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价MELD评分系统在晚期肝病中的应用。方法:对112例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肾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结果计算MELD评分,同时计算C-T-P评分,并随访3个月及1年的生存率.并按是否存活分组进行比较。结果:MELD均值(17.02±8.23)分,C—T—P均值(10.29±2.51)分。出现严重并发症共98例(87.50%)。随访3个月病死率为28.57%,1年病死率为32.29%。分组比较:ALB对3个月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77),Cr值对1年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P=0.124),其他各生化指标MELD、C—T—P评分以及并发症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48)。结论: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预后判定,应综合MELD及C-T-P评分进行。  相似文献   

2.
失代偿期肝硬化短期预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MELD评分及Child-Pugh分级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统计188例失代偿期肝炎硬化患者的MELD评分及Child-Pugh评分。比较不同MELD评分及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3个月的病死率及ROC曲线下面积。统计学方法:χ2检验、t检验。[结果]①MELD评分均值,死亡组为25.57±8.55,生存组为19.09±6.33,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2.190,P=0.001)。②Child-Pugh分值均值,死亡组12.07±1.81,与生存组8.90±1.92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9.701,P=0.000)。③ROC曲线下面积MELD为0.804,Child-Pugh为0.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二者对预后估计的准确性无差异。④死亡组及生存组各项并发症的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0.045)。[结论]MELD评分及Child-Pugh分级均可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作出有效判断。肝硬化严重并发症应在肝功评价体系中体现。  相似文献   

3.
吴巍  顾掌生  王贤军 《浙江医学》2007,29(9):911-912,918
目的评估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联合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对预测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的短期、中期死亡危险的价值。方法入选57例非酒精性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分别根据随访6月及12月的存活情况分组,观察死亡者与存活者中血清HDL-C值、MELD评分。结果随访至6月及12月,死亡者血清HDL-C显著低于存活者,MELD评分显著高于存活者,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MELD评分与HDL-C密切相关(r=-0.96,P<0.01)。MELD评分联合血清HDL-C预测6个月死亡敏感性100.0%,特异性92.1%。结论MELD评分系统、血清HDL-C水平是预测非酒精性肝硬化患者6个月、12个月生存率的独立的较好预后指标。MELD评分联合血清HDL-C水平在预测非酒精性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短、中期死亡率方面具有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沈广威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6):229-229,232
目的:探讨MELD评分对肝硬化患者死亡危险预测的准确性,并与Child-Pugh评分系统作比较,分析两者评价肝硬化预后的优缺点,并判断MELD评分联合血清清蛋白水平对预测肝硬化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10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分析.结果:MELD≤10分患者病死率为3.33%:11~17分患者病死率为33.33%;≥17分患者病死率为80.00%.结论:MELD模型能准确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病死率,而Child-Pugh评分也可较准确预测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陈翀  许建明 《安徽医学》2011,(10):1670-1673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短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77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别根据随访3个月、6个月的存活情况分组,对死亡组与存活组中血清总胆固醇值、MELD评分及CTP分值进行比较;应用ROC曲线评价血清总胆固醇浓度、MELD评分及CTP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Child-Pugh分级及包含血肌酐值的Child-Pugh(CrCTP)分级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预测的意义。方法分别计算1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死亡患者(死亡组)和79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好转患者(对照组)的MELD、Child-Pugh及CrCTP分,并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比较MELD评分、Child-Pugh分级及CrCTP分级判断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准确性。结果两组患者MELD、Child-Pugh及CrCTP分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判断患者预后的ROC的AUC比较中,MELD评分(0.849)>CrCTP分级(0.815)>Child-Pugh分级(0.756)(P<0.05)。结论MELD评分在判断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预后方面优于Child-Pugh分级及CrCTP分级。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及Child—Pugh分级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近期(3个月)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MELD模型公式及Child—Pugh分级对123例住院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评分及分级,并观察其3个月内的病死率。结果:40例患者在3个月内死亡。MELD评分10分。19分、20分-29分、≥30分组患者病死率分别为31.67%、63.64%和75%,明显高于MELD≤9分患者的10.81%。Child—Pugh分级A级病死率为11.76%;B级病死率为40.74%;C级病死率为66.67%。结论:MELD模型与Child—Pugh分级均能较好的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与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系统和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短期(3个月)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MELD计算公式及CTP分级分别对113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评分及分级,比较不同MELD评分(≤9、10~19、20-29、≥30分和〈18、≥18分)组及不同分级患者(A、B、C级)3个月内的病死率及ROC曲线下面积。结果:39例患者在3个月内死亡。MELD分值10~19、20~29、≥30分患者3个月的病死率分别为15.22%、34.48%、86.96%,明显高于MELD≤9分患者(13.33%)(χ^2=34.24,P〈0.01)。MELD≥18分患者3个月的病死率为54.24%,明显高于MELD%18分患者(12.96%)(χ^2=21.25,P〈0.01)。Child A、B、C级患者3个月病死率分别为12.82%、40.30%、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5,P〈0.01)。ROC曲线下面积MELD为0.896(95%CI 0.84-0.95),CTP为0.890(95%CI 0.83~0.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1439,P〉0.05)。结论:MELD能准确预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短期的临床预后,而CTP分级也可准确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3个月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低钠血症、Child-Pugh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近期死亡危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00-2009年收住我院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1例,其中19例死亡病例(死亡组),42例好转出院病例(存活组).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血清钠、总胆红素、肌酐水平,凝血酶原时间,MELD评分、Child-Pugh评分等,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死亡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肌酐水平,凝血酶原时间,MELD评分及Child-Pugh评分较存活组显著增高,而血清钠则较存活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钠血症与MELD评分、Child-Pugh评分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27和-0.419,P均<0.01),MELD评分与Child-Pugh评分呈正相关(r=0.754,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低钠血症及MELD评分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死亡危险性的独立预测因素(P值分别为0.000和0.015).结论 低钠血症与MELD评分均是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终末期肝病模型与血清钠比值(MESO)、综合终末期肝 病模型评分(iMELD)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 分别计算112 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的MELD、MESO、iMELD 分值,运用ROC 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比较3 种评分系统判断失代偿期肝 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结果 112 例患者随访3 和6 个月的死亡组与生存组的MELD、MESO、iMELD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3 和6 个月患者的ROC 曲线AUC 比较,iMELD 评分>MESO 评分 >MELD 评分(P <0.05)。结论 MELD、MESO、iMELD 评分均可有效地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短期预 后,iMELD 评分优于MESO 评分,MESO 评分优于MELD 评分,经改良后的MELD 能够提高临床预测能力, 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方仲年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8):567-567,588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45例死亡和92例好转出院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MELD评分,并作比较。结果死亡组患者MELD平均为18.38±7.49,好转出院组患者MELD平均为12.51±6.15,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在所有死亡患者中,MELD<10、20 ̄29、≥30患者分别占15.56%、26.67%、11.11%,而在好转出院患者中则分别占39.13%、7.61%、2.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741,95%CI为0.650~0.831。最佳临界值为17,相应的敏感性为62.2%,特异性为82.6%。结论MELD评分较低的患者预后好于MELD评分高者。MELD评分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邱春华  韩盛玺  张志宏  杨靖逸 《西部医学》2009,21(10):1681-1684
目的评估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及短期(3个月)预后。方法应用MELD评分、CTP分肝硬化的CT分级分别对81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评分及分级,比较不同MELD评分组、CTP分级组及CT组患者3个月的病死率及不同评价系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3例患者在3个月内死亡。随着MELD、△MELD、CTP分级及CT分级的增加,患者的病死率逐渐升高,死亡组与出院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MELD评果与CT分级结果的比较具有一致性,存在着对应关系。肝硬化CT分级与肝功能CTP分级的严重程度存在着对系,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MELD模型与CTP分级和CT分级均能较好的评价失代偿期肝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及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13.
毕春山  展玉涛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6):1444-1445
目的评估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联合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对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于我院住院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81例,分别计算MELD评分,记录住院期间TC水平,根据住院期间存活情况分为生存组(62例)和病死组(19例)。分析MELD评分和血清TC水平与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病死组与生存组患者MELD评分和血清TC水平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ELD评分≥18分与<18分、TC<3 mmol/L与≥3 mmol/L的患者的病死率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ELD评分联合血清TC水平预测住院患者病死率的敏感性为84.21%,特异性为96.77%,高于单独使用MELD评分和血清TC水平预测结果。MELD评分与TC血清水平呈负相关(r=-0.56,P<0.01)。结论MELD评分和血清TC水平是预测肝硬化患者预后的两个重要指标,二者联合在预测终末期肝硬化患者短期病死率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潘涛  刘芙成 《四川医学》2008,29(5):569-570
目的 评价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与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系统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应用MELD计算公式及CTP分级分剐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惠者死亡29例,好转出院38例进行评分及分级并进行比较.结果 MELD分值:死亡组平均(18.54±5.33),出院组平均(11.22±3.7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CTP分值:死亡组平均(11.12±1.77),出院组平均(8.12±2.1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MELD≤9分、20≤MELD≤29分及≥30分亚组,死亡患者和好转出院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TP A级及C级死亡患者和好转出院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LD评分及CTP分级均可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对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年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MELD评分系统及Child—laugh分级对164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评分及分级,并作比较。结果31例患者在1年内死亡;MELD分值≥18分患者1年的病死率为69.23%,明显高于〈18分患者的1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hild—PulghA、B、C级患者1年的病死率分别为3.23%、14.29%、36.73%,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EL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1(95%C10.722~0.873),Child.Pugh为0.772(95%C10.689~0.854)。结论MELD评分系统对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年的预后判断有很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钠水平与肝功能分级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149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患者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评估患者Child-Pugh分级,分析血清钠水平与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血清钠水平与腹水、低钾血症、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的关系。结果血清钠水平与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均呈负相关(r=-0. 446、-0. 631,P <0. 05)。与其他血钠水平相比,重度低钠血症患者中,低钾血症、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大量腹水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钠水平与患者肝功能差、并发症多发、MELD评分高具有相关性,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冯石坚 《基层医学论坛》2016,(36):5129-5130
目的 探讨MELD评分系统评估肝硬化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患者手术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98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以MELD评分情况进行分组,观察组(MELD<14分)和对照组(MELD≥14分)各49例,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75.96±10.35)mL,少于对照组的(129.32±15.48)mL,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6%,低于对照组的3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LD评分系统对肝硬化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等手术风险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可作为肝硬化患者行LC手术的常用评估手段,MELD评分<14分可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终末期肝病血清钠模型(MELD—Na)评分联合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对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70例(存活组49例,死亡组21例),分别计算MELD—Na评分,测定血清CHE水平。分析MELD—Na评分和CHE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存活组MELD—Na评分明显低于死亡组(P〈0.01),CHE明显高于死亡组(P〈0.01)。随MELD—Na评分升高CHE降低,且死亡率上升。2项指标与预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MELD—Na评分和CHE与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868和0.878,提示二者在预测肝硬化患者预后时均具有一定的价值,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而二者联合预测时AUC为0.972,准确性大于其中任何一项单独预测(P〈0.05)。结论MELD—Na评分和CHE水平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有重要的相关性,二者联合可明显提高对预后判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救治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终末期肝病模型对肝炎肝硬化患者生存预后的价值。方法对199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生存率进行回顾性评估,随访1年。计算每例患者入院当天的MELD评分和Child-Pugh分级,以受试者特征曲线(ROC)下的面积衡量各评分系统预测患者预后的能力,分析两种评分系统的相关性。结果随访3个月内有37例(18.6%)患者死亡,死亡组MELD与Child-Pugh评分(23.4±9.90),(10.8±2.29)与生存组(14.3±4.46),(8.68±2.2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随访第1年内有59例(29.7%)患者死亡,死亡组MELD与Child-Pugh评分(20.30±9.31)和(10.30±2.32),与生存组(14.3±4.46)和(8.68±2.2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MELD评分与Child-Pugh分级对3个月预后评估的ROC曲线面积分别为0.823,0.747(P<0.05),对1年预后评估的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745,0.723(P>0.05);MELD评分与Child-Pugh评分呈显著相关(r=0.72,P<0.001)。结论MELD评分及Child-Pugh分级均可有效地预测肝硬化患者的短期和中期预后,MELD评分短期评估效率优于Child-Pugh分级,能更准确反映病情危急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ELD评分对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后短期生存率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1月~2005年11月33例行肝移植手术的终末期肝病受者术前MELD评分及术后3个月、6个月的生存率,依据MELD评分结果将受者分为3组(≤20,21~30之间,≥30),分析比较各组生存率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同时比较他们术中的尿量.结果:术后3个月总的生存率为90.1%(30/33),6个月的生存率81.8%(27/33),MELD分值≤20的受者与分值在20~30之间患者的3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0%和92.3%(P=0.86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MELD分值≥30的受者术后3个月生存率与前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12和0.041).术后存活时间大于3个月的受者术中尿量为126.2±118.9 ml/h,术后3个月内死亡的受者为25.3±22.6 ml/h,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01).结论:1.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前MELD评分不能完全预测术后的生存率,因为两者不存在线性关系,只有在达到一临界点的时候,生存率才出现明显下降;2.术中尿量可以综合评价术前、术中各种因素对肾功能的损害程度以及术后肾功能状况,而且与术后生存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