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cAvM)所致颅内血肿误诊的原因。方法:我科自2007年9月~2011年1月在手术清除颅内血肿的过程中,经探查证实为AVM的患者共16例,病理证实13例,综合分析术前误诊原因。结果:16例患者中13例在清除血肿后一期手术切除畸形团,重残2例,恢复良好9例,自动出院2例,无1例死亡;未切除的3例中,死亡2例,重残1例。结论:对临床难以判断病因的颅内血肿,术前尽量行全脑DSA。凡证实为CAVM所致的血肿,在清除血肿的同时应尽量争取一期手术切除畸形团。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多囊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征、手术切除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近年手术治疗的11例多囊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的手术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人均行开颅血肿清除术且恢复多囊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运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对患有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4例患有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7例.A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结果:B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的彻底程度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失血量明显少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手术进行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运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对患有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
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恢复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54例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血肿清除联合尿激酶冲洗引流治疗。结果:基本治愈27例,显著进步16例,进步5例,无变化3例,恶化1例,死亡2例。结论: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效果显著,但是要了解血肿部位、出血量、手术时机及术后并发症对术后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适宜手术方式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去骨瓣减压并血肿清除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脑内血肿立体定向引流术患者96例.结果:存活80 例,死亡16 例.随访6 月,预后良好28例,预后不良 42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主要目的是减压,但不必强行清除全部血肿.结合临床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应有利于有效降低颅内压,最大程度恢复神经功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参考组(开骨窗血肿清除术)分别45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死亡率与参考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出现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采用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2月肥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颅内血肿患者入组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行传统神经外科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试验组实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长、手术时长以及手术之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CT定位穿刺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按不同的手术方法将其分为穿刺组与开颅组,各25例。穿刺组采取CT定位穿刺引流的治疗方法,开颅组采取开颅血肿清除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穿刺组术后再出血1例,发生率为4.00%,开颅组术后再出血3例,发生率为1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有降低,穿刺组NIHSS评分优于开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穿刺组发生穿刺通道出血、应激性溃疡例数均为1例,发生率为8.00%;开颅组发生硬膜下血肿、颅内感染、应激性溃疡、硬膜下积液例数分别为1例、2例,3例,3例,发生率为36.00%;穿刺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T定位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比开颅血肿清除手术的效果明显,CT定位穿刺引流不仅能有效清除患者脑内血肿量,还能减少脑组织损伤、降低颅内感染发生率,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微侵袭颅内血肿清除术对80岁以上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年8月—2010年12月入住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的8例80岁以上脑出血患者,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进行颅内血肿抽吸清除,术中清除出血量的1/3~2/3,术后每3h~8h用尿激酶将残余血凝块进行溶解抽吸清除。结果 8例接受微侵袭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7例存活,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7分~14分,Glasgow(GCS)评分13分~15分。结论微侵袭颅内血肿清除术对于80岁以上脑出血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配合中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2例高血压脑出血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分别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CT介导穿刺血肿引流术清除脑内血肿,术后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结果:出院时ADL分级Ⅰ级46例,Ⅱ级18例,Ⅲ级20例,Ⅳ级12例,Ⅴ级4例;另外自动出院4例,死亡8例.ADL分级Ⅰ~Ⅲ级者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为85.7%,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为58.8%,CT介导穿刺血肿引流术组为72.7%.结论:选择不同术式配合中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理想,且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采用其它术式组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