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对脑外伤患者血糖水平变化及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脑外伤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依据将其分为轻度组(n=42)、中度组(n=40)、重度组(n=30),患者均在入院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及第7天进行空腹血糖检测;按患者入院后第1天空腹血糖水平进行分组:空腹血糖<10 mmol/L组(n=85),≥10 mmol/L组(n=27),对两组患者的预后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入院后第1天空腹血糖水平明显负相关于GCS评分(P<0.05);重度组入院第1天的空腹血糖水平与中度组、轻度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出现降低。<10 mmol/L组中GCS 5分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10 mmol/L组,GCS患者所占的比例明显低于≥10 mmol/L组,两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定期检测脑外伤患者的空腹血糖,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预后,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脑外伤患者伤后血糖水平的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90例脑外伤患者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分析以上患者入院后第1、3、5、7天空腹血糖改变情况;根据以上患者入院后第1天空腹血糖水平分为<10mmol/L组和≥10mmol/L组,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空腹血糖水平与GCS评分呈负相关(r=-0.773,P<0.05);重度组与轻度组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4.013,P<0.01),与中度组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4,P<0.05);就诊时空腹血糖≥10mmol/L的患者的预后显著差于就诊时空腹血糖<10mmol/L的患者;治疗3个月后,GCS 5分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0,P<0.05);GCS 1分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592,P<0.01).结论对于脑外伤患者应加强对其空腹血糖的定期检查,可提示临床治疗的转归及患者的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脑外伤后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动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科于 1996年 1月~ 1999年 6月间对 96例脑外伤患者伤后 1~ 15天血糖及胰岛素进行了动态测定 ,发现其与伤情轻重及预后密切相关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男 5 9例 ,女 37例 (伤前合并糖尿病者除外 ) ,年龄 2~ 78岁 ,平均 5 1.6岁。伤后就诊时间 2 0min~ 19h。根据入院时GCS(格拉斯哥 )评分 ,将病人分为轻型 (13~ 15分 ) 4 5例 ,中型 (9~ 12分 ) 2 9例 ,重型 (3~ 8分 ) 2 2例。保守治疗 5 7例 ,手术治疗 39例。 96例中 8例于伤后 3~ 8天出现非酮性高渗性高血糖昏迷。随访 4~ 6个月 ,结果采用GOS(格拉斯哥…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脑外伤严重程度与伤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对2008年8月~2011年7月神经外科收治的220位脑外伤患者的受伤严重程度按照昏迷评分(GCS)进行评分与分级,并将患者受伤后的所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评估与分析,将出现的各种症状的比例进行统计,并分析创伤严重程度与受伤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联系.结果 GCS评分轻型38例,20.56%的病例出现了头痛和头晕,忧郁和焦虑,失眠和淡漠以及记忆力减退;中型38例,42.78%的病例出现了上述症状;重型83例,60.58%的病例出现了上述症状;特重型69例,90.88%的病人出现了上述症状.结论脑外伤的严重程度与患者受伤后的出现各类精神神经症状的几率密切相关,外伤程度越重,给患者伤后的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越大,因此对于不同严重程度的脑外伤,应该给予患者不同程度的康复治疗,以改善患者受伤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许衍挺  赵湛  黄勇 《广东医学》2005,26(6):827-829
目的分析严重脑外伤患者急性期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急诊接诊的起病12h内、Glasgow评分(GCS)≤8分的脑外伤患者61例,分别按GCS评分和神经功能康复情况分组,比较各组的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所有患者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与GCS成反比,与病死率呈正相关,血糖水平与起病后6个月神经功能康复情况呈负相关。结论严重脑外伤急性期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患者预后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评估病情及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7.
应用one touch Ⅱ型血糖仪对58例创伤患者进行血糖测定,脑外伤组22例(血糖8.56±1.84mmol/L),非脑外伤组20例(血糖5.24±1.37mmol/L),脑外伤组伴其它损伤组16例,(血糖10.33±2.25mmol/L)。三组之间互相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将38例脑外伤分为GCSS≤8分组11例(血糖12.24±2.36mmol/L)和GCSS9~15分组27例(血糖8.32±1.92mmol/L),二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提示血糖水平有助于脑外伤病情严重度,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8.
<正> 为探讨重型脑外伤后最初血糖变化与预后的关系,并结合格拉斯昏迷分级(GCS)评分,更为准确、客观评估脑外伤的预后.笔者分析GCS≤8的58例脑外伤患者入院时的血糖水平,观察其对预后的影响.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收集本院58例重型脑外伤患者(GCS≤8)为病例组.其中男45例,女13例,年龄2~65岁.伤后6小时入院,无严重合并伤,无重要脏器急慢性疾患及糖尿病史.1.2 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0~60岁.  相似文献   

9.
颅脑外伤急性期血糖水平与病情预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颅脑外伤急性期血糖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86例颅脑外伤急性期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进行回顾性研究。病情严重程度按GSC评分分组 ,预后情况按生存及死亡分组 ,测定入院次日空腹血糖浓度并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糖水平与GCS评分高低有明显关系 ,GCS评分 12~ 15分组血糖浓度为 (6 .89± 0 .4 8)mmol/L ,6~ 11分组血糖浓度为 (8.6 2± 0 .5 5 )mmol/L ,≤5分组血糖浓度为 (16 .75± 2 .90 )mmol/L ,GCS评分越低血糖水平越高 (P <0 .0 5 ) ;血糖水平高低对死亡率有显著影响 ,血糖水平越高死亡率越高 (P <0 .0 1) ;痊愈患者入院时血糖 (8.89± 0 .5 4 )mmol/L与出院前 (6 .5 3± 0 .38)mmol/L有显著差异 ,入院时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出院前 (P <0 .0 1)。结论 :颅脑外伤急性期血糖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明显关系 ,血糖水平越高病情越重 ,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0.
采用ONE TOUCH_Ⅱ血糖仪对58例创伤患者进行血糖测定,Ⅰ组为脑外伤组22例(血糖8.56±1.84mmol/L),Ⅱ组为非脑外伤组20例(血糖5.24±1.37mmol/L),Ⅲ组为脑外伤伴其他系统损伤16例(血糖10.33±2.25mmol/L)。Ⅰ组、Ⅲ组分别与Ⅱ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Ⅲ组与Ⅰ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38例脑外伤患者分为GCS≤8分组11例(血糖12.24±2.36mmol/L)和GCS 9~15分组27例(8.32±1.92mmol/L),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测定血糖有助于评价脑外伤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血糖变化对急性颅脑外伤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患者血糖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急性颅脑外伤患者血糖的变化分为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采用χ2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分析血糖变化与急性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急性颅脑外伤合并血糖升高组患者的未愈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P<0.01)。结论:加强血糖监测有助于了解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同时可以估计患者的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醉酒后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醉酒后重型颅脑损伤65例。结果:根据GOS标准判断.良好35例(53.8%)。中残11例(16.9%)。重残4例(6.1%).植物生存1例(1.5%)。死亡14例(21.5%).其中延误诊断8例(12.3%)。出现并发症23例(35.4%)。结论:避免延误诊断关键在于提高医务工作对醉酒与颅脑损伤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消除对醉酒患的厌恶情绪.同时使用纳洛酮消除急性酒精中毒对神志判断的影响。加强呼吸道的管理、早期气管切开及使用制酸剂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性脑损伤后凝血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120例急性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血糖水平对其凝血功能及其预后的影响。结果血糖水平与凝血病发病率呈正相关(P<0.01),凝血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与生存率呈负相关(P<0.01),与其病残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糖水平可为创伤性凝血病的早期诊治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并对患者的预后评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糖水平和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急性颅脑损伤病人GCS评分、预后与血糖浓度的关系,探讨急性颅脑外伤后病人血糖升高的机制。结果:GCS评分低于6分者,其高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GCS评分高于6分者(P<0.01)。急性颅脑损伤预后与平均血糖浓度负相关。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血糖水平能够作为判定病人伤情及预后的一个指标。伤者越重,血糖浓度越高,其预后愈差。对于颅脑外伤的病人,应视血糖水平尽早给予一定量的胰岛素,以预防控制高血糖,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早期预防低氧血症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志林  张爱萍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3):3084-3085,3092
目的:探讨早期预防低氧血症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作用。方法:根据预防低氧血症应用机械通气时间的早晚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即伤后或术后即应用机械通气预防呼吸衰竭低氧血症发生;对照组26例,经鼻导管持续给氧,出现呼吸衰竭时给予机械通气纠正低氧血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机械通气前、后相比,两组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血气分析指标(Paoz、PaCO2)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无明显差异,但消化道出血患者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死亡数虽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存活者于6个月后按GOS判断预后,观察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预防低氧血症对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检测了25例糖尿病颅脑损伤患者和25例无糖尿病颅脑损伤患者血糖(Glu)、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变化,并与25例健康对照组做了比较。结果糖尿病颅脑损伤组Glu和GS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无糖尿病颅脑损伤组(P〈0.01~0.05);无糖尿病颅脑损伤组Glu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无糖尿病颅脑损伤组治疗后血清Glu水平为(5.6±1.5)mmol/L明显低于入院时Glu水平(11.2±2.9)mmol/L,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观察6个月,无糖尿病颅脑损伤组恢复良好率(52.00%)明显高于糖尿病颅脑损伤组(2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Glu水平可辅助判断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对评估预后及指导治疗具有一定意义;血清GSP检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或糖尿病性血糖增高具有鉴别价值,也可作为检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是否有糖尿病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局部与全身凝血纤溶系统标志物变化, 以进一步探讨在此类患者中是局部还是全身触发凝血系统障碍机制。方法 本研究收集自2010年9月~2013年6月入住笔者医院重症监护室(ICU)的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实验组, 同期ICU住院的无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予以颈内静脉置管收集脑静脉血液, 同时采集股动脉血标本, 分别于入院时、第1天、第2天、第3天检测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凝血酶原片段1+2 (F1+2)、D2聚体﹑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1(PAI-1)。结果 实验组中TAT、F1+2、D2聚体、PAI-1在研究各阶段均较参考值显著升高(P<0.01)。在入院时实验组中TAT、F1+2、 PAI-1有明显的经颅梯度变化(P<0.05)。结论 重型脑损伤后可能通过受损的脑组织血液部位激活凝血系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变化和高血糖对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8 年12 月~2010 年11 月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9 例,急性期血糖水平均有升高.按照血糖水平分为两组,A 组患者35 例,血糖值>12.0mmol/L;B 组患者34 例,血糖值≤12.0mmol/L.全部患者均给予开颅手术和降血糖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值、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OS) 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 组患者GCS 评分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水平越高,表示损伤程度越严重,患者预后越差.急性期有效控制血糖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后发生渗透性脱髓鞘综合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450例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渗透性脱髓鞘综合症(ODS)分为ODS组和非ODS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损伤程度(GCS评分)、合并伤、脑挫伤、脑疝、颅骨骨折、低血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血肿清除、甘露醇使用剂量等指标差异.结果:450例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发生渗透性脱髓鞘综合症11例,发生率2.44%;单因素分析表明,ODS组年龄大于对照组,重度损伤、合并伤、脑挫伤、脑疝、低血压、血肿清除高于非ODS组(t=9.584,χ2=4.877~9.58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龄、GCS评分(3~8分)、脑挫伤、低血压、血肿清除为重型颅脑外佃租后发生渗透性脱髓鞘综合症的危险因素(β=0.032~0.754,S.E=0.007~0.302,Wald=5.324~28.302,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后发生渗透性脱髓鞘综合症与年龄、损伤程度、损伤类型等因素有关,应加强对高危因素的预防,减小渗透性脱髓鞘综合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标准大骨瓣与常规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治疗的标准化提供临床证据.方法 回顾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所收治符合标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86例,其中,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34例,常规骨瓣减压术41例,双额去骨瓣减压术9例,双侧去骨瓣减压术2例,主要比较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减压术临床疗效与并发症.结果 伤后6个月GOS评分,标准大骨瓣组:预后良好23.5%,中残23.5%,重残26.5%,植物生存5.9%,死亡20.6%,常规骨瓣组:预后良好12.2%,中残9.8%,重残31.7%,植物生存9.8%,死亡36.6%,双额大骨瓣组:预后良好33.3%,中残33.3%,重残22.2%,植物生存11.1%;标准大骨瓣组疗效优于常规骨瓣组(P<0.05),标准大骨瓣组切口疝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骨瓣组(P<0.05),其他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优于常规骨瓣减压术,但标准大骨瓣减压总体上不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