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概括肿瘤放化疗患者出现负性情绪的原因并探讨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嘉兴医院收治的280例接受放化疗的中晚期癌症患者进行研究;将2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0例;两组均实施放化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中晚期癌症放化疗患者负性情绪产生的因素主要以疾病复发、疾病及放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和治疗费用三项为主,且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三项因素的比例会发生变化。实验组患者干预后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53.31±4.72)分、(56.36±5.52)分,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61.89±5.39)分、(63.35±6.19)分,且各数据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掌握肿瘤放化疗患者负性情绪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科学的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2.
赵雅兰 《工企医刊》2014,27(4):920-92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疗法对泌尿系恶性肿瘤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程度。方法 将确诊为泌尿系恶性肿瘤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全部为初次住院,既往无精神病。对照组实施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支持、社会支持、患者互助治疗和行为训练等综合心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程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围手术期患者实施综合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保持平衡适应的心理状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手术及围手术期的其他综合治疗,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刘建蓉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483-2483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3月至2012年8月入住我院的4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经过3个月的治疗时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 治疗组在SAS、SDS数据对比中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负面情绪,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肿瘤和手术是人生中较大的负性事件,常导致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负性情绪不仅对患者造成心理上的痛苦,而且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预后都有重要的影响,给家庭、社会加重了负担,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胃癌患者发生焦虑及抑郁的比例高,患者在确诊后对治疗信心不足,会出现恐惧和忧伤情绪,因此对患者必须尊重,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安慰和护理干预,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和谐而又温馨的治疗休养环境,提供信息,学习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治疗自信心,以减轻负性情绪的不良影响。有效的心理干预,让患者解除心理顾虑,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次研究着重于了解对于冠心病患者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在2014年至2016年我院进行治疗的50名患者,50名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干预对照组25名与心理干预观察组25名,常规干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实行基础的护理干预.对心理干预观察组的25名患者,在实行基础护理干预的情况下,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在本次实验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理负面影响进行对比,对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程度进行评分.结果:通过实验研究表明,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后,与常规干预对照组的患者相比,患者的焦虑程度与抑郁程度均较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表明,对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在临床接受治疗时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的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值得在临床上讲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肝癌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90例老年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负面情绪的影响因素采取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在疾病认知、社会支持方面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疾病认知、社会支持是主要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调整负面情绪,改善身心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0例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存在心理问题,实施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然后再评SAS、SDS一次,并与心理干预前加以比较。结果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经过4周心理干预,其SAS、SDS评分分别由47.3&#177;11.6和48.96&#177;5.59降为41.4&#177;7.2和41.76&#177;6.72(P〈0.01);其焦虑及抑郁发生率分别由36.3%和46.3%降为11.3%和17.5%(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明显改善作用,有利于病人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肾脏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94例肾脏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为主要分组原则(47例/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8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85%(P<0.05).结论 对肾脏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工程》2015,(1):91-9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及护理效果,为临床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SDS及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负性情绪,阻断了患者的身心恶性循环,有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稳定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进入本院实施诊治的44例偏头痛患者视为调查对象,在任意编号后划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22)。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分无显著差距,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分明显下降,与参照组分数比较差距明显。参照组患者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健康及社会职能评分比较方面,均低于实验组患者。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缓解偏头痛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干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刘彩炼 《职业与健康》2012,28(9):1104-1105
目的调查住院青年癌症患者的情绪状况并探讨综合的心理干预对情绪状况的影响。方法对62例青年癌症患者采用自身配对设计,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其情绪状况,并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心理干预,观察比较患者在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况及SAS、SDS评定结果。结果青年癌症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80.65%、74.19%,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青年癌症患者有更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综合的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情绪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宫颈炎患者宫颈癌筛查前后心理状态变化及采取心理干预措施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6例进行宫颈癌筛查的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恐惧视觉模拟评分法(FAVS)评分,并记录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脉搏等基础体征变化.结果 两组干预后HAMA、SDS、FAV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t值分别为12.029、12.029、12.029、5.298、11.619、5.323,均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723、8.252、7.852,均P<0.05).两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脉搏跳动次数均低于干预前(t值分别为9.585、6.355、8.221、2.164、5.409、2.805,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33、3.533、5.165,均P<0.05).结论 宫颈炎患者宫颈癌筛查过程中易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可缓解其不良心理,维持基础体征稳定,有利于疾病的后续治疗,可为临床护理工作开展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sses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distress thermometer (DT) and the accompanying problem checklist (PC) as a screening tool fo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the sources of those distress at an outpatient cancer treatment center in Central California. Forty-three patients completed the DT and the PC. Based on a recommended DT cutoff score of 4,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as “distressed” (>4) and “not-distressed” (<4).

Respondents ranged in age from 34 to 87 years (mean = 60.44, SD = 12.05), the majority of whom were female (55.8%). The most common types of cancer diagnosis were breast cancer, followed by blood abnormality (i.e., blood disorders), lung, and bladder cancer. Based on the recommended DT cutoff score, 51% of patients were identified as significantly distressed. Result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DT score between the distressed and not-distressed groups, t(41) = ?4.25, < .001. The most commonly reported sources of distress were in the practical, emotional, and physical domains of the PC list.

Routine distress screening can significantly help improve identification of distress and the sources of the distress in cancer patients and enable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to facilitate appropriate psychosocial support and referrals.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and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patients on chronic hemodialysis.

Subjects and methods

A total of 72 patients on chronic hemodialysi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by using the K6 questionnaire,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OL) by using the EQ-5D questionnaire, and clinical parameters. Among the 72 patients, we also evaluated changes in K6 scores in 58 patients at 1-year follow-up.

Results

The mean K6 score was 3.7 ± 3.7 and 2 subjects (2.8 %) were defined as having psychological distress. K6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body fat percentage, albumin level, and EQ-5D scores in total subjects. K6 scores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EQ-5D scores in men and women. In the 1-year follow-up group, changes in K6 scores were weakly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changes in EQ-5D scores.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distress wa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HRQOL in patients on chronic hemodialysis. Coping strategies fo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might be useful in improving HRQOL in patients on hemodialysis.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400例心理痛苦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量表评估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心理痛苦发生情况,并分析心理痛苦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3年1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肿瘤外科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量表,对440名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进行心理痛苦筛查,并分析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调查对象中:①心理痛苦得分平均为4.46±2.07,心理痛苦≥>4分发生率为71.50% (286/400);②单因素分析显示:心理痛苦程度与年龄、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关系、家庭人均月收入、手术方式6个因素有关(,值分别为0.042、0.020、<0.001、<0.001、<0.001、0.001,均P<0.05),与有无配偶、职业分类、化疗后月经情况无关(均P>0.05);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医疗支付自费额度大是患者出现心理痛苦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463、2.107,均P<0.05),年龄增大和家庭关系和谐是患者出现心理痛苦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731、0.349,均P<0.05).结论 ①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心理痛苦发生率较高;②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高、医疗支付自费额度越大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越严重.为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心理疏导可能会减轻患者的心理痛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湖南省妇幼保健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18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90例,治疗组采取心理干预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焦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保胎成功率为91.1%,对照组为84.4%,治疗组保胎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满意率为93.3%,对照组为83.3%,治疗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采用心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以此提高治愈率,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反流性食管炎疑癌患者心理状态和疗效的影响。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69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每周2次,8周为1疗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采用SCL-90量表进行心理状态评定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干预组患者的SCL-90显示,除精神病性及敌对因子外,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饮食睡眠因子分数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94.64%,对照组为67.65%;干预前后两组心理状态及临床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疑癌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心理行为干预能显著改善其心理应激,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主诉胸闷症状与冠状动脉病变(CAD)的关系及心理干预治疗作用。方法:58例主诉胸闷入院的围绝经期妇女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与对照组28例,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G)等系列检查后,临床基础治疗基本相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治疗,两组均分别于入院时及6月后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评定主观症状的改善,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研究。结果:①两组心电图异常表现主要为窦性心动过速、偶发房性或室性早搏等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非特异性改变,SCAG阳性率均为3%左右,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心理干预治疗后,干预组的SAS与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干预前(P<0.01);③6月后自评定疗效的总有效率,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诉胸闷的围绝经期妇女心血管系统客观表现主要为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的非特异性改变或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紊乱,心理干预治疗可通过减轻或消除其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改善其主观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康复的疗效及其治疗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的76例患者,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观察2组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完成后均得到降低,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过程中,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分别为94.7%、76.3%,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的提高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排解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得到提高,对于提高治疗效果以及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的不良心理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在该院接受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心理变化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均存在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应重视全子宫切除病人术前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在术前具备耐受,及术后尽早地恢复其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