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日本血吸虫成虫呕吐物与感染血清的免疫反应性,寻找特异性的血吸虫病诊断抗原。方法:采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呕吐物的免疫反应性,过碘酸钠氧化处理以鉴定呕吐物的抗原决定簇的性质。结果:日本血吸虫成虫呕吐物中存在能被血吸虫感染血清识别的特异抗原子1/32、47、60/62kDa蛋白及67kDa蛋白;31/32kDa蛋白和67kDa蛋白的抗原表位为蛋白,而47kDa蛋白和60/62kDa蛋白的抗原表位为糖基。结论:日本血吸虫成虫呕吐物中存在血吸虫感染血清识别的特异抗原,其中31/32kDa蛋白已报告可用于血吸虫病诊断,47kDa蛋白和60/62kDa蛋白含糖基表位并具有潜在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用曼氏血吸虫波多黎各株制备可溶性成虫抗原(SWAP)、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及童虫表面抗原提取物。曼氏血吸虫童虫加福氏佐剂免疫BALB/c小鼠后取脾分离脾细胞,与鼠骨髓瘤细胞P3NS-1融合。ELISA  相似文献   

3.
已证明用肝片形吸虫成虫分子量12kDa的抗原性多肽(Fh12)免疫小鼠,再以曼氏血吸虫攻击感染,其虫负荷减少50%以上。而感染曼氏血吸虫的小鼠5至6周后产生抗Fh12的抗体,表明这种片吸虫来源的抗原是一种交叉反应性和交叉保护性的抗原。本文报告从牛的肝片形吸虫成虫在液氮  相似文献   

4.
本文比较了接种单剂肝片吸虫或曼氏血吸虫成虫可溶性提取物与照射减弱曼氏血吸虫尾蚴或童虫对小鼠曼氏血吸虫病的保护作用。并对吸虫抗原提取物与减弱尾蚴疫苗结合应用的免疫效果进行了评价。肝片吸虫成虫(Fhww)或曼氏血吸虫成虫(Smww)可溶性抗原提取物:肝片吸虫、曼氏血吸虫分别经生理盐水反复洗涤后制成匀浆,悬于Hank’s平衡盐溶液中。经超声处理后,在4℃、3000g离心30′,最后收集其可溶性部分。免疫时抗原提取物的蛋白浓度为  相似文献   

5.
p40是曼氏血吸虫虫卵及毛蚴的主要蛋白抗原,分子量为40kDa。迄今,在绝大多数患者和各种品系的小鼠血清中均能测得抗p40抗体,故p40被认为是一个具有广泛T细胞表位的抗原,在此作者采用一系列免疫  相似文献   

6.
细胞免疫能增强巨噬细胞的活性。小鼠接种照射的曼氏血吸虫尾蚴或小剂量持续感染都会对曼氏血吸虫产生部分抵抗力或保护作用。本文作者用50,000rad γ射线照射昆蚴,使C57BL/6J小鼠尾部皮肤与其接触感染而产生免疫。然后用纯种曼氏血吸虫成虫制备可溶性抗原SWAP,把SWAP溶于PBS中。接着用SWAP溶液对接种后的小鼠在左右后足进行皮试并用PBS对照,以观察小鼠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同时又用SWAP及活的或裂解的血吸虫作为抗原,制备不同的体外培养剂,将接种后小鼠的脾细胞在体外培养,以观察脾细胞对这些抗原的反应,并将反应产物成分提取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用日本血吸虫(Sj)成虫抗原免疫的免血清从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cDNA库筛选出Sj22.6基因克隆;用根据曼氏血吸虫23kDa膜抗原(Sm23)的编码基因设计的引物,以PCR法从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库扩增出Sj23基因;用根据日本血吸虫菲律宾林的磷酸丙糖异构酶(SjTPI)基因设计的引物,以RT-PCR从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mRNA扩增出SjTPI基因;并测得了上述3个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通过与国外有关单位合作研究,获得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肌球蛋白的62kDa肽段(Sj62)的编码基因克隆.Sj22.6、SjTPI及Sj62的编码基因巴克隆入质粒pGEX并获得表达;Sj23基因克隆入杆状病毒,在家蚕幼虫体内获得表达.用Glutathione-Sepharose4B(GS4B)已纯化出重组的Sj22.6(rSj22.6)、Sj62(rSj62)及SjTPI。Sj22.6、Sj23、SjTPI和Sj62基因的表达产物均可被Sj重感染的兔血清识别;用rSj22.6免疫家兔和小鼠,均可诱生明显升高的IgG抗体,其可特异地识别rSj22.6,还可识别成虫抗原中天然的相应分子,但不识到虫卵抗原中任何成份.用rSj22.6对昆明鼠及BALB/C小鼠分别作免疫攻击实验,前者可产生38.93%的减虫率,后者可产生32.1%-35.27%的减虫率和28.4%的总体减卵率。Sj22.6/Sj26GST融合蛋白可诱导BALB  相似文献   

8.
新近研究指出,吡喹酮(PZQ)的化疗作用依赖宿主的免疫状态,据认为用该药处理可引起成虫体表腐蚀,暴露出宿主免疫效应机制所针对的隐蔽抗原,从而导致成虫死亡。本文从超微结构水平上检查和比较单独PZQ、抗血清或两者兼用时对曼氏血吸虫成虫的损伤。每只CBA/Lac小鼠经皮肤感染200条曼氏血吸虫尾蚴,感染35天后,试验组动物于  相似文献   

9.
曼氏血吸虫肉芽肿是由T细胞对可溶性虫卵抗原反应引起的。为了研究迟发性变态反应T细胞(TDH)效应细胞的功能,作者从曼氏血吸虫急性感染CBA/J小鼠的肝肉芽肿中获得一株肉芽肿T细胞株。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用40:B1 McAb检测曼氏血吸虫感染者血或尿中血吸虫成虫循环阴极(M)抗原具高度特异性。用曼氏血吸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ESA)(含循环阴极(M)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数株能识别阴极(M)抗原的McAb。用IFA分别定位于成虫肠道、体部和皮层,抗体亚类分别为IgG_3,IgM或IgG_1。分析了其中一株McAb 40:B1(IgG_3,用IFA定位于成虫肠道和体部)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筛选日本血吸虫童虫早期诊断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日本血吸虫童虫早期诊断抗原及其表位.方法制备日本血吸虫可溶性童虫抗原(SSA),经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Western blot后分别与日本血吸虫感染后10、21、42天兔血清进行酶联免疫印迹试验(EITB),筛选出能被早期感染血清所识别的抗原组分.用日本血吸虫感染后21天血清从噬菌体12随机肽库中筛选、富集、纯化、扩增与早期感染兔血清有高亲和力的噬菌体克隆,经动物实验初步评估其对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早期诊断效果.结果SDS-PAGE显示SSA的总条带数多于可溶性成虫抗原(SAWA),但大多为共同抗原.EITB结果显示SSA共出现12条早期反应抗原带,其中97 kDa和47 kDa抗原分子只能被感染后10天兔血清特异性识别;SAWA仅出现7条反应带,未显示只能被感染后10天兔血清识别的期特异性抗原分子.挑选出3个与感染后21天兔血清具有高亲和力的单克隆噬菌体,混合后分别用于检测感染日本血吸虫10、21 d鼠血清中IgG特异性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8.8%和64.4%.结论SSA中的97 kDa和44 kDa抗原分子及3个噬菌体随机12肽抗原模拟表位可能具有日本血吸虫感染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从曼氏血吸虫成虫及童虫中曾分离出一约40kDa多肽,它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并为慢性曼氏血吸虫感染者和经照射尾蚴免疫的动物血清所识别。该多肽为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是肌肉收缩系统中的一种主要调节分子。本研究用DNA重组技术制备曼氏血吸虫原肌球蛋白,与正常人及多种寄生虫感染病人血清进行Western blot和ELISA,进一步研究其在免疫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作者以曼氏血吸虫、日本血吸虫、肝片吸虫和猪蛔虫的成虫以及曼氏血吸虫尾蚴作抗原进行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以曼氏血吸虫新鲜尾蚴作尾蚴膜反应,以感染曼氏血吸虫的小鼠肝冰冻切片为抗原作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以及用曼氏血吸虫成虫抗原进行琼脂双扩散试验,检查了取自利比里亚曼氏和埃及血吸虫病流行区某医院的埃及血吸虫病人血清。受检者按尿中有无埃及  相似文献   

14.
用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2.6kDa重组抗原(rSj22.6)免疫一批昆明小鼠,获得特异性免疫血清,其与22.6kDa重组抗原和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作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结果显示可特异地识别重组抗原和成虫抗原中22.6kDa分子,而正常鼠血清则不能识别。实验中,血清经去除抗大肠杆菌抗体的处理后,其与大肠杆菌的非特异性反应条带被去除,特异性反应的条带则增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曼氏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及成虫抗原(AWA)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小鼠曼氏血吸虫感染。用250条尾蚴感染小鼠,于70~80天后收集成虫及虫卵,加PBS(pH7.2)分别匀浆。匀浆物搅拌过夜,再离心10000转/分钟,共1小时,然后用PBS透析,即得到SEA和AWA。DDY小鼠感染30或50条曼氏血吸虫尾蚴后,每两  相似文献   

16.
用曼氏血吸虫成虫抗原(Sm31/32),在苏丹一个曼氏血吸虫病(无埃及血吸虫病)流行村进行血清流行病学研究并与粪检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T细胞缺乏小鼠感染曼氏血吸虫的研究证实在形成正常肉芽肿时需T细胞参与,而且受染小鼠的虫体排卵减少。本文报道感染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后,不同株的裸鼠(BALB/c nu/nu,Swiss(NCR)nu/nu,  相似文献   

18.
曼氏血吸虫感染能在体内诱发一种复杂的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导致虫卵周围产生迟发型肉芽肿超敏反应。此反应是慢性血吸虫病发病率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用体外肉芽肿形成模型研究由免疫复合物(IC)介导的对曼氏血吸虫卵抗原肉芽肿型超敏反应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经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处理过的曼氏血吸虫感染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与用正常人血清处理过的PBMCs相比较,前者能在体外抑制曼氏血吸虫可溶性抗原(SEA)周围肉芽肿形成,后者则无此抑制作用。进一步实验发现,从慢性血吸虫  相似文献   

19.
Berggren等曾报道重感染曼氏血吸虫的小白鼠和大白鼠具有来自血吸虫的循环抗原。本文报道循环抗原也发现于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的盐水浸出液以及重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小白鼠血清中,并对该种抗原的特性进行了研究。作者从重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小白鼠获得血清,另外制备曼氏血吸虫匀浆以免疫家兔,并用各种免疫扩散与免疫电泳技术测定其血清的特性;还提取曼氏血吸虫匀浆三氯醋酸可溶部分氯仿浸出液,测定其成分并试验其  相似文献   

20.
已有实验证明肝片吸虫成虫的亚细胞组份能诱导鼠产生交叉抗曼氏血吸虫感染的免疫反应。作者用凝胶过滤以及离子交换层析法从肝片吸虫成虫分离了一种12KD 的抗原。用该抗原免疫的小鼠能产生与曼氏血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