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考察注射用硝普钠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注射用硝普钠根据临床应用需要配制成溶液,在不同环境和不同放置时间,考察配伍溶液的性状、渗透压、pH值、不溶微粒、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硝普钠含量等。结果避光套避光,在20、35℃时,注射用硝普钠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26 h内是稳定的;不避光任何条件下溶液均不稳定;溶液的稳定性与硝普钠浓度(0.2~0.05 mg/ml)无关,与温度有一定关联,但与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密切相关。结论在避光条件下,注射用硝普钠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26 h内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考察注射用硝普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将注射用硝普钠,根据临床应用需要配制成溶液,在不同环境和不同放置时间,考察配伍溶液的性状、pH值、不溶微粒、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硝普钠含量等.结果 避光套避光,在20℃、35℃时,注射用硝普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26 h内是稳定的;不避光任何条件下溶液均不稳定;溶液的稳定性与硝普钠浓度(0.2 -0.05 mg/mL)无关,与温度(20℃、35℃)有一定关联,但与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密切相关.结论 在避光条件下,注射用硝普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26 h内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注射用硝普钠在2种输液(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将注射用硝普钠按临床应用浓度配制成A、B、C、D四组溶液,考察不同环境条件下,不同放置时间硝普钠溶液的稳定性,包括溶液外观、不溶性微粒、pH、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硝普钠含量等。结果:在避光条件下,在20℃或35℃时,硝普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后26h内是稳定的;在不用或用避光套避光且强光照射时,硝普钠溶液极不稳定。结论: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均可作为注射用硝普钠的溶媒,且溶液在26h内稳定。临床配制或使用硝普钠注射液时,要严格避光.才能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注射用硝普钠溶液稳定性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高峰  刘蕊  刘军 《中国药师》2009,12(3):343-345
目的:研究注射用硝普钠配制成溶液后的稳定性,并比较药品说明书规定不同的厂家生产的药品其溶液稳定性是否有差异。方法:将注射用硝普钠按临床应用条件配制成溶液,考察在不同温度、不同避光条件下,不同放置时间硝普钠溶液的稳定性,包括溶液外观性状、pH、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硝普钠含量等。结果:在临床应用该药所用的避光条件下,在20℃或35℃时,不同厂家生产的注射用硝普钠配制成溶液后28h内是稳定的;在不用避光套且阳光直射条件下,硝普钠溶液极其不稳定,在5min内便发生变化;在应用避光套但仍有阳光直射条件下,溶液仍不稳定,硝普钠含量等90min内发生明显变化。结论:药品说明书规定不同的厂家生产的注射用硝普钠配制成溶液后,在28h内均稳定,其稳定性没有差异。临床配制硝普钠溶液时应注意严格避光,且患者在用该药静脉滴注过程中即使使用了避光套也应避免阳光直射,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注射用硝普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硝普钠分别与2种溶媒(5%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配伍26h内的含量变化,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微粒检测法中的光阻法检查微粒,并考察其外观、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pH值和渗透压。结果 26h内配伍液的外观、紫外-可见吸收光谱、pH值、含量及不溶性微粒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注射用硝普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26h内稳定。  相似文献   

6.
郭茵  李泳桃 《海峡药学》2020,32(1):11-14
目的考察注射用硝普钠在不同浓度梯度,2种不同避光条件下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注射用硝普钠按临床应用浓度配成6组溶液,考察在不同避光条件,不同放置时间硝普钠的稳定性,包括溶液澄明度、可见异物、颜色、pH、含量变化。结果在避光条件下,6组不同浓度硝普钠溶液28h内澄明度均符合规定,没发现可见异物,颜色无可见变化,高浓度溶液(1500μg·mL^-1)含量下降速度最慢;在没有避光条件下,硝普钠溶液8h颜色可见变化,低浓度溶液(50μg·mL^-1)10h含量下降速度快。结论浓度为1000μg·mL^-1的注射用硝普钠在铝箔包裹的白色注射器中放置28h稳定,适合重症医学科临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
头孢尼西钠与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薇 《抗感染药学》2011,8(2):119-121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尼西钠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置25℃光照及避光条件下放置,将注射用头孢尼西钠按临床用药浓度与5%葡萄糖、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在不同时间内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尼西钠的质量,观察配伍液外观变化并测定其pH值的变化。结果:25℃下,光照及避光条件下放置,0~6h内配伍液外观、pH值及头孢尼西钠的质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头孢尼西钠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后在25℃下光照与避光放置,6h内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注射用硝普钠输液的最佳配伍方案。方法:选择温度、溶媒、溶媒用量、时间4个影响因素,采用L16(43×26)因素水平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各样品溶液中的硝普钠含量进行了测定,用GWF-5J型微粒分析仪对各样品溶液中的微粒含量进行了测定,用pHS-2C型精密酸度计对各样品溶液中的pH进行了测定,并结合综合评分对注射用硝普钠输液的最佳配伍方案进行了优选研究。结果:最佳配伍方案为硝普钠50 mg,溶于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避光下,在26 h内输液质量稳定。结论:该输液配伍方案为临床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注射用青霉素钠与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观察室温下8 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和不溶性微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在0℃、35℃、避光、光照条件下青霉素钠的含量、杂质变化。结果室温下配伍液8 h内外观无变化,pH下降0.23,不溶性微粒减少。0℃避光、光照条件下2 h内两者配伍稳定,35℃避光、光照条件下药物降解迅速。结论温度显著影响注射用青霉素钠与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注射用硝普钠的最佳配伍方案。方法 选择温度、溶媒、溶媒用量、光照、时间5个因影响因素,采用L16(43×26)因素水平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各样品溶液中的硝普钠含量进行测定,用GWF-5J型微粒分析仪对各样品溶液中的微粒含量进行测定,用pHS-2C型精密酸度计对各样品溶液中的pH值进行测定,并结合综合评分对注射用硝普钠的最佳配伍方案进行优选研究。结果 最佳配伍方案为硝普钠50 mg,溶于25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避光下,在26 h内用完。结论 该方案为临床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姜婧  杨水艳  任艳丽  余娟  晏彩先  刘伟平 《中国药事》2013,(10):1088-1089,1099
目的 考察在不同温度(25℃、37℃)条件下,注射用洛铂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为该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注射用洛铂溶解在氯化钠注射液中,放置在不同温度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温度下注射用洛铂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24 h内的稳定性.结果 注射用洛铂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在25℃和37℃条件下放置24 h内,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洛铂可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考察痰热清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在室温(25℃)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痰热清注射液和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6h内不同时间点的含量,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微粒及pH变化.结果 两药配伍后6h内的含量、pH、外观及不溶性微粒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于室温下6h内可使用.  相似文献   

13.
头孢西丁钠与注射用炎琥宁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雪松  李鹏  郑芳  陈富超 《中国药师》2010,13(4):539-540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与注射用炎琥宁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20℃下采用RP.HPLC法测定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与注射用炎琥宁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8h内不同时间点的含量。并观察和检测配伍液的外观及pH变化。结果:在室温下配伍液8h内的含量、pH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与注射用炎琥宁20℃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可在配伍后8h内使用。  相似文献   

14.
周懿 《抗感染药学》2010,7(1):30-32
目的:考察五水头孢唑啉钠在氯化钠注射液中分别与3种注射液(地塞米松、消旋山莨菪碱、氯化钾)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五水头孢唑啉钠与3种注射液配伍后6h内质量浓度变化以及配伍液的pH值、外观变化。结果:五水头孢唑啉钠在25℃、37℃两种温度下与3种注射液配伍后的配伍液6h内外观、pH值及质量浓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五水头孢唑啉钠与3种注射液的配伍溶液基本稳定,6h内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5.
张靖贤  林自中  黄鲜娇 《中国药房》2003,14(12):750-751
目的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5℃、25℃、37℃在3h内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莫西林钠与克拉维酸钾的含量。结果 :其稳定性与温度、日光有关。结论 :配伍液不稳定 ,日光照射及高温时不宜放置过久  相似文献   

16.
刘留成  赵俊 《中国药师》2009,12(1):75-77
评价注射用雷贝拉唑钠在4种常见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临床常规剂量注射用雷贝拉唑钠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在不同温度(4℃,25℃,37℃)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后不同时间点输液中雷贝拉唑钠含量,观察外观、不溶性微粒以及pH变化。结果:不同条件下注射用雷贝拉唑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溶液的颜色、不溶性微粒、pH、雷贝拉唑钠含量基本无变化;注射用雷贝拉唑钠与10%葡萄糖注射液在37℃条件下8h内含量及pH差异较大,溶液颜色由无色逐渐变为淡黄色。结论:注射用雷贝拉唑钠可以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注射用雷贝拉唑钠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时不宜在高温下放置,只宜现配现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