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论是纵隔内或是上颈部内的异位甲状旁腺腺瘤(10-15%),由于肿瘤与甲状腺分开而不致与甲状腺相混淆,因而动脉造影相对容易证实。然而甲状旁腺腺瘤的大部分病例,肿瘤邻近甲状腺组织(85-90%),尤其当病变较小时,动脉造影证实是极为困难的。作者发现甲状旁腺动脉造影的电影摄影对明确甲状旁腺的腺瘤极有帮助。作  相似文献   

2.
甲状旁腺病变的CT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往检查甲状旁腺病变常用的动脉造影和静脉采血测定甲状旁腺激素属侵入性检查,无特异性,有并发症危险,而且仅可提供血供情况,不能精确定位。甲状旁腺病变用CT 定位,早期报告准确率仅为30%,但最近文献已达71~87%。术前准确定位不但能提高手术成功率,且可缩短手术时间、避免盲目探查,减少了并发症。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叶上、下极的后方,左、右各2,异位甲状旁腺占10~20%,是由于有共同起源的胸腺和下甲状旁腺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动脉造影的异常表现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32例咯血和肺癌病人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或灌注前的造影进行了X线分析。总结了支气管动脉造影的异常表现。支气管动脉扩张、体肺交通是血管异常和出血的可靠指征,肿瘤染色和动一静脉痿为肺癌支气管动脉造影的特征。支气管动脉可供血于周围型肺癌,也可同一病变多支供血,并能显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反映病灶形态轮廓、确定病变范围。  相似文献   

4.
文章强调大剂量造影剂染色法,能达到“截除”腺瘤效果,从而使高血钙恢复正常,比人工栓塞疗法优越。对甲状旁腺腺瘤的供血动脉,(例如位于前纵隔的腺瘤由内乳动脉的胸腺支供血,在后上纵隔的由甲状颈干动脉的足侧弓供血),经超选择性导管用明胶海绵作人工栓塞治疗,只能使高血钙暂时降低。这是因为腺瘤能够获得侧枝循环的足够血液供  相似文献   

5.
甲状旁腺腺瘤的供血动脉,腺瘤位于前纵隔由乳内动脉的胸腺支供血,位于后上纵隔的则来自甲状颈干的足侧动脉弓。把血管导管以超选择的方法,引入这些供血动脉中,用明胶海绵作人工栓塞疗法。结果只能使血钙过高暂时降低,这里由于腺体通过侧枝循环又获得了足够的血液供应,使栓塞疗法失效。如果经导管,把76%泛影葡胺20—30毫升,在20—30秒中慢慢注完,可以使腺瘤染色24—96小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碳血管造影的成本和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二氧化碳气体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称为CO2 DSA。适用于碘剂过敏、甲亢、肾功能不全者、多发性骨髓瘤、心衰和严重高血压患者。目前主要用于横膈以下动脉 ,特别是脑血管以外的动脉造影以及四肢静脉、腔静脉和门静脉等血管造影。适合观察常规造影剂未能显示的动 静脉短路  相似文献   

7.
大脑静脉血管瘤非常罕见。自Constans′1968年报告以来,仅有24例经血管造影证实。作者最近通过血管造影观察到6例,男女各3例,年龄从27~52岁。分别由于癫痫、创伤、动脉瘤、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头痛及耳鸣或动静脉畸形而行血管造影。2例血管瘤位于大脑半球,1例位于左基底神经节,3例位于小脑半球。血管瘤的部位与主诉和临床症状之间并无明显关系;仅1例大脑挫伤及左额叶血管瘤患者的病变部位与脑电图一致。血管造影片未见动脉受累。3例血管瘤仅在静脉期看见。其他3例在动脉后期可见到放射状的静脉;这些病  相似文献   

8.
盆部肿瘤的诊断和分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影像学检查。用于此目的的方法有:静脉尿路造影(IVU)、动脉造影、前列腺静脉造影、输精管造影、淋巴管造影、超声、骨核素检查、肝闪烁摄影、CT、导向细针穿刺活检和核磁共振(NMR)扫描。  相似文献   

9.
过去十多年,用于检查肾上腺的方法很多,有分泌性尿路造影加线性断层、选择性动脉造影、选择性肾上腺静脉造影及取样检查、闪烁照相、灰阶超声波和CT。平片可发现肾上腺钙化或较大的肿块,尿路造影只能观察肿块影响肾脏的程度,尿路造影加断层可以增加一些正确性,但小于2cm 的病变易漏诊,大概只有70%的正确性,而且有许多假阳性和假阴性。过去强调的腹膜后充气造影观察肾上腺的位置和大小,现已淘汰。选择性肾上腺动脉造影、肾上腺静脉造影和取样检查是创伤性进路,受到限制。肾上腺静脉造影和静脉取样检查诊断肾上腺机能亢进几乎达100%的正确性,但肾上腺静  相似文献   

10.
作者应用左冠状动脉造影用的Judkins 导管,对17例呈现纵隔异常阴影而疑为与胸腺有关的肿瘤者,进行选择性胸腺静脉造影。参考手术所见,根据造影所见胸腺静脉的分布和肿瘤阴影的关系,分为四型。Ⅰ型,血管向肿瘤被膜分布,其中有良性胸腺瘤(2例)、胸腺囊肿、畸胎瘤、皮样囊肿、胸腺扁平上皮癌。Ⅱ型,接近肿瘤存在胸腺静脉,见到肿瘤引起的压迫像,其中有恶性肿瘤3例。Ⅲ型,肿瘤阴影内见到胸腺静脉分布,其中结核性肉芽肿性纵隔炎2例。Ⅳ型,肿瘤阴影和胸腺静脉分开,两者无关,其中纵隔型肺癌3例,纵隔海绵状血管瘤、升主动脉瘤、右肺动脉缺损所致之纵隔异常阴影,没有与胸腺有关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治疗纵隔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采用TAE术治疗的4例纵隔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术前作胸部CT平扫或增强检查,治疗时先行主动脉造影并探寻出血动脉,用微导管超选择至出血动脉后分别用明胶海绵、聚乙烯醇(PVA)颗粒或两者联合作栓塞,术后胸部CT平扫观察栓塞治疗效果并进行随访.结果 术前CT检查确定4例患者均为纵隔出血.术中经主动脉造影和探寻出血动脉发现,4例患者出血分别源自右侧第5肋间动脉纵隔分支、左侧支气管动脉分支、胸主动脉的食管动脉纵隔分支及左膈下动脉纵隔分支,给予明胶海绵及PVA颗粒后造影见对比剂外溢及动脉瘤征象消失.术后复查胸部CT显示4例患者纵隔血肿范围均缩小,随访6个月时3例未发生再出血,1例术后2个月病死于原发病.结论 TAE术治疗纵隔出血具有创伤小、止血直接迅速、疗效确切等优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12.
颅颈交界区及颅底的静脉引流形式,在放射学文献中已有充分描述。而静脉同颅内静脉系统的重要吻合却未予充分的重视。本文研究54例正常脑血管造影片,共84次造影检查。在颈总动脉造影片上翼丛显影如同面前静脉、舌下静脉、颌下静脉和眼静脉一样可以是正常的。本文67次颈总动脉造影和17次颈内动脉造影,不包括选择性颈外动脉造影。所有检查均行骨减影技术。84次造影中引流入岩窦、基底静脉或翼丛或这些血管结合显影者有35次(为41.7%)。而浅组大脑中静脉分支显影为61次。67次颈总动脉造影片上明确眼上静脉和眼下静脉或小的眶静脉显影为31次,而17次颈内动脉造影中为12次。67次颈总动脉造影片显示浅静脉,如面  相似文献   

13.
目前,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首次检出和定性诊断几乎只有通过超声、CT以及超声和CT导向活检才能达到。血管造影的适应范围主要限于外科手术前确定肝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的血管解剖以及用于门静脉肿瘤种植的局部化疗或肝肿瘤的栓塞治疗。当非损伤性影象检查方法被拒用以及活检不安全时,唯有血管造影对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能提供更多的信息。术前必须了解肝的动脉和静脉的血供类型,占位性病变侵犯哪个(些)段以及门静脉在肝内的分支情况。腹腔——肠系膜动脉造影、间接门静脉造影、选择性肝灌注造影、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造影以及选择性肝静脉造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脑血管造影具有潜在危害,凡造影后24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情况均认为是造影并发症。作者报道1例罕见的椎动脉造影引起颈髓前根动脉发生夹层动脉瘤并破裂。 54岁男性病人,血管造影诊断为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瘘位于右脑膜侧支动脉和下岩窦之间,为一个低流速脑膜动-静脉畸形。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1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相关胸腺多发性非典型类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患者男, 53岁, 3年前偶然发现纵隔2个结节, 未予治疗。1个月前体检发现纵隔结节增大, 分别位于前纵隔与中纵隔, 密度均匀, 边界清, 分别呈中度、轻度强化。超声检查发现甲状旁腺肿物。手术病理为胸腺非典型类癌及甲状旁腺腺瘤。后经基因检测确诊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  相似文献   

16.
Castleman's瘤(巨淋巴结增生症)是淋巴组织一罕见的良性肿瘤,多位于纵隔内,腹膜后相对少见。作者报道2例,男、女各1例,年龄49、50岁。1例位于右肾旁,呈实性、边界清伴有小的钙化。另1例位于胰头区,边界欠清,密度较胰腺低,中等强化。2例血管造影均呈多血管且具有丰富和中等量的毛细血管网,分别由第Ⅱ腰动脉和胰十二指肠后上动脉供血。作者指出,Castleman's为一  相似文献   

17.
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本文报告2例,并着重讨论影象学指征。 2例在排泄性尿路造影的基础上都进行全面的影象学检查包括下腔静脉造影、腹主动脉和其某些主支的选择性动脉造影,超声检查等。1例为54岁女性,下腔静脉自左肾静脉至髂总静脉段完全阻塞,侧支循环通过左腰升静脉至左肾静脉而注入下腔静脉。动脉造影显示为中等度血管性肿瘤,血供主要来自局部腰动脉支、生殖腺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腹膜后支。超声检查示肿块为非均质性。另例33岁男性,下腔静脉右肾静脉开口上方右壁有一分叶状充盈缺损,动脉造影未见异常血供属非血管性肿  相似文献   

18.
大多数肾上腺功能性肿瘤和增生所致高血压可为临床或生化检查所发现,而目前各种放射检查则用于肾上腺疾病的术前定位。当非损伤性影象检查无结论或需进一步确定诊断时,可作动、静脉造影和静脉血取样化验。动脉造影采用Seldinger 技术,造影剂注入膈下动脉和肾动脉,可分别显示肾上腺  相似文献   

19.
胸腺的影象诊断方法包括普通正侧位胸片、15°斜位胸片、体层摄影、纵隔充气造影、胸腺静脉造影及放射性核素检查等。但是,这些方法对胸腺病变的诊断正确性和敏感性都不甚理想,对影象的解释亦比较困难,而且纵隔气造影及胸腺静脉造影属损伤性检查方法,操作复杂,有一定痛苦,不易为患者及医师双方所接受。自CT 机问世,对胸腺病变的诊断提供了比较有效的手段,现将近期有关资料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发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最初的动机是希望以较简单的,较少侵入性的(假定危险较小的)技术,特别是静脉DSA,代替标准的动脉造影。早些时候静脉DSA 在临床上的成功提供了这样的希望,即静脉DSA在不久的将来将取代动脉血管造影。早期的工作大多集中在颅外颈动脉、主动脉和肾动脉。今天,技术已扩展到较广泛的各种血管造影与非血管造影性操作。尽管DSA 技术在早期获得成功和后来应用的扩展,但很明显,仍不能指望静脉DSA 完全取代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