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6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20例复发窦镰旁脑膜瘤患者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20例复发窦镰旁脑膜瘤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及术后的积极护理和采取一定的措施,肿瘤Ⅰ级切除15例,Ⅱ级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随访1~3年后,所有患者未复发,无并发症。选取适当的手术措施,可明显提高深部大脑镰旁脑膜瘤的全切除率,并且最大限度的减少术后的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率,可以有效地治疗复发窦镰旁脑膜瘤手术,对复发窦镰旁脑膜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们近 1 6a来收治并经手术治疗和病理证实的脑膜瘤2 85例 ,其中 46例手术后一次或多次复发。下面就本组脑膜瘤手术后复发问题进行比较分析 ,旨在提高脑膜瘤手术疗效及防止复发可能。1 临床资料1 1 本组收集两院 1 986~ 2 0 0 1年底 2 85例手术治疗脑膜瘤 ,男 1 1 8例 ,女 1 67例 ,平均 54岁。其中复发脑膜瘤 46例 ,男 1 9例 ,女 2 7例 ,平均 49岁 ,复发率为 1 6 1 %。1 2 原发肿瘤切除程度与复发关系 手术级别按Simpson[1 ]分类。Ⅰ级 :肉眼全部切除肿瘤及附着的硬脑膜、异常颅骨和肿瘤起源的静脉窦等受累组织 8/ 1 4 4例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颌平面角、Y轴角及ODI值评估上下颌骨垂直向异常的可靠性。方法对85例骨性Ⅰ类错牙合患者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下颌平面角、Y轴角及ODI值的相关性。结果除下颌平面角与ODI值之间无显著相关外,其余指标间均有显著相关。结论临床上应运用多项测量指标,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脑膜瘤术后复发组与术后未复发组的孕激素受体蛋白表达的检测,探讨其在脑膜瘤术后复发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通过对术后证实为脑膜瘤的38例患者进行回访,择出未见复发组32例,复发组6例,对其病理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PR的测定,观察PR在不同组别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复发组PR阳性表达率是16.67%(1/6),未复发组是68.75%(22/32),未复发组PR阳性率高于复发组,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孕激素受体蛋白阳性表达率可作为预测脑膜瘤术后是否复发的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5.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肿瘤,手术切除效果较好,但其术后复发一直困扰着临床外科医师,即使手术达到S impson I级切除,术后仍有9%~15%的复发率[1]。近年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实体肿瘤的发生、生长、浸润和转移的关系密切[2],并已成为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热点。(VEGF)是一  相似文献   

6.
脑膜瘤是最常见的脑膜肿瘤,原发于蛛网膜层的蛛网膜内皮细胞,约占原发性颅内肿瘤的15%~20%。其中绝大多数是良性肿瘤,少数为恶性肿瘤,临床上多采取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但有部分脑膜瘤即使病理学特征是良性肿瘤,包膜完整,采取完全切除术后也有复发。据统计,脑膜瘤总的复发率为5%~15%。复发脑膜瘤不仅给病人带来更多痛苦,也一直困扰着神经外科医生。  相似文献   

7.
椎动脉起始段的显微解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积累椎动脉形态学资料 ,为临床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5具成人尸体标本 ,解剖观察椎动脉起始段形态 ,测量椎动脉长度、外径。【结果】椎动脉起始段全部走行于斜角肌椎体三角内 ,左侧椎动脉外径 (4 .0 4± 0 .4 4 )mm ,右侧 (3.6 7± 0 .78)mm ;椎动脉进入C6横突孔者 2 8支 ,进入C5横突孔者 2支 ;椎动脉起始段分为弯曲型 (17支 )和平直型 (13支 )。【结论】椎动脉起始段存在较大变异 ,术前详细的血管造影极为必要 ;对于椎动脉起始段的粥样硬化 ,血管重建比内膜切除术安全、简单。  相似文献   

8.
杨佳  殷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4):8347-8347
目的评价分析三种方法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方法随机将132例患者共180颗患牙分为三组,分别用手感法、插针X线法和Propex电测法测量其根管工作长度,比较其准确性。结果手感法,插针X线法与propex电测法的准确性分别为70%、88%和93%,手感法与插针X线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针X线法与propex电测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感法和propex电测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ropex电测法准确可靠,患者受辐射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贾云凤  张远征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1):1785-1788
目的积累椎动脉第三段的形态学资料,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5例(30侧)成人尸体标本,解剖观察椎动脉第三段形态及枕下区结构,测量椎动脉和枕动脉长度、外径。结果椎动脉第三段有明显而连续的多个弯曲,椎动脉第三段全长(55.77±10.02)mm,枕动脉长(86.51±11.06)mm,与椎动脉距离(15.36±0.75)mm。结论椎动脉第三段的连续弯曲可适应头颈部复杂的运动,椎动脉第三段的显露常采用侧方入路,偶尔可采用颈前入路。显露椎动脉第三段可进行血管结扎、内膜切除和血管重建操作。枕下区有如下解剖标志:上枕下三角和颈1神经后支,下枕下三角和颈2神经前支,颈1横突,颈1后弓,椎静脉丛。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寰椎横韧带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了51例寰椎,确定寰椎横韧带结节与其周围骨性结构间距离的正常值。结果:在侧块内侧缘51例寰椎双侧均存在单一的结节,供寰椎横韧带附着,结节表面光滑。横韧带结节间距离是(16.1±1.8)mm;两侧结节与齿突关节面之间的夹角是(93.7±9.8)°。总体看来,各测量值是恒定的。结论:寰椎横韧带结节的形态学资料有助于横韧带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扩大经蝶窦入路手术提供CT影像学解剖资料。【方法】对20具头颅标本行CT冠状位矢状位及轴位扫描,进行与扩大经蝶窦入路相关的颅底结构的观测。【结果】CT多方位扫描观测见筛顶和筛板呈高台和平移两种位置关系,后组筛窦、蝶窦与视神经管关系分为蝶窦优势型、蝶筛均势型及筛窦优势型,以蝶窦优势型占多数(60%)。蝶嵴至双侧视神经管眶口垂直距离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后组筛窦,蝶窦和视神经的毗邻关系,蝶窦气化类型及蝶窦分隔应作为扩大经蝶窦入路术前常规的影像学观测内容。②蝶嵴位于双侧视神经管眶口的中点,为术中可靠的中线标志。  相似文献   

12.
13.
筋是维持运动系统正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附着在骨上的韧带引伸肌肉的通称,包括韧带、肌腱、筋膜等。中医又称为筋、大筋、小筋、筋膜、宗筋等,其基本功能则古今相近,都与人体运动、脉管系统的功能有关,但也不能等同。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606-4607
研究分析脑膜瘤全切除术后复发的相关临床及CT特征。选取我院60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检查CT结果),通过CT检查的特征对临床上复发脑膜瘤的可能性进行分析。脑膜瘤的大小、形状、位置、病理、边界、水肿、骨质的改变、钙化、病理类型等和患者术后复发存在紧密的关系。了解脑膜瘤全切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和CT的特征,可在术前较准确地预测肿瘤复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近视眼的屈光度与眼轴长度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师  陶利娟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0):1837-1838
[目的]对比分析先天性近视惠儿眼轴与正常儿童的眼轴的差异及其与屈光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天津产BME-100眼科A型超声仪测量62例先天性近视患儿和43例同年龄段正常儿童前房深度、晶体厚度、玻璃体腔纵径和眼轴.[结果]先天性近视眼眼轴与眼别、前房深度、晶体厚度无明显关系,与屈光度有明显相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玻璃体腔纵径的增加.[结论]先天性近视眼眼轴较正常组延长,与屈光度高低有关,屈光度越高,眼轴越长.  相似文献   

16.
笔者收治脑膜瘤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53岁。于2008-03-14T 17:00就诊,以左侧肢体麻木反复发作3 d为主诉。患者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麻木,反复发作,每次持续约10 m in。3 d内共发作5次,缓解期正常。发作时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无抽搐、饮食水无沧咳。2008-03-14清晨于当地行头部CT检查示:平扫脑内未见异常,未用药来诊。病来饮食及睡眠可,二便正常。就诊时查体:T 36.4℃,P 76次/m in,R 18次/m in,BP 130/80 mm Hg,神清,语明,双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敏感,无复视,耳、鼻无异常分泌物,伸舌居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中耳手术相关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测量,为中耳手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实验于2005-05/07在珠江医院耳鼻咽喉科实验室进行。对10个尸头20侧颞骨标本进行解剖,耳乳突解剖模仿闭式乳突根治术、面神经减压术和鼓室成型术、经典乳突根治术等手术步骤进行。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测量中耳手术的相关解剖数据。结果:水平半规管与面神经之间的最短距离为(1.587±0.206)mm,后半规管与面神经垂直段之间的最短距离为(2.514±0.386)mm,水平半规管与砧骨短脚之间的最短距离为(2.422±0.251)mm,面神经垂直段与鼓沟在圆窗平面的距离为(3.622±0.369)mm,面神经垂直段与鼓沟在锥隆起平面的距离为(3.562±0.217)mm,面神经垂直段与圆窗龛的距离为(4.830±1.152)mm,面神经与鼓索神经在圆窗平面的距离为(2.480±0.274)mm,面神经水平段与镫骨底板的最短距离为(2.248±0.204)mm。结论:相关测量数据为中耳手术中避免损伤面神经等重要结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膜瘤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的表达以及16层CT动态增强扫描与脑膜瘤复发的关系及其l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采用MaxVison^TM法分别检测复发组脑膜瘤33例和非复发组脑膜瘤26例的MVD平均值和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2)16层超高速螺旋CT机动态增强扫描,测定CT值及到达峰值持续的时间,分析三者与肿瘤复发的相关性。结果(1)非复发组与复发组脑膜瘤的MVD平均值分别为34.2923±17.2422、71.4100±39.4750,复发组明显高于非复发组(P=0.000〈0.05);其中复发组脑膜瘤Ⅰ级与Ⅱ、Ⅲ级的MVD平均值分别为54.7304±25.3080、109.7800±39.6420,Ⅱ、Ⅲ级的MVD平均值明显高于Ⅰ级者(P=0.000〈0.05)。(2)VEGF蛋白表达在复发组脑膜瘤Ⅰ级的阳性率39.13%(9/23)高于非复发组的阳性率11.54%(3/26)(P=0.044〈0.05)。(3)38例VEGF蛋白表达阴性的脑膜瘤中MVD平均值为37.9263±15.2300,21例VEGF蛋白表达阳性的脑膜瘤中MVD平均值为86.0286±28.7464,VEGF蛋白的表达与MVD平均值呈正相关(r=0.7888,P〈0.001)。(4)16层CT动态增强扫描D-T曲线斜率与MVD平均值呈正相关(r=0.33,P〈0.01);峰值持续时间与MVD平均值呈负相关(r=-0.42,P〈0.005)。结论16层CT动态增强扫描与VEGF蛋白和MVD联合检测可作为脑膜瘤手术前、后客观反映其生物学特性的一组重要指标,为脑膜瘤手术后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人Tuffier's线位置的分布特点,为临床确定腰椎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80例接受仰卧位腰椎前后位X线检查患者,以年龄分65岁以上组(Ⅰ组)和65岁以下组(Ⅱ组).在腰椎平片上将每个椎体均分为3个节段(椎体上、中、下),记录Tuffier's线所经腰椎节段或椎体间隙,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Tuffier's线的位置Ⅰ组主要分布于L4~下至L4~5之间,Ⅱ组L4~下至L5~上之间,组间有分布差异(P<0.05);Tuffier's线的平均位置Ⅰ组高于Ⅱ组(P<0.055).结论 老年人Tuffier's线的位置较年轻人上移,临床确定腰椎水平应考虑其特点.  相似文献   

20.
背景腹股沟区神经卡压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阴囊区和大腿近端前内侧慢性自发性疼痛,慢性自发性疼痛的解剖背景,尤其是疼痛区皮肤神经管理的报道较少.目的了解腹股沟区神经卡压征的临床解剖特征,为腹股沟区神经卡压征的防治提供解剖基础.设计以尸体为研究对象,观察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的解剖教研室.材料1998-01/2000-12大理学院解剖教研室常规防腐固定的25具(50侧)成年男性尸体.方法对50侧(25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腹股沟区皮神经行解剖、观测和绘图.主要观察指标①分布到腹股沟、阴囊、大腿近端前内侧的皮神经.②皮神经与精索的关系.③生殖股神经生殖支与腹股沟管的关系.结果分布于腹股沟区的有髂腹下神经皮支6%(3/50),髂腹股沟神经皮支90%(45/50),生殖股神经生殖支的皮支42%(21/50),髂腹股沟神经与生殖股神经生殖支形成的吻合支12%(6/50),生殖股神经股支的皮支8%(4/50).髂腹股沟神经与生殖股神经生殖支于腹横肌与腹内斜肌间、腹股沟管内、穿出腹股沟管后三个部位形成吻合支.生殖股神经生殖支的皮支经3种途径进入腹股沟管,69%从深环进入,12%从大腿侧穿腹股沟韧带进入,19%穿腹内斜肌进入,也通过3种形式出腹股沟管,69%经皮下环浅出,12%穿腹股沟韧带或腹股沟韧带与腹外斜肌腱膜交界处至腹股沟区,19%与髂腹股沟神经形成吻合支出浅环.结论腹股沟区皮神经行程变异很大,解剖变异是导致神经卡压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