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顾华芳 《海南医学》2009,20(11):153-154
目的探讨周围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例新生儿溶血病行换血疗法的临床资料,总结换血前的准备、换血中的护理配合及换血后的护理要点。结果10例患儿换血过程顺利,换血后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下降,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均一次换血成功。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是一种简单、安全又高效的换血方法。换血前的充分准备、换血过程中的医护密切配合以及换血后的细致护理是换血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3.
新生儿换血疗法1例护理李翠玲毕月斋河北省儿童医院(050021)关键词败血症;新生儿;治疗;护理新生儿败血症是致病菌进入血循环,并在血液中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造成全身感染性疾病。由于新生儿的解剖生理及免疫特点,病菌易侵入血液而导致本病,感染病菌可来自...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溶血症是因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免疫性溶血.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进行性加剧,如不及时治疗,可形成核黄疸而造成死亡.换血疗法是治疗新生儿溶血症的有效方法.换血可及时移去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防止核黄疸.我院于1993~1995年对5例新生儿溶血症进行换血疗法,换血过程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和配合,术后的精心护理是预防并发症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双管同步换血后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部分换血疗法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是指出生 2周内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异常增加所引起的疾病[1] 。近年我院采用部分换血疗法 (亦即抽出部分血液并同时输入等量血浆 )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 1997年 3月~ 2 0 0 1年 4月期间我们护理红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997年 3月~ 2 0 0 1年 4月 ,我院新生儿病房共收治红细胞增多症患儿 7名。其中男 4名 ,女 3名 ;平均日龄 1.5天。平均住院 12天 ,均痊愈出院。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发红 5例 ,面红 2例 ,气促、唇绀 3例 ,心率快 3例 ,烦躁、嗜睡各 1例 ,黄疸 5例。根据临…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38例新生儿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护理,分析了38例新生儿换血的资料,总结护士在换血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熟练掌握换血指针,掌握动静脉置管技术,充分掌握换血方法 、注意事项以及换血后的护理要点.得出结论:经外周动静脉换血为一种安全、简单、高效的换血方法.换血前的充分准备,严格的无菌技术,换血过程中的医护密切配合,掌握换血的注意事项,以及换血后的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是换血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产后访视,了解产妇对育儿知识的缺陷及需求,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可行的护理技术,提高产后母婴健康。方法:抽取在我院分娩的西宁市区产妇家庭开展访视,对产妇及新生儿出院后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出院后母乳喂养较住院时降低,婴儿黄疸、脐部渗液、脐炎、湿疹及红臀发生率高,通过家庭回访、并给予适宜的护理干预,育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结论:通过产后访视制定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使家长掌握正确的育婴方法,减少新生儿并发症,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龙薇 《中外医疗》2012,31(34):142-14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换血疗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30例换血疗法的舒适护理总结,观察组以舒适护理模式的理念,制定一套舒适护理措施,结合常规护理方式,从生理、心理、体位、操作等方面,分别介绍在换血前、换血中、换血后如何满足新生儿舒适性护理的需求。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结果对比研究表明舒适护理在换血疗法中的使用具有促进患儿康复,减少后遗症并发的功效。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换血疗法中的新生儿,因减少了环境和护理活动带来的有害刺激,从而减少了临床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心理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
杨晓琴  刘正菲 《吉林医学》2011,(30):6516-6516
目的:对15例有换血指征的黄疸患儿采用双管同步换血疗法进行治疗,采用输入正常血来交换出高血清胆红素的血液,达到降低血清胆红素,治疗新生儿黄疸,尤其是新生儿溶血病。方法:开放一条动脉作输出通道,用于抽血;开放两条静脉作输入通道,用微量泵泵入液体。结果:换血后血清胆红素较换血前均明显下降,平均换出率为50.3%。结论:换血疗法简单、实用,是治疗新生儿溶血病高效、安全、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韦君 《广西医学》2005,27(4):601-602
我科在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为1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了换血治疗均获得成功,无一例发生胆红素脑病。现将换血术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李玉梅 《华夏医学》2000,13(5):640-64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 ,特别是高末结合胆红素增高可直接威胁小儿生命或造成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 [1 ] 。而 G- 6 - PD缺乏是我国华南地区常见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之一。本组病例主要表现为重度黄疸伴肝脾肿大。治疗、护理的重点是防治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的核黄疸。换血疗法是去除体内过高的间接胆红素 ,使之下降至安全水平 ,防止核黄疸。本组对 4例高胆红素血症进行换血治疗 ,取得良好疗效 ,换血治疗过程中 ,护理人员的密切参与及配合 ,严密的术后监测及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 ,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现将术…  相似文献   

13.
换血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迅速有效的方法,换血可迅速换出血中游离未结合胆红素、抗体、致敏红细胞,减轻继续溶血,提供血蛋白,防止核黄疸,纠正贫血,防止心力衰竭,也可清除致病菌及毒素。传统的经脐静脉换血方法要求高,潜在危险及并发症较多,本例患儿入院时脐带已干结,不宜做脐静脉插管,我院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顺利完成了换血,使患儿病情迅速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田爱宁  晋芙莉 《吉林医学》2010,(35):6594-6595
目的:总结有效的监护与护理方法,确保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行桡动脉-头皮静脉同步换血疗法达到预期的疗效。方法:对7例新生儿溶血病进行桡动脉-头皮静脉换血术,术前、术中、术后有效的护理,有重点的针对低血糖、低血钙、高血钾、监测胆红素及预防感染等护理。结果:7例患儿换血成功,有效的防止了换血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护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确保换血达到预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李贞妮 《中外医疗》2009,28(20):146-146
目的减少新生儿皮肤病的发生率。方法对皮肤感染的215例,采用常规护理和治疗。结果对实施整体护理的215例新生儿,其生理、心理等方面均有改善。结论科学严密的观察和完善的专科护理对减少新生几皮肤病的发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良玉 《海南医学》1999,10(4):270-270
作者所在科室于1997年6月采用头皮动静脉途径换血疗法成功地救治了1例感染性休克并DIC新生儿。现报告如下:1.病倒介绍患儿男性,生后5天,系第一股宫内妊娠38周,因母患急性阑尾炎在当地医院剖宫产娩出,生时一般情况尚好。因发热2天(体温38℃),进行性面色苍黄伴反应极差1天而急诊来我院。查体;T37.8℃,P125,R25,BP3.3/2kaa,神清,疲倦,反应极差,全身面色苍黄,抽血都位出血不止,全县皮肤无出血点,口周及肢端青紫,脉搏细速,四肢冰凉,呼吸表浅,脐轮红肿,脐窝见少许脓性分泌物,诊所感染性休克、DIC、脐炎。实验室…  相似文献   

17.
我科从2004年起采用桡动脉联合外周静脉置管,进行新生儿半自动同步换血疗法,换血在封闭回路中进行,为9例患儿治疗,结果表明,此法较脐动静脉换血法效率高,操作简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戴月映 《广西医学》2007,29(12):1979-1980
换血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新生儿溶血、中毒、黄疸、重度败血症等多种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传统方法是经脐静脉插管法[1],操作复杂、污染率高,不利于基层医院开展.2005~2006年我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应用新鲜血经外周静脉多通道输入和桡动脉或肱动脉置管后间断放血完成新生儿换血治疗术19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的经验.方法 对18例患儿施行换血疗法进行分析.结果 换血前后总胆红素均明显下降,下降率为64.7%.结论 采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对抢救新生儿ABO溶血及严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安全、简单.换血前得充分准备、换血过程中的医护密切配合以及换血后的细致护理是换血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Rh溶血病换血治疗18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