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恙虫病是以恙虫的幼虫(恙螨)为媒介而散播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为东方立克次体。各种鼠类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恙虫病流行于东南亚一带国家。国内见于台湾省及东南沿海各省。而80年代以来,北方发现了秋冬型恙虫病新疫区〔1〕。我县1996年4月发现首例恙虫病,10...  相似文献   

2.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来发病有增多趋势,临床表现趋向多样、复杂化,合并症多,极易造成误诊、漏诊。我院1996年5月~1997年10月共收治恙虫病66例,其中合并多脏器损害5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6例中合...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恙虫病自然疫源地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恙虫病自然疫源地流行病学调查沈阳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110031)鲁志新,胡玲美,蔡增林,金显涛,赵玉贵,朱忠红,陈庭才,李忠义1994年5~6月间,我们对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进行了恙虫病自然疫源地的调查,并从捕获的野鼠体内分离出5株恙虫病立克...  相似文献   

4.
我国秋冬型恙虫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秋冬型恙虫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吴光华1986年前.我国大陆恙虫病仅知流行于浙江以南地区,主要属夏季型,以地里纤恙螨[Leptotrom-bidium(L.)deliense]为主要媒介[1]。1960年2~3月在福建省龙海县发现恙虫病病人,证实我国...  相似文献   

5.
珲春:新发现的恙虫病自然疫源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2年5~6月,从吉林省珲春市敬信乡捕获的黑线姬鼠、大林姬鼠脏器中及体外寄生的恙螨分离到4株恙虫病立克次体;同时对当地人群、野鼠血清进行了恙虫病立克次体抗体调查,其阳性率分别为15.2%和16.4%。证实了该地区存在恙虫病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6.
密山市恙虫病自然疫源地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1993年5~6月间,我们对黑龙江省密山市进行了恙虫病自然疫源地调查,并从当地啮齿动物体内分离出5株恙虫病立克次体.包括Gilliam、Karp和Kato3个抗原型.其毒力较强,LD(50)=10(6,5)/0.2ml腹腔。从而证实了黑龙江省存在恙虫病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7.
山东费县鼠类血清恙虫病立克次体抗体动态观察济南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济南250014)刘运喜吴钦永杨占清彭佐林苗仲水54898部队丛乐滋苏明为了解费县地区鼠类自然感染恙虫病立克次体(Rt)情况,我们于1995年5月至1996年10月对该地鼠类血清Rt抗...  相似文献   

8.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易误诊.在我国以东南沿海及西南地区发病居多,有关报道多见,长江以北发病少,报道也少.自1995年以来,我地每年均有恙虫病发生,为总结北方恙虫病流行特征及临床特征,进一步提高对恙虫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改善预后,现将2000年8月~2004 年11 月我院收治的163例恙虫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山东费县秋冬型恙虫病疫源地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6年首次在山东费县发现恙虫病以来,病例逐年增多,为摸清本底情况,1995年5月~1997年4月我们对该地进行了恙虫病自然疫源地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疫源地调查点的选择选择发病一直较重的方城、胡阳、新桥、汪沟4乡镇为...  相似文献   

10.
驻恙虫病疫源地部队恙虫病立克次体抗体调查吴建平鲁志新解志刚蔡宁①王长仕①张海莲②许正莉②(沈阳军区后勤部军事医学研究所,沈阳,110031)自1992年春,证实吉林省珲春市存在恙虫病自然疫源地以来,驻地部队是否存在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和恙虫病流行,即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南澎列岛恙虫病疫源地的确立与人群防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中国南澎列岛恙虫病发病率近年明显增高,而国内并无该地区恙虫病疫源地的记载,为了当地军民的健康,本研究对该地区作为恙虫病疫源地进行全面调查与研究。方法 疫源地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当地预防措施的制定。结果 该地区为南亚热带岛屿疫源地,主要宿主为褐家鼠,主要媒介为里纤恙螨。褐家鼠与地里纤恙螨的季节消长与发病均一致。从宿主与媒介分离到恙虫病立克次体经鉴定为Karp株。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该岛临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河北省恙虫病疫源地内病例进行血清学分型和抗体动态观察,了解疫源地和非疫源地内人群恙虫病抗体阳性率,初步掌握恙虫病血清流行闰学规律。方法:采集患者病后不同时期的血清标本和疫源地内及非设源地内人群血清标本,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恙虫病抗体。结果:27例恙虫病患者均被证实为Gilliam血清型。病后第3d即可出现IgM和IgG抗体,20d至1年IgM和IgG抗体阳性率均为100%,抗体滴度高峰为病后10-19d,之后开始逐渐下降,疫源地内健康人群IgG和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70%和4.81%,提示可能存在隐性感染,非疫源地内未发现抗体阳性者。结论:初步阐明恙虫病的血清流行病学特点,在流行区可能存在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3.
东南沿海地区地理景观与恙虫病流行特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查明东南沿海地区恙虫病的流行特征,为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福建、浙江、江苏省选择有代表性的调查点,收集地理景观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现场调查及实验研究,了解鼠类、恙螨与恙虫病的关系.结果 东南沿海地区恙虫病按季节分布主要有2型.夏季型:流行于福建、浙江省;主要宿主动物为黄毛鼠、黄胸鼠;主要媒介为地里纤恙螨;流行于5-10月;恙虫病东方体为Gilliam型.秋冬型:流行于江苏省;主要宿主动物为黑线姬鼠、褐家鼠;主要媒介为小盾纤恙螨;流行于10-12月;恙虫病东方体为Kawasaki型.结论 福建、浙江、江苏省恙虫病的病原体型别、储存宿主、媒介恙螨与流行特征均有所不同,因此,采取的预防措施亦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南海重要岛屿恙虫病疫源地特点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比较南海重要岛屿(南澎列岛、南澳岛、万山群岛、硇洲岛、雷卅半岛)恙虫病疫源地特点。方法在各岛进行恙虫病疫源地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与基因型鉴定并制定预防措施。结果南海诸岛屿均为恙虫病南亚热带岛屿疫源地,主要宿主为褐家鼠,恙虫病东方体携带率为22.78%~33.75%。主要媒介为地里纤恙螨,恙虫病东方体携带率为40.00%~75.00%。从宿主与媒介分离到恙虫病东方体25株,经基因鉴定Karp15株、Kato8株、Yonchon2株。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各个岛屿村民与驻岛部队人群恙虫病抗体阳性率均较高。结论南海岛屿恙虫病疫源地存在一定特点,尤其是外来人群要做好防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河北某村恙虫病发病特点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阐明河北省疫源地恙虫病流行强度及其分布。方法:对1997年疫源地内发热人群进行登记和采血,通过血清凝集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病人血清中OXk抗体,恙虫病立克次体IgG和IgM,以确诊恙虫病病人。结果:疫源地居民恙虫病发病率为2.90%,各年龄组均粗发病,但以30-49岁年龄组为发病高峰,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病例仅分布于9-11月份,以10月份为发病高峰,各生产队居民发病率以1队和2队偏高。结论:河北省甘源地恙虫病发病强度较大,属秋季型疫源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汶川大地震后绵阳灾区卫生防疫及消杀工作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工作总结的方法对防疫消杀工作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累计处理遇难者和动物尸体676万多具,处理粪坑52万多个(次),清除蚊蝇孳生地351万多处,消杀面积9.3亿m2。蚊密度由21.77只/人工.小时减少到1.47只/人工.小时,蝇密度由0.73只/m2减少到0.11只/m2。鼠密度由4.26处/2000m减少到0.24处/2000m。生活饮用水合格率为97.45%。食品销售环节抽检合格率为91.47%,校园内小食品抽检合格率为84.68%。各类餐、饮、炊具合格率为92.00%。灾后应急接种甲肝疫苗100870人份,乙脑疫苗46779人份,流感疫苗464400人份。1~12月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病种中,肠道、呼吸道、虫媒和动物源性传染病的总发病率为310.1688/10万,较2007年下降26.72%。其中肠道、呼吸道、虫媒和动物源性传染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55.6977/10万、154.1012/10万、0.2325/10万和0.1363/10万,发病率分别较2007年下降35.81%、14.37%、58.63%和29.67%。[结论]卫生防疫工作措施得力,方法有效,全年未发生任何规模性传染病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闵行区外来人口肠道传染病综合管理模式,并评估效果。方法将辖区内外来人口集聚地作为肠道传染病易发地,收集2007—2011年闵行区肠道传染病易发地管理资料和传染病疫情资料。结果 2007—2011年共计管理肠道传染病易发地811个,"城中村"和建筑工地类型占80.27%,管理外来人口覆盖率为83.35%;外来人口肠道传染病发病率2010年较2006年下降了76.04%;2007—2011年食品摊贩、食品店、厕所和垃圾容器规范率以及土井井水含氯率逐年提高;5年来总体环境卫生规范率为54.40%,土井井水含氯率为87.95%,食品卫生规范符合率为30.30%,6岁以下儿童按时接种率为95.59%;外来人口调查对象知道疫苗可以预防传染病的占89.14%,知道肠道传染病传播途径的占83.52%,传染病知晓率较高。结论闵行区肠道传染病易发地管理达到了减少发病危险因素和控制传染病的目的。应继续加强食品和环境卫生治理,并积极探索外来人口多种传染病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1986年后,我国北方多个省份出现了恙虫病的暴发或流行,各地随之开展了多项研究。在检索、复习国内有关恙虫病文献报道的基础上,作者按各省的发病情况和研究结果进行了归类,概述了目前国内恙虫病的地理分布和各省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今后开展研究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北川擂鼓震区卫生防疫消毒效果和传染病的发病情况,为卫生防疫模式的转变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便携式余氯检测仪对防疫村落的地表水进行余氯检测和利用现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震区传染病进行监测.[结果]6月上旬防疫村落的地表水均检测到了余氯,测量值在0.20mg/L左右,转变卫生防疫消毒模式后,6月下旬为0.09mg/L,灾区在6月份未发现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结论]根据地表水余氯检测结果,可对消毒效果进行初步评价,既达到了防疫目的又保护了环境;通过对灾区传染病的监测,可为应急状态卫生防疫模式向过渡期卫生防疫模式的转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洪涝灾害地区环境卫生现状及干预效果,为救灾防病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现状调查和水质检测分析。结果灾区环境卫生状况差;水质合格率低;按三级水标准评价,干预后,干预点和对照点的大口井、手压井/机井、储水器的水质合格率分别为100.0%、36.8%、71.4%和31.6%、25.0%、24.1%。结论实施环境卫生治理等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灾区环境卫生状况,预防灾后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