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人发育骨与软骨中的表达和分布,认识这两种生长因子在人发育骨与软骨中的作用,用组织学、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对临床经过石蜡包埋的人发育骨与软骨组织进行定位、定性检测。结果显示TGFβ和bFGF在人发育的骨与软骨细胞中共同表达。作者认为TGFβ和bFGF协同作用可能在人发育骨与软骨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微小颗粒骨异位成骨过程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通过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在自体微小颗粒骨异位成骨过程中的表达 ,探讨微小颗粒骨移植的成骨机制。 方法  4 8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在臀大肌肌袋内植入自体微小颗粒骨及自体块状骨。术后按期取材 ,进行组织学、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染色。 结果  (1)颗粒骨在成骨过程中吸收较快 ,至术后 2 8d时完全被新生骨替代。块状骨成骨能力弱 ,以骨吸收为主。 (2 )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颗粒骨异位成骨能力强于块状骨 ,bFGF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碱性细胞生长因子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人乳腺癌组织为恶性肿瘤标本模型,乳腺纤维腺瘤为良性肿瘤标本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bFGF与TGF β1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bFGF、TGF β1平均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乳腺纤维瘤组织(P<0.05)。结论bFGF与TGF β1在乳腺癌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促进作用,bFGF与TGF β1表达是乳腺癌预后不良因素之一,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4.
于华平  谢军 《西南军医》2011,13(2):220-221
目的探讨转化生化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TGF-β1)在皮肌炎发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和相关临床意义。方法 18例皮肌炎患者活检皮肤组织(DM组)和17例正常活检皮肤组织(正常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测定TGF-β1,对两组TGF-β1表达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TGF-β1阳性颗粒定位在皮肤组织细胞的胞浆内和胞膜上;在DM组皮肤组织上的TGF-β1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在肺X线片上,DM患者中有11例肺纹理增多、增粗或纤维化,其TGF-β1分别高于无肺纹理增多、增粗或纤维化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TGF-β1可能参与皮肌炎的整个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方法培养1月龄新西兰兔关节软骨细胞,在每次换液时加入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0ng/ml,铺满后收集细胞,作关节软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常规及电镜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光镜下实验组细胞明显呈棕色,电镜下细胞膜表面有明显的胶金颗粒黏附。结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促进关节软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重组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饰胶蛋白的融合蛋白(GST-Decorin)对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作用,探索瘢痕治疗的新方法。方法采用RT-PCR技术克隆饰胶蛋白(Decorin)cDNA并连接到pGEX-4T-1载体上,大肠杆菌内表达GST-Decorin;体外分离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加入1∶6.25,1∶12.50,1∶25.00,1∶50.00,1∶100.00稀释度的GST-Decorin,经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速度;进一步将2mg/L的TGF-β  相似文献   

7.
肿瘤血管形成 (Tumorangiogenesis)是乳腺癌生长、转移的重要机制之一。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 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参与了肿瘤血管形成过程 ,并与人体多种恶性肿瘤的生长、转移及预后有密切关系。本研究通过检测bF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1 材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采用我院 1988年~ 1998年收治的女性乳腺癌病例 ,收集性别、年龄、手术日期、手术方式、病理类型、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辅助治疗、死亡日期、终检日期。其…  相似文献   

8.
骆硕  苏新桃  郭晓  王雅慧  李全香 《武警医学》2011,22(7):568-570,574
 目的 探讨Ras相关区域家族1A (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RASSF1A)基因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增生子宫内膜中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及RT-PCR方法检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bFGF及RASSF1A基因的表达状况,观察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 子宫内膜癌中bFGF表达强度与各临床病理参数密切相关,随着组织分化程度降低、肌层浸润加深和手术-病理分期的增高而逐渐增大(P< 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无关( P>0.05).(2)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RASSF1A表达水平与各临床病理参数密切相关,随着组织分化程度降低、肌层浸润加深和手术-病理分期的增高,RASSF1A表达逐渐降低(P< 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无关( P>0.05).结论 bFGF是子宫内膜癌组织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其高表达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RASSF1A的低表达促进了肿瘤的发生,两种因子的检测对子宫内膜腺癌的早期诊断、恶性程度的判定及预测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自体皮浆移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为虎  汪涛 《中华创伤杂志》2000,16(10):628-628
自体皮浆移植术是近年来救治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为解决自体皮源不足开辟了新途径 ,但也存在着自体皮浆细胞扩展较慢、创面愈合时间较长等局限。笔者尝试对施行自体皮浆移植术的 30例严重烧伤患者使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 ,商品名贝复济 ,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利用其促进细胞增殖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资料与方法1.近 2年的大面积烧伤患者中 (排除糖尿病等基础病及严重并发症 )选取30例实施自体皮浆移植术。其中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 (2 3.4± 7.5 ) (16~ 5 7)岁。烧伤面积 …  相似文献   

10.
腮腺创伤修复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腮腺创伤修复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宏观、体视学、显微镜图象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腮腺部分切除术后剩余腺体bFGF的表达变化进行了动态分阶段分析。结果:bFGF在损伤刺激后发生高表达,伤后1d最高,之后逐渐降低,至伤后8w恢复正常。与之相伴随,间质组织在前2W明显增生,以后逐渐减少,腺泡细胞在前2w 大量萎缩凋亡,2w后又再生,8w恢复正常。结论:bFGF是强丝裂原和生血管因子,是参与腮腺创伤修复的重要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大鼠坐骨神经钳夹伤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 102 只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 只,对照及实验组各48 只,用持针钳钳夹坐骨神经,于伤后4 小时、1,3,7,10,14,21,28 天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 PCR) 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alpha-32p- dCTP放射自显影,检测大鼠坐骨神经钳夹伤局部、腰4 ~6 背根节及相应脊髓节段bFGFmRNA的动态变化。结果 实验组伤后4 小时bFGFmRNA在损伤局部、脊髓及背根节的表达均开始增强,分别为1.41±0.10,1.78±0 .10 和2.17±0.12;伤后7 天表达值最高,分别为2.72±0.14,3 .65±0.17 和3.90 ±0.06;伤后28 天表达值为1.23 ±0.06 ,1.43±0 .05,1 .78±0.03,降至正常及对照组水平(P> 0.05)。结论 周围神经损伤后内源性bFGFmRNA表达增强有助于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商品名贝复济)对烧伤、供皮区、外伤和慢性创面愈合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83例患者按照创面的可分性分为两部分。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加rh-bFGF,对照组不加,第1部分110例采用随机自身对照法,观察同一创面不同区域或同体对称部位创面的愈合效果。第2部分73例患者,采用开放试验。分别观察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在不同时间内的创面愈合率。结果  相似文献   

13.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周围神经功能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受损伤的周围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以钳夹损伤左侧坐骨神经大鼠为模型,治疗组肌肉注射bFGF,对照组注射等渗盐水,隔日1次。术后2,3,4周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损伤侧及健侧坐骨神经,腓肠肌进行功能检测,以健侧为100%,求出损伤侧各指标的恢复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骨肿瘤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水平,探讨bFGF对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18例良性骨肿瘤患者、21例恶性骨肿瘤患者及15例健康献血员血清bFGF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恶性骨肿瘤患者血清bFGF的水平为(78.3±25.1)pg/L,明显高于良性骨肿瘤患者血清bFGF的水平[(37.4±17.1)pg/L,P<0.01]及健康对照组水平[(29.3±14.1)pg/L,P<0.01],而后两者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恶性骨肿瘤患者存在bFGF的高表达,检测血清bFGF的水平有助于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减轻周围神经在缓慢牵拉过程中的损伤,增加神经延长率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的组织扩张器,对大白兔坐骨神经行扩张延长的同时,辅以脉冲电磁场(PEM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处理。最后,测定神经延长率(NER)、运动传导速度(MCV)及组织病理观察。结果NER在PEMF组及bFGF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MCV的降低却显著较轻。组织病理显示,PEMF及bFGF组的神经变性轻,雪旺氏细胞增殖,新生毛细血管及髓鞘却较明显。结论PEMF及bFGF可减轻神经在扩张期间的损伤,增加延长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联合肝素治疗下肢慢性缺血的作用.材料与方法采用切除左侧后肢股动脉方法制作兔下肢慢性缺血模型.18只兔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B、C为治疗组,分别经肌肉注射bFGF 10 μg 5 ml mM Tris缓冲液、bFGF 10 μg 5 ml mMTris缓冲液 肝素1000 U.处死前行血管造影、毛细血管密度检测及病理学检查.结果 治疗组血压显著高于对照组,C组高于B组.治疗组可见丰富的侧支血管形成,微血管密度和微血管/肌纤维束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C组明显高于B组.结论 肌肉注射bFGF能有效促进缺血肢体血管新生,是治疗下肢远端缺血性病变有效方法之一.肝素对bFGF具有协同促进作用,可显著增强其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17.
血脑屏障(BBB)能否让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通过并发挥其神经营养因子作用其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采用125I-标记bFGF经动物腹腔注射后25min检测实验动物全身各组织放射活度,计算各组织bFGF的含量。结果:脑bFGF含量在成年鼠组为(17.36±8.30)pg/mg.新生鼠组为(31.96±10.11)pg/mg,新生鼠缺氧组为(56.68±15.79)pg/mg,各组相差具有显著意义(P<0.05~0.01);以同一时相血液bFGF含量为参照,成年鼠组脑bFGF含量占全血bFGF含量的(6.51±3.80)%,在新生鼠组为(14.09±3.12)%,在新生鼠缺氧组为(26.24±11.83)%,各组相差具有显著意义(P<0.05~0.005)。结果提示:bFGF可通过血脑屏障。新生鼠组及其在缺氧状态下应用bFGF,可使脑内bFGF含量较成年鼠组显著增多,故bFGF可能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及化学显色法分别对47例AL初治患者、8例复发患者化疗前及化疗后11例完全缓解(CR)患者、13例难治(NR)患者血清bFGF及TSGF的水平分别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AL初治组及复发组血清bFG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水平,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6.71,6.18,P<0.001);AL初治组及复发组血清TSG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水平,差异非常显著(t=6.847,5.009,P<0.001);CR患者血清bFGF水平及TSGF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t=1.11,1.482,P>0.0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NR组化疗前血清bFGF水平明显高于CR组化疗前的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2.43,P<0.05),而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NR组与CR组化疗前血清bFGF水平无显著性差异(t=0.76,P>0.05);ALL与AML患者NR组化疗前血清TSGF水平均高于CR组化疗前的水平,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29,2.13,P<0.01,0.05);血清bFGF水平与TSGF水平呈正相关(r=0.5263,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bFGF及TSGF水平对了解AL的发生、发展及疗效观察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human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rhbFGF)对激光眼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采用氩离子激光照射(功率180~270mW)致视网膜损伤的恒河猴分4组,每组4只。其中2组动物自照射后11~12h开始每3天1次分别球后注射rhbFGF1μg/kg和2μg/kg,1组动物于相同时间注射地塞米松1mg/kg作为阳性对照,另1组为照射对照组。激光照射后即刻和7、14、21、28天行眼底彩色照相,记录激光损伤灶的形态变化,每天进行检眼镜观察。每组各有1只猴于照射后7、14、21、28天行双眼球摘出术,分别作眼底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与地塞米松组和照射对照组比较,rhbFGF治疗组动物视网膜损伤斑明显变浅淡,色素沉着减少,视网膜损伤斑面积明显缩小(P<005),愈合修复较快。rhbFGF不仅能促进视网膜损伤区的细胞增生,而且能减少视细胞的损伤和缺失。结论rhbFGF对激光视网膜损伤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丹参对反复高 Gz暴露致脑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选用200g左右的SD大鼠,在 Gz暴露前后分别给予腹腔注射bFGF(100μg/kg)或丹参(15μg/kg)各一次,置动物离心机离心后不同时间处死,测定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s)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和凋亡细胞数,并与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的测定值比较。结果 Gz暴露组的EAAs、NO含量和凋亡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而bFGF和丹参处理组的测定值明显低于 Gz暴露组和生理盐水处理组。结论bFGF和丹参能降低 Gz暴露后脑内EAAs和NO的含量及凋亡细胞数,对 Gz暴露所致脑损伤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