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对黑素细胞及酪氨酸酶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邓燕  杨柳 《新中医》2003,35(5):72-73
黑素细胞的含量和酪氨酸酶的活性是引起色素性皮肤病的主要原因。近年国内观察中药对体外培养人正常黑素细胞或鼠黑素瘤细胞的影响,观察中药对蘑菇酪氨酸酶的影响,阐明菟丝子、白芷、蒺藜、六味地黄丸、桃红四物汤等一批单味或复方中药具有激活或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调节黑素细胞的功能,增加或减少黑素生成的作用,为提高中医药治疗色素障碍性皮肤病疗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药调控酪氨酸酶活性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酪氨酸酶是黑素生成途径中的主要限速酶[1],体现在酪氨酸生成多巴和多巴醌的过程均需酪氨酸酶的参与。近年来,色素性皮肤病防治的研究热点趋向于中药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或激活作用,并有望通过这一途径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现对目前国内外有关中药调控酪氨酸酶活性的实验报道分析如下。 1 酪氨酸酶与色素性皮肤病 色素性皮肤病可分为色素减退和色素增加两大类,分别表现为皮肤颜色变白和变黑。白癜风是最常见的色素减退性皮肤病[2],发病率为0.5%~2%[3],发病原因复杂。而其发病机制则是由于人体皮肤和毛囊的黑素细胞内酪氨酸酶的活性减低或消…  相似文献   

3.
目的黑素代谢的主要酶是酪氨酸酶,研究影响酪氨酸酶活性的药物及其作用机理有助于开发新型黑素抑制剂和激活剂并为色素性皮肤病的治疗和美容化妆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黑素细胞的含量和酪氨酸酶的活性是引起黄褐斑、白癜风等色素性皮肤病的关键因素,黑素细胞含量的多少和酪氨酸酶活性的强弱直接决定色素性皮肤病的严重程度。从中医方面来看,黄褐斑、白癜风均可因肝肾不足,外邪入侵而发病。六味地黄方具有滋补肝肾之功效,对黄褐斑和白癜风疗效显著。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者正在研究六味地黄方对酪氨酸酶的活性和黑素细胞生成黑素的影响。阐明六味地黄方对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细胞的双重作用,为六味地黄方更加准确用于治疗黄褐斑和白癜风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信息动态     
孙章艳  邓燕 《河北中医》2016,(8):1125-1127
黑素细胞的含量和酪氨酸酶的活性是引起黄褐斑、白癜风等色素性皮肤病的关键因素,黑素细胞含量的多少和酪氨酸酶活性的强弱直接决定色素性皮肤病的严重程度.从中医方面来看,黄褐斑、白癜风均可因肝肾不足,外邪入侵而发病.六味地黄方具有滋补肝肾之功效,对黄褐斑和白癜风疗效显著.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者正在研究六味地黄方对酪氨酸酶的活性和黑素细胞生成黑素的影响.阐明六味地黄方对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细胞的双重作用,为六味地黄方更加准确用于治疗黄褐斑和白癜风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药祛斑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中药配制成皮肤外用和内服中药制剂,(1)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治疗前后病变部位皮肤表皮超微结构的改变,(2)测定药物组成各单味药及全方混合醇提液体外对酪氨酸酶的作用。结果:1、用药后表皮基底层和棘层细胞中黑素颗粒明显减少,与用药前有极显著差异。2、体外检测结果:(1)除珍珠粉未测出外,其它各单味药醇提液均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2)全方混合醇提液体外对酪氨酸酶亦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抑制强度与药量呈正相关。结论:直接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色素形成是中药祛斑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中药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闫军 《中草药》2002,33(4):378-380
酪氨酸酶是皮肤黑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限速酶,其活性与某些色素障碍性皮肤病有关。综述了中药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
对中医治疗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方剂69首进行计算机拆方排序,选出高频次出现中药82味,观察这些中药乙醇提取物对蘑菇酪氨酸酶和无细胞系统多巴色素自动氧化生成黑素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1味中药乙醇提取物在3个不同浓度对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生成量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其中白术、白僵蚕、藁本、白芨、白附子、沙苑子、六月雪、柿叶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与单体化合物熊果苷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研究这些中药的皮肤  相似文献   

9.
对中医治疗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方剂69首进行计算机拆方排序,选出高频次出现中药82味,观察这些中药乙醇提取物对蘑菇酪氨酸酶和无细胞系统多巴色素自动氧化生成黑素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1味中药乙醇提取物在3个不同浓度对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生成量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其中白术、白僵蚕、藁本、白芨、白附子、沙苑子、六月雪、柿叶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与单体化合物熊果苷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研究这些中药的皮肤脱色机制与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正>黑素细胞的数量及其生物学活性是引起色素性皮肤病的主要原因,黑素细胞沉着导致雀斑或色素痣;黑素细胞缺乏导致全身或局部皮肤变白,如白癜风。虽然大多数色素性皮肤病对健康不会构成重大危害,但有碍美容,由此对患者造成精神上的压力,影响其工作、学习、生活等。近年米,国内学者开始研究部分中药对黑素细胞的作用机制,以期望在传统中药中找到治疗色素性皮肤病的药物,现综述作用机制如下。1中药对黑素细胞的抑制作用1.1提高机体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清除多余超氧自由基黑素的生成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该过程除与酪氨  相似文献   

11.
中药对黑素细胞及酪氨酸酶双向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铮  肖艳  邓燕 《新中医》2008,40(4):117-118
黑素细胞(melanocytes,MC)合成黑素(Melanin)是机体的一种自稳保护机制,皮肤黑素含量过多、过少或缺乏等均可引起疾病,如黄褐斑、白癜风和白化病等.酪氨酸酶是皮肤黑素生物合成的主要限速酶,其活性与黑素合成含量呈正相关.因而影响黑素细胞和酪氨酸酶生物活性的药物可以用于色素障碍性皮肤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对中医治疗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方剂69首进行计算机拆方排序,选出高频次出现中药82 味,观察这些中药乙醇提取物对蘑菇酪氨酸酶和无细胞系统多巴色素自动氧化生成黑素量的影 响。结果显示11味中药乙醇提取物在3个不同浓度对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生成量呈剂量依赖性 抑制,其中白术、白僵蚕、藁本、白芨、白附子、沙苑子、六月雪、柿叶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与单体 化合物熊果苷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步研究这些中药的皮肤脱色机制与评估其临床应用 价值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张海燕  张理平 《中医研究》2005,18(11):60-62
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复方中药治疗黄褐斑的作用机制,认为:抑制黑素细胞增殖、降低酪氨酸酶活性,清除多余超氧自由基,调节微量元素的含量、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是复方中药祛斑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析祛斑中药组方干预黑素合成的主效应中药。方法采用3×2析因设计,以山楂、当归、山萸肉为考察因素,各设2水平,分别测定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多巴色素自动氧化生成黑素量、多巴自动氧化抑制率,并运用SPSS16.0软件辅助解析祛斑组方对干预黑素合成不同途径的主效应中药。结果组方中山萸肉对酪氨酸酶活性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山萸肉、当归对多巴色素自动氧化生成的黑素量具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山萸肉、当归对多巴自动氧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山萸肉在组方中贡献最大。结论山萸肉为组方中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多巴色素自动氧化生成黑素量、多巴自动氧化的主效应中药。  相似文献   

15.
吕东  张宝珍 《中医研究》1999,12(2):20-21
白癜风是一种原发性局限性或泛发性的皮肤色素脱失症,是由于皮肤和毛囊的黑素细胞内酪氨酸酶系统的功能减退、丧失所致。我国人群中患病率约为0.1%~2%[1]。笔者使用自拟中药方剂内服,加用复方补骨脂酊(本院配制)治疗白癜风患者79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加味七白膏的美白作用机理及对酪氨酸酶活性、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黑素瘤细胞,采用酶学方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490nm比色法测定黑素含量.结果 中药水煎液对黑素瘤细胞酪氨酸酶活性、黑素合成均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各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加味七白膏美白作用机理之一可能为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达到减少黑素合成的目的 而起到美白作用.  相似文献   

17.
鸡血藤治皮肤难症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皮病和鱼鳞病是皮肤病难症之一,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偶遇此二种病症,采用复方或单味鸡血藤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此二种病症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养颜青娥丸对小鼠B-16黑素瘤细胞株细胞增殖、黑素合成的影响及对细胞内酪氨酸酶的影响。 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养颜青娥丸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酶学方法研究养颜青娥丸对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470 nm比色法测定合成黑素含量A值。结果:研究发现养颜青娥丸对黑素细胞增殖及酪氨酸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对合成黑素含量有降低作用;组方单味药中杜仲、沙苑子、制首乌对黑素细胞增殖及酪氨酸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对合成黑素含量有降低作用;补骨脂、核桃肉对黑素细胞增殖及酪氨酸酶活性有促进作用,对合成黑素含量有增加作用。结论:养颜青娥丸对黄褐斑可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治疗机制不能单纯用生化学、酶学改变来解释。  相似文献   

19.
复方丹参滴丸为主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复方丹参滴丸在临床常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 ,我们在使用时发现部分同时患有血管炎类疾病的患者的临床症状也有明显改善。自 1 998年至今 ,笔者用复方丹参滴丸加维生素 C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4 0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 0例均为皮肤科门诊患者 ,符合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诊断标准[1 ] 。其中男 2 3例 ,女1 7例 ;年龄最小 2 2岁 ,最大 6 3岁 ,平均 4 2 .6岁 ;病程最短 3月 ,最长 3年 ;其中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1 1例 ,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肤病 1 5例 ,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1 4例。伴心血管疾病者 9例。2 治疗方法复方丹参滴丸…  相似文献   

20.
095 维药驱虫斑鸠菊治疗白癜风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白癜风是由于皮肤和毛囊内的黑素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减低或消失,导致黑素颗粒(即黑素体)生成的进行性减少或消失而引起的局限性或泛发性脱色素性病变,是一种后天的原发性皮肤色素脱失症,而非继发于其他皮肤病之后遗留的脱色素性病变。维吾尔医称为“白热斯”、“阿克拜来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