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儿童生长发育、营养指南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适宜生长监测应包括定期测量体质量、身长,并评价其生长速度,有助于鉴别儿童矮小、消瘦、超重等,以便及时干预;体质量指数(BMI)/age不是诊断工具,但可筛查体脂肪不正常积聚的儿童。2003年泛美卫生组织(PAHO)/WHO提出纯母乳喂养婴儿的10项原则中建议纯母乳喂养6个月后引入其他食物,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美国儿科学会(AAP)建议婴儿6个月左右逐渐引入富含铁的食物,以补充母乳不足,但不增加总能量的摄入和改变生长速度;纯母乳喂养婴儿2月龄后开始补充维生素(Vit)D至少200IU/d;人工喂养婴儿、儿童、青少年摄入配方奶量或VitD强化奶达500mL/d可满足VitD需要,否则亦应补充VitD至少200IU/d;有过敏高危史的婴儿应纯母乳喂养或喂低敏配方奶粉,或部分水解配方奶粉补充喂养;这些婴儿6个月后引入固体食物,1岁后食用其他奶制品,2岁后食用鸡蛋,3岁后食用花生、坚果、鱼等食物;纯母乳喂养婴儿4个月始补充铁;9~12月龄婴儿进行贫血筛查,增加1~5岁高危儿童的贫血筛查。  相似文献   

2.
妊娠中期母亲铁营养对婴儿早期铁营养状况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母亲妊娠中期铁营养对婴儿早期铁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测定母亲妊娠中、后期及脐血血清铁蛋白(zerum ferritin,SF)及血常规,随访至婴儿3~5月龄测婴儿血常规、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oluble transferrin receptor,sTIR).比较母亲不同铁营养状况与婴儿血清sTIR水平关系.结果 (1)100对母亲-婴儿完成全程随访,婴儿有39例铁缺乏,92.31%(36/39)的母亲妊娠中期铁缺乏.(2)母亲妊娠中期患铁缺乏症的婴儿早期铁缺乏检出率明显高于母亲中期铁营养正常婴儿(X2=11.567,P<0.005),母亲妊娠中期为缺铁性贫血的婴儿铁缺乏症检出率明显高于母亲妊娠中期为隐性铁缺乏的婴儿铁缺乏症检出率(X2=7.356,P<0.01);母亲妊娠中期缺铁的婴儿早期血清sTIR值明显增高(P<0.005);妊娠中期母亲存在缺铁性贫血、隐性铁缺乏的婴儿血清sTf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妊娠中期母亲SF水平与3~5月龄婴儿sTIR值存在负相关性(r=-0.7552,P<0.01).结论 3~5月龄健康婴儿的贫血可能同胎儿期铁贮存不足有关;母亲妊娠中期缺铁可减少胎儿期铁贮存,影响婴儿早期的铁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3.
重视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防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铁、维生素A、碘缺乏是由单一微量营养素失衡所致的营养性疾病,是世界范围的影响儿童健康的3个微量营养素缺乏.维生素A与碘缺乏可通过调整食物结构或强化食物预防.而发生铁缺乏的原因较多,食物、身体因素影响铁的生物活性和铁的吸收,铁的摄入量往往不能代表机体铁营养状况.铁摄入不足发展为缺铁性贫血需数周至数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脐血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脐血特异性IgE(sIgE)与父母特应质、婴儿特应性皮炎和食物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之间的相关性,为婴儿早期过敏性疾病的发生风险提供前瞻性检测指标。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期间分娩的健康新生儿及其母亲,调查父母特应质情况。收集并检测脐血中ECP、鸡蛋和牛奶sIgE的含量。随访婴儿,记录出生后6周、3个月、6个月时的特应性皮炎发生情况,并在婴儿出生后3、6个月时实施食物皮肤点刺试验。结果调查并随访146例婴儿及其母亲。父母为特应质与非特应质的婴儿比较,其脐血EC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脐血中鸡蛋、牛奶sIgE均为阴性。按脐血中ECP含量是否>10μg/L将婴儿分为2组,婴儿出生后6周、3个月、6个月时,特应性皮炎发病率在ECP增高婴儿中均高于正常者(P<0.01)。脐血ECP含量与婴儿3、6个月时的食物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无相关性(P>0.05)。结论父母特应质对脐血ECP水平无影响。新生儿脐血中鸡蛋、牛奶sIgE均为阴性,故孕末期回避饮食依据不足。脐血ECP增高与婴儿早期特应性皮炎发生有显著相关性,而脐血ECP含量与婴儿3、6个月时的...  相似文献   

5.
婴儿湿疹患儿血清食物特异性IgE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婴儿湿疹与食物过敏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免疫酶技术检测 138例婴儿湿疹患儿血清食物特异性IgE。结果:138例患儿中 6 7例食物特异性IgE升高 ,阳性率 4 8.6 % ,阳性率高的食物依次是鸡蛋白4 5 .2 %、牛奶35 .5 %、鸡蛋黄2 5 .0 %、猪肉2 5 .0 %。避免进食食物特异性IgE升高的食物后湿疹逐渐痊愈。结论:食物过敏是婴儿湿疹的主要病因之一 ,IgE介导的食物变态反应参与了婴儿湿疹的发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顺应WHO婴儿喂养指南(2002)与婴儿体格生长的关系。方法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保门诊非随机选取体检的2~12月龄健康婴儿及其主要抚养人进行调查,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方式,获得婴儿社会人口学资料、乳类和其他食物喂养状况资料。采用标准人体测量秤和婴儿量床测量婴儿体重和卧位身长,以2005年WHO儿童生长标准计算身长别体重Z评分(WLZ)、年龄别身长Z评分(LAZ)和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等体格生长指标。分别计算各月龄组婴儿纯母乳喂养、部分母乳喂养和配方奶喂养比例,比较婴儿体格生长指标与2005年WHO儿童生长标准平均水平的差异。结果 共调查1 030名婴儿,978名有效数据进入分析。出生时对WHO婴儿喂养指南(2002)顺应性较好,母乳喂养876/975名(89.8%),其中纯母乳喂养405/975名(41.5%),部分母乳喂养471/975名(48.3%)。3、4、5和6月龄组母乳喂养分别为25/45名(55.6%)、53/124名(42.7%)、114/233名(48.9%)和100/283名(35.3%),其中纯母乳喂养分别为15/45名(33.3%)、27/124名(21.8%)、26/233名(11.2%)及15/283名(5.3%),未达到WHO婴儿喂养指南(2002)纯母乳喂养至6月龄的建议。食物转换阶段,仅120/978名(12.3%)婴儿顺应WHO婴儿喂养指南(2002),在6月龄及以后引入其他食物;645/978名(66.0%)婴儿在4~5月龄引入,86/978名(8.8%)婴儿在4月龄前引入。首次引入的其他食物对WHO婴儿喂养指南(2002)的顺应性较好,537/820名(65.5%)婴儿最早引入强化铁的谷类食物,其次是蛋类(141/820名,17.2%)、蔬菜水果类(76/820名,9.3%)、家制米粉(61/820名,7.4%)和禽肉鱼类(5/820名,0.6%)。不同时间引入其他食物的各月龄组婴儿WLZ、WAZ均达到或超过WHO儿童生长标准的平均水平。4~6月龄不同喂养方式婴儿的WLZ均超过WHO儿童生长标准的平均水平(P<0.05),不同喂养方式间WLZ、LAZ和WAZ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所调查的儿保门诊婴儿对WHO婴儿喂养指南(2002)的顺应性较低,纯母乳喂养比例较低,配方奶喂养比例较高,大部分婴儿引入其他食物的时间早于WHO婴儿喂养指南(2002)的建议。首次引入食物对WHO婴儿喂养指南(2002)顺应性较高,食物转换期不同喂养方式未对本调查人群婴儿的体格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验证简易的膳食多样化分数(DDS)和食物种类多样化分数(FVS)对评估婴儿膳食质量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足月、单胎、12月龄健康婴儿,针对父母及照料者调查婴儿喂养情况.调查当日测量获得婴儿体格牛长数据.按照婴儿1个月内各类食物摄入频度和种类计算DDS;按照婴儿1周内摄入食物种类计算FVS.详细定量记录婴儿连续3 d的膳食,并运用膳食分析软件计算各种营养素摄入量.结果 共236例12月龄婴儿进入分析.婴儿体格牛长良好,平均按年龄身长、按年龄体质量、按身长体质量的Z评分(LAZ、WAZ、WLZ)分别达到0.44±0.88、0.78±0.81、0.79±0.83.婴儿热能、蛋白质及绝大多数微量营养素的营养素适宜比例(NAR),即膳食摄入量与WHO推荐摄入量的比值,均超过100%.DDS、FVS、DDS+FVS高分组婴儿的LAZ、WAZ、WLZ均高于相应的低分组婴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DS和FVS分别与多种微屠营养素的NAR(%)呈显著正相关,DDS+FVS则与更多的微量营养素的NAR(%)呈显著正相关.婴儿体格生长指标与多项微量营养素的NAR(%)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简易的DDS、FVS评分可用于评价婴儿的膳食质量,DDS+FVS可能更有效.增加食物多样性有利于婴儿获得全面平衡的营养,促进其生长.  相似文献   

8.
正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的核心推荐:(1)继续母乳喂养,满6月龄起添加辅食;(2)从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步添加达到食物多样;(3)提倡顺应喂养,鼓励但不强迫进食;(4)辅食不加调味品,尽量减少糖和盐的摄入;(5)注重饮食卫生和进食安全;(6)定期监测体格指标,追求健康生长。1继续母乳喂养,满6月龄起添加辅食WHO推荐,在婴儿出生的前6个月纯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9.
4~12个月中国婴儿能量摄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hen SH  Li HQ 《中华儿科杂志》2007,45(8):620-623
目的以体重增长值(△WAZ)在±0.67之间为依据研究4~12个月婴儿能量摄入、乳类摄入产能与其他食物产能比,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以2004年11月-2005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4个月龄132名婴儿为研究对象,定期随访至12月龄。分A组(4~5月龄组)、B组(6~8月龄组)、C组(9~12月龄组)。两名专业人员负责体格测量。若△WAZ〈-0.67则终止随访。食物称重与食物记录法计算每日食物摄入情况。结果各组婴儿体格发育良好,△WAZ在-0.67~0.67时婴儿平均食物摄入量为119~128g/(kg·d);A、B、C组平均蛋白质摄入量分别为1.82、2.76、3.52g/(kg·d);乳类摄入分别是总能量的93%、64%、56%;平均乳类摄入量为750~900g/d;平均能量摄入分别为83.9、81.6、85.8kcal/(kg·d),接近世界卫生组织2003标准,低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值;能量密度为0.6~0.8kcal/g。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食物摄入量、能量密度是影响能量摄入的主要因素。结论(1)本组4~12月龄婴儿能量摄入为82~86kcal/(kg·d)时婴儿体格发育正常;(2)4~12月龄婴儿期乳类摄入量达750~900g/d可满足婴儿大部分能量、蛋白质需要;(3)食物摄入量和能量密度是影响婴儿能量摄入的两个最重要因素;婴儿食物能量密度以0.6~0.8kcal/g为宜。  相似文献   

10.
Jiang ZY  Li HQ 《中华儿科杂志》2010,48(7):497-501
目的 观察食物转换期婴儿接受新食物的情况,分析婴儿接受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 105名4~6月龄健康婴儿以市售胡萝卜泥作为测试食物尝试5 d.观察婴儿进食新食物胡萝卜泥的情况,按5级对婴儿每次接受程度进行评分.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测试对象的一般情况,x2检验分析出现接受能力发生明显变化的次数,方差分析检验不同喂养方式、性别、母亲的产次、受教育程度及对胡萝卜的喜好等对婴儿接受能力的影响..结果 婴儿接受新食物的程度随尝试次数的增加而增高,人乳喂养儿尝试10次得分3.98~4.54(r=0.29,P<0.01),配方奶喂养儿得分3.29~4.38(r=0.44,P<0.01),人乳喂养儿较配方奶喂养儿更易接受新食物.男婴得分(3.53~4.47),略低于女婴(3.73~4.5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教育程度不影响婴儿接受能力..结论 多种因素会影响到婴儿早期对新食物的接受.多次尝试新食物(给予的次数≥5次)有助于食物转换期婴儿对新食物的接受,喂养方式的不同也影响婴儿的接受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食物转换期婴儿接受新食物的情况,分析婴儿接受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 105名4~6月龄健康婴儿以市售胡萝卜泥作为测试食物尝试5 d.观察婴儿进食新食物胡萝卜泥的情况,按5级对婴儿每次接受程度进行评分.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测试对象的一般情况,x2检验分析出现接受能力发生明显变化的次数,方差分析检验不同喂养方式、性别、母亲的产次、受教育程度及对胡萝卜的喜好等对婴儿接受能力的影响..结果 婴儿接受新食物的程度随尝试次数的增加而增高,人乳喂养儿尝试10次得分3.98~4.54(r=0.29,P<0.01),配方奶喂养儿得分3.29~4.38(r=0.44,P<0.01),人乳喂养儿较配方奶喂养儿更易接受新食物.男婴得分(3.53~4.47),略低于女婴(3.73~4.5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教育程度不影响婴儿接受能力..结论 多种因素会影响到婴儿早期对新食物的接受.多次尝试新食物(给予的次数≥5次)有助于食物转换期婴儿对新食物的接受,喂养方式的不同也影响婴儿的接受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食物转换期婴儿接受新食物的情况,分析婴儿接受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 105名4~6月龄健康婴儿以市售胡萝卜泥作为测试食物尝试5 d.观察婴儿进食新食物胡萝卜泥的情况,按5级对婴儿每次接受程度进行评分.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测试对象的一般情况,x2检验分析出现接受能力发生明显变化的次数,方差分析检验不同喂养方式、性别、母亲的产次、受教育程度及对胡萝卜的喜好等对婴儿接受能力的影响..结果 婴儿接受新食物的程度随尝试次数的增加而增高,人乳喂养儿尝试10次得分3.98~4.54(r=0.29,P<0.01),配方奶喂养儿得分3.29~4.38(r=0.44,P<0.01),人乳喂养儿较配方奶喂养儿更易接受新食物.男婴得分(3.53~4.47),略低于女婴(3.73~4.5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教育程度不影响婴儿接受能力..结论 多种因素会影响到婴儿早期对新食物的接受.多次尝试新食物(给予的次数≥5次)有助于食物转换期婴儿对新食物的接受,喂养方式的不同也影响婴儿的接受能力.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婴儿的体重和身长低于同龄正常儿。生长障碍原因包括周围血流缓慢伴有组织缺氧和酸中毒,反复呼吸道感染和肺动脉高压。婴儿代谢旺盛或胃肠吸收缺欠,所以,患病婴儿热量需要较正常婴儿多。另一方面,这些婴儿消化食物有困难,食物摄取比正常儿明显低,在被迫喂养后生长速度增加。资料和方法在6个月期间,所有6周以内因紫绀型心脏病或怀疑左向右分流的儿科门诊及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均无其它畸型和其他疾病症状。以门诊的6周以内有功能性杂音婴儿作为对照。10名紫绀型先心病儿为C 组、左至右分流的11名婴儿为S组、对照组的11名婴儿为K 组。这些婴儿头3个  相似文献   

14.
本文籍助于血清铁蛋白放射免疫测定技术,通过对住院的、正常分娩的孕妇及其胎儿,分别作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IIB。)和铁饱和度(TS%)的测定,试图评论母婴间铁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母体血铁代谢与婴儿血铁代谢有显着差异,即无论是储存铁还是血内功能性铁化合物,婴儿的铁状态均优于母亲。  相似文献   

15.
人奶中铁的利用优于牛奶或牛奶配方食品,至少在头6个月,母乳喂养儿不需额外补充铁以预防缺铁性贫血。但喂以配方食品的婴儿在头几个月就有较多铁缺乏的危险。因而推荐在婴儿食品中添加6~12mg/L 的铁,另一个预防人工喂养儿缺铁的更为生理性的途径是给以含乳铁蛋白的食品。乳铁蛋白是人奶中重要的铁结合蛋白,有人认为母乳铁的利用率高与此蛋白有关。为评价乳铁蛋白在铁利用方面的可能作用,从两种牛奶婴儿食品中的一种增加牛乳铁蛋白100mg/100ml,以测定铁的吸收。材料对16名3~17周龄的健康足月儿在家中进行铁平衡研究,由间隔3~4周的5个周期组成。每个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6个月至7岁各年龄段儿童铁缺乏症的发生率;评价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在儿童铁缺乏症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诊断性试验方法,检测浙江省杭州市502例来我院体检的6个月至7岁儿童血清sTfR、铁蛋白(SF)、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同时检测血常规和血锌原卟啉(ZPP)。结果:铁缺乏症的检出率为19.5%(98/502),其中婴儿组(≤1岁)检出率为34.7%,幼儿组(大于1岁、小于或等于3岁)19.4%,学龄前组(大于3岁、小于或等于7岁)14.0%。婴儿组铁缺乏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年龄组。婴儿组sTfR均值(2.02±0.73 mg/L)明显高于幼儿组(1.68±0.40 mg/L)和学龄前组(1.67±0.29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fR诊断铁缺乏的界值在婴儿组为2.02 mg/L(灵敏度70.3%,特异度 82.2%),幼儿组为1.85 mg/L(灵敏度71.7%,特异度86.4%),学龄前组为1.85 mg/L(灵敏度77.8%, 特异度88.6%)。sTfR与SF、TIBC、TS、ZPP及MCV具有相关性(r分别为0.107、0.276、-0.139、0.175、-0.140,P均<0.05)。结论:7岁以下儿童中,婴儿组是铁缺乏发生率最高的;婴儿组sTfR均值及其诊断铁缺乏的界值均高于其他年龄组;sTfR是诊断儿童尤其是婴儿铁缺乏症的一个较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母乳是由产妇乳腺分泌的白色或略带黄色的液体,含有多种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不等的脂肪、蛋白质、糖、维生素和矿物质.母乳是婴儿天然的最佳食物,是唯一一种在特定时间段(一般从出生开始至生后6个月)能完全满足婴儿全部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的食物.母乳喂养不仅能提供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类营养素,并且还可降低婴儿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
概要 3种婴儿配方奶(豆基配方、深度水解配方和氨基酸配方)可用于治疗牛奶蛋白过敏症. 应根据过敏综合征选择配方奶. 深度水解配方奶首选用于治疗6个月以下婴儿的速发性牛奶蛋白过敏(非全身过敏反应)、食物蛋白诱发的小肠结肠炎综合征、特应性湿疹、胃肠道综合征和食物蛋白诱发的直肠结肠炎.豆基配方奶首选用于治疗6个月以上婴儿的速发性食物反应、胃肠道综合征或不伴生长发育障碍的特异性皮炎.  相似文献   

19.
Shao J  Sheng J  Dong W  Li YZ  Yu SC 《中华儿科杂志》2006,44(9):684-687
目的对具有特应性遗传背景的高风险婴儿随机进行不同方式的喂养干预,观察湿疹和食物过敏的发生情况,探讨喂养干预对婴儿湿疹和食物过敏发生的影响。方法从特应性夫妇中筛选出46例脐血IgE〉0.35kU/L的婴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干预组23例,母乳喂养〉4个月,4个月龄内不添加任何固体辅食,随后低抗原性配方奶粉喂养,6个月内不添加鱼类、虾类食物,12个月内不添加蛋类、花生和坚果类食物;非干预组23例,母乳喂养〈4个月,或普通配方奶粉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4个月添加蛋类辅食,其他辅食添加内容和顺序无任何建议或暗示,随访至18个月。临床观察婴儿湿疹的发生情况,食物点刺试验或Fx5E或sIgE检测食物过敏的发生情况。结果6个月时,喂养干预组婴儿湿疹累计发生率4.3%(1/23),非干预组婴儿湿疹累计发生率26.1%(6/23);12个月时.喂养干预组婴儿湿疹累计发生率8.7%(2/23),非干预组婴儿湿疹累计发生率34.8%(8/23);18个月时,喂养干预组时婴儿湿疹累计发生率17.4%(4/23),非干预组婴儿湿疹累计发生率39.1%(9/23),两组湿疹的发生率在各个阶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食物过敏发生率为13.0%(3/23);非干预组食物过敏发生率为34.8%(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过敏食物以鸡蛋最为常见。结论母乳喂养、低抗原性配方奶、延迟添加辅食、高风险食物回避等综合喂养干预方式可以降低高风险婴儿特应性湿疹和食物过敏的发生率,是对具有特应性遗传背景的婴儿有效的初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铁吸收研究与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虽然很多国家广泛应用了铁强化食物,缺铁性贫血仍是最多见的血液病,尤其6~24个月龄婴儿发病率最高,美国达24%,缺铁(包括无贫血者)者达68%,经济生活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更高,如智利、印尼、泰国缺铁性贫血发病率为30~90%。我国7岁以下小儿高达25~65%。缺铁不仅影响胃肠功能、皮肤粘膜肌肉功能,而且影响一系列含铁酶和铁依赖酶的活性,影影DNA合成以及行为和智能的发育。预防缺铁是保健工作者以及全社会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