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眼底改变与预后判定齐齐哈尔车辆厂医院丁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李景良本文观察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眼底改变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自1984年1月至1996年3月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之住院患者84例;男46例,女38例。...  相似文献   

2.
吴跃刚 《深圳医学》1999,12(1):82-83
目的 探讨2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继发急性脑积水(AHC)的发病率、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SAH后1周内行MRI或/和CT检查,分无脑室积血组及脑室积血组。脑室扩大并超过正常上限作为AHC的诊断。FH结果 SAH后2~3天最常出现AHC。出现后无特征性临床表现。所有病例有侧脑室和第三脑室增大,半数以上伴脑室积血。死亡率32%。死于脑疝最常见。结论 SAH后伴有脑室积血者与AH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玻璃体出血称为Tcrson综合征,我们运用保守方法治疗1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文峰  吴德正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4):267-269,I018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性黄斑出血及眼底变化特征。方法 对35例(37只眼)眼底有黄斑出血的高度近视患者进行眼底彩色照像和荧光素眼底出血管造影(FFA)检查,其中8只眼行靛青绿血管造影(ICGA)。结果 高度近视黄斑出血的表现:(1)视网膜下新生血管(SRNV)形成导致的黄斑出血(23只眼),ICGA显示的SRNV较FFA清晰;(2)无SRNV的黄斑出血(14只眼),在出血下或边缘有漆样裂纹显露者9只眼  相似文献   

5.
从1993年以来,我院有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以动眼神经麻痹为主要症状而首诊于眼科,现报告如下。5例病例中男2例,女3例,年龄45~60岁,患者均因进行性上睑下垂、上直肌、内直肌和下直肌麻痹、瞳孔中等散大而首诊于眼科。其中右眼2例,左眼3例,眼底检查...  相似文献   

6.
李锋  罗坚 《深圳医学》2000,13(6):16-17
本文将19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出血量的大小分为两组,观察两组脑梗塞的发生率。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量大者脑梗塞发生率高;脑梗塞发生与否预后无差异,临床上在干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脑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7.
Terson综合征又名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综合征,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玻璃体出血综合征[1].调查我院2001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53例SAH的病人,发现Terson综合征者3例,发病率低于教科书记载.以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报告2例新型血小板聚集功能缺陷症所致的眼底出血,用AP方案治疗有效。讨论了出血的机制,认为本病眼底出血同全身出血倾向一样,与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位点上刺参酸性粘多糖受体被某种辅因子遮蔽有关。  相似文献   

9.
Wen F  Wu D  Wu L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4):267-9, 18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性黄斑出血及眼底变化特征。方法对35例(37只眼)眼底有黄斑出血的高度近视患者进行眼底彩色照像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检查,其中8只眼行靛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grenangiography,ICGA)。结果高度近视黄斑出血的表现:(1)视网膜下新生血管(subretinalneovascularization,SRNV)形成导致的黄斑出血(23只眼),ICGA显示的SRNV较FFA清晰;(2)无SRNV的黄斑出血(14只眼),在出血下或边缘有漆样裂纹显露者9只眼;对其中6只眼进行了随访,发现其黄斑出血是由于出血下或其边缘有脉络膜毛细血管和Bruch膜的破裂致新的漆样裂纹形成的缘故。结论高度近视黄斑出血的原因除常见的SRNV形成外,还有尚不伴SRNV的黄斑出血。FFA结合ICGA能更早期、准确地确定引起高度近视黄斑出血的这两种表现。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视网膜出血广东开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乐学工本文对468例新生儿进行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出血82例,发生率为17.5%,报道如下。检查方法对1993年1-6月间我院出生的468例新生儿无选择性地于生后24小时内进行眼底检查,检查前用5%新福林及复...  相似文献   

11.
李青 《临床眼科杂志》2007,15(4):334-334
Terson综合征指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玻璃体出血症。Terson综合征于1990年Terson首次报道故而得名。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玻璃体出血的病例较少见,尤其双眼出血并继发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裂孔形成则更为少见。  相似文献   

12.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Terson综合征并发玻璃体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伟 《眼科新进展》2003,23(3):186-186
Terson综合征是由于自发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头颅外伤而引起颅内压突然增高导致的眼内出血。当视网膜内或视网膜前的血液大量进入玻璃体时 ,引起严重的视力下降。1995~ 2 0 0 1年我院对 9例 12眼 Terson综合征进行了玻璃体手术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 12眼 ,男 6例 8眼 ,女 3例 4眼 ;年龄 2 1~ 5 3岁 ,平均 33岁 ;右眼 4例 ,左眼 2例 ,双眼 3例 ;所有患眼均为有晶状体眼 ,1例有轻度白内障 ;术前视力 <0 .0 2 ,其中 6眼光感~手动 ;所有患眼眼底不能窥见。 6例玻璃体出血是由于外伤后硬脑膜下出血引起 ,3例是…  相似文献   

13.
Terson综合征又名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玻璃体出血症,临床上较少见,而观察到继发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脱离者则更少见,据笔者查阅资料所知,国内尚未见有关报道,现将我院所收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脉络膜上腔出血的超声波和彩色多普勒检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脉络膜上腔出血的超声波和彩色多普勒显像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使用美国SonomedA/B2500眼科专用超声诊断仪和德国SIEMENSsonlneversa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14例内眼手术后发生的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患者,对其显像特点及血流信号进行分析。结果14例患者均经超声波检查(其中5例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明确了脉络膜上腔出血的诊断,其中完全性出血10例,部分性出血4例,经1~3次超声波检查,出血1周后血凝块开始液化,其中13例于出血后平均15.4天再次手术证实血凝块液化。结论超声波和彩色多普勒检查对脉络膜上腔出血的诊断有较大的价值,在了解血凝块是否液化、出血范围及玻璃体视网膜状态等方面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讨论了在鉴别诊断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Terson综合征治疗一例陈燕军董方田叶俊杰王造文陈有信劳远秀李维业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玻璃体出血/治疗吲哚花青绿/诊断应用荧光素血管造影术报告一例严重蛛网膜下腔出血存活后双目失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并用激光扫描检眼镜(scanning...  相似文献   

16.
Terson'ssyndrome即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玻璃体出血,常见的原因为颈动脉瘤破裂。由于症状危急,严重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患者往往难以存活,因而眼部受累不易见到。我们报告1例严重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双目失明病人的急救经过。患者男39岁因突然发病跌倒,...  相似文献   

17.
视网膜下出血是指出血位于视网膜上皮层之下。我院于1996年应用A—SCAN2500型及B—SCAN3000型眼用超声扫描仪诊断视网膜下出血1例。患者男59岁右眼突然视力下降一天。眼部检查:左眼视力1.0,右眼视力0.1。双眼前节均正常。左眼底正常,右...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颅内出血合并视网膜出血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经CT证实有颅内出血的74例新生儿进行眼底检查,其中63例合并有视网膜出血.对视网膜出血的发生率、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时间与视网膜出血的关系进行分析.井通过颅内出血合并视网膜出血的发病机理、与颅内出血的关系及预后进行探讨,建议对颅内出血新生儿仔细检查眼底,以便提示病情,及时抢救。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4,10:30-31)  相似文献   

19.
视盘埋藏性玻璃疣国内外已屡见报道,视盘及盘周视网膜下出血并非少见,笔者回顾6例视盘出血者,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证实为埋藏性玻璃疣所致。并对其病因,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简要讨论。本组6例中5例为双视盘埋藏玻璃疣,1例为单眼埋藏性玻璃疣合...  相似文献   

20.
超声诊断视网膜下出血五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用美国CILCO公司生产的SONOMETRICS TM OCUSCAN400型眼用实时超声扫描仪诊断视网膜下出血5例。共同病史为突然视力下降,眼底后极部有青灰色的隆起病灶,易误诊为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超声检查有独特的表现,将A-扫描的波形和B-扫描的图像结合起来,能够鉴别诊断,排除眼内肿瘤,防止延误诊断。尤其合并玻璃体出血时,超声检查是很重要的检查方法。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4,10:97-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