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晓坤  杨欢  范金虎  乔友林 《中国肿瘤》2022,31(10):803-808
食管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癌种,而我国是食管癌疾病负担较重的国家。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明确,难以提前干预。目前食管癌的早诊及筛查手段仍为侵入式的内镜下碘染色,成本高、实施复杂,一定程度影响了患者主动参与筛查的意愿。代谢组学是一种新兴组学技术,能从生物系统代谢层面入手,通过容易取得的机体检材,对受试者体内代谢组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分析代谢通路的改变及相应调控通路,可以在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以及食管癌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全文就当前食管癌代谢组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一些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食管癌相关生物标志物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PubMed、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以“食管癌、代谢组学、生物标志物、早期诊断、筛查、预后”为中文关键词,以“esophageal cancer/carcinoma、metabonomic(s)/metabolomic(s)、biomarker、early diagnosis、screening、prognosis”为英文关键词,检索2015年1月-2022年3月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190篇。纳入标准:(1)在人群中进行的研究;(2)代谢组学在食管癌筛查与诊断中的应用;(3)与食管癌进展及预后相关的研究;(4)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评价的研究。排除标准:(1)非代谢组学研究;(2)在动物或人源肿瘤细胞系中进行的代谢组学研究;(3)结果不明确或质量较低的研究;(4)内容相似或重复的文献。最终纳入44篇文献。结果 代谢组学研究通过分析体内代谢物的变化,已经发现了许多与食管癌的早期诊断、进展和预后等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多涉及氨基酸、脂肪酸等物质,且多种代谢物联合较单一者更有诊断或预测价值。同时,对代谢途...  相似文献   

3.
目的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而生存率较低。本文总结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在食管癌早期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为今后食管癌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新的平台和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食管癌和早期诊断"为关键词检索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以"genomics、proteomics、metabolomics、esophagus cancer、early diagnosis"为关键词检索PubMed,检索建库至2018-12发表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相关研究;(2)食管癌早期筛查与诊断。排除标准:(1)综述类文献;(2)研究资料不全;(3)结果重复且相对陈旧的研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29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既往研究证实,食管癌患者与健康者在基因、蛋白质表达及代谢表达方面存在差异,且发现TFF1、CCNA1和TFPI2等DNA甲基化,PA28β、AHSG和LRG等差异表达蛋白及蛋白特征组,多个氨基酸的代谢特征及其他物质的代谢失调均可作为食管癌早期筛查及诊断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此外,利用各类组学技术及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在寻找生物标志物方面均表现出较好的可行性。结论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技术有望为食管癌早期筛查及诊断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并比较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前后血浆代谢产物的含量差异,分析化疗前与化疗后食管癌代谢物的特异性的改变.方法:收集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前后清晨空腹血液标本,共71例,采用核磁共振法测定血浆标本中代谢产物的含量,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PLS-DA)分析化疗前后血浆代谢产物含量差异及其临床意义.结果:放化疗后与放化疗前相比,血浆中乳酸盐、血肌酐、脂类、甘油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P<0.05),甲酸、天冬氨酸、三甲胺、胆碱含量减少(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化疗前与化疗后血浆中代谢产物明显不同,基于核磁共振法的代谢组学可以很好的反映放化疗前后代谢产物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介绍代谢组学(metabonomics)的研究状况及其在肿瘤防治研究中的应用。阐明代谢组学的概念、代谢组学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以及蛋白组学的关系,介绍代谢组学的研究状况及其主要研究方法,着重讲述代谢组学在肿瘤防治研究中的应用,归纳代谢组学在肿瘤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多药耐药研究、分子靶向药物以及抗癌药物毒性评价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从一个侧面阐述了肿瘤与生物系统微环境以及基因变化的复杂关系,为人们提供一个认识肿瘤基因表型的独特途径。代谢组学研究必将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8.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后出现的新兴"组学",常用于疾病诊断、医药研制开发、营养食品科学、毒理学、环境学、植物学等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领域.自20世纪以来,每年发表的代谢组学研究的文章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代谢组学在肿瘤方面的研究亦在不断增多.从表面上看代谢组学的发展很迅速,但是仍然远远落后于基因组学和...  相似文献   

9.
吴刚峰  任煜  林标扬 《肿瘤学杂志》2018,24(10):1014-1018
摘 要: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具有高进展率、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高复发率特征。目前,针对膀胱癌早期诊断和预后监督缺乏有效的生物标志物。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重要分支之一,尿液代谢组学在膀胱癌生物标志物筛选和鉴定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已有大量文献研究报道了尿液代谢组学在膀胱癌中应用,并在尿液中筛选发现20多种膀胱癌代谢标志物。全文根据目前尿液代谢组学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对尿液代谢组学以及发现的膀胱癌代谢标志物嘌呤与嘧啶、色氨酸、马尿酸、肉毒碱类和牛磺酸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介绍代谢组学(metabonomics)的研究状况及其在肿瘤防治研究中的应用。阐明代谢组学的概念、代谢组学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以及蛋白组学的关系,介绍代谢组学的研究状况及其主要研究方法,着重讲述代谢组学在肿瘤防治研究中的应用,归纳代谢组学在肿瘤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多药耐药研究、分子靶向药物以及抗癌药物毒性评价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从一个侧面阐述了肿瘤与生物系统微环境以及基因变化的复杂关系,为人们提供一个认识肿瘤基因表型的独特途径。代谢组学研究必将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DNA异常甲基化与食管癌的关系逐渐成为近年来食管癌防治领域的研究热点。总结近年来DNA甲基化与食管癌关系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食管癌、抑癌基因过甲基化、诊断准确性"为主要关键词,检索2000-01-2018-12发表并收录于PubMed数据库的文献。主要纳入标准:(1)阐述DNA甲基化或抑癌基因过甲基化与食管癌关系及其在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方面应用的相关文献;(2)样本量较大(n≥30)且有对照组;(3)优先选取对DNA甲基化与食管癌关系的应用有具体评价指标的,如灵敏度、特异度等。排除标准:(1)重复文献;(2)样本为非人(动物标本或培养的细胞)的文献。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共28篇。结果食管癌患者普遍存在抑癌基因的高甲基化,且其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自身对照或异体对照)。p16、MGMT在食管鳞癌中的甲基化频率分别可达到88%和80.4%,结肠腺瘤息肉易感基因在食管鳞癌中的甲基化频率(50%)低于其在腺癌中的频率(92%);抑癌基因高甲基化用于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时具有很好的准确性,且检测多个抑癌基因可以大幅提高其效能(灵敏度64.3%,特异度100.0%,曲线下面积0.821)。以食管脱落细胞为基础的甲基化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发现食管癌前病变,这为食管癌筛查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在指导食管癌患者治疗和病情监测方面,CHFR、PAX5和ZNF695等基因分别可以判断晚期食管癌患者对紫杉醇、顺铂和放疗的敏感性;抑癌基因高甲基化的食管癌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未甲基化的患者,并且在预测肿瘤复发时,其灵敏度可达75%以上。结论 DNA异常甲基化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抑癌基因的高甲基化在食管癌的人群筛查、早期诊断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在未来需要更大样本量、多中心的研究进行验证。在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预测方面为晚期食管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食管癌精确放疗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PubMed和CNKI等数据检索系统及数据库,以“食管癌、放射治疗”等为关键词检索2000-01-2011-10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四维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食管癌精确放疗中的应用及靶区勾画研究进展;2)不同食管癌精确放疗计划的剂量学比较;3)食管癌精确放疗的分割方式及疗效评估.根据纳入标准分析文献36篇.结果:四维CT及PET/CT在食管癌精确定位及靶区勾画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三维适形放疗/调强化疗(3DCRT/IMRT)治疗提高了食管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及近期生存率.Rapid Arc具有靶区剂量适形度高,剂量分布均匀性好,减少总机器跳数和减少治疗时间等优势.改变放疗方式利用3DCRT后程加速超分割比常规分割疗效略有提高,但急性放疗反应加重,晚期反应的发生率未增加.结论:食管癌精确放疗仍以3DCRT/IMRT为主,Rapid Arc技术虽然有较好的优越性,但是临床应用前景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Nutrition and esophageal cancer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Epidemiologic evidence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nutrition and esophageal cancer is reviewed. Results from ecologic, case-control, cohort, and intervention studies are included. Most of the findings pertain more to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han 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fruit and vegetable consumption is supported by a large body of evidence, especially from case-control studies. The effects of food groups and nutrients other than fruits and vegetables also have been examined, but the overall evidence is less convincing. Recent intervention studies in high incidence areas in China indicate that micronutrient supplements may have a modest effect in reducing risk, but the generalizability of this result is uncertain. Hot drinks are likelyto increase the risk of esophageal cancer. On the other hand, the role of tea drinking, especially the use of green tea, remains to be defined better.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放疗穿孔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食管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放射治疗是食管癌的有效治疗方式之一,而食管穿孔是食管癌放疗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出现,多数患者短期内死亡.本研究旨在通过总结国内外食管癌放疗穿孔防治的研究进展,提高对食管癌放疗穿孔的认识,以改善其生存及预后.方法 应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等检索系统,以“食管癌、食管恶性肿瘤食管穿孔、瘘、放射治疗、放疗、近距离放射疗法、腔内放疗、诊断、预防和治疗”为关键词,检索1996-2016相关文献,共筛选出51篇高度相关文献.结果 食管癌放疗穿孔的高危因素有T4期、二程放疗等,应注意密切监测放疗反应,谨防穿孔.出现胸痛、呛咳和发热等症状时可通过食管X射线检查、食管CT等检查尽早明确诊断,据情况予手术或介入治疗.结论 食管癌放疗穿孔可防可治,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密切监测放疗不良反应,重视放疗穿孔的预防,一旦发生穿孔,要尽早诊断、尽早治疗,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Genetic polymorphisms and esophageal cancer risk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review and evaluate, in a comprehensive manner, the published data regarding the contribution of genetic polymorphisms to risk of esophageal cancer, includi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 and adenocarcinoma, in humans. All relevant studies available in MEDLINE and published before February 2007 were identified. Studies carried out in humans and that compared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with at least 1 standard control group were considered for analysis. One-hundred studies and 3 meta-analyses were identified. Eighty (80%) studies were conducted in Asian countries, particularly China including Taiwan (60 (60%) studies). The most intensively examined genes were those encoding carcinogen metabolic enzymes. The most widely studied gene was GSTM1 (15 studies), followed by ALDH2 (11 studies). ALDH2, MTHFR C677T, CYP1A1 Ile/Val, CYP1A1MspI, CYP2E1, GSTP1, GSTM1 and GSTT1 were examined by meta-analyses and significant 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ALDH2*1*2 and the CYP1A1 Val allele and increased risk of esophageal cancer. In addition, increased risk of esophageal SCC was consiste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ADH2*1*2 and the p53 codon 72 Pro/Pro genotypes. Cohort studies that simultaneously consider multiple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possibly involved in esophageal carcinogenesis are needed to ascertain not only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these factors to tumor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ir putative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癌放疗后局部复发再程放疗的治疗价值,并分析再程放疗及放疗联合化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开封市中心医院2005-05-18-2010-05-21收治的41例食管癌患者,分为单纯再程放疗组20例及化疗联合再程放疗组21例,对其疗效、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结果单纯再程放疗组有效率(RR)为45.00%(9/20),化疗联合再程放疗组为85.71%(1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P=0.035。单纯再程放疗组1年生存率为45.00%(9/20),2年为25.00%(5/20),3年为10.00%(2/20);化疗联合再程放疗组1年生存率为52.38%(11/21),2年为28.57%(6/21),3年为14.29%(3/21);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975。单纯再程放疗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75.00%(15/20),≥2级者为45.00%(9/20);化疗联合再程放疗组则分别为90.45%(19/21)和52.39%(11/21);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77,P=0.380。单纯再程放疗组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20.00%(4/20),≥2级者为5.00%(1/20);化疗联合再程放疗组分别为23.81%(5/21)和9.52%(2/21);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61,P=0.718。单纯再程放疗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为45.00%(9/20),≥2级者为5.00%(1/20);化疗联合再程放疗组分别为57.14%(12/21)和23.81%(5/21);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28,P=0.220。结论食管癌放疗后局部复发再程放疗仍是有效治疗的手段,联合化疗是可行的,并能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目前治疗模式已从单一的外科手术转变为在规范化手术基础上合理应用围术期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模式。虽然在包括术前精确分期、手术径路、淋巴结清扫范围和围术期放、化疗方案在内的诸多问题上仍存在争议,但通过多学科团队协作提供诊断与治疗方案的新模式,不仅在最大程度上体现肿瘤治疗个体化和规范化原则,同时也能真正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是固有免疫细胞,是机体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NK细胞无需预先致敏即可杀伤肿瘤细胞,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抗肿瘤作用.NK细胞作为抗肿瘤过继免疫细胞治疗制剂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本文总结NK细胞在肿瘤过继性免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方法 应用PubMed、Elsevier、Springer、Wiley Online Library和CNKI文献检索系统,以“NK细胞,NK细胞与肿瘤生物治疗,NK细胞与肿瘤过继性免疫治疗”为关键词,检索1964-06-2015-12的有关文献.纳入标准:1)与NK细胞生物学相关的文献;2)与NK细胞体外扩增相关的文献;3)与NK细胞过继治疗血液性肿瘤及实体瘤的Ⅰ期及Ⅱ期临床研究相关的文献;4)与未来NK细胞临床应用研究方向相关的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分析文献81篇.结果 NK细胞对肿瘤的杀伤活性主要取决于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和抑制性受体间的动态平衡.目前,广泛认为基于NK细胞的过继性免疫治疗是具有良好潜力的肿瘤治疗方案.能否在GMP水平体外激活、扩增获得大量的NK细胞对肿瘤的过继治疗至关重要.用于体外扩增的NK细胞的来源包括外周血、脐带血以及干细胞.用于刺激NK细胞扩增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包括可溶性细胞因子、抗体以及其他分子等.目前,自体或同种异体NK细过继疗法在血液或实体肿瘤治疗中广泛应用,但国外更倾向于应用同种异体NK细胞过继治疗.结论 NK细胞在肿瘤的过继性免疫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和应用潜力,同时也面临诸多技术难题有待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