Ranson评分明显高于非HLAP组患者(P0.05)。HLAP组患者血糖、血钙、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13.03±5.22)mmol/L、(2.02±0.37)mmol/L、(2.34±1.45)mg/L,与非HLAP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LAP组患者病情越严重,TG水平、血糖和D-二聚体水平越高,血钙水平越低(P0.05)。结论:HLAP患者进行血糖、血钙和D-二聚体水平检测,有助于对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3.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vWF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D-二聚体(Ddimer,DD)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可反映体内纤溶功能或高凝状态.我们检测了21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浆中DD及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抗原(vWF)的含量,旨在探讨二者在AP发病过程中变化的意义.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199704/199901因急性上腹部疼痛入院,且据临床症状、血尿淀粉酶及B超和(或)CT检查确诊为急性水肿型急性胰腺炎的患者21例,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龄21岁~63岁,平均41-2岁±7-5岁.同时选取本院查体的20例健康者为正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抗凝血酶(A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1月收治的经CT检查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者70例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浆AT、vWF、D-二聚体水平。结果对照组受检者血浆AT、vWF、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102.03±9.74)%、(115.39±9.26)%、(0.29±0.07)mg/L,观察组患者分别为(79.53±10.35)%、(169.88±19.01)%、(1.20±0.98)mg/L,观察组患者血浆AT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浆vWF、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AT水平降低,血浆vWF、D-二聚体水平升高,与患者凝血功能改变密切相关,检测其血浆水平有助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血浆D-二聚体和CD62p水平的动态变化度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25例ACI病人血浆D-二聚体和CD62p水平,并设健康对照组(60名)对比研究。结果脑梗死病人不同病期D-二聚体和CD62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D-二聚体和CD62p水平与梗死面积成正相关。结论ACI病人血浆D-二聚体和CD62p水平升高,这与体内血液凝固性增强和血小板活化有关。测定血D-二聚体和CD62p水平对ACI病情预测和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D 二聚体 (D D)和急性胰腺炎 (AP)患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ELISA方法检测 81例出血坏死型的水肿型AP患者血浆D D水平 ,同时检测 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AP组D D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5) ,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血浆D D水平显著高于水肿型胰腺炎 (P <0 .0 1 )。结论 在治疗AP的同时 ,监测血浆D D水平的变化 ,对指导临床用药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肺部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凝血系统激活在肺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2 0 0 1年 5月至 2 0 0 2年 12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的肺部疾病患者血浆 D-二聚体浓度进行检测。结果 肺心病急重期和缓解期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与对照组比较 ,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x2 =34.89,P<0 .0 1) ,急重期与缓解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 5 ) ,与肺结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肺小细胞癌及非小细胞癌患者 D-二聚体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与肺结核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肺结核进展期与好转期患者血浆 D-二聚体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D-二聚体浓度检测对肺部疾病的诊断、预后及疗效判定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A组(肝硬化组)及B组(健康体检组)D-二聚体含量,并分析A组(肝硬化组)中Child-Pugh评分与D-二聚体含量的相关性。结果 A组D-二聚体含量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肝硬化组)中Child评分与D-二聚体含量呈正相关(P=0.37)。结论 D-二聚体可作为肝硬化病情判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尘肺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尘肺患者85例(Ⅰ期41例,Ⅱ期18例,Ⅲ期26例;其中合并肺心病17例)和同期门诊无尘肺健康查体者38例。检测其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尘肺与健康查体者以及尘肺不同分期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差异。结果尘肺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健康查体者(P均〈0.05);69例单纯尘肺患者中,Ⅰ、Ⅱ、Ⅲ期之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并发肺心病的尘肺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单纯尘肺患者(P均〈0.05)。结论尘肺患者血液存在高凝状态,监测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对尘肺抗凝治疗及预防肺微小动脉原位血栓形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徐希国 《山东医药》2009,49(23):42-43
目的 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水平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20例(观察组)和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和自身红细胞凝集法检测血浆hs-CRP和D—D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浆hs—CRP、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P均〈0.01。结论hs—CRP和D-D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两者有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临床分型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