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DTA-K2致假性血小板减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EDTA-K2抗凝血时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现象及避免措施.方法:对采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血小板计数值异常偏低的561例标本,进行再次血涂片,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对其中发现的涂片与计数明显不符的5例患者再次抽血进行手工血小板计数、末梢血涂片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抽取肝素抗凝血进行血细胞计数等方法复检.结果:上述5例在后三种方法复检时血小板计数在正常范围,与初次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抗凝血血细胞分析仪所测血小板计数结果明显不符.结论:ED-TA抗凝剂偶尔可导致血小板发生聚集,引起血球计数仪计数血小板结果的假性减少,临床工作中应引起同行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计数异常直方图,分析判断血球计数仪计数血小板结果的准确度,是分析后质控的重要步骤,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应用血球计数仪和显微镜计数法分别计数80例临床已确诊的ITP患者血小板,并且观察血小板直方图、MCV、红细胞计数值。两种方法所测的血小板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通过观察ITP患者异常血小板直方图:RBC计数和MCV都正常组,血球计数仪法与显微镜计数法比较,血球计数仪血小板计数出现假性减低,p〈0.01,是由于异常蛋白的干扰引起血小板聚集,见图3;RBC计数〉6.0×10^12/L,MCV〈70fL时,血球计数仪法出现假性减低和假性增高同时存在,由于小红细胞的干扰大于异常蛋白的干扰,假性增高显著,p〈0.01,见图4;RBC计数〉6.0×10^12/L,MCV〈70fL,此组患者治愈后,血球计数仪法只出现假性增高,是由于异常蛋白干扰消除,只存在小红细胞的干扰,p〈0.01,见图5。结论 ITP患者血小板计数直方图出现异常时,必须用显微镜计数法复查,ITP患者异常血小板直方图可以作为结果的准确度和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的仪器检测法与镜检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患者血常规测定结果血小板值偏低现象进行正确分析 ;方法 :使用SymexF - 82 0型血细胞分析仪对患者血小板进行测定 ,对测定值 <10 0x10 0 9/L者与传统的手工法计数相比较 ;结果 :使用仪器法对患者进行血小板测定 ,血小板值 <10 0× 10 9/L者 182例 ,其中测定值前面带有字母L、D、M和U者共 14 0例 ,与传统的手工法计数相比较 ,带有字母L、M和U者 (P <0 0 5 )有显著性差异 ,带有字母D和不含任何字母者 (P >0 0 5 )无显著性差异 ,表明仪器法和手工法血小板测定值基本一致。结论 :Symex F82 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采用电阻法与显微镜观察不同 ,它不能识别血小板聚集而造成血小板数量假性减少 ,因此 ,临床检验工作者对仪器法计数血小板减少患者应结合临床的同时 ,时刻不容忽视传统的手工法进行复核 ,以免假性血小板减少造成临床误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观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计数异常直方图,分析判断血球计数仪计数血小板结果的准确度,是分析后质控的重要步骤,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 应用血球计数仪和显微镜计数法分别计数80例临床已确诊的ITP患者血小板,并且观察血小板直方图、MCV、红细胞计数值.两种方法所测的血小板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通过观察ITP患者异常血小板直方图:RBC计数和MCV都正常组,血球计数仪法与显微镜计数法比较,血球计数仪血小板计数出现假性减低,p<0.01,是由于异常蛋白的干扰引起血小板聚集,见图3;RBC计数>6.0×1012/L,MCV<70fL时,血球计数仪法出现假性减低和假性增高同时存在,由于小红细胞的干扰大于异常蛋白的干扰,假性增高显著,p<0.01,见图4;RBC计数>6.0×1012/L,MCV<70fL,此组患者治愈后,血球计数仪法只出现假性增高,是由于异常蛋白干扰消除,只存在小红细胞的干扰,p<0.01,见图5.结论 ITP患者血小板计数直方图出现异常时,必须用显微镜计数法复查,ITP患者异常血小板直方图可以作为结果的准确度和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陈卫民  王炜  张倩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1):1408-1410
目的:探讨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办法。方法:重新抽静脉血分别用EDTA-K2和EDTA-K2·NaF抗凝,1h后用Sysmex SF-3000血液分析仪检测,2次仪器检测值与人工显微镜计数值进行比较。结果:在PTCP与IVBC两组中,比较第一次测定值与人工计数值以及第一次测定值与第二次测定值,两者差异都有显著性(P<0.01)。然而,比较第二次测定值与人工计数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LPF与SPF两组中,第一次测定值和第二次测定值与人工计数值比较,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比较第一次测定值与第二次测定值,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抽血不当和EDTA依赖性凝集是造成假性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因素,EDTA依赖性凝集患者需用EDTA-K2·NaF抗凝血检测;有大血小板和小血小板干扰检测时,须手工显微镜计数,应加强血片的复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细胞计数仪计数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治依据。方法将300例使用BC-53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减少的病例,经手工计数及血涂片瑞氏染色镜检对比分析。结果 52例仪器的血小板计数结果假性减少与血片不符,并存在血小板异常直方图。结论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只能是一种筛查手段,并不能完全代替手工计数,一旦出现血小板凝集、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卫星现象、冷凝集等现象,将影响血小板计数结果,对血小板计数与直方图不符标本,应分析原因,血涂片镜检及手工计数,排除血小板假性减少。  相似文献   

7.
徐戬  ;王域平  ;杨艳丽 《中原医刊》2009,(11):F0004-F0004
目的分析血液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假性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08年6月住院患者血液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异常190例,参照《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以手工计数为对照,判定血小板是否为假性异常。结果血液分析仪计数与手工计数存在差异,分别分析血小板计数假性降低、假性升高的影响因素。结论掌握血液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假性异常的影响因素,才能尽量减少误差,得出准确的检验结果,为临床提供正确的诊治依据,以避免血小板假性异常造成临床误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小柴胡汤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的体重增长率、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和骨髓巨核细胞数量的影响来探讨小柴胡汤的药效。方法:建立ITP模型小鼠,将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激素组和小柴胡汤组,于造模后第14天开始分组给药,共14d,分别于给药前后称重、测出血时间;给药前、给药后4d、7d及14d测外周血血小板计数;造模21d处死,剥离股骨取骨髓测巨核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ITP模型小鼠体重增长率下降,血小板计数持续降低,出血时间延长,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产板巨核细胞减少,与正常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小柴胡汤组体重增长率明显提高,与模型组、激素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给药组均使血小板计数上升、出血时间缩短、骨髓巨核细胞减少,产板巨核细胞增多,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柴胡汤能提高ITP模型小鼠体重增长率,提升血小板计数,促进骨髓巨核细胞成熟。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求准确简便的纠aY-EDTA抗凝剂依赖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的方法。方法观察50例正常人群,分别用EDTA、枸橼酸钠抗凝的静脉血,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及外周血涂片观察;对8例EDTA抗凝剂依赖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病人,用枸橼酸钠抗凝的静脉血,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了血小板计数和人工末梢血血小板计数,同时进行外周血涂片观察。结果EDTA—K2、枸橼酸钠抗凝的静脉血,血小板计数结果经统计学结果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人群显微镜下血小板大小、形态、分布正常,EDTA抗凝剂依赖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病人显微镜下血小板聚集成堆。枸橼酸钠抗凝的静脉血,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结果与人工末梢血人工血小板计数结果相符合。结论在一定条件下,用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可以代替EDTA—K2抗凝的静脉血做血小板计数;用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可以代替EDTA—K2抗凝的静脉血做血小板计数,纠正了EDTA抗凝剂依赖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避免了,临床诊断上的麻烦。  相似文献   

10.
EDTA-K2对血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影响小,抑制血小板在体外聚集诸多优点,作为抗凝剂已被广泛应用于血细胞计数,但引起血小板异常的粘附、聚集,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极易对检验结果错误理解、误诊,应引起高度的注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并作出纠正。方法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对血小板低于正常参考值的患者,同时采集末梢血手工计数血小板并作末梢血及抗凝血涂片显微镜镜检。结果手工血小板计数与EDTA抗凝血计数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工血小板计数结果与枸橼酸抗凝血标本血液分析仪计数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首次血小板计数减低的标本均应手工计数血小板并作末梢血涂片镜检,以排除是否存在抗凝剂所致血小板聚集现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CM)计数血小板的应用价值。方法用流式细胞术与电阻抗法计数血小板并与(参考方法)手工法进行比较。结果 3种方法计数血小板均有相关性(P<0.01),血小板计数在(1~300)×10~9/L相关系数>0.97,血小板计数在(1~100)×10~9/L较低范围时,相关系数(r)>0.95。与参考方法比较,血小板计数>100×10~9/L时2种方法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97,血小板<100×10~9/L时,相关系数为0.95、0.86。结论 FCM计数血小板优于电阻抗法,特别对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验人工血小板计数与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存在的差异.方法 收集65例患者资料,进行全自动分析仪血小板检测与人工血小板计数的比较.结果 当血小板数在(100-300)×103/L时,血液分析仪与手工计数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当血小板数<103/L时,两种方法的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 血液分析对血小板检测不能完全代替人工计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EDTA盐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意义。方法:用EDTA—K2抗凝真空管采集静脉血,在自动血液分析仪上检测,4例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者改用枸橼酸钠抗凝真空管采集静脉血在血液分析仪上重新检测,同时做血涂片检查,采末梢血手工计数血小板。结果:4例EDTA—K2抗凝计数血小板显著减少者,血涂片见血小板聚集成团,而用枸橼酸钠抗凝及手工计数者血小板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EDTA作为血液分析仪的抗凝剂,有时会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应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办法.方法 重新抽静脉血分别用EDTA K2和EDTA K2·NaF抗凝,1h后用Sysmex XT-1800i血液分析仪检测,2次仪器检测值与人工显微镜计数值进行比较.结果 在PTCP与IVBC两组中,比较第一次测定值与人工计数值以及第一次与第二次测定值,两者差异都有显著性(P<0.01).然而,比较第二次测定值与人工计数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LPF与SPF两组中,第一次和第二次测定值与人工计数值比较,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比较第一次与第二次测定值,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抽血不当和EDTA依赖性凝集是造成假性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因素,EDTA依赖性凝集患者需用EDTA K2·NaF抗凝血检测;有大、小血小板干扰检测时,须手工计数,加强血片复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EDTA-K2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患者检测效果。方法:采集15例EDTA-K2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适量静脉血,分别用EDTA-K2与枸橼酸钠抗凝,并应用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手工法计数血小板和血涂片瑞氏染色观察血小板聚集情况。结果:经EDTA-K2抗凝后血小板计数(47.36±9.86)×10~9个/L,血涂片显示血小板聚集,并成堆分布;经枸橼酸钠抗凝后检测血小板计数(156.87±26.18)×10~9个/L,血涂片显示不存在血小板聚集,均单个分布;经手工法计数血小板为(159.87±35.17)×10~9个/L;EDTA抗凝法计数血小板远低于枸橼酸钠抗凝法计数和手工法计数(P<0.05),枸橼酸钠抗凝法计数血小板和手工法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科医师对出现血小板计数显著减少且无出血症状者,则考虑为EDTA-K2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并及时采集血样处理,改用枸橼酸钠抗凝法或手工法血小板计数,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机采血小板的操作,观察采前血小板计数与采集后血小板质量的关系。方法 对采前、后血小板计数进行分组分析讨论。结果 采前血小板计数低的献血员,采集的循环数明显多于计数高的献血员,采集的血小板产品质量不如计数高的好,而且采集的时间较长。结论 献血员采前血小板计数与采集后血小板产品质量有密切的关系,为保证血小板的质量,机采前必须严格筛查献血员。  相似文献   

18.
陈凤  苏芝军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4):143-143,146
目的:分析血液分析仪与手工法对儿童血小板计数产生的误差.方法:用两种血液分析仪及手工显微镜计数法对600例血液标本进行血小板计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成人血小板值高于正常参考上限(300×109/L)的比率低于儿童,两种血细胞分析仪测的儿童血小板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分析仪分析时出现异常报警(URI),直方图尾部有异常升高的血小板值与显微镜计数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血液分析仪计数儿童血小板时如出现,计数有警示信号(URI);MCV<70 n,且RBC直方图显示有<50 fl的小红细胞存在,血小板直方图出现尾部升高的表现或血小板直方图曲线呈齿状等以上情况时要进行手工显微镜计数仪得到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准确计数血小板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艳 《广西医学》2006,28(10):1595-1598
近年来,准确计数外周血中的血小板已成为血液学和检验医学界的热门课题,其原因有二:一是临床上需要输血小板者日益增多;二是迄今为止,所有计数血小板的方法,对于血小板减少的标本,其准确性都比较差,亟需研究改进.准确计数血小板实非易事,血小板体积小、无色、易粘附,当血液自血管破损处流出时,血小板一经与破损的血管内皮细胞或组织成分接触,立即以极快的速度粘附于破损的血管壁,使采得的血小板数比血中实际血小板数为低,皮肤穿刺采血比静脉采血所得的血小板数更低[1].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314例西宁地区小儿进行血小板四项参数测定。血小板计数为(210.8±71.52)×109/L。血小板比积1.49±0.51ml/L,平均血小板容积为7.16±1.170fl,血小板分布宽度为8.24±1.13X10GSD.四项参数在各年龄组间,差异性极显著。血小板计数与平均血小板容积呈负相关关系;平均血小板体积与血小板分布宽度呈正相关;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比积问、血小板比积与血小板分布宽度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