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两种手术方式进行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自愿选择原则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固定;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加骨瓣植骨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3,P〈0.05);出血量、骨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均经抗感染、对症等治疗后好转。结论:切开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加骨瓣植骨术具有治愈率高、股骨头坏死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马力波 《中外医疗》2013,32(5):79-80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与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06年1月—2010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7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髋关节置换组(Ⅰ组)和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组(Ⅱ组),每组35人,对Ⅰ组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对Ⅱ组患者进行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手术后比较两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髋关节置换组总有效率(82.9%)明显高于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置换组的并发症发生率(8.6%)明显低于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组(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两枚及三枚空心钛镙钉在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上的疗效差异,同时分析不同骨折类型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新鲜股骨颈骨折行空心钉内固定术患者133例,分为A组(两枚空心螺钉)75例,B组(三枚空心螺钉)58例。对比分析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X线暴露次数、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地负重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分析患者术后股骨头坏死与置钉数量及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133例患者中125例获得长期随访,随访时间20~36个月。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股骨头坏死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A组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术后出血少(P0.05)。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置钉数量与术后股骨头坏死无显著相关性,股骨颈Garden骨折分型与术后股骨头坏死显著相关,Ⅲ型及Ⅳ型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率明显升高。结论微创经皮空心螺钉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两枚空心钉内固定具有创伤小、放射暴露少、总出血少等优点。术后股骨头坏死率与空心螺钉置钉数量无明显相关性,与股骨颈Garden骨折分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石燕会 《中外医疗》2012,31(31):4+6-4,6
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在"C"臂X线机监视下,应用微创技术,采用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颈新鲜骨折50例。结果该组病例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8个月。50例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率100%。股骨头坏死2例。结论应用微创技术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具有固定牢靠、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新鲜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闭合复位经皮4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Pauwels Ⅲ型年轻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13年12月,随访60例Pauwels Ⅲ型年轻股骨颈骨折,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4枚空心钉内固定,对照组采用经皮3枚空心钉内固定。通过Garden复位指数评估总体闭合复位质量;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与并发症(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股骨颈短缩,螺钉松动和返修手术)发生情况等方面的区别。结果 60例患者Garden复位指数Ⅰ、Ⅱ级优良复位率达88.33%。治疗组患者股骨颈骨折全部愈合,对照组4例不愈合,两组愈合患者中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arris评分较对照组高。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股骨颈短缩、螺钉松动和返修手术的病例均少于对照组。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4枚空心钉内固定技术,能为Pauwels Ⅲ型年轻股骨颈骨折提供精准复位和稳定的内固定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改善临床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从2015年6月-2016年6月接收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4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治疗组实施经皮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优良率是100%,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治疗优良率是80.0%,并发症发生率是20.0%,治疗组治疗优良率与并发症发生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要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应用经皮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高,能够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全螺纹钉加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患者行3枚半螺纹拉力螺钉内固定手术,观察组行1枚全螺纹空心螺钉加2枚半螺纹拉力螺钉内固定手术,其中全螺纹螺钉置于股骨颈后壁。所有患者手术后进行随访,采用Harris标准对髋关节康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髋关节康复状况进行对比,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7例股骨颈伴有后壁碎裂的骨折患者无股骨颈缩短、退针等并发症出现。结论:采用1枚全螺纹空心螺钉与2枚半螺纹拉力螺钉相结合的改进螺钉内固定方式,可以增强股骨颈骨折的稳定性,有效地控制股骨颈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股骨颈缩短及退针等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赵伟  王漕河 《中外医疗》2012,31(22):27+29-27,29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钢板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7.5%,对照组优良率为80%,两组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愈合时间为(6.5±0.5)个月,对照组为(8.3±0.9)个月,观察组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四肢骨折中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可加快骨愈合,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王承慧 《当代医学》2014,(23):110-111
目的:分析临床应用空心加压螺钉微创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湖南省怀化市中医医院2010年1月~2012年8月行空心加压螺钉微创手术的10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试验组,同期行双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102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内固定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和骨折愈合率分别为85.29%、84.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4%、71.15%(χ2=4.0193,P=0.0450;χ2=3.9000,P=0.0483);试验组患者Garden分型I、I、I I、IV型骨折愈合率分别100.00%、93.75%、81.56%、61.54%,4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I型和I 型与I I型和IV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空心加压螺钉微创治疗股骨颈骨折效果显著,骨折愈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缝匠肌骨瓣移植联合愈髋饮水煎剂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带缝匠肌髂骨瓣移植术及愈髋饮水煎剂治疗。对照组实施单纯3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术后常规药物治疗。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等。采用Harri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SF-36表评价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空心钉加带缝匠肌骨瓣移植给骨折愈合创造便利条件,配合愈髋饮水煎剂中药活血祛淤的功效,重建局部血液循环,增强软骨内成骨活跃,促进骨折的愈合及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黄玉楷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4):157-158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在Pilon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52例住院治疗的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25例对照组患者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27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5.2%和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4%vs528.0%,P〈0.01)。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骨折愈合时间快,踝关节功能恢复理想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晏林 《中外医疗》2012,31(8):3-4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优越性。方法将5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床负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下床活动时间早、术后并发症少、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较佳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加压钢板(PCCP)内固定治疗与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4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0例,行PCCP内固定治疗;对照组240例,行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骨折复位质量、术后部分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情况以及愈合时间、并发症,测量髋关节功能、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4,P0.01)。(2)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质量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部分负重时间[(5.1±2.0)vs(89.4±32.5)d]、完全负重时间[(2.1±1.5)vs(6.9±4.4)d]均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第1天[(7.1±2.3)vs(8.3±2.9)分]、第1周[(6.4±1.8)vs(7.6±2.5)分]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与3枚空心加压螺钉相比,PCCP具有创伤小的优点,且PCCP内固定更牢固,疼痛缓解更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刘勇  王继民 《中外医疗》2014,(15):90-91
目的:将经皮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与空心钉加肌骨瓣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按数字法将9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组,使用不同方法治疗。使用空心钉加肌骨瓣治疗的患者标记为对照组,然而采用经皮空心钉加压微创技术治疗的患者称为实验组。比较两者手术情况和对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术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6.7%(3/45),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2±2.4月,均少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Harris评分优秀者32髋(71.1%),平均分(88.6±5.3)分,患髋功能恢复较理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比之下,微创技术经皮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效果肯定,降低股骨头坏死几率,优势突出,值得临床优先采取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4例,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钢板螺钉固定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发热时间(3.1±1.2)h、住院时间(8.2±3.4)d、骨折愈合时间(6.6±3.1)月,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73.8%),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7.1%)明显低于对照组(26.2%)(P<0.05)。结论采取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感染率,有助于骨折愈合,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续骨活血汤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治疗组患者实行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续骨活血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采取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12个月的骨钙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骨钙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续骨活血汤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钛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远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车祸致胫骨远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有限接触加压钛板的方法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钛板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长短等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小腿肿胀和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有7例患者发生感染,骨折愈合速度较慢,并发症的发生率达到26.24%,观察组患者有2例患者出现感染症状,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5.33%。结论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远近端骨折可以最大限度地为骨折保护血供,减少并发症,提高骨折愈合速度,且固定较牢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胫骨远近端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并探讨微创治疗后踝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选取100例后踝骨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抛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实施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更高(P0.05),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明显更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对后踝骨骨折患者实施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可有效改善踝关节功能,促进骨折的愈合,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8-11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围术期情况、术后髋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末次随访康复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当日、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末次随访康复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疗效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相似,但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患者康复满意度更高,可作为优选术式。  相似文献   

20.
戴涟生 《中外医疗》2014,(31):18-19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传统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①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的骨折愈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P〈0.05)。③观察组的骨不连、感染及关节僵硬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④观察组的优良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