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小儿肺炎肺炎支原体与衣原体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小儿肺炎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感染状况调查,探讨其流行规律,制定可行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742例肺炎患儿Mp、Cp的感染。结果:742例肺炎患儿Mp的阳性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大年龄组明显高于小年龄组(P<0.01)。3个年龄组Cp及Mp+CP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Mp、Cp阳性率高峰分布在1、4季度,各季节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Mp+Cp混合感染各季节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Mp感染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多见于大年龄组,Mp、Cp感染年龄有提前趋势,不同性别之间的感染率没有明显差异,感染季节以1、4季度多见。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肺炎支原体 (Mp)、肺炎衣原体 (Cp)在本地区小儿哮喘及肺炎患儿中的感染情况 ,笔者于 1999年 1月~2 0 0 0年 6月抽取所诊治的小儿哮喘及肺炎患儿 6 4例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 (PCR)方法 ,检测 Mp、Cp在小儿哮喘及肺炎中的感染率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按小儿哮喘和肺炎的诊断标准 [1 ,2 ]确诊患者共 6 4例。 (1)检测肺炎支原体标本 6 4例 (哮喘患者 2 8例 ,肺炎患者 36例 ) ,男性 4 5例 ,女性 19例 ;年龄 2月~ 3岁 2 9例 ,3~ 6岁 19例 ,>6岁 16例。 (2 )检测肺炎衣原体标本 5 1例 (哮喘患者 2 5例 ,肺炎患者 2…  相似文献   

3.
不同年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及临床特点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莉  李海浪  李丽  许桦 《现代医学》2003,31(6):368-370
目的 对不同年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及其临床特点进行观察。方法 检测 65 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Mp DNA PCR和血清抗Mp IgM ,并检测部分患儿相关免疫指标。 结果 咽拭子Mp DNA PCR阳性率为3 2 .16% ( 2 11/65 6) ,血清抗Mp IgM阳性率为 17.3 8% ( 114 /65 6) ,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0 1)。 4~ 10岁年龄组抗Mp IgM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 (P <0 .0 0 5 )。 结论 咽拭子Mp DNA PCR检测结果不受年龄的影响 ,血清抗Mp IgM检测阳性受小儿年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IgM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支原体肺炎 (MPP)在各种肺炎中所占的比例。方法 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 170例肺炎患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Mp AbIgM)。结果 Mp AbIgM的阳性率是 3 8.2 4%。 <2岁组肺炎支原体 (MP)感染率低于 2~ 6岁组 (X2 =4.49,P <0 .0 5 )和 7~ 16岁组 (X2 =5 .1,P <0 .0 5 )。 2~ 6岁组和 7~ 16岁组之间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X2 =0 .0 8,P <0 .0 5 )。结论 MPP是一种常见疾病 ,应该引起重视 ,以便及早诊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海口及周边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肺炎支原体(MP)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地区儿童MP感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入住该院儿科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 699例,检测血清MP抗体,对不同部位、性别、年龄及月份的MP感染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699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感染总阳性率17.60%,其中男15.73%,女2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呼吸道感染率18.75%,上呼吸道感染率1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岁儿童MP感染多见,其中,>3~4岁感染率最高.全年均有散发,以3、4月份高发.结论 MP是2014年海口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流行特点表现为女性较男性高发;4岁内儿童是高发人群;全年均可发病,3、4月份为相对高发时段.  相似文献   

6.
马庆海  孙涛 《吉林医学》2008,29(5):395-396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yxoplasma pneumoniae,Mp)、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 Cp)感染肺炎的检测及临床特性。方法:测定75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co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患儿血清中特异性的Mp—IgM、Cp—IgM及分析临床表现特征。结果:750例CAP患儿中,Mp—IgM阳性137例(18.3%)。Cp—IgM阻性46例(6.1%),Mp和Cp混合感染67例(8.9%)。Mp及Cp相关CAP共计250例(33.3%)。CAP≥3岁患儿中。Mp及Cp相关CAP发生率(39.4%)显著高于〈3岁患儿(27.7%)(X^2=11.635。P<〈0.01)。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喘息、肺部干或湿性啰音及哮鸣音。其中以喘息(76.4%)和发热症状(74.4%)为主;胸部X线示。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节段性实变阴影及肺门结构紊乱。全部Mp及Cp相关CAP病例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痊愈。结论:Mp及Cp感染是CAP患儿不可忽视的病原体。检测CAP患儿血清特异性的Mp-IgM、Cp—IgM,能够及早诊断、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绍兴市妇幼保健院0~5岁婴幼儿急性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不同年龄段感染、季节性分布、重症感染分布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血清标本3788份,其中男性标本2299份,女性标本1489份,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重症感染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3788血清标本中,肺炎支原体感染总阳性率15.47%,男性标本阳性率13.35%,女性标本阳性率18.74%,女性患儿IgM抗体阳性率较高,P<0.01; <1岁婴幼儿标本阳性率9.01%;1~2岁婴幼儿标本阳性率27.36%;3~5岁婴幼儿标本阳性率29.51%,1~2岁婴幼儿组和3~5岁婴幼儿组感染率较高,P=0.000;春季送检标本阳性率18.59%、夏季送检标本阳性率11.00%、秋季送检标本阳性率10.99%、冬季送检标本阳性率11.65%,春季阳性率最高,P=0.000;3~5岁婴幼儿组中重症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最高,占1.47%.结论 0~5岁婴幼儿急性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春季发病率较高,以女性患儿为多见,1~5岁年龄段婴幼儿急性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较常见.重症肺炎支原体感染多见于年长儿.  相似文献   

8.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免疫功能测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了解肺炎支原体肺炎 (MPP)不同年龄患儿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在MP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 1~ 5岁MPP病例 2 8例分为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 2组 :另设 1~ 5岁健康儿童 2 0例为对照组 ;收集 5~ 12岁MPP病例 5 0例 ,分为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 2组 ,另设 5~ 12岁健康儿童 5 0例为对照组。测定外周血IgG、IgM、IgA和T淋巴细胞亚群CD4 + 、CD8+ 。结果 :IgG、IgA、IgM、CD8+ 在 1~ 5岁年龄急性期组、恢复期组、对照组 3组之间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 .0 1

0 .0 5 )。CD4 + 及CD4+ /CD8+ 比值 3组之间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 .0 1

0 .0 5 )。IgG、IgA、IgM、CD8+ 在 5~ 12岁年龄恢复期组高于急性期组 ,急性期组高于对照组 ,3组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 .0 1)。CD4 + 、CD4 + /CD8+ 恢复期组低于急性期组 ,急性期组低于对照组 ,3组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免疫损伤在小儿MPP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年龄越小 ,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越轻微 ,恢复越快 ;年龄越  相似文献   


9.
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特点和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感染者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特点和临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04/2008年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2084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结果,分析了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与性别、年龄、季节、部位及与喘息性疾病的关系。结果208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阳性患儿共433例(20.78%),其中男性222例占同性别群体的19.78(222/1122),女性211例占同性别群体的21.93%(211/962),男性与女性MP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gt;0.05)。不同年龄组MP发病率分别为:小于3岁组106例占同年龄组的14.95%,3~5岁组163例占同年龄组的25.27%,5~14岁组164例占同年龄组的22.47%,三组之间M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3岁组分别与3~5岁组及5~14岁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的MP感染率分别为:1~3月17.99%,4~6月25.01%,7~9月17.73%,10~12月20.47%,不同季节之间的MP感染率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上、下呼吸道感染组的M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下呼吸道感染者中,喘息组MP感染率(26.92%)高于非喘息组(2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MP感染与性别和感染部位无关,与年龄和季节有关,大于3岁患儿是易感人群,MP感染可能与喘息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1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本县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发病规律及临床特点.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21例呼吸系统感染患儿做肺炎支原体培养检测,并对不同临床表现、不同年龄、不同季节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621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检出阳性136例,检出率21.90%.按临床表现分组高热咳嗽45例(28.3%),只有咳嗽49例(23.4%),咳嗽气喘30例(19.1 %),其它12例(12.50%);按年龄分1~3岁组感染率22.32%,3~6岁组感染率25.62 %,6~10岁组感染率(23.11%),10~15岁组感染率13.70% ;按季节分春季感染率25.90%,夏季感染率16.92%,秋季感染率13.79 %,冬季感染率27.20%.结论 MP是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临床表现以咳嗽发热居多,与年龄、季节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联合监测肺炎支原体(Mp)和肺炎衣原体(Cp)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CAP患者1 580例,监测患者咽拭子标本中Mp、Cp,培养并鉴定其主要病原菌,比较不同抗感染方案的疗效.结果 CAP病原体以Mp (30.0%)、肺炎链球菌(15.9%)、流感嗜血杆菌(12.9%)、Cp (10.1%)比例最高,且同时合并2种病原体感染者较为多见(10.1%);治疗中β-内酰胺类药物使用频率最高(76.71%);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或联合氟喹诺酮类药物对CAP治愈率(66.72%)显著高于单独应用β-内酰胺类药物治疗(56.73%,P<0.01);单用β-内酰胺类药物治疗与应用β-内酰胺类联合氟喹诺酮类(65.4%)或大环内酯类药物(68.5%)对单纯Mp或Cp感染CAP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细菌合并Mp或Cp感染时,联合用药治愈率(69.7%)明显高于单用β-内酰胺类药物(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P患者感染Mp与Cp较多见,β-内酰胺类药物是常用治疗药物,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药物可提高患者治愈率,Mp与Cp联合检测对于敏感抗生素的选择及疗效的提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盐城地区2007~2010年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MP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SERODIA-MYCOⅡ)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儿科住院就诊的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并对采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 4年来总共检测15 981例,阳性结果 3 738例,阳性率23.40%,在本地区MP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具有季节性差异,冬春季高于夏秋,2009年冬季感染率最高(42.13%);支原体感染具有年龄差异,6个月以下儿童感染率最低(7.68%),4~7岁年龄组儿童感染率最高(39.61%),7岁以后感染率呈下降趋势;男女患儿之间感染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城镇儿童感染率明显高于农村;2009年的总体感染率同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种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中以大叶性肺炎MP的阳性感染率最高(79.14%),其次是间质性肺炎(62.65%),毛细支气管炎的感染率最低(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是小儿尤其是本地区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之一,其感染率有增高趋势,临床需加强对MP感染的防治,尤其是幼儿园等集体机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儿呼吸道感染者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特点和临床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8年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2084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MP,分析MP感染率与性别、年龄、季节、部位及与喘息性疾病的关系.结果 208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阳性患儿433例(20.8%),其中男性222例(19.8%),女性211例(21.9%),男性与女性MP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MP发病率分别为:小于3岁组106例(15.0%),3~5岁组163例(25.2%),5~14岁组164例(22.5%),三组之间M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MP感染率分别为:1~3月:18.0%,4-6月:25.1%,7~9月:17.7%,10~12月:20.5%,不同季节之间MP感染率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χ~2=12.5,P<0.05).上、下呼吸道感染组M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下呼吸道感染者中喘息组MP感染率(26.9%)高于非喘息组(20.2%)(P<0.05).结论 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MP感染与性别和感染部位无关,与年龄和季节有关,大于3岁患儿是易感人群.MP感染可能与喘息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有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MP) infection in children with 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RI) in Guangzhou. Methods MP was detected using an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method in 2084 children with ARI. The relations between MP infection rate and the gender, age, season, site of infection and wheezing diseas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A total of 433 children (20.8%) were positive for MP, including 222 boys (19.8%) and 211 girls (21.9%) witho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fection rate between the genders (P>0.05). In 0-to 3-year-old group, 106 children were positive for MP (15.0%), while in 3-to 5-year-old group and 5-to 14-year-old group, 163 (25.2%) and 164 (22.5%) were positive, respectively, showing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fection rate between the 3 groups (P<0.05). The MP infection rate was 18.0% in January to March, 25.1% in April to June, 17.7% in July to September, and 20.5% in October to December, show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eriods (P<0.05).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infection rate between children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URI) and those with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LRI) (P>0.05). Among the children with LRI, those having wheezing disease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MP positivity rate than those without wheezing. Conclusion MP is a common causative agent for ARI in children. MP infection is not related to gender and infection site, but to age and season. Children over 3 years old are vulnerable to MP infection. MP infection can be associated with wheezing in LRI.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和左氧氟少星快速(2d)治疗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效果和可行性,为治疗Mp感染提供快捷途径。方法采用随机和对照的方法前瞻性观察随机收治的141例呼吸道Mp感染患者,年龄19~70(平均41.2)岁,分三组(性别、年龄相匹配)。组1,61例,每日予阿奇霉素10mg/kg,1次/d,po,疗程7d。组2,56例,每日子阿奇霉素10mg/kg,1次/d,po;左氧氟沙星200mg,3次/d,疗程5d。组3,24例,每日予阿奇霉素30mg/kg,1次/d,po;左氧氟沙星600mg(体重〈50kg者400mg),3次/d,疗程2d。疗程结束后随访。结果三组完成观察的分别为54、48和22例。组1、2、3,疗程结束后症状消失率分别为88.9%(48/54),91.7%(44/48)和95.5%(21/22)。组3疗效显著快于组1和组2(P〈0.001),组2显著快于组1(P〈0.001)。小于30岁和治疗及时的患者症状消失快于60岁以上(P〈0.05)和未及时治疗的患者。三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随访6mo~3a,未发现异常。结论大剂量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联用治疗Mp感染安全方便,起效快,疗程短,清除Mp彻底。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在青少年中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明胶凝集的方法,若抗MP—IgM滴度≥1:80,为阳性。结果共检测1817例,阳性率为30.7%,女性阳性高于男性,3~6岁的儿童阳性率最高。结论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是青少年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阳性率与年龄有关,密切接触可引起局部流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咽拭子快速培养在儿童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9月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咽拭子快速培养,研究结束后作统计学分析(阳性率)。结果检测患儿1500例,阳性数为537例,阳性率为35.8%。其中,≤1岁、2~3岁、4~6岁及7~12岁年龄组患儿的肺炎支原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7.2%、42.7%、44.7%和26.7%;阳性率与性别无关。结论肺炎支原体咽拭子快速培养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最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儿童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进一步分析目前儿童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特点,及其占总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以提 高对该病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对本院诊治的78例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例进行临床和实验室分析。结 果 支原体感染以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多见,其中婴幼儿20例,占25.64%;学龄前儿童33例,占42.30%;总体病 情较轻,并发症少,胸部X线表现局部斑片状和网点状阴影占优势。与其他年龄组相比,3岁以下患儿喘息及肺部 罗音发生率较高(P<0.05);6岁以上儿童肺外并发症发生率较高(P<0.05)。支原体IgM多在病程8-10天被检出 (69.23%)。末梢白细胞总数正常率为80.76%;中性粒细胞分类>50%者占53.84%。C反应蛋白(CRP)升高率为 51.27%。结论 儿童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年龄趋于小龄化、总体病情虽轻、但不同年龄儿童发病有其不 同特点,抗体检出时间往往滞后于临床症状,外周血常规检查及CRP水平无特异性。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病认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衣原体(CP)感染情况。方法选择本院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5983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CP-IgM抗体。结果5983例标本中共检出阳性413例,阳性率为6.90%。男、女性患儿肺炎衣原体抗体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的阳性率为5.72%,7.04%,5.66%,21.86%,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年四季均可发病,阳性率分别为9.64%,3.70%,5.37%,6.89%,不同季节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年龄、季节有密切关系。7岁以上学龄期的儿童感染率高,春季多发。  相似文献   

19.
关健强  陈春明 《海南医学》2013,24(24):3659-3661
目的分析本院儿童呼吸道感染支原体、衣原体和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感染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48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观察对象,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2和3型的感染情况,分析不同年龄段患儿以上病原菌的感染特点。结果 48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125例,阳性率为25.72%;肺炎衣原体感染114例,阳性率为23.46%;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120例,阳性率为24.69%;腺病毒感染10例,阳性率为2.06%;甲型流感病毒感染7例,阳性率为1.44%;乙型流感病毒感染2例,阳性率为0.41%;1型副流感病毒感染3例,阳性率为0.62%;2型副流感病毒感染1例,阳性率为0.21%;3型副流感病毒感染33例,阳性率为6.79%。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随患儿年龄增加逐渐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衣原体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阳性率随患儿年龄增加逐渐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别患儿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1型副流感病毒和2型副流感病毒感染阳性率无明显差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组别患儿3型副流感病毒感染阳性率不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儿科呼吸道感染非细菌性病原菌主要为肺炎支原体、衣原体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见于学龄儿童,肺炎衣原体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主要见于婴幼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链式反应法对12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同时进行肺炎支原体、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肺炎支原体、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总检出率为52.0%,其中肺炎支原体为24.0%,解脲脲原体为21.3%,沙眼衣原体为10.2%,肺炎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为2.2%,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为2.4%。在年龄分布上,〈28 d组患儿解脲脲原体感染率高达30.3%,且与其他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个月~1岁组、〉1~3岁组和〉3岁组的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28 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炎支原体感染率四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解脲脲原体冬春季感染率高,沙眼衣原体春季感染率低。结论:新生儿较其他年龄段患儿易感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肺炎支原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率逐渐增高。荧光定量聚合链式反应法诊断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快速、敏感,特异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