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霞 《光明中医》2012,27(4):651-652
中风后郁证即卒中后抑郁,是指脑卒中后发生的以情绪低落、兴趣减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是中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认知、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增加中风的病死率.中风后郁证是继发于中风之后,故其除具备郁证的一般特点之外,尚有其特殊之处.情志不遂是郁证的主要原因,中风后郁证是建立在中风患者痰、瘀、虚病机之上的,因而形成了中风后郁证以气滞、痰瘀、正虚为主要病机.虚实夹杂,互为因果,病程缠绵.因此在治疗中风后郁证之时,充分考虑到其“滞、痰、瘀、虚”的特点,以更好的指导治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中风是复发率、致残率、致死率均高的常见疾病,一旦罹患,防残、防复发、防致死就成为主要矛盾."血浊"作为贯穿缺血性中风的病理基础,是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1 中风先兆是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的临床切入点 中风先兆是未发生中风而临床出现一些需要引起中风警觉的症状.刘完素指出,出现中风先兆后"三年内必有大风之至".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0%的缺血性中风患者有中风先兆史,约1/3的中风先兆患者将发展为中风[1].缺血性中风存活者6个月内复发率为8.8%,5年内为25%,且预后比首次中风更差,是病死、致残、痴呆的主要原因[2].可见,对已表现出了中风先兆和有中风经历的患者,若能见微知著,通过寻找中风事件发生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治疗可逆性病因,纠正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预防中风发生与复发,是二级预防的临床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脑血栓形成属于中医中风的范畴.早在汉代,《金匮》将中风分为中经、中络、中腑、中脏四种.以后医家将中风分为偏枯、风痱、风懿、风懿四种,或真中风、类中风两种.脑血栓形成应为中经、中络、偏枯、风痱等类中风之类.历代医家对中风的病机都有不尽相同的认识:刘河间主张是内因五志化火所致;李东垣提出是正气内虚所致;  相似文献   

4.
中风后抑郁症以中风后出现情绪低落、志趣减退、焦虑等症状为主要表现,是中风病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高达30%~60%.中风后的抑郁情绪阻碍了患者的有效康复,从而严重影响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我们采用中风解郁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8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风先兆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病为中医的四大顽症之一,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患者于发病前往往有中风先兆.从中风先兆到中风发病是一个由轻至重的过程,若能在中风先兆阶段及早防治,阻止或延缓病情发展,可免为中风之虞.现将近年来有关中医药防治中风先兆的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从痰瘀致毒探讨中风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就痰瘀致毒导致中风发生的机制,从痰浊和瘀血的相互关系,痰瘀互结成为中风的病理基础,痰浊瘀血致毒是中风发病的关键,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降痰化浊是临床治疗中风的主要法则等方面加以系统论述.探讨了痰瘀致毒与中风发生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中风后抑郁症是指中风后发生的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是脑血管病常见并发症之一.本病是建立在中风的病机基础之上,既具备中风的临床特点,又有抑郁表现的特殊性.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位涉及多个脏腑,加之患者情志不遂等因素的影响,临床上辨证亦相对复杂.笔者对中风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进行分析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8.
论述中风从脾胃论治机理,归纳总结出以脾胃论治中风之健脾化痰法.通腑泻下法和补气活血三法,并结合临床简释了三法的运用健脾化痰法多用于中风预防;通腑泻下法多用于中风急性期中脏腑之闭证;补气活血法多用于缺血性中风之中经络者及中风恢复期.结论从脾胃论治是中风的主要治疗大法,它体现于中风的预防、救治及预后等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中风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本病发病率、死亡率较高,常留有中风不语后遗症.笔者临床分为外中风不语和内中风不语2类,采用针灸与辨证施治合治,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风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致死疾病之一,也是致残的疾病之首.我国每年有195万新发生的中风患者,每年有156万死于中风,生存的中风患者为500万~700万.50%以上的中风患者会遗留有偏瘫,目前对于中风偏瘫药物疗效不肯定,康复费用高、疗程长[1].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综合治疗中风偏瘫患者6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风是一种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临床常见病.中风不仅导致患者生理残疾,而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其中中风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2.
中风又称脑卒中、脑血管意外等,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死率致残率均很高.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多数国家的三大致死疾病.随着医学的发展,临床诊断与抢救治疗水平的提高,中风死亡率较以往明显下降.但在我国存活的中风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三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推拿作为传统的康复手段在治疗中风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近年来推拿治疗中风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急性缺血性中风发病于静息睡眠中,半身不遂、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等主症较轻,头痛头晕多不显著的一类中风.方法 通过现代医学的深入研究就其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系的生理、病理、药理、治疗进行探索.结果 发现对实验动物如鼠按照生理、病理、药理造成相应的模型进行动态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或死亡是可控的.结论 中医与现代医学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急性脑梗塞)在疾病的认识上是一致的,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是有明显的效果的,是有理可寻的.  相似文献   

14.
透刺法配合推拿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脑血管意外)引起的一系列后遗症状,多属中风证中经络型,以肢体瘫痪,伴有口眼歪斜、舌强语謇为临床表现.笔者采用透刺法配合推拿疗法治疗3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4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出血性中风临床经过凶险,病死率高.探讨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改善出血性中风患者预后的关键.近年来,学术界对涤痰通腑、活血化瘀等法治疗出血性中风开展了一系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西医综合处理有一定的优势,在各级各类医院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6.
中风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发生在中风后的一种包括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精神障碍性疾病,是中风病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甚至可高达80%[1].PSD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可直接影响中风患者的康复,增加中风患者的死亡率、复发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安全、有效地治疗PSD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笔者采用电针耳穴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4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风又名卒中,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未见昏仆而以(口內)僻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因其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而以中风名之.对中风的病因学认识,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强调"外风"为主;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突出以"内风"立论;至明清及近代得到发展成熟.正如张山雷在<中风斠诠·中风总论>中所说:"古之中风皆是外因,治必温散解表者,所以祛外来之邪风也.今之中风多是内因,治必潜降镇逆者,所以清内动之风阳也.诚能判别外因、内因之来源去委,则于古今中风论治,思过半矣."到了现代,又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现欲就中风病因学说的古今演变一陈管见,以祺同仁贤达赐教、斧正.  相似文献   

18.
中风(又名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偏瘫是中风后最常见的功能障碍. 中医外治法是中医学独特的治疗方法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在中风偏瘫的康复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随着各种治疗手段不断完善,中医外治疗效有所提高,但是对治疗时机及对于针药结合治疗报道较少.现通过对近几年来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与概括,对针灸、穴位注射、按摩疗法等治疗中风偏瘫进行阐述,旨在探讨中医外治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从生理、病理、病机等方面探讨活血化瘀法在出血性中风治疗中的重要性.指出,瘀阻脑络是出血性中风的病理基础;血溢脉外是出血性中风发病之关键;血蓄于脑是出血性中风的病理中心.脑位于头颅之中,相对封闭,蓄于脑中之血无法迅速排出体外,因瘀血阻络及颅内压力的增加,脑出血可自行停止.脑出血之病理重点表现为瘀血滞留于脑内,故出血性中风重点在于尽可能快速清除脑中瘀血.  相似文献   

20.
针刺八嵺穴治疗中风尿潴留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尿潴留是由于脑窍不开、经络不通导致膀胱气化不利,主要表现为小便不利、少腹胀满甚则小便闭塞不通、排尿困难,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笔者采用针刺八穴为主方法治疗中风尿潴留患者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