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HLA-D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为胃癌的免疫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36例胃癌及正常胃黏膜上皮中HLA-DR抗原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LA-DR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58.3%)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上皮(5.60%,P<0.05),并且其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随分化程度的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HLA-DR蛋白的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浸润深度无明显关系(P>0.05);HLA-DR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者中的阳性表达率(43.5%)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84.6%)(P<0.05)。HLA-DR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52.9%)及表达水平(0.760±0.158)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上皮(8.30%,0.551±0.027,均P<0.05);HLA-DRαmRNA的表达与与胃癌患者的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无关(P>0.05)。结论HLA-DR的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对判断胃癌患者的生物学行为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基因在原发性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方法:收集62例原发性胃癌及相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应用RT-PCR检测DAPk mRNA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APk蛋白表达。结果:RT-PCR方法显示DAPk mRNA表达水平在胃癌组织中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OD值为0.2863±0.2027比0.5736±0.1968,P<0.0001)。免疫组化分析显示,DAPk在所有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均为阳性,积分范围为2-12,平均8.61±2.89;而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则明显减弱或缺失,积分范围为0-9,平均2.90±3.38。DAPk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胃癌组织(P<0.0001)。结论:在原发性胃癌组织中,DAPk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缺失或低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环氧化酶-2(COX-2)mRNA在人胃癌、癌旁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24例胃癌、癌旁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COX-2mRNA表达水平.结果COX-2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1.208±0.412,高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0.504±0.107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0.473±0.09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COX-2mRNA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Lauren分型、分化程度均无显著性相关(P>0.05),而与肿瘤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和部位密切相关(P<0.01或P<0.05).结论COX-2mRNA表达水平在人胃癌组织中增高,并与胃癌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分期、部位等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COX-2mRNA表达在人胃癌发生、发展、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血清外泌体膜1型基质金属蛋白酶(MT1-MMP)mRNA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7月我院行胃癌切除术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测定患者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MT1-MMP mRNA表达量,分析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与胃癌组织中MT1-MMP mRNA表达量的关系;对98例患者进行随访,统计术后3年内存活率,比较存活亚组(n=62)与死亡亚组(n=36)患者入组时的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T1-MMP mRNA表达水平,运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MT1-MMP mRNA表达水平对术后3年内生存状态的预测效能。结果 98例患者胃癌组织中MT1-MMP mRNA表达水平(0.96±0.12)显著高于癌旁组织(0.80±0.09)(P<0.05);患者胃癌组织中MT1-MMP mRNA表达量与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TNM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直径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98例患者术后3年存活亚组入组时的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T1-MMP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死亡亚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胃癌组织、癌旁组织MT1-MMP mRNA表达水平对患者术后3年生存状态的预测效能有一定局限性(AUC=0.760、0.691),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联合检验的预测效能明显高于单一检测(AUC=0.813)。结论 胃癌组织中MT1-MMP mRNA表达与肿瘤的淋巴转移、TNM分期及浸润程度相关,可一定程度上指导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及其在观察胃癌术后复发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微阵列酶联免疫法(Array-ELISA)同时对28例胃癌术前患者、37例胃癌术后患者(其中10例复发,27例未复发)、及60例正常体检者的血清进行6种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 胃癌术前组与术后组CA199、 CA125、CEA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55.22±95.77 vs 55.22±95.77 VS 13.23±8.69,15.71±31.02 VS 23.48±66.42 VS 4.71±4.22,8.73±18.21 VS 4.88±9.73 VS 1.29±1.24 ,P<0.05); 胃癌术前组CEA水平明显高于胃癌术后组(8.73±18.21 vs 4.88±9.73, P<0.05)。65例胃癌患者CA199、CEA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60例正常对照组(36.9% VS 3.3%,26.2% VS 1.7%;P<0.05)。CA199、CA125、CEA三项联合指标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6.2%VS8.3%,P<0.05)。胃癌术后复发组CA199、CEA水平(118.49±117.06、8.37±18.19)显著高于未复发组(26.43±17.73、3.58±3.18,P<0.05)。 结论 CA199、 CA125、CEA可能是胃癌的肿瘤相关性标志物, 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胃癌的阳性检出率;CA199、CEA水平的监测对胃癌术后复发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微卫星DNA不稳定性与错配修复基因hMSH2mRNA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技术,对20例胃癌及其癌旁组织D9s171、D9s1604微卫星位点杂合性缺失(LOH)进行分析,原位杂交检测27例胃癌、10例癌旁组织和19例正常胃黏膜中hMSH2mRNA的表达。结果胃癌D9s171、D9s1604微卫星位点LOH发生率(13/20)较其癌旁组织(6/20)明显增高(P<0.05);两位点与LOH发生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hMSH2mRNA阳性表达细胞在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为(42.1±25.9)和(99.7±16.8),较正常标本的(175.8±26.4)明显减少;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组织间hMSH2mRNA表达阳性率不同,胃癌组织LOH(+)标本hMSH2mRNA阳性表达(25.5±10.7)较LOH(-)者(61.2±25.9)显著降低(P<0.05)。结论D9s171、D9s1604微卫星位点的LOH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胃癌中微卫星DNA不稳定性的产生可能是DNA错配修复基因hMSH2mRNA低表达所致。  相似文献   

7.
张毅  邹磊  孙燕来  柴杰 《安徽医学》2012,33(8):945-947
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mRNA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80例直肠癌组织及其4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BRMS1 mRNA的表达。结果 BRMS1 mRNA在直肠癌中低表达(0.467±0.045),在癌旁组织中呈高表达(0.991±0.054),两者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肠癌组织中BRMS1 mRNA的表达水平与直肠癌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与直肠癌患者的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BRMS1 mRNA在直肠癌中低表达,且其低表达可能与直肠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化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8.
谭楠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0):1292-1294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mRNA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63例哮喘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转录因子Foxp3mRNA表达水平。结果:哮喘组患者外周血Foxp3mRNA表达水平(0.32±0.13)较对照组(1.15±0.31)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Foxp3mR-NA表达水平(0.22±0.06)较非急性发作期患者(0.47±0.15)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期重度患者外周血Foxp3mRNA表达水平(0.18±0.04)较对照组(0.29±0.07)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者外周血中转录因子Foxp3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与疾病分期及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Foxp3可能参与了哮喘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胃癌组织中单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3(MOGAT3)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利用GEPIA和Oncomine数据库信息分析MOGAT3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135例胃癌组织石蜡标本MOGAT3蛋白的表达,分析MOGAT3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术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数据库信息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MOGAT3 mRNA表达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利用组织芯片技术联合免疫组化检测显示,胃癌组织中MOGAT3蛋白表达率为80.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表达率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OGAT3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TNM分期、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术前血CEA水平显著相关(P<0.05)。生存分析发现,MOGAT3蛋白阳性患者总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MOGAT3蛋白高表达、TNM高分期、淋巴结转移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OGAT3蛋白可能促进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孙振华  卜平 《广东医学》2012,33(7):987-989
目的研究胃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PRL-3(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3)及Bmi-1(B-cell-specific moloney murine leukemia virus insertion site 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及差异,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16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PRL-3及Bmi-1 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的差异;研究其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PRL-3、Bmi-1 mRNA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均可检出,胃癌组织中相对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1)。PRL-3及Bmi-1 mRNA在肿瘤患者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均与肿瘤大小、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RL-3mRNA相对表达水平还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有关,Bmi-1 mRNA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PRL-3及Bmi-1 mRNA的高表达与胃癌的侵袭和发展相关,其联合检测结果可作为早期诊断胃癌、评估胃癌发展、了解胃癌转移及预后的分子水平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拟在浙江省汉族人群中探讨结肠组织中诱骗受体和护骨素基因多态性及其结肠组织表达水平与UC的关系。方法 收集56例UC患者和62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良性结肠息肉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和结肠组织标本。采用SNaPshot技术检测DcR1(rs12549481)、DcR2(rs1133782)及OPG(rs3102735)的基因多态性。采用反转录实时定量PCR(RT-q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组织中DcR1、DcR2、OPG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UC组和对照组之间,以及携带不同基因型的UC患者之间比较结肠组织中DcR1、DcR2、OPG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差异。结果 UC组中突变基因型(GA+AA)及突变等位基因(A)频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5.18% vs 6.45%,OR=2.595,95%CI:1.073~6.274,P=0.030; 28.57% vs 12.90%,OR=2.700,95%CI:1.053~6.926,P=0.035)。UC患者结肠组织中DcR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49±2.29 vs 9.49±4.06,t=8.134,P<0.01;0.180±0.052 vs 0.273±0.069,t=8.322,P<0.01)。携带DcR2(rs1133782)突变基因型(GA+AA)的患者结肠组织中DcR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携带野生纯合子(GG)基因型者(3.64±1.63 vs 6.62±2.35,t=5.43,P<0.01;0.129±0.028 vs 0.198±0.047,t=7.147,P<0.01)。然而,UC组和对照组之间,以及携带DcR1、OPG不同基因型的UC患者之间,DcR1和OPG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DcR2 (rs1133782)基因突变可能降低UC的发病风险,其机制可能通过降低Dc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发挥作用,DcR1(rs12549481)和OPG (rs3102735) 基因多态性及其结肠组织表达水平与UC的发病风险无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人体胰腺癌组织生长抑素受体mRNA的表达。方法应用逆转录PCR(RT-PCR)检测30例胰腺癌组织和12例正常胰腺组织生长抑素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结果(1)胰腺癌生长抑素受体5种亚型SSTR1~5mRNA表达依次为2.29±0.87,3.72±1.42,1.91±0.92,1.80±0.98,2.25±0.92,其中SSTR2mRNA表达明显高于其他亚型(P<0.01)。(2)正常胰腺组织SSTR1~5mRNA表达依次为1.37±0.74,1.38±0.98,1.26±0.79,1.21±0.42,1.33±0.92,各亚型mRNA表达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胰腺癌SSTR1.2.5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的相应亚型(P<0.01),SSTR3mRNA表达也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5)。结论胰腺癌组织SSTR1.2.3.5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并且胰腺癌以SSTR2mRNA表达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胃癌中转录因子Twist, 上皮性钙粘附素(E-cadherin)以及神经性钙粘附素(N-cadherin)的表达及三者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8例胃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Twist、E-cadherin以及N-cadherin mRNA的表达水平,将结果与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wist,E-cadherin,N-cadherin mRN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分别为1.55±0.51, 0.86±0.21,1.53±0.54;在癌旁组织中分别为1.22±0.39, 1.07±0.20,1.15±0.37;胃癌组织中3种mRNA与癌旁组织中相比,P均 <0.01。Twist、E-cadherin、N-cadherin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0.05)。Twist与N-cadherin表达成正相关(r=0.365, P <0.05),Twist与E-cadherin表达成负相关(r=-0.446, P <0.01)。E-cadherin与N-cadherin表达成负相关(r=-0.359, P < 0.05)。 结论 Twist及N-cadherin在胃癌中高表达而E-cadherin低表达可能与胃癌发生发展有关以及浸润转移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Twist、N-cadherin及 E-cadherin的表达可能对预测胃癌的转移、判断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ERCC1、TUBB3表达与胃癌患者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共入组罹患胃癌的患者70例,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CC1及TUBB3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临床病理参数与ERCC1及TUBB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其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TCGA数据库分析ERCC1、TUBB3 mRNA水平在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二者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数据库结果证实ERCC1及TUBB3 mRNA水平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不同于两者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ERCC1 mRNA表达水平在癌旁正常组织中低于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TUBB3的表达水平与ERCC1有同样的趋势;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亦有同样的趋势,即ERCC1、TUBB3这两种蛋白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低于胃癌组织中(均P<0.05)。化疗结束后,ERCC1及TUBB3高表达患者的总体有效率均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均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TUBB3高表达的胃癌患者生存期更短,而ERCC1的表达与胃癌的生存期无关。结论ERCC1蛋白高表达与胃癌的铂类化疗敏感相关,而与患者的预后并无相关性;TU...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甘氨酸脱羧酶(GLDC)蛋白的表达及其与根治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本院行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06例,检测并比较胃癌组织与切缘正常组织中GLDC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GLDC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患者行根治术后随访3年,根据随访期内是否复发分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比较2组胃癌组织GLDC蛋白表达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根治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并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胃癌组织GLDC蛋白不同表达水平患者的复发率。结果:胃癌组织GLDC蛋白低表达率高于切缘正常组织(P<0.05),肿瘤直径≥5 cm、lauren分型为弥漫型、T3~T4分期、N1~N3分期患者中癌组织GLDC蛋白表达水平更低(P<0.05)。胃癌根治术后3年复发率为65.05%,复发组肿瘤直径≥5 cm、T3~T4分期、N1~N3分期、胃癌组织GLDC蛋白低表达占比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行术后辅助化疗占比低于未复发组(P<0.05),均为胃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GLDC蛋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Rel及NF-κB2的mRNA在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55例HC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RelmRNA和NF-κB2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RelmRNA及NF-κB2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其癌旁组织(分别为0.315±0.142对0.505±0.225;0.273±0.141对0.491±0.242,均P<0.05)。这两种因子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及肝外转移明显有关,而与门静脉癌栓、术后复发、肿瘤数目、肿瘤直径及血清AFP水平等无明显关系。【结论】提示Rel、NF-κB2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7.
胃癌组织中p300/CBP、Smad2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p300/CBP、Smad2蛋白的表达,探讨p300/CBP在胃癌的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胃癌和51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300/CBP、Smad2蛋白的表达;结果p300/CBP、Smad2在胃癌组织中的免疫组化染色强度分别为(5.2635±1.0047),(5.7027±0.6330),均明显低于相应正常胃黏膜组织分别为(12.9769±0.9274),(15.2297±0.8871),P<0.01。进展期胃癌组织中p300/CBP、Smad2的染色强度分别为(4.4274±1.3970),(4.6574±1.1281),均显著低于早期胃癌组织分别为(6.6684±1.0341),(7.4632±1.2856),P<0.05;伴淋巴结转移组p300/CBP、Smad2的染色强度分别为(4.4092±0.8203),(4.4115±0.7737)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6.8263±2.0127),(8.0699±0.7854),P<0.05;p300/CBP、Smad2染色强度与胃癌分化程度、患者年龄及性别无显著相关性。胃癌组织中p300/CBP的低表达与Smad2的低表达呈正相关。结论p300/CBP、Smad2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并与胃癌的分期以及淋巴结的转移有关,提示p300/CBP、Smad2低表达使TGF-β信号传导通路受阻,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瘦素mRNA和瘦素受体mRNA在乳腺癌合并肥胖症患者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二者之间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多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48例乳腺癌合并肥胖症和36例乳腺良性病变合并肥胖症患者乳腺组织中瘦素mRNA和瘦素受体mRNA的表达,分析二者之间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 瘦素mRNA、瘦素长型受体[Leptin receptor long form,Lep-R(L)]mRNA及瘦素短型受体[Leptin receptor short form,LeP-R(S)]mRNA在乳腺癌合并肥胖症患者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71±0.32)、(0.64±0.29)和(0.57±0.21),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合并肥胖症患者[(0.41±0.26)、(0.34±0.19)和(0.30±0.17)],(P<0.05).乳腺组织中瘦素mRNA的表达水平与Lep-R(L)及Lep-R(S)mRN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4030,P=0.0002;r=0.3502,P=0.0014).瘦素mRNA和瘦素受体mRNA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绝经、TNM分期及病理类型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瘦素可能以自分泌的方式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和miR-211表达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根治术治疗的62例患者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ANGPTL2和miR-21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胃癌组织中ANGPTL2和miR-21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71%和83.87%,均显著高于其癌旁正常组织的3.23%和8.06%(P<0.05).62例患者随访3年的复发率、无病生存期(DFS)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45.16%、(16.62±4.78)个月和62.90%,且ANGPTL2和miR-211阳性表达患者的复发率高于阴性表达患者,DFS短于阴性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则低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ANGPTL2和miR-211阳性表达率均可明显影响其预后情况(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ANGPTL2和miR-211阳性表达率较高且可影响其复发率、DFS和3年生存率等预后情况,胃癌组织中ANGPTL2和miR-211阳性表达可能作为其不良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去乙酰化酶6(Sirtuin 6,SIRT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重要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25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SIRT6的表达水平;选择Western blot中癌旁组织与癌组织中SIRT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17例患者中的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黏膜组织,提取相应组织中的总RNA,逆转录成c 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SIRT6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25例中有17例患者的SIRT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正常组织;qRT-PCR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SIRT6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IRT6蛋白和mRNA在胃癌组织中较癌旁组织均呈现低表达,提示SIRT6低的表达水平可能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