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药效组分中药"黄金菊"对甲型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黄金菊"抗甲型流感病毒PR8(A/PR8/34/H1N1)的活性,为药效组分中药的发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MTT掺入比色法测定药效组分中药"黄金菊"对狗肾传代细胞(MD-CK)的毒性及对PR8的有效性,同时设定阳性药物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采用生物效价二剂量法对该药物与阳性药物的等效剂量进行比较.结果:该药物对MDCK细胞的TD50为1.9061mg·mL-1;TD0为0.625mg·mL-1;对流感病毒PR8的MIC为312.5μg·mL-1,IC50为112.8694μg·mL-1.双黄连粉针与"黄金菊"等反应剂量比为184.91%;病毒唑与"黄金菊"等反应剂量比为46.17%.结论:"黄金菊"具有对甲型流感病毒的直接抑制作用,且存在明显的量效反应关系,作用优于市场应用较广泛的双黄连粉针,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黄金菊粉针药效组分红外指纹表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艳丽  张贵君  孙素琴 《中成药》2006,28(2):172-175
目的:研究黄金菊粉针(金莲花、野菊花、金银花)药效组分的红外指纹表征,为建立中成药组分指纹鉴定法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oru 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及其导数光谱法进行测定,用相关系数法进行解析,用原料药和化学药效组分指纹表征表述质量特征。结果:黄金菊粉针有15个红外特征指纹峰(νcm-1),即3 735,2 931,1 664,1 614,1 450,1 408,1 360,1 291,1 191,1 067,915,768,687,597,417;二阶导数光谱的表征峰是1 416 cm-1。原料药效组分表征峰(νcm-1):金莲花为2 926,1 609;野菊花为1 660,1 609;金银花为767。化学药效组分表征峰(νcm-1):Baicalin为1664,1614,1450,1408,1067,915,768,687,597,417;O rientin为2931,1614,1291,1191;V itexin为1614,1360,1067,597;L inarin为1450,1067,597;Chorogen ic ac id为1614,1291,1191;Caffe ic ac id为1450,1360;Hyperin为1360,1291。结论:采用红外药效组分指纹表征鉴别法可评价黄金菊粉针的质量,可反映出其本质的主要特性,具有明显的专属性。  相似文献   

3.
黄金菊药效组分解热的生物效应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验证和进一步确定黄金菊解热的药效组分,为建立与其临床疗效对应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HPLC分析法确定初步药效组分基础上,采用大鼠的酵母致热实验,对发热模型进行连续10 h的体温检测,设立了黄金菊水煎剂组、药效组分的低中高剂量组、阳性组与模型组进行比较,同时选用同类病症常用药双黄连口服液进行同步对照。结果:空白组与模型组相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用药各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金菊的低、中、高药效组分组的大鼠体温在2~6 h的发热期内均低于模型组体温,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结论:黄金菊的药效组分(黄芩苷、绿原酸、荭草苷和牡荆苷)可以作为黄金菊的解热药效组分。  相似文献   

4.
同时分析黄金菊片剂中药效组分的方法(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用薄层色谱法(TLC)同时定性分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同时定量分析黄金菊片剂中药效组分黄芩苷-绿原酸-荭草苷-牡荆苷的方法,为建立中药与临床疗效对应的药效组分质量评价体系奠定基础。方法:TLC鉴别是以聚酰胺薄膜为固定相,以氯仿-乙酸乙酯-甲醇-甲酸(5:5:4:0.6)为展开剂,喷以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RP-HPLC法以Agela Venusil为色谱柱,以0.2%磷酸水(A)-乙腈(B)(0-30min,B 15%-30%线性洗脱)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340nm,并对专属性、线性、准确度和精密度等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4种成分TLC法检测分离度较好,RP-HPLC法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2均大于0.9995,平均回收率为98.99%-100.33%,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79%。结论:两种方法均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黄金菊片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固表解毒合剂体外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和鸡胚法,观察固表解毒合剂对甲型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并与其他处方为对照。结果:固表解毒合剂对MDCK细胞和鸡胚的毒性小;当药物浓度为0.045g/mL时可保护50%细胞不产生病变,药物浓度为0.056g/mL时可保护50%鸡胚不受感染。结论:固表解毒合剂对甲型流感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比其他处方强。  相似文献   

6.
桂枝挥发油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桂枝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桂皮醛体外对甲型流感病毒A/PR/8/34(H1N1)增殖的影响及对该流感病毒株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MTT法检测受试药物对狗肾传代细胞(MDCK)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及最大无毒浓度(TC0);血凝法测定甲型流感病毒(H1N1)对MDCK细胞的感染性;MTT法和细胞病变法(CPE)测定两种药物体外抑制流感病毒增殖的有效浓度(IC50)和治疗指数(TI)。计算肺指数及HE染色观察药物对流感病毒(H1N1)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桂枝挥发油和桂皮醛对MDCK细胞的TC50分别为5.38×10-3mg/ml和5.49×10-3mg/ml,TC0均为2.5×10-3mg/ml。桂枝挥发油和桂皮醛能抑制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内的增殖,其IC50分别为5.80×10-5mg/ml与5.31×10-5mg/ml,TI分别为92.82和103.35。桂枝挥发油0.174mg/kg和桂皮醛0.132mg/kg连续灌胃5d,明显降低病毒感染小鼠的肺指数,抑制率分别为26.7%和27.4%,并对病理组织形态有改善作用。结论:桂枝挥发油与桂皮醛体外明显抑制甲型流感病毒(H1N1)在MDCK细胞中的增殖,并对流感病毒株感染小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表明桂枝挥发油及桂皮醛具有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桂皮醛是桂枝挥发油抗病毒效应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不同制备方式的柴胡—黄芩药对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进而筛选出最适制备方式并基于自噬途径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以中药复方体外实验的三种常用方式制备柴胡—黄芩水提醇沉提取液、颗粒剂及含药血清,运用AlamarBlu?细胞毒性检测和神经氨酸酶活性检测法观察不同制备方式的抗病毒药效,并用非线性回归法计算不同制备方式的柴胡—黄芩药对对狗肾细胞株(Madin-Darby canine kidney, MDCK)的半数细胞毒性浓度(concentration of cytotoxicity 50%,CC50)、半数有效浓度(concentration for 50%of maximal effect, EC50)及选择性指数(selectirity index, SI)筛选出最适制备方式,并进一步采用免疫蛋白印记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并探讨其对流感所致自噬的影响。结果 柴胡—黄芩颗粒剂在0~1.56 mg/mL的浓度范围内对MDCK细胞的正常生长没有影响,存活率大于97%,且在此无毒范围内对甲型流感病毒神经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药黄金菊君药野菊花中6种抗炎组分含量。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结果:分析得到了君药中6种抗炎组分含量,即绿原酸,术犀草素.木犀草苷.蒙花苷,3,5二咖啡酰奎宁酸。结论:野菊花在黄金菊汤剂中的抗炎药效组分为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素-木犀草苷-蒙化苷-3.5二咖啡酰奎宁酸(10:1:1:4:17:6).为组分中药的发现和中药药效组分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提供了科学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液体外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以奥司他韦为阳性对照,采用CPE和MTT法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 CPE法结果表明热毒宁注射液最大无毒浓度(TC0)为16.2 mg/mL,半数中毒浓度为(TC50)为(24.5±8.1)mg/mL;MTT法测定结果表明热毒宁注射液TC0为16.2 mg/mL,TC50为(21.7±9.4)mg/mL。热毒宁注射液体外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结果显示,CPE法和MTT法热毒宁注射液作用感染细胞1次组半数有效浓度(IC50)为(900.0±173.2)、(933.3±57.7)μg/mL,治疗指数(TI)为27.2、23.2;热毒宁注射液作用感染细胞3次组IC50为(666.7±115.5)、(866.7±208.1)μg/mL,TI为36.7、25.0。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具有明显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喘可治注射液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株致小鼠肺炎模型的药效作用。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达菲组(27.5 mg·kg~(-1)·d~(-1))、喘可治注射液组(1.5 m L·kg~(-1)·d~(-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株滴鼻感染ICR小鼠造成病毒性肺炎模型,分别进行死亡保护实验、治疗性给药实验和预防性给药实验。死亡保护实验中每组20只小鼠,以2倍半数致死量(LD_(50))流感病毒液滴鼻感染,感染后当天开始给药,每天1次,连续4 d,观察感染后14 d内动物的死亡情况,并计算死亡率、死亡保护率;治疗性给药实验中每组10只小鼠,以0.8倍LD_(50)流感病毒液滴鼻感染,感染后当天开始给药,每天1次,连续4 d,于实验第5天处死小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及脑组织内发热介质前列腺素E_2(PGE_2),精氨酸加压素(AVP)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肺组织内相对病毒载量;预防性给药实验中每组10只小鼠,分组当天开始给药,每天1次,连续5 d,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以0.8倍LD_(50)流感病毒滴鼻感染ICR小鼠,感染后第4天称重后处死小鼠,计算各组肺指数、脾指数、胸腺指数及肺指数抑制率,Real-time PCR检测肺组织内相对病毒载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IL-8,PGE2含量,肺指数及肺组织内流感病毒株病毒载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性给予喘可治注射液可明显降低感染后小鼠的死亡率、肺组织内IL-8含量、脑组织内PGE_2含量及肺组织中流感病毒病毒载量(P0.05,P0.01);预防性给予喘可治注射液可显著提高感染小鼠的胸腺指数(P0.01),明显降低感染小鼠肺指数及肺组织中流感病毒病毒载量(P0.05);两种给药方式均可明显减轻支气管、血管周围及肺泡间质等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管腔内红细胞渗出。结论:喘可治注射液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病毒性肺炎小鼠模型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和抑制病毒复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单味中药抗流感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流行性病毒感冒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有着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中医药防治流行性感冒,价格低廉,效果明显,易于普及,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古至今用中药治疗普通感冒、病毒性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及退热疗效十分显著。许多中医药学者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结合传统的中医药基础理论,对具有抗流感病毒的单味中药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了抗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平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筛选出了大批对流感病毒有效的中草药及其复方制剂。鉴于中药在抗流感病毒方面的优势,本研究以查阅文献方法为主,就目前单味中药的研究状况给予总结,主要包括具有直接抗流感病毒作用和间接抗流感病毒作用的中草药;直接抗流感病毒作用的中药以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连翘、鱼腥草等为代表药,间接抗流感病毒作用的中药以儿茶、栀子、柴胡、甘草等为代表,总结了其抗流感病毒活性成分及相应中药部位的研究及作用机制,借鉴目前的研究成果,希望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总结2009年9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传染科收治的56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针对甲型H1N1流感提出如下护理重点:隔离、消毒、病情观察、高热的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中药汤剂的煎服法、心理护理等,以期为甲型H1N1流感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药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归纳中药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方法 检索近年来中药抗肿瘤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献并进行总结.结果 多糖、生物碱、皂苷等多种中药活性成分均有抗肿瘤效应,其作用机制多样.结论 中药抗肿瘤具有疗效确切、毒性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抗流感病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在体内外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在体外用MTT法检测EGCG对狗肾传代MDCK细胞的毒性浓度,用CPE法观察EGCG抑制甲型流感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在体内建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模型,通过观察小鼠病死率、生命延长率及肺病变程度指标判定其对小鼠肺炎的抑制作用和染毒小鼠的死亡保护作用。结果:EGCG在体外能有效抑制甲型流感病毒CPE的产生;口服EGCG能减少流感病毒A H1N1病毒株感染小鼠的病死率,延长存活时间,减轻小鼠肺组织病变程度。结论:EGCG具有很好的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防治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中医方药现代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经空气传播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是传染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中医药防治呼吸道传染病已有数千年历史。近几年,很多中药及其复方在防治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特别是急性传染病方面显示出了独特疗效。研究表明部分中药及复方对非典型性肺炎和H1N1流感等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疗效显著,具有明确的抑制病毒增殖、抑制细菌、抑制炎症级联反应等作用,部分药物还能同时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本文对近期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提示多种单味中药及其复方对SARS和甲型H1N1流感疗效确切,其中部分中药可增强西药的疗效或降低其副作用。此外,研究中应注意密切结合中医治病防病的基本理念以及中药组方规律,以患者为中心。  相似文献   

16.
中药活性成分降血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芳  刘东波 《中医药学报》2012,40(4):123-127
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中药活性成分如生物碱、黄酮、皂苷、多糖、萜类、不饱和脂肪酸等都具有防治糖尿病的作用。中药治疗糖尿病有着西药无法替代的优势,药效持久,副作用小。因此对中药有效成分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综述,为开发新型抗糖尿病中药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外周血中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含量变化。方法将82例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风热犯卫(51例)、热毒袭肺(22例)和风寒束表(9例)3个证型。根据患者意愿结合临床实际病情选择治疗方案,包括中医药治疗、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3种方案。检测治疗前后不同证型患者血清中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前,不同证型患者血清中与发热、炎症、咳嗽等疾病表征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如前列腺素G2、20-羧基花生四烯酸LTB4、高半胱氨酸等)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风寒束表组与风热犯卫组之间20-羟基花生四烯酸LTE4、花生四烯酸LTA4、亚麻酸等标志物,以及风寒束表组与热毒袭肺组之间前列腺素F1α、前列腺烷酸等标志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除各组的三磷酸尿苷,热毒袭肺组和风寒束表组的5,10-亚甲基四氢叶酸和前列腺素F1α以及风寒束表组的前列腺烷酸、高半胱氨酸、葡萄糖等标志物含量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标志物含量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证型之间各标志物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其中以6-酮基-前列腺素F1α的含量变化最为明显。结论不同证型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血清中部分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相对含量存在差异,从体内代谢物质的角度为中医辨证分型的科学性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盐酸阿比朵尔原料药、盐酸阿比朵尔胶囊(恩尔欣、奥司他韦胶囊(达菲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的抑制效率,检验盐酸阿比朵尔胶囊替代奥司他韦胶囊用于流感治疗的可能性。方法 本实验以奥司他韦胶囊为阳性对照药物,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抑制法、噻唑蓝(MTT比色法和血凝滴度法对其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进行了观察。结果 盐酸阿比朵尔原料药、盐酸阿比朵尔胶囊、奥司他韦胶囊在安全浓度范围内,对100 TCID50(病毒半数组织感染量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且呈明显量-效关系。其中盐酸阿比朵尔原料药抗病毒生物合成作用、对病毒直接杀伤作用和抗病毒吸附、穿入作用三种方式的治疗指数(TI分别为(3.08±0.34、(3.55±0.54、(3.26±0.32;盐酸阿比朵尔胶囊的分别为(3.12±0.40、(3.41±0.23、(4.20±0.43;奥司他韦胶囊的依次为(5.34±0.26、(1.19±0.16、(1.01±0.38。结论 盐酸阿比朵尔原料药、盐酸阿比朵尔胶囊在阻断流感病毒吸附、穿入作用和直接杀伤作用方面较奥司他韦胶囊效果好(P<0.01。奥司他韦胶囊的抗病毒生物合成作用较盐酸阿比朵尔和盐酸阿比朵尔胶囊强(P<0.01,因此盐酸阿比朵尔胶囊可以替代奥司他韦胶囊用于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