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一类独立的特异性心肌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心室舒张功能受损和心功能不全.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能量代谢紊乱、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心肌间质纤维化、微血管病变、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等多个方面导致其发生、发展.临床中部分糖尿病患者在严格控制血糖后仍可并发糖尿病心肌病.因此,进一步探究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可望为糖尿病心肌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3.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即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特发性全身微血管病变的肾脏表现,是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早期的临床征象主要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病理学上表现为肾小球肥大,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宽,最后导致肾小球纤维化、硬化。DN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至今尚未十分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国内外对DN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糖尿病发病率在我国已日渐增多 ,累及的肾脏病变 (糖尿病肾病 ,DN)所致肾功能衰竭 (肾衰 )也将越来越成为慢性肾衰主要病因之一。由于本病伴有糖代谢紊乱及常合并比较严重心血管等并发症 ,因此其治疗远较一般肾病复杂 ,预后也较差。深入研究DN的发病机制 ,对于防治本病有重要意义。DN的发病是由于糖代谢紊乱及其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醛糖还原酶 (AR)和蛋白激酶C(PKC)的激活、蛋白非酶糖基化、反应性氧化应激等为葡萄糖代谢障碍的直接后果 ,细胞因子特别是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过… 相似文献
5.
妊娠糖尿病(GDM)主要指妊娠期首次发现的糖耐量异常.GDM与非妊娠期的糖尿病都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多基因复杂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遗传易感性、胰岛素抵抗和分泌缺陷、慢性炎性反应等.而且,GDM病史是女性产后发展为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因此,深入了解GDM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长,已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对人类健康威胁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糖尿病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并发急性胰腺炎。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是导致胰腺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如胰腺炎、胰腺癌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血糖控制。本文就糖尿病并发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在全世界范围不断上升。糖尿病心肌病(DCM)是糖尿病主要的心脏并发症之一,其特征为左室舒张和(或)收缩功能障碍,也可伴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重症患者甚至猝死。DCM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其与心肌细胞的糖代谢、脂代谢与能量代谢异常,以及心肌纤维化、氧化应激和细胞死亡等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将从细胞、组织、分子水平等方面对DCM的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以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9.
卢丽娅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1,(2):111-113
近年来我国老年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呈逐年递增趋势,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引起患者慢性肾衰竭死亡的根源,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故医学界对该病症的发病机制、诊治的研究重点关注.本文就老年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及诊治进行了相关研究,旨在为临床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糖尿病胃轻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胃轻瘫是由于糖尿病并发症所致胃排空显著减慢,胃内液体和固体食物潴留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但迄今为止,糖尿病胃轻瘫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神经病变、高血糖、胃肠激素变化、微血管及胃肠平滑肌变化、Cajal间质细胞病变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此文就上述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其发病机制主要涉及多元醇通路的激活、肌醇耗竭、蛋白的非酶性糖基化、自由基损伤及二酰基甘油 蛋白激酶C系统的活化等方面。此外 ,视网膜局部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及视网膜局部炎症反应也参与DR的发生和发展 ,本文对DR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14.
肝移植术后糖尿病(PTDM)是一种发生于肝移植术后的继发性糖尿病,其发生机制与糖皮质激素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肝功能损害、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器官失神经等有关.PTDM的发病率高,严重影响移植物的存活和受者的长期生存.现结合近年相关研究和报道就其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 ,其临床发病率可达 47%~ 91% ;而用神经生理学改变判断 ,其发病率则高达 80 %~ 10 0 %。它既可影响周围神经系统 ,也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因此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日显重要。现将近年来有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血管因素1.1 神经低灌注 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可促进动脉硬化 ,导致脑缺血疾病发病率增加 ;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血管内皮细胞增生、透明变性、糖蛋白沉积、管腔狭窄等 ,易造成神经低灌注。对糖尿病患者的神经活… 相似文献
16.
DM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慢性血管并发症 ,高血压是加速血管病变的主要的危险因素。国内外文献报道 ,DM患者高血压患病率为 30 %~ 80 %。糖尿病性高血压的病理机制很多 ,包括机体总钠的增加 ,小动脉对血管收缩物质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 反应性增强 ,以及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等。1 体内总钠的增加DM伴高血压者 ,无论有无视网膜病变或 DM肾病 ,体内可交换 Na 平均增加 10 % ,且与血压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证实 ,Na 潴留可增加加压物质的升压作用。钠水潴留 ,细胞外容量增加及心输出量增加 ,可致血压升高 ;有报道给 DM患者利尿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来发现神经营养因子及其相关神经肽、受体等的缺乏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而外源性补充神经营养因子可通过神经营养支持作用减轻神经损害。针对不同病因机制的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均有部分改善作用 ,如应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改善神经血流、清除氧自由基、降低氧化压力、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高肌醇饮食、抗糖基化等 相似文献
19.
王永高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2004,24(6):763-765
糖尿病(DM)微血管病变是DM的慢性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神经病变、皮肤病变和肌肉病变等.是DM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目前,DM微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许多学者认为与糖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异常、微血管变化、血液流变学异常等方面有关,现就其近年来的研究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