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 对比枕大池成形术与单纯后颅窝减压扩大脑膜修补术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脊髓空洞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40例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枕大池成形术(小脑扁桃体下疝切除+脊髓中央管口松解+枕下减压扩大硬脑膜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后颅窝减压扩大脑膜修补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空洞长度的变化以及KPS评分.结果 观察组出院时总有效率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2%(P<0.05);远期总有效率61.1%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9% (P <0.05).观察组的空洞长度、KP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 枕大池成形术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脊髓空洞症的疗效较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先天性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 14例先天性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 ,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中 9例单纯行后颅窝和上颈椎椎板切除减压、枕大池成形术 ;5例行后颅窝减压、枕大池成形加脊髓空洞分流术。结果 优 11例 ,良 3例 ,有效率为 10 0 %。 14例术后随访 ,复查MRI示脊髓空洞较术前明显缩小 12例 ,空洞无明显改变 2例。结论 先天性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脊髓空洞有临床症状者 ,根据不同的病例情况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随机选取21例对其展开回顾性分析。其中,9例患者行枕大孔减压加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A组),12例患者仅行枕大孔减压术(B组)。统计二者术后1年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总有效率达84.6%,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7%(P0.05)。结论针对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脊髓空洞症,应首要选择手术治疗方式,由此可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后颅窝小骨窗减压及硬膜成形术治疗Chiari 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手术疗效.方法 枕下正中入路,咬除枕骨大孔后缘及环椎后弓,显微镜下切开硬脊膜,根据小脑扁桃体下疝程度及粘连严重程度决定不切、部分切除或电凝小脑扁桃体,重建第四脑室正中孔与小脑延髓外侧池之间的交通.开放脊髓中央管开口,无张力修补硬脑膜,重建枕大池的正常脑脊液循环.结果 4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恢复平稳,无严重并发症.患者的肌力、痛、温觉及肌张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随访6个月~3年MRI,27例示下疝之扁桃体均回缩3~5mm,8例空洞消失,脊髓形态接近正常,19例空洞缩小.结论 采用后颅窝小骨窗减压及硬膜成形术,是治疗Chiari 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切除小脑扁桃体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疗效。方法对21例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病人采用切除下疝的小脑扁桃体。结果随访复查17例病人中,MRI均显示枕大池重新形成,脊髓空洞明显缩小,其中3例消失。结论小脑扁桃体切除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改良锁孔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iari畸形是一组以后颅窝狭小伴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为特点的先天发育异常性疾病,常合并脊髓空洞症。目前手术治疗方法较多,疗效差异较大。2005年1月-2008年12月,笔者科室收治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56例,采用后颅窝改良锁孔手术,行小骨窗减压及枕大池成形,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18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脑扁桃体下疝是一种临床上较常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是一种由胚胎发育异常所致的小脑扁桃体下部下降至枕骨大孔以下、颈椎管内的外科疾病。在临床上,小脑扁桃体下疝患者常合并出现脊髓空洞。目前,外科手术是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但是,因患者的发病机制及自然病史不详,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故尚无统一的手术标准,学界对于各类术式的临床疗效也存在争议。为此,本文针对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治疗中改良枕大池重建术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析,希望能够为广大患者的症状缓解及预后改善提供一定的帮助,现总结相关研究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治疗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的传统方法是后颅窝减压术.近年来由于对传统后颅窝减压术的缺陷认识加深,以及对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治疗方法也不断改进.我们采用枕大孔扩大减压,小脑扁桃体复位,枕大池重建术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脊髓空洞(CM-SM)复合征,并进行随访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hiari 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外科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Chiari 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合并寰枢椎脱位和/或齿状突型颅底凹陷者).所有患者均行“有限的后颅窝减压+小脑扁桃体切除+枕大池成形术”.结果 按Tator标准,出院时优30例,良5例;随访32例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6年,其中优23例,良7例,差2例;空洞缩小21例,消失7例.结论 “有限的后颅窝减压+小脑扁桃体切除+枕大池成形术”是目前治疗Chiari 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并且治疗效果比较令人满意.但不适合于合并寰枢椎脱位和/或齿状突型颅底凹陷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脊髓空洞的Chiari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3例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患者,应用显微手术进行小脑扁桃体下疝切除+脊髓中央管口松解+枕下减压扩大硬脑膜修补术治疗。结果优9例,良14例,无疗效一般和差的病例。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其中低热6例,头痛3例,1例进入延髓的血管损伤,无明显后遗症,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应用显微手术进行小脑扁桃体下疝切除+脊髓中央管口松解+枕下减压扩大硬脑膜修补术临床效果好,脊髓空洞减少或消失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硬膜扩大成形术联合后颅窝减压及下疝小脑扁桃体切除术治疗Chiari-Ⅰ畸形伴脊髓空洞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新郑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Chiari-Ⅰ畸形伴脊髓空洞患者,依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行硬膜扩大成形术+后颅窝减压术治疗;观察组行硬膜扩大成形术+后颅窝减压术+下疝小脑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临床疗效、1年脊髓空洞变化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发现,脊髓空洞最大直径>50%脊髓宽度时,观察组空洞总改善率较对照组高(P<0.05);而脊髓空洞最大直径<50%脊髓宽度时,两组空洞总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扩大成形术联合后颅窝减压及下疝小脑扁桃体切除术治疗Chiari-Ⅰ畸形伴脊髓空洞效果显著,能缩小或消除脊髓空洞最大直径>50%脊髓宽度患者空洞情况,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性 ,5 7岁 ,因双下肢乏力 3月收入我科 ,查体 :T6~ 10痛温觉减退 ,双下肢肌力Ⅳ级 ,双下肢腱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双侧踝阵挛阳性 ,其余无异常发现。头颅MRI提示 :空蝶鞍。颈椎及胸椎MRI提示 :小脑扁桃体小缘下疝至C2 上缘 ,枕大池消失 ,T4~ 8脊髓中央管扩大。诊断为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伴脊髓空洞症合并空蝶鞍。在全麻下行后颅凹减压及枕大池扩大成形术。术后半年患者上述症状消失 ,复查头颅MRI提示 :空蝶鞍无明显变化。颈胸椎MRI提示 :小脑扁桃体下缘回升至枕大孔上缘 ,枕大池形成 ,T4~ 8脊髓空洞消失。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改良枕大池重建术治疗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的术式选择、操作技巧及手术效果,探索该病手术治疗的适宜术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6年10月间采取改良枕大池重建手术治疗35例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前后影像学特征,手术方式及手术疗效.结果 35例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患者中Chiari畸形Ⅰ型18例,Ⅱ型17例;29例患者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6例临床症状无改变,3例行脊髓空洞分流术.随访平均2年,32例症状显著改善,25例患者脊髓空洞基本消失.结论 改良枕大池重建术避免了小脑下垂的同时义能有效地骨性减压:小脑扁桃体缩小主要采用电灼和软膜下切除相结合的方式,尽量保持局部软膜完整,减少术后粘连和复发;疏通四脑室中孔和侧孔流出道,通畅脑脊液循环;蛛网膜的悬吊和硬脑膜扩大修补是有效重建枕大池的重要措施.改良枕大池重建术是治疗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的相对合理的术式.根据本组数据提出了骨性减压和小脑扁桃体缩减的范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软膜下切除小脑扁桃体联合后颅窝小骨窗减压扩容术治疗合并脊髓空洞症的Chiari-I畸形的手术技术改进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行软脑膜下小脑扁桃体切除联合小骨窗减压扩容改良术治疗29例合并脊髓空洞症的Chiari-I畸形患者。取俯卧头颈同轴位,术中行后颅窝小骨窗减压,打开寰椎后弓;在保持软脑膜的完整的前提下将小脑扁桃体下疝入颈椎管内部分作软膜下切除;行四脑室正中孔处粘连松解;切开的蛛网膜与硬膜缘缝合避免形成医源性死腔;最后用自体筋膜修补减张缝合硬膜,全程控制脑脊液释放速度。结果 术后近期(1年以内),27例患者的神经症状明显好转, 3个月后复查MRI见延髓和上颈髓后方压迫解除,小脑扁桃体下缘至枕大孔以上平面,下疝解除,脊髓空洞明显缩小或消失。结论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改良软脑膜下小脑扁桃体切除联合后颅窝小骨窗减压扩容术是治疗Chiari-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与研究手术方式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并脊髓空洞症的疗效。方法病例时间: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研究对象:74例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并脊髓空洞症患者,将74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方式平均分为两组,常规组37例采取后颅窝减压术治疗,研究组37例采取后颅窝减压术联合小脑扁桃体下极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一周、三个月、六个月治疗总有效率均比常规组高;研究组发生4例并发症(10.81%),比常规组的3例(8.11%)高,差异较小,P0.05。结论后颅窝减压术+小脑扁桃体下极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并脊髓空洞症,治疗效果比较卓著。  相似文献   

16.
韩易  张少军  姜之全  刘后银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0):1280-1281,1284
目的:探讨枕下减压及枕大池重建治疗Arnold-ChiariⅠ型畸形(ACM-Ⅰ)合并脊髓空洞症(SM)的效果。方法:显微镜下对40例ACM-Ⅰ合并SM患者行后颅窝小骨窗枕下减压,改善脑脊液循环,并枕大池重建。结果:术后复查MRI示小脑扁桃体上抬至枕骨大孔水平,枕大池较前扩大。随访3~30个月,无死亡病例,临床症状改善35例,无变化5例,有效率87.50%;脊髓空洞缩小者33例,无变化7例,有效率82.50%。结论:枕下减压及枕大池重建是治疗ACM-Ⅰ合并SM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31例手术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中28例经MRI证实的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行后路枕下减压及小脑扁桃体切除术,3例经MRI与颅骨X线证实的chiari畸形合并颅底凹陷患者行后路枕下减压及寰枕融合术并评定其疗效.结果 出院时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或改善者27例,无改善但病情稳定者4例.随访26例患者,复查MRI脊髓空洞消失或基本消失20例,缩小3例,无变化3例.结论 后颅凹减压术,小脑扁桃体切除术,寰枕融合术及其不同组合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hiari-Ⅰ畸形伴脊髓空洞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并评价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在Chiari-Ⅰ畸形伴脊髓空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19例Chiari-Ⅰ畸形伴脊髓空洞术患者采取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术中对下疝的小脑扁桃体进行切除,并联合后颅窝减压术、硬脑膜成形术及蛛网膜粘连分解术,术后2-3个月复查MRI,观察疗效。结果术后症状及体转好转11例,稳定6例,2例出现上肢麻木情况加重,有效率89.5%。17例患者接受了定期头颅MRI复查,结果显示疝入椎管的小脑扁桃体消失,枕大池形成良好,10例患者脊髓空洞消失,7例患者较术前显著减小。结论Chiari-Ⅰ畸形伴脊髓空洞患者通过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减缓病情发展及恶化,术中创伤较小,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深度与脊髓空洞症以及临床主要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8例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患者小脑扁桃体下疝的深度、合并脊髓空洞情况、以及重要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学对照分析。结果小脑扁桃体下疝的深度在5mm及10mm以上伴有脊髓空洞症的比例及空洞长度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无合并脊髓空洞症的两种患者中,主要临床表现的轻、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MRI可以清晰的显示颅内神经结构及颅底骨质结构,可以准确观察小脑扁桃体下疝的深度及其合并症的表现,再结合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探讨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深度与脊髓空洞症以及临床主要表现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MRI检查可为临床对本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利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手术方式。方法:采用小脑扁桃体下疝切除 枕大池扩大成形术。结果:9例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患中男4例,女5例,年龄18-47岁,均经MRI检查确诊。术后近期肌力的恢复明显优于感觉的恢复。3-6个月复查的病例中,感觉恢复的速度好于肌力,可达正常或接近正常。6-24个月MRI复查的8例中,5例空洞变细如线,3例空洞消失,但脊髓形态仍细于正常1/5-1/4。结论:此术式损伤小,效果较好,要求:小脑扁桃体切实复位,四脑室正中孔开放,枕大池蛛网膜下腔扩大,枕肌缝合逐层严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