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被证实为包括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有效的治疗策略。临床实践中发现,多数肿瘤患者并不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甚至出现免疫超进展现象。现对免疫疗效预测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肿瘤精准化治疗提供思路。方法 以“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biomarkers, immunotherapy”为关键词,检索2010-2022年PubMed收录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对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进行预测的生物标志物相关文献。排除标准:综述文献、Meta分析和病例报告。最终纳入62篇文献。结果 目前常用预测标志物各有优劣,PD-L1表达水平、肿瘤突变负荷和驱动基因突变是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标志物,能够较好地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外周血标志物、肠道菌群及当下新兴标志物目前缺乏临床相关证据,但发展潜力较大,有望与其他标志物综合预测免疫疗效。结论 目前单个标志物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预测效能,未来临床实践中综合使用多项标志物或许能够更加有效地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  相似文献   

2.
寻找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预测标志物能够使更多的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肿瘤突变负荷(TMB)、POLE/POLD1突变、CMS分型、MGMT甲基化等多个指标具有对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进行预测的潜能和价值。本文通过对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预测标志物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寻找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患者的最佳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免疫靶向治疗成为针对肿瘤微环境干预治疗异军突起的新领域。免疫检查点筛选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转化性研究方兴未艾,也逐渐挑战非小细胞肺癌传统治疗。但在泛瘤种、未加选择人群中,仅仅约1/5左右患者可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益。因此,如何筛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预测相关标志物,成为当前关注焦点。本文针对预测相关标志物包括PD-L1表达、肿瘤突变负荷、微卫星不稳定、驱动基因状态、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突变情况等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并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可能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4.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通过对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深入研究,程序性细胞凋亡蛋白1(PD-1)/程序性细胞凋亡蛋白配体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疗效不断得到各项临床试验的证实,其中pembrolizumab及nivolumab已成为NCCN指南推荐对于错配修复基因缺失/高频微卫星不稳定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标准治疗失败后的二线或三线治疗.本文对近年来多项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试验结果进行综述,并对可能预测抗PD-1/PD-L1抗体治疗效果的生物标志物相关研究进行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5.
姜博伦  赵晨光  郭惠琴 《癌症进展》2017,(12):1369-1374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发展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然而,疗效预测标志物的尚未确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有效应用.本文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尚处于试验阶段的PD-1/PD-L1抑制剂的相关临床试验进行了综述.事实上,目前仅有约20%的晚期NSCLC患者可以从PD-1/PD-L1抑制剂中获益.多数临床试验将患者的PD-L1表达水平作为疗效预测标志物,但其预测价值不尽相同,本文亦对其临床应用局限性的原因进行了讨论.随着肿瘤突变负荷、肿瘤免疫微环境等新兴标志物的出现,将其与PD-L1表达相结合,指导PD-1/PD-L1抑制剂有效的个体化应用正逐渐成为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基于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分子成像可视化恶性肿瘤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及肿瘤微环境的临床前研究及临床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免疫分子成像的临床转化提供依据。方法 以“程序性死亡配体-1、免疫显像、单克隆抗体、免疫治疗”为中文关键词,以“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immune molecular imaging、monoclonal antibody、immunotherapy”为英文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PubMed以及万方数据库2015-01-01-2023-04-01发表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基于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分子成像检测PD-L1表达的临床研究;(2)基于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分子成像检测肿瘤微环境中抗原的研究。排除标准:(1)数据不完整的文献;(2)质量差的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分析文献54篇。结果 基于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分子成像能够通过检测肿瘤微环境中的相关抗原的表达状况,进而评估免疫细胞的功能状态,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有效性。结论 基于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分子成像能够无创性可视化肿瘤及微环境的状况,并在监测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7.
周越  苑珩珩  韩宇 《中国肿瘤》2022,31(3):215-220
摘 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在多种肿瘤中显示出持续的临床疗效。错配修复蛋白缺陷(mismatch repair deficient,dMMR)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已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然而,部分PD-L1阴性和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stability,MSS)型结直肠癌患者对免疫治疗也有持续的反应。因此,为了给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选择能够识别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效的可靠生物标志物,实现精准治疗是至关重要的。DNA聚合酶亚基的关键编码基因POLE/POLD1是除MSI?鄄H和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外,最具潜力的免疫治疗预测指标。全文就POLE/POLD1的分子机制及其突变在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成为近年来肿瘤治疗的热点,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由于免疫治疗费用较高,未检测人群免疫治疗获益率仅为20%。因此,精准地选择预测性生物标志物对于肿瘤患者个体化免疫治疗至关重要。反映肿瘤免疫微环境和肿瘤细胞内在特征的生物标志物,如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PD-L1、肿瘤突变负荷、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放射治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在晚期乳腺癌中的临床研究,探讨联合治疗用于晚期乳腺癌时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进一步提高晚期乳腺癌治疗效果提供研究线索和方向。方法 应用PubMed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系统,以“晚期乳腺癌、放射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抑制剂”等为关键词,检索2012-01-2022-10发表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213条,中文文献43条。纳入标准:(1)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作用机制;(2)放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在晚期乳腺癌中的相关研究;(3)联合治疗用于晚期乳腺癌时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排除标准:非放射治疗、免疫治疗等与本研究关联性较小文章。最终共纳入45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前研究显示,放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两者联合是安全的,较传统治疗有一定疗效优势,但联合模式尚无定论;多项探讨联合方式的单臂和随机对照研究正在进行当中。结论 放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治疗晚期乳腺癌虽已初见疗效,但仍面临着作用机制、放射剂量、分割模式、治疗顺序以及联用多种免疫检查点抑...  相似文献   

10.
针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 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 ligand 1,PD-L1)通路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的研究十分热门,为多种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然而,ICI的有效率仍偏低,非目标患者对其没有应答,部分患者会出现延迟反应、假性进展等特殊应答模式,目前尚无精准的疗效预测标志物能够提前对患者的肿瘤反应及预后做出判断,使得患者在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时受到限制,本文对目前常用及部分近期研究的疗效预测标志物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Clinical lung cancer》2021,22(5):381-389
Immunotherapy has markedly improved the 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and has introduced a new era in lung cancer treatment. Although some patients achieve durable responses to checkpoint blockade, not all experience such benefits, and some suffer from significant immunotoxicities. Thus, it is crucial to identify potential biomarkers suitable for screening the population that may benefit from immunotherapy. Based on the current clinical trials,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review the biomarkers for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ion that may have the potential to predict the response to immu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A non-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was done. We searched for eligibl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 from PubMed, Embase, and 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21. The keywords included biomarkers, immunotherapy,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ion, 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 (PD-L1), an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dditional biomarkers beyond PD-L1 that have been shown to have predictive capacity include tumor mutational burden,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lung immune prognostic index, gut microbiome, and certain alterations in genes (eg, STK11 deletion, LKB1 kinase mutation, MDM2/4 amplification) that confer immunoresistance. The biomarkers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could help us better select the appropriate immunotherapy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NSCLC.  相似文献   

12.
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为代表的免疫疗法开辟了肿瘤治疗的新纪元。目前ICIs已经广泛应用于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预测性标志物是精确筛选可从ICIs治疗中受益的患者群体的重要工具。本文回顾并总结了目前ICIs治疗结直肠癌重要的预测性标志物及其研究现状,包括错配修复缺陷及微卫星不稳定性、肿瘤突变负荷、DNA聚合酶ε/DNA聚合酶δ1以及PD-L1表达等。通过了解这些标志物对于结直肠癌ICIs治疗的响应及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筛选潜在获益人群,提高治疗效率,实现精准化治疗。  相似文献   

13.
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类型的75%~80%,5年生存率仅为15%。近年来人们对肺癌精准治疗的认识明显提高,但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仍面临挑战,驱动基因阴性患者的治疗方式十分有限,晚期患者的预后仍较差。免疫治疗药物可以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使抗肿瘤T细胞免疫反应恢复或增强,或者T细胞受体转导的T细胞免疫疗法靶向大部分的肿瘤特异性抗原从而起到抗肿瘤作用。目前,仅免疫检查点治疗的临床试验表明,非小细胞肺癌中非选择性人群的客观缓解率为10%~20%,仍有大部分患者不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故优势人群的筛选仍十分重要。PD-L1是目前最常用的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标志物,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作为常规标志物应用于临床。另有相关研究表明:肿瘤突变负荷、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微卫星不稳定等都是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重要生物标志物。本文将对目前临床研究中关于免疫治疗的相关生物标志物新进展作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14.
晚期胃癌预后较差,传统化疗疗效有限,未能满足患者治疗需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改变晚期胃癌治疗格局,其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PD-1抑制剂联合曲妥珠单抗及化疗已分别成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阴性或阳性晚期胃癌一线治疗选择,其他免疫检查点分子抑制剂和癌症疫苗、过继性细胞输注等疗法的研究均在进行中。如何通过生物标志物筛选免疫治疗最佳获益人群,是近期研究热点。除肿瘤突变负荷、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表达、微卫星不稳定性等,新兴标志物如循环肿瘤DNA、肠道微生物组学和细胞因子等均值得关注。本文就晚期胃癌一线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及展望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但不同于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没有明确的疗效预测因子以指导临床。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表达的检测,然而多项临床试验结果提示只有约20%的NSCLC患者能从中获益。而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也逐渐兴起,还有许多检测因子尚在发现中。本综述旨在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因子以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6.
王洁 《中国癌症杂志》2020,30(10):744-749
近年来,随着对免疫检查点研究的逐渐深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的研究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使得肺癌的诊疗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是ICI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获益人群有限、缺乏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治疗耐药及缺乏精准联合治疗方案等诸多问题和挑战。就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作为常用ICI标志物的价值、局限性、其他潜在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免疫耐药的监测及应对、如何实现精准化免疫治疗以及新近取得的新药研发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以程序性死亡-1(programmed death-1,PD-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使多种消化道肿瘤如胃癌、直肠癌、肝癌等能够获得持续缓解和生存获益,尤其是对有转移或者复发的患者获益更多。但并非所有胃肠道肿瘤的患者对抗PD-1和抗PD-L1的治疗均有较好的反应。因此亟需其他生物标志物来识别对治疗有效和无效的患者,以更好地预测其临床疗效。PD-L1的表达已逐渐成为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但仅依靠PD-L1不足以对患者可能的临床结果进行分类。其他生物分子,如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al burden,TMB)、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及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等也在进一步探索中。但由于这些分子自身的局限性,目前在消化系统肿瘤免疫治疗中尚缺乏较好的生物标志物来实现患者识别和筛选,尤其是肝癌。本文将对已发现的生物标志物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和探索其他新的生物标志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的应用让肿瘤治疗取得了新突破,但不同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后疗效差异较大,仅部分患者能够从中获益。通过检测一些生物标志物可以预测ICI的疗效,如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及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等。除此之外,目前已有多项研究基于肿瘤患者的基因组学、转录组学或影像组学等数据,筛选多个生物标志物并建立免疫治疗效果相关预测模型。这类模型具备严谨的建立及验证流程,能够纳入更多肿瘤免疫相关变量,有助于提高对ICI疗效的预测能力。本文就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相关预测模型进行综述,以期为免疫治疗获益人群的筛选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