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内孤立性结节的CT动态增强扫描资料,包括肺癌18例和肺结核球6例。测量各结节CT动态增强扫描中不同时间点(0s、30s、70s、120s和180s)相同层面感兴趣区的CT值,描绘并比较两种结节的CT动态增强时间-密度曲线。结果肺癌结节CT增强扫描后各时间点平均CT值较增强前增高在30Hu以上,而肺结核强化CT平均值增高在10Hu以下。两种结节的CT动态增强扫描的时间-密度曲线形态不同。结论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肺癌和肺结核结节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扫描对胸部孤立性结节(SPN)的定性价值。方法:对40例胸部结节(其中恶性结节25例,炎性结节8例,良性结节7例)先平扫确定结节范围。以5ml/s和3ml/s两种速率分别在结节中心层面行CT动态增强扫描,记录SPN增强前后的CT值、强化峰值(PH)和峰值时间(PT),结果:恶性结节以中等强化为主,净增值80%(20/25)在20~60Hu之间,20%(5/25)>60Hu或<20Hu。增强峰值和峰值时间分别为(31.31±10.62)Hu、45s。时间-密度曲线(T-DC)呈缓慢升高型;炎性结节呈重度强化为主,净增值均>40Hu。增强峰值(49.25±12.44)Hu,峰值时间为80s和140s。曲线中出现上升后下降又上升的特点。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反映胸部结节血流的动力学特性,可无创性评价和诊断SPN。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直径≤3cm周围型肺癌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或临床针对性治疗有效的77例直径≤3cm孤立性肺结节病灶(其中周围型肺癌50例,肺炎性结节21例,结核球5例,转移瘤1例)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分别于注射对比剂后8、15、22、29、36、43、50、60、90、120、180s各扫描1次,绘出病灶动态增强时间-密度曲线,计算病灶最大增强线性斜率(SS)、强化峰值(PH)、血流灌注量(BP)。结果肺癌时间-密度曲线形态主要表现为起始呈慢升,后呈急升达峰值,再慢降型;肺炎性结节时间-密度曲线形态主要表现为起始呈急升、再慢升达峰值、再慢降型;肺结核球、转移瘤的时间-密度曲线形态多呈一低平曲线。肺癌平均SS、BP、PH分别为3.12±2.11%/s、0.79±0.72ml·min-1·ml-1、39.36±16.67Hu。肺炎性结节平均SS、BP、PH分别为4.86±3.39%/s、1.28±0.98ml·min-1·ml-1、65.89±21.35Hu。结核球平均SS、BP、PH分别为0.66±0.1%/s、0.17±0.05ml·min-1·ml-1、12.75±3.75Hu。转移瘤PH为4.47Hu。结论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反映直径≤3cm周围型肺癌的血流动力学有特征性,对周围型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有较大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螺旋CT增强扫描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周围型小肺癌CT平扫具有以下特征:肺小结节边缘分叶征,棘状突起和毛刺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动态增强CT扫描周围型小肺癌病灶于增强1~2min扫描其强化峰值最高,随后于3~4min后病灶强化缓慢下降,强化值在20-60HU,其时间密度曲线呈抛物线状。[结论]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提高周围型小肺癌的正确诊断率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态CT增强扫描在良恶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先对病灶进行平扫,以3ml/s速率注入造影剂80~100ml后30s、1、2、3、4、5、7min对病灶进行薄层增强扫描,分析强化值,时间-密度曲线(T-DC)及强化形态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价值。结果:82例肺结节中恶性62例(均为肺癌),良性20例。恶性结节强化值(38.5±14.5)Hu明显高于良性结节(18.2±16.2)Hu(P<0.01)。在强化特征方面28例肺癌出现高密度点条状强化,30例肺癌和4例良性结节强化不均匀,3例肺癌和4例良性结节强化均匀,4例结核球和1例炎性假瘤呈环状强化,8例结核球不强化。恶性结节增强后,CT值立即升高,3分钟形成强化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而良性结节特别是结核球增强后,CT值缓慢上升,无明显峰值出现。周围型肺癌强化类型以中重度结节状强化为主,肺结核球以无强化或轻度边缘性强化为主。结论:动态CT增强扫描对良恶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继成  毛峰  张传军  汪毅 《安徽医学》2008,29(2):150-152
目的 探讨肺癌结节与结核球、炎性假瘤的螺旋CT对比增强表现特点与诊断价值。方法 16例肺结节均行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后20s开始,再于1min、2min、3min及4分钟各扫描1次,测得多期CT值,绘制出时间-CT增加值曲线。结果 肺癌结节增强峰值出现较晚呈慢升慢降型,炎性假瘤增强峰值出现早,增强更显著呈快升慢降型或快升快降型,结核球无增强峰值类似直线型。结论 分析时间-CT增加值曲线,可以基本做出结核球的诊断,肺癌结节与炎性假瘤的时间-CT增加值曲线有交叉,需详细分析其增强峰值出现的时间、大小、延迟后所持续的时间,再结合平扫结节的CT征象,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同层动态增强扫描鉴别肺内良、恶性结节的临床价值。 方法:利用CT同层动态增强扫描方法对39例肺内孤立性结节(SPNs)患者的不同增强模式进行分析,并绘制SPNs强化的时间-密度曲线、测量其强化峰值和CT净增值。 结果:良、恶性结节强化后具有不同的时间-密度曲线模式和CT净增值。肺癌的CT净增值[(41.9±2.8)]Hu高于结核的CT净增值[(11.7±7.85)Hu](P<0.01);炎性结节的CT净增值[(43.6±7.7)Hu]与肺癌的CT净增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肺癌的时间-密度曲线为初始急剧上升后缓慢下降,最后保持稳定水平;炎性结节曲线呈持续上升(无下降)趋势;肺结核的曲线呈平缓走行,无明显起伏。结论:CT同层动态增强扫描是用一种无创性方式对SPNs血流模式提供定量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螺旋CT快速成像,薄层扫描的优点,进一步了解肿瘤血管成像机理,掌握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搜集38例肺孤立性结节患者,行MSCT动态增强扫描(以3ml/S的流率注入,对比剂100ml)。记录孤立性肺结节增强前的CT值,强化值,查找手术病理切片及临床追踪。结果恶性与炎性结节强化值明显高于良性结节,但炎性结节强化峰值提前于肺癌。炎性与良性结节增强的CT值无显著差异。炎症结节的峰值位于注药后30S附近,而小肺癌的峰值位于1~3min。结核结节无明显强化。结论 MSCT增强扫描依肿瘤血管峰值时间有助于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及CT动态增强扫描定性价值.方法 2000年-2010年间,选择60例肺内孤立性结节患者,先常规扫描用于结节定位,再行薄层(3 mm~5 mm)平扫,后经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欧乃派克)100 mL,对选定的结节中心行动态CT增强扫描,测量病灶增强前后的CT值.结果 肺内孤立结节体积越大恶性概率越高;短细毛刺及深分叶和锯齿状突起多见恶性肿瘤征象;CT值一般高于160 Hu为良性;肺炎性结节以重度强化为主,净增值〉60 Hu,动态曲线呈持续上升型,肺癌性结节以轻~中度强化为主,净增值为20~60 Hu,动态曲线呈缓慢持续升高型,肺结核结节以轻度强化为主,净增值〈20 Hu,动态曲线呈平坦型.结论 肺内孤立性结节形态及动态CT增强扫描对结节的鉴别诊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快速成像、薄层扫描等优点,探讨肺部常见肿瘤(周围型肺癌、炎性结节、结核结节)强化特征,进一步掌握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43例肺孤立性结节患者,行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以3 mL/s的流率注入,碘普罗胺300对比剂100 mL)。记录孤立性肺结节增强前的CT值、强化值,查找手术病理切片及临床追踪。结果周围型肺癌与炎性结节强化值明显高于结核结节,但炎性结节强化峰值提前于肺癌,炎症结节的峰值位于注药后35 s附近,而周围型肺癌的峰值位于1 min~ 3 min.结核结节无明显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依肿瘤血管峰值时间有助于鉴别周围型肺癌、炎性结节、结核结节,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可以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1.
“时间-密度曲线”在肺孤立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向君  张铎  孟恒  陈彪 《吉林医学》2002,23(6):336-338
目的 :探讨“时间 -密度曲线”在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82例肺内孤立性结节病灶 ,进行动态和小螺旋靶增强扫描 ,采用层厚 3mm ,螺距 1~ 1 5 ,10 0ml造影剂以 2 5ml/s速度静脉注射。分别于延时后 1min ,2min ,3min ,5min四个时相扫描 ,并测量病灶CT值 ,绘制“时间 -密度曲线”。结果 :不同性质的病灶增强值不同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肺癌的增强值 4 0 5± 4 9Hu ,低度恶性肿瘤增强值 34 3± 5 8Hu ,良性肿瘤增强值 11 0± 5 4Hu ,结核瘤增强值 8 2± 2 4Hu ,炎性假瘤增强值 5 4 4± 6 0Hu。结论 :“时间 -密度曲线”分析在肺内孤立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在扫描中 ,根据病灶的大小选择不同的扫描方式 ,是提高诊断率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23例≤3cm的肺部孤立性、实质性病灶进行简易动态CT扫描.其中M例为肺癌,7例为结核病.结果肺癌增强显著,首2分钟增强平均值4又HU,所有病例增强值>20Hu.肺结核瘤轻度增强或不增强,首2分钟增强平均伍6Hu,所有结核瘤增强征<历HU.作者认为应用*T检测肺结节的增强程度,有助于小肺病与结核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动态增强CT扫描对肺结核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CT扫描对肺结核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肺结核瘤38例,平扫后,以2ml/s速率注入造影剂后1~5min薄层扫描.分析强化值、时间一密度曲线及强化形态.将CT表现与富血管度作相关性分析.结果38例结核瘤增强后扫描除2例外,强化值均小于20Hu,与周围型肺癌、炎性假瘤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核瘤的主要强化形态是无强化及包膜样强化(分别为19例、16例),占92%,完全性强化及周围性强化分别为2例、1例.结核瘤的无强化区为干酪样坏死灶,结核瘤的不同强化形态取决于包膜的富血管、完整度及厚度.结核瘤的时间密度一曲线低平,无明显峰值.结论结核瘤动态增强CT扫描在强化值、时间一密度曲线及强化形态均有一定特征,可与周围型肺癌及炎性肿块相鉴别.  相似文献   

14.
孤立性肺结节CT动态增强扫描的实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CT动态增强扫描的实用技术方法及其诊断应用价值。方法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98例孤立性肺结节,行CT动态增强扫描,延时时间为30、90、180、300、480秒,计算结节病灶的增强值及结节/主动脉强化峰值比:描绘三组结节动态增强扫描时间-密度曲线,比较其形态特点。结果恶性和活动性炎性结节的增强值及结节/主动脉强化峰值比明显高于良性结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二者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三组结节常规动态增强扫描的时间-密度曲线形态不同,有利于三组结节间的鉴别诊断。结论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肺内三组SPN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CT动态增强在诊断周围型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特点,测量孤立性肺结节平扫及增强后CT值。依据增强后各时期CT均值和平扫CT值计算孤立性肺结节的最大增强值。结果周围型肺癌的最大CT强化均值为(71.59±17.61)HU,周围型肺癌增强后除15s之外,各期CT至与平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型肺癌增量峰值开始于75s,至195s最高。其中,15s时增强值与75、135、195s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75、135、195s增强值两两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T平扫定性正确率根据有无分叶、毛刺、空泡征、血管连接征及胸膜凹陷征为85.00%,增强扫描后定性正确率为98.33%,显著高于CT平扫,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动态增强扫描可清楚显示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提高对周围型肺癌的检出率,为临床医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CT动态增强扫描鉴别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特异性与灵敏度,并分析三种类型结节的特征参数和动态增强的时间-密度曲线。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56例,使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CT诊断结果与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分析该方法的特异性与灵敏度。对病理类型已确诊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恶性结节、良性结节和炎性结节CT动态增强扫描的特征参数和动态增强的时间-密度曲线的区别和联系。结果 CT动态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诊断的灵敏度为92.31%,特异性为85.00%;恶性结节、良性结节和炎性结节动态增强的时间-密度曲线的走势存在差异;恶性结节和炎性结节的强化峰值(PH)、孤立性肺结节强化峰值和主动脉强化值之比(SPH/PPH)与良性结节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恶性结节的PH、SPH/PPH与炎性结节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动态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有利于提高孤立性肺结节的确诊率。CT动态增强扫描的特征参数和动态增强的时间-密度曲线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乳腺疾病CT动态扫描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T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5 5例女性乳腺疾病患者,其中乳腺癌2 8例,乳腺纤维腺瘤2 2例,乳腺增生病5例。平扫发现病变后,团注造影剂约80 ml,于注射开始后2 5s行全胸部增强扫描,然后于注射5 0 s后每隔2 0 s行同层动态扫描,共扫描1 6次。结合时间-密度曲线,求出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平均增强峰值及其发生时间,比较分析其动态增强曲线特征。结果:乳腺良恶性病变不同时间的平均增强△CT值差异显著(P<0 .0 1 )。乳腺癌平均增强峰值约5 8Hu,峰值时间约于注速开始后1 1 0 s~1 5 0 s,而乳腺纤维腺瘤分别为38Hu、2 70 s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时间—密度曲线明显不同。乳腺癌呈早期快速上升-峰值平台-缓慢下降型,乳腺纤维腺瘤为渐进性上升型。结论:CT动态扫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大的价值,可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