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方法将74例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型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加用益气通络活血中药口服,疗程为30d。观察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提高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法对DPN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与改善血液流变性及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川芎嗪注射液,15天为一个疗程,共用两个疗程,并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糖药物和神经营养等支持治疗,治疗组加服黄芪桂枝五物汤,12周为1疗程。治疗结束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清GSH-Px活性。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GSH-Px活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GSH-Px活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GSH-Px活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以及血清GSH-Px活性,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可能与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郭华 《中医学报》2016,(12):1874-1879
目的:观察复方芪藤通络汤联合依帕司他对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临床体征及症状、神经传导速度及糖代谢水平等的影响。方法:102例DP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治疗,并每次口服依帕司他50 mg,3次·d-1。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芪藤通络汤。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多伦多临床评分、血液流变学、神经传导速度和糖代谢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有效率86.27%,显著高于对照组6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多伦多临床评分、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神经传导速度各项指标及糖代谢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芪藤通络汤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老年2型DPN患者可有效改善其临床体征与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可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血液流变学及糖代谢各项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阴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es mellitus peripheral neuopathy,DPN)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DPN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控制饮食等基础治疗,对照组配合硫辛酸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滋阴活血柔肝汤口服配合针刺干预,共治疗4周。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疗效。检测两组血液流变学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症状指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9%(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滋阴活血柔肝汤联合针刺治疗阴虚血瘀型DPN,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i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8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黄连温胆汤治疗,疗程均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与总积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的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MNCV与SNCV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后的正中神经的MNCV与SNCV为(52.14±4.20)m/s和(44.28±4.01)m/s,高于对照组(50.04±3.97)m/s和(42.35±3.96)m/s;腓总神经的MNCV与SNCV为(47.58±3.99)m/s和(42.77±4.05)m/s,高于对照组(45.46±4.17)m/s和(40.34±3.92)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82%,高于对照组6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9.09%和4.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具有益气活血、通脉清热作用,治疗DPN有助于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佳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豁痰通脉饮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虚挟痰瘀型DPN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糖尿病基础治疗并口服甲钴胺分散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豁痰通脉饮口服,两组用药疗程相同。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经治疗后,两组双侧胫神经SNCV和MNCV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增快(P0.05),且观察组双侧胫神经SNCV和MNCV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豁痰通脉饮治疗DPN临床疗效良好,可加快神经传导速度,有效改善感觉异常、肢体疼痛、麻木等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桃蛭通瘀片对179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79例病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分为对照组(90例)和治疗组(8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教育、适量运动、饮食控制,维持原有降糖方案,治疗组予桃蛭通瘀片,对照组予甲钴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中医证候评分、Toronto评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神经传导速度(包括腓总神经和腓肠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能改善中医证候评分及Toronto评分(P0.05),且治疗组Toronto评分总体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左侧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右侧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TNF-α改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及与两组间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蛭通瘀片可改善DPN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及Toronto评分,同时在降低TNF-α及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方面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泡脚方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熟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80例2型糖尿病DP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治疗组采用泡脚方联合甲钴胺进行治疗,总疗程60 d。疗程结束后统计分析治疗前后两组临床总疗效、神经症状发生情况、神经传导速度,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65.0%(26/40),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3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组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正中神经MNCV、SNCV,腓总神经MNCV、SNCV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组患者正中神经MNCV、SNCV,腓总神经MNCV、SNC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与红细胞积压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与红细胞积压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泡脚方联合甲钴胺治疗可提高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总疗效,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四肢疼痛、发凉等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1和治疗组2,各30例。3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同时对照组予依帕司他片口服,治疗组1予桃红四物汤口服,治疗组2予针刺联合桃红四物汤口服,3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中医证候积分。结果对照组、治疗组1、治疗组2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3.33%,73.33%,96.67%,3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加快,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1、治疗组2对各项指标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2对各项指标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治疗组1(P0.05)。结论针刺联合桃红四物汤既能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又能提高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益气活血汤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汤预防全髋关节置换(THR)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行TH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治疗组行益气活血汤内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1、7、14天血小板(PLT)、凝血五项及术后3个月DVT形成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输血量。结果两组患者各发生DVT 4例,均发生在患侧肢体,发生率均为13.3%。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总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凝血五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天与本组治疗前凝血五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凝血五项同一观测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汤具有抗凝、溶栓作用,可以降低THR术后DVT形成的发生率,能减少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孙玉周  季海锋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5):99-100,102
目的探讨自拟通痹活血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同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的临床效果。方法204例糖尿病周同神经病变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通痹活血颗粒;对照组101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为69.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otornerveconductionvelocity,MNCV)在治疗后改善明显(P〈0.01),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conductionvelocity,SNCV)治疗后也得到改善(P〈0.05)。结论自拟通痹活血颗粒治疗能改善微循环、营养周围神经,明显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露萌  郭进  林敏  张家永  蔡霞英 《当代医学》2010,16(22):158-15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肌注维生素B1、甲钴胺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益气活血通痹汤组方治疗,两组连续用药30d,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感觉及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在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在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痹汤能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感觉及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显著改善患者肢体麻木疼痛的临床症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2例。予对照组患者氧疗、化痰、解痉、控制呼吸道感染等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患者小青龙汤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肺功能等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症状积分、肺功能均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青龙汤可以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丹红注射液联合中药通脉活血方和甲钴胺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甲钴胺组30例)和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通脉活血方,每日2次,每次100 mL,丹红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改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P〈0.05或P〈0.01),但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且优于纯西医治疗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压氧和灯盏花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6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0)。治疗组采用高压氧和灯盏花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32例,有效率91.43%,对照组有效19例,有效率63.33%,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2χ=7.54,P〈0.01),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结论高压氧与灯盏花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观音合剂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影响,从而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8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服用观音合剂,对照组服用脾氨肽,疗程1个月,随访6个月.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发病情况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于用药前、后6个月测定唾液SIgA含量.结果 两组疾病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唾液SIgA含量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观察组升高更为显著(P<0.01).结论 观音合剂能减少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证)患儿呼吸道感染的次数,改善中医证候,初步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患儿SIg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2年4月北京市某社区医院就诊的4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0例)给予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150例)给予健康教育联合常规降压治疗,观察两组的生活方式,白天和夜间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及SF-36量表评分.结果 观察组在坚持服药(65.3%)、心理健康(57.3%)、合理膳食(55.3%)、规律运动(36.0%)方面较对照组(分别为34.0%、33.3%、28.0%、15.3%)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白天收缩压[(124.55±13.73)mm Hg]、脉压差[(39.45±7.71)mm Hg]以及夜间的收缩压[(119.22±17.42)mmHg]、舒张压[(77.62±10.39)mm Hg]均低于对照组[(133.36± 16.09)、(43.63±10.42)、(126.48±17.17)、(83.81±12.67)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SF-36量表身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精神健康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依从性,对控制血压波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马来酸桂哌齐特与尼莫地平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中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组(治疗组)和尼莫地平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分析对比治疗后丽组的实验室各项检查指标:血液流变学、GCS等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用药后,血液流变学均有明显改善,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组改善更明显;治疗后,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组的GCS评分提高较对照组的更明显;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疗效优于尼莫地平治疗组,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