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人宫颈腺癌组织中ki67、p53蛋白表达,分析HPV16/18感染与ki67、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结合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24例慢性宫颈炎和86例宫颈腺癌HPV16/18-E6DNA和ki67、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PV16/18-E6DNA与ki67、p53蛋白表达在宫颈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5.1%、51.2%、45.3%,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织8.3%、0.0%、0.0%(P〈0.01)。HPV16/18感染与宫颈腺癌的病理分级和组织学类型无关,但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p53表达呈负相关(P〈0.05)。ki67、p53蛋白表达与宫颈腺癌的病理分级有关,G2、G3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G1组(P〈0.05)。ki67、p53蛋白表达与宫颈腺癌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结论宫颈腺癌的发生发展与HPV16/18感染及ki67、p53蛋白表达异常相关。  相似文献   

2.
PTEN和survivin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喜梅  刘逢吉  孙雷  郑仁恕 《肿瘤》2006,26(9):847-850,874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和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结合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HPV16/18DNA和PTEN、survivin蛋白在86例宫颈腺癌和24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PV16/18DNA与survivin蛋白在宫颈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1%与67.4%,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织(P(0.01)。HPV16/18感染与宫颈腺癌的病理分级和组织学类型无关,但与survivin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survivin表达与宫颈腺癌的病理分级有关,G2、G3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G,组(P〈0.01)。PTEN与survivin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1)。透明细胞腺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survivin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宫颈黏液型腺癌(P(0.05)。结论:宫颈腺癌的发生与HPV16/18感染及PTEN、survivin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三者在宫颈腺癌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对宫颈腺癌中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kip1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二者在宫颈腺癌发生过程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24例慢性宫颈炎和86例宫颈腺癌组织的HPV16/18DNA和p27^kip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PV16/18DNA在宫颈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5.1%,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织8.3%(P〈0.01)。p27^kip1蛋白表达在宫颈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5.8%,明显低于慢性宫颈炎组织79.2%(P〈0.05).HPV16/18感染与宫颈腺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但与p27^kip1表达呈负相关(P〈0.05)。p27^kip1表达与官颈腺癌组织学类型有明显相关性,透明细胞腺癌p27^kip1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其它类型宫颈腺癌(P〈0.05)。结论HPV16/18感染可能引起p27^kip1蛋白表达异常,从而导致宫颈腺癌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HPV16E6、E7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5例正常宫颈、2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1N)以及61例浸润性宫颈癌组织进行了HPVl6E6、HPVl6E7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在正常宫颈、CINI~Ⅱ、CINⅢ及浸润性宫颈癌中,HPVl6E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15)、7.14%(1/14)、36.36%(4/11)、59.02%(36/61);CINⅢ和浸润性宫颈癌中HPVl6E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和CINI~Ⅱ(P〈0.05);在高、中、低分化宫颈癌中,HPVl6E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45%(5/11)、77.78%(14/18)、53.13%(17/32);HPVl6E6蛋白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HPVl6E6蛋白表达与官颈癌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ys=0.123),HPVl6E6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HPVl6E7蛋白在正常宫颈上皮、CINI-Ⅱ、CIN Ⅲ及浸润性富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3/15)、42.86%(6/14)、63.64%(7/11)、57.38%(35/61),HPVl6E7蛋白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P=0.05);HPVl6E7蛋白的表达与富颈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分化均无关(P〉0.05)。结论 HPVl6E6蛋白的检测有可能作为宫颈癌前病变转归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组织中HPVl6/18-E7、CyclinD1/pRb及E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4—01—01—2012—01—01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病理科宫颈腺癌患者4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宫颈腺癌组织中HPVl6/18-E7、CyclinD1及ER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Pvl6/18-E7和CyclinD1均阳性表达的宫颈腺癌组织中CyclinD1及pRb的表达量。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宫颈腺癌组织中CyclinD1阳性表达率为55.0%,HPVl6/18-E7为85.0%,ER为72.5%。HPVl6/18-E7蛋白及ER的表达与宫颈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CyclinD1的高表达与宫颈腺癌的临床分期有关,x2=6.234,P=0.013;与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x2=9.038,P=0.003;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显示,HPVl6/18-E7和CyclinD1均阳性表达的21例宫颈腺癌组织中CyclinD1出现不同程度的高表达,对照组7例组织中CyclinD1蛋白低表达或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O.037;21例宫颈腺癌组织中pRb蛋白多为低表达或不表达,对照组pRb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pRb=0.002。宫颈腺癌组织中CyclinD1的表达与HPVl6/18-E7蛋白呈正相关,x2=17.56,r=0.9024,P=0.042;ER与HPVl6/18-E7蛋白表达呈正相关,x2=5.431,r=0.3458,P=0.02;CyclinD1的表达与ER受体呈正相关,x2=4.713,r=0.3171,P=0.03。结论:CyclinD1/pRb信号通路的活化可能是HPVl6/18感染宫颈腺癌的发生机制,HPVl6/18阳性宫颈腺癌组织中ER高表达,提示雌激素在高危型HPVl6/18致癌过程中可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喜梅  孙雷  刘逢吉  湛丽  郑仁恕  张众 《肿瘤》2006,26(2):177-180
目的:研究宫颈腺癌组织中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和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kipl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结合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106例宫颈腺癌组织和22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Skp2和p27^kipl的表达。结果:106例宫颈腺癌组织Skp2阳性表达率为67.9%,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织(P〈0.01);p27^kipl阳性表达率为58.5%,明显低于慢性宫颈炎组织(P〈0.05)。Skp2在宫颈腺癌的病理分级中,G2、G3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G1组(P〈0.05)。Skp2和p27^kipl表达与宫颈腺癌组织学类型有明显相关性,子宫内膜样腺癌Skp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宫颈腺癌(P〈0.05),透明细胞腺癌p27^kipl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其他类型宫颈腺癌(P〈0.05)。Skp2和p27^kipl阳性表达率无明显负相关。结论:Skp2高表达与p27^kipl低表达在宫颈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Skp2高表达可作为宫颈腺癌恶性化的分子指标;采用组织微阵列进行Skp2和p27^kipl免疫组化检测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缺失与p53的过度表达和人乳头状瘤病毒16和(或)18(HPV16/18)感染在宫颈癌前病变(CIN)和宫颈癌(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CIN和69例CC中的FHIT基因和p53的表达,以原位杂交方法检测HPV16/18感染情况,并以18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FHIT在正常宫颈组织(正常组)中呈阳性表达;FHIT在宫颈CIN组中的阴性率为30.8%,在CINⅢ期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和CINⅠ、Ⅱ期(P〈0.01);在CC组中阴性率为66.7%(46/69),明显高于正常组和CIN组(P〈0.01),且随细胞分化的降低,FHIT阴性率上升。p53和HPV16/18在CC组的阳性率分别达56.5%(39/69)和84.1%(58/69),均高于CIN和正常组(P〈0.05),且CC组的p53阳性率随细胞分化的降低而升高(P〈0.01)。CIN和CC组的FHIT阳性和阴性者,p53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也显示无相关关系;但两组FHIT阴性者的HPV16/18感染率明显高于FHIT正常表达者(P〈0.01),FHIT与HPV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FHIT基因缺失与宫颈癌发生有关,它在CIN中的缺失可能可作为高危型CIN人群的筛选和宫颈癌早期诊断指标。CIN和CC中的FHIT缺失常与p53过度表达同时存在,但两者间无相关性。HPV16/18可能是引起FHIT和p53异常的共同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kip1、p16^Ink4a在宫颈腺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微阵列技术结合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106例宫颈腺癌组织和22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p27^kip1和p16^Ink4a的表达。结果 宫颈腺癌组织中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8.5%,明显低于慢性宫颈炎组织(P〈0.05),p16^Ink4a在宫颈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8%,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组织(P〈0.01);p16^Ink4a蛋白表达与宫颈腺癌病理分级和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27^kip1蛋白表达与官颈腺癌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而与组织学类型相关,透明细胞腺癌p27^kip1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其它类型宫颈腺癌(P〈0.05)。结论 p27^kip1和p16^Ink4a在宫颈腺癌的癌变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二者可能作为宫颈腺癌恶性化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FHIT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99例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其中临床病理分期:0期15例,Ⅰ期9例,Ⅱ期52例,Ⅲ期15例,Ⅳ期3例)对FHIT蛋白表达水平检测,观察FHIT基因在癌旁组织中的低水平表达或缺失情况的意义。结果 0期乳腺癌FHIT蛋白低表达率26.67%(4/15),与Ⅰ期乳腺癌FHIT蛋白的低表达率55.56%(5/9)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四格表精确检验法P=0.132〈1.963,P〉0.05);Ⅰ期乳腺癌FHIT蛋白的低表达率55.56%(5/9)与Ⅱ期乳腺癌FHIT蛋白的低表达率66.67%(38/57)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075〈x^2 0.05(1)=3.841,P〉0.05);Ⅱ期乳腺癌FHIT蛋白的低表达率66.67%(38/57)与0期乳腺癌FHIT蛋白的低表达率26.67%(4/15)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7.817〉x^2 0.01(1)=6.635,P〈0.01)。Ⅱ期乳腺癌FHIT蛋白的低表达率66.67%(38/57)与Ⅲ-Ⅳ期乳腺癌FHIT蛋白的低表达率94.44%(17/1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071〉x^2 0.05(1)=3.841,P〉0.05));0-Ⅰ期乳腺癌FHIT蛋白的低表达率37.5%(9/24)与Ⅱ期以上乳腺癌FHIT蛋白的低表达率73.33%(55/75)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10.215〉x^2 0.01(1)=6.635,P〈0.01)。结论 FHIT抑癌基因表达强度的下降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c-myc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c-myc蛋白表达与HPV16/18 E6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中SP对21例慢性宫颈炎,40例宫颈上皮内瘤(CIN)和71例浸润性宫颈鳞癌进行c-myc蛋白和HPV16/18 E6蛋白检测。结果:慢性宫颈炎,CINⅠ级,Ⅱ级,Ⅲ级c-myc蛋白阳性率均很高,而浸润性宫颈鳞癌c-myc蛋白阳性率下降(P<0.05);HPV16/18 E6阳性组和HPV16/18 E6阴性组之间c-myc蛋白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浸润性宫颈鳞癌c-myc蛋白表达明显下降,c-myc蛋白表达与HPV16/18 E6蛋白表达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6、18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在宫颈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分析HPV16/18感染与环氧化酶-2(COX-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结合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24例慢性宫颈炎和86例宫颈腺癌HPV16/18DNA和COX-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PV16/18DNA和COX-2蛋白在宫颈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1%与86.0%,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织8.3%与33.3%(P<0.01)。HPV16/18感染与宫颈腺癌的病理分级和组织学类型无关,但与COX-2表达呈正相关(P<0.05)。COX-2表达与宫颈腺癌的病理分级有关,G3组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G1组(P<0.05)。COX-2表达与宫颈腺癌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宫颈腺癌的发生与HPV16/18感染及COX-2蛋白表达异常相关,宫颈腺癌中COX-2高表达与HPV16/18感染有一定相关性,二者可能协同作用导致宫颈腺癌恶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宫颈腺癌p53、HPV16/18-E6蛋白和E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涌  李圆圆  徐元浩 《肿瘤》2003,23(3):183-185
目的 探讨宫颈腺癌组织中 p5 3蛋白、HPV16 / 18 E6蛋白及E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对 6 3例宫颈腺癌组织进行p5 3蛋白、HPV16 / 18 E6蛋白及ER检测。结果  6 3例宫颈腺癌中p5 3、HPV16 / 18 E6蛋白和E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为 5 2 .3%、31.7%和 4 9.2 %。p5 3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 (Ⅰ、Ⅱ、Ⅲ期 )有关。HPV16 / 18 E6、ER的表达与宫颈腺癌的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无关 ,但与 p5 3表达呈负相关 (P <0 .0 1) ,HPV16 / 18 E6、ER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 (P <0 .0 1)。结论 随宫颈腺癌组织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增高p5 3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 ,可能与 p5 3突变有关 ,部分宫颈腺癌的发病可能与HPV16 / 18 E6蛋白过度表达有关。部分宫颈腺癌可能属于激素依赖性 ,雌激素可能有协同HPV致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12(ATG-12)与人乳头瘤病毒(HPV)16-E6/E7-DNA病毒载量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保存的宫颈活检或手术切除宫颈组织203例,包括30例慢性宫颈炎、1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23例CINⅡ、26例CINⅢ和106例早期(ⅠA2~ⅡB期)宫颈鳞状上皮癌(CSCC)。采用巢式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NM-PCR)和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组织中HPV 16-E6/E7-DNA病毒载量和ATG-12蛋白表达。分析ATG-12蛋白表达与早期C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随访CSCC患者无瘤生存时间(DFS)。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CSCC预后的因素。结果CSCC组织ATG-1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6.42%(28/106),低于慢性宫颈炎和CIN组织(P<0.05)。ATG-12蛋白表达与HPV16-E6/E7-DNA病毒载量呈负相关(r=-0.306,P=0.001;r=-0.436,P=0.001)。ATG-12蛋白表达与FIGO分期、间质浸润、淋巴脉管间隙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随访11~64个月,ATG-12蛋白阳性表达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为78.57%(22/28),ATG-12蛋白表达阴性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为60.26%(47/78)。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HPV16-E6/E7-DNA病毒载量和ATG-12蛋白表达是影响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早期宫颈鳞状上皮癌组织中ATG-12阳性表达率低,与HPV16-E6/E7-DNA病毒载量呈负相关,有望成为评估HPV阳性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p53和HPV—16、18E6蛋白在宫颈癌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耀先  陈德基  唐志佼  解梦霞  李蓓芸  赵斌 《肿瘤》2001,21(3):191-193,F003
目的探讨宫颈癌中抑癌基因p53蛋白与HPV-16、18癌基因E6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宫颈癌和8例慢性宫颈炎上皮组织中p53和HPV-16、18E6蛋白的表达.结果68例宫颈癌中有17例p53蛋白和60例HPV-16、18E6蛋白呈阳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5.0%和88.2%.p53蛋白阳性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有关,其阳性率在宫颈腺癌中为83.3%和宫颈鳞癌中为17.2%,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p53蛋白表达也与临床分期相关,该蛋白阳性表达率随着临床分期上升而增高.p53表达同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HPV-16、18E6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同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和临床分期无关(P>0.05).在慢性宫颈炎上皮组织中均无p53和HPV-16、18E6蛋白表达.结论p53蛋白阴性和弱阳性表达以及HPV-16、18E6蛋白过度表达与宫颈癌发生有关,但在宫颈腺癌和临床分期升高的宫颈癌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的增强可能是p53基因突变的结果,或者与其他细胞蛋白结合,阻止了HPV-16、18E6蛋白对p53蛋白的降解作用,使p53蛋白稳定性增加和阳性表达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5.
16.
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HPVDNA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我国宫颈癌高发区新疆和田地区维族妇女宫颈癌发病与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的关系。方法:对50例新疆和田地区维族宫颈癌患组织标本采用PCR(聚合酶联反应)技术,检测HPV-C(总的HPC),HPV16,HPV18及HPV6/11。结果:HPV-C,HPV16,HPV18及HPV6/11在宫颈癌病人中的检出率分别为80.0%,66.0%,10.0%,0%,HPV16在HPV阳性患者中占的比例为91.4%,鳞癌HPV16阳性率明显地腺癌,而腺癌HPV18检出率明显高于鳞癌(P<0.05)。HPV在感染率及HPV16阳性率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HPV感染与我国宫颈癌高发区新疆维族妇女宫颈癌发有密切关系,其中,HPV16感染在新疆和田地区维族妇女宫颈癌发病中起主要作用,HPV感染与宫颈癌临床全期及病理分级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