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骨外科,丁字防旋鞋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各种原因引起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头、股骨颈骨折或合并腓总神经损伤者及人工髋关节[1]、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等需要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的患者,均需常规穿丁字鞋固定患肢以防足下垂、足内旋、足外旋、关节僵直和肌肉萎缩[1]、假体脱位、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所以丁字防旋鞋在骨科下肢疾患患者康复过程中具有长期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丁字鞋存在鞋子形状及材料选择不良、固定不稳易脱落、长期使用容易产生压疮、功能锻炼不灵活、不利于医护人员观察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血液循环等情况的缺点.据此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防旋鞋进行多次改进,杜绝了以上缺点,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将改进后的新式防旋鞋介绍如下,以利于应用.  相似文献   

2.
下肢防旋具的制作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小春 《现代护理》2003,9(9):725-725
髋部骨折及人工髋关节置技术后,为防下肢旋转常用“丁字鞋”固定患足。但临床使用传统的“丁字鞋”常发生固定不稳、足跟、跟腱部及足背部易发生压疮、足不透气、病人感觉不适等现象,且不便触摸足肯动脉和观察末稍血运。为此自行设计制造了下肢防施具。临床应用115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截瘫、腓总神经损坏的病人容易出现足下垂、关节僵直,以往我们在护理病人或指导家属时,大多用棉被、枕头支撑着双足,防止足下垂.这种做法效果不太理想,因为这类物品比较柔软,容易滑动.近几年,我们对脊髓损伤造成的全瘫或不全瘫的患者,腓总神经瘫的病人,改用穿矫正鞋,防止足下垂,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1 材料选择一双或1只布面胶底鞋,号码要比患者平时穿的号码大1~2号.1块长方形的木板,长24 cm,宽8~10 cm. 2制作方法用1根铁钉将木板与鞋根对齐,与鞋方向成90度角钉好.鞋要固定在木板中央,这样给患者穿上就起到固定作用.置患肢于外展(30度)中立位.矫正鞋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4.
防足下垂功能带的制作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足下垂又称垂足畸形,下肢瘫痪患者极易形成,预防足下垂是康复护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临床上多数使用足板托、丁字鞋、沙袋,使足与躯体成直角,可预防足下垂,这些虽能起预防的作用,但也存在很多的缺点.沙袋,不能很好的固定而移位,导致不能长期保持肢体良肢位,而足板托与丁字鞋虽能很好的固定,但对于患者翻身时容易引起肢体受伤或不易受力.为解决上述问题,我科设计了防足下垂功能带,2007年1月至今应用于40例患者,临床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髋部骨折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为防下肢旋转常用"丁字鞋"固定患足.但临床使用传统的"丁字鞋"常发生固定不稳、足跟、跟腱部及足背部易发生压疮、足不透气、病人感觉不适等现象,且不便触摸足背动脉和观察末稍血运.为此自行设计制造了下肢防旋具.临床应用115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辛宝琼 《上海护理》2012,12(4):53-55
在骨科,各种原因引起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头、股骨颈骨折或合并腓总神经损伤者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等需要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的患者,均需常规穿防旋鞋固定患肢以防足下垂、足内旋、足外旋、关节僵直和肌肉萎缩、髋关节脱位、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所以防旋鞋在骨科下肢疾患患者康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传统防旋鞋存在大小不合适、固定不稳易脱落和长期使用容易产生压疮等缺点。为此,我们自行设计制作了防旋鞋,临床  相似文献   

7.
各种原因引起的下肢骨折、下肢疾患及术后行石膏固定、牵引的病人 ,常需用下肢支架将患肢抬高制动。但长时间应用易导致关节僵直、肌肉萎缩、足下垂畸形。为了克服以上缺点 ,作者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下肢支架。介绍如下 :1 制作  该支架是参照原托马斯架结构改进而成。详见图 1。1—铁轴 ;     2—平衡鞋鞋底 ;  3—足背部固定带 ;4—平衡鞋拉带 ;  5—平衡鞋托垫 ;  6—底座 ;    7—螺钉 ;     8—小沟 ;     9—可调节牵引架 ;   1 0—支架托带图 1 新型多功能下肢支架示意图1.1 在小腿支…  相似文献   

8.
自制脚托     
为防止颅脑损伤、脑出血病人发生足下垂 ,我们自制了一种简易脚托 ,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结构1 1 用木板或其他硬性材料 2块 ,做成 90°角的底架 ,两板之间用“合页”固定 ,便于活动。底板不能有棱角 ,前部宜薄。1 2 用海绵、棉花、包布将 2块板分别包裹。并做一活套套于底架上 ,便于清洁。1 3 固定带 3条分别固定于木板一侧 ,对侧装系带 ,以固定足背、踝部、小腿。2 使用方法使用时将病人病侧脚固定于脚托上 ,固定带固定 ,松紧适宜 ;并按规定时间活动立板 ,被动活动患肢足背肌群。3 作用应用此脚托可以使足处于功能位 ,防止足下垂 ;…  相似文献   

9.
我们研制了一种充气式静脉助推器 ,现介绍如下。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防水漆处理后的木板、半弧型不锈钢夹子、不锈钢滑槽板、镀铬把手、螺丝、5 0ml不锈钢注射器、血压计充气皮球及连接软管。 ( 2 )制作方法。底板用1块 3 8cm× 2 0cm× 2cm防水漆木板 ,底板上安装前后 2对6 .0cm× 3 .0cm× 0 .2cm半弧型不锈钢夹子 ,前后 2对夹子之间的间距为 1 8cm ,底板底部 (前一对夹子的位置 )安装 1块 1 0 .0cm× 3 .0cm× 0 .4cm的滑槽板 ,底板左侧安装一个直径为 8cm的镀铬把手 ,用螺丝固定。血压计充气皮球及软管与不锈钢注射器乳头连接 (见…  相似文献   

10.
冯晶  高艳 《现代护理》2001,7(2):3-3
截瘫、腓总神经损坏的病人容易出现足下垂、关节僵直 ,以往我们在护理病人或指导家属时 ,大多用棉被、枕头支撑着双足 ,防止足下垂。这种做法效果不太理想 ,因为这类物品比较柔软 ,容易滑动。近几年 ,我们对脊髓损伤造成的全瘫或不全瘫的患者 ,腓总神经瘫的病人 ,改用穿矫正鞋 ,防止足下垂 ,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1 材料选择一双或 1只布面胶底鞋 ,号码要比患者平时穿的号码大1~ 2号。 1块长方形的木板 ,长 2 4cm ,宽 8~ 10cm。2 制作方法用 1根铁钉将木板与鞋根对齐 ,与鞋方向成 90度角钉好。鞋要固定在木板中…  相似文献   

11.
李智琴 《护理研究》2006,20(28):2627-2627
骨科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转子间骨折及髋部骨折病人,为了防止髋关节外旋和内收,应保持外展中立位。因此,自制辅助制动装置——防旋鞋,收到良好效果。1材料布鞋1只(患侧鞋);三角型小木板1块(底边长20cm,边长10cm~12cm,根据病人脚大小);铁钉数枚(长2cm~3cm);小钉锤1个。2制作方法将适合于患侧脚的1只布鞋,在底侧置三角型木板,木板底部与鞋跟齐,取铁钉自鞋内侧向外钉在木板上3枚或4枚,以木板不摇动为宜(见图1)。图1防旋鞋示意图3优点自制防旋鞋经济、方便;实用、易于制作、成本低、病人术后即穿在脚上稳定性好,又不影响患肢肌肉活动和趾…  相似文献   

12.
肢体固定带是重症监护病房防止意识不清或烦躁不安病人出现意外而采取的必要防护措施。过去我们用小毛巾加绷带固定四肢 ,在使用中发现有 4个缺点 :一是不牢固 ;二是连接处易挣脱 ;三是易打成死结 ,不方便 ;四是造成资源浪费。为克服上述不足 ,我们自行设计了布类肢体固定带 ,经临床反复试用、观察、修改 ,效果良好 ,且制作容易 ,可推广应用。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制作方法  取长 18cm~ 2 2cm、宽 6cm~ 8cm的棉布或绒布 4块 ,叠加成 4层厚的长方形 ,中间加 1层 0 .5cm的薄海绵缝纫制成手、足腕附着带 ;再取 1根长 12 0cm、宽 2 .5cm的 …  相似文献   

13.
神经外科病人躁动时多使用约束带,存在易滑脱等缺陷,造成局部皮肤擦伤和舒适度较差。我们在传统约束带的基础上设计并制作了“双Y形下肢弹力约束带”,于2004年6月至2005年5月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介绍如下。1材料与制作方法(图1)1.1材料①优质棉布260cm。②市售筒状弹力护膝(简称弹力筒)2个。1.2制作方法弹力约束带由3部分组成:固定带4对(8条,图1的两端部分),各长90cm;弹力筒2个(图1中下肢穿入部分),各长23cm,半径6.5~7.5cm;连接带1条(双层,图1的中间部分),长70cm,宽23cm。将2个弹力筒分别缝制在连接带两边,再将固定带分别缝制在弹力筒两边…  相似文献   

14.
我室自行设计了升降式多功能肢体固定架 ,该固定架可直接固定于手术床边之横栏上 ,可升降可滑动 ,适应于上肢、下肢手术时的消毒和固定 ,既使患者感到舒适安全 ,又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 ,提高了工作效率。经 5 0 0余例患者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现介绍如下 :1 材料与制作方法  ( 1)材料 钢板、软皮革、海绵、棉布、尼龙搭扣。 ( 2 )制作方法 取厚 0 .5cm、宽 2cm、长 4cm的长条形钢管 1根 ,作为升降主杆 ;取厚0 .2cm、宽 10cm、长 15cm钢板 1块 ,造型成“凹”形小托盘。 ( 3 )将厚 0 .5cm、宽 10cm、长 15cm的软海绵平垫于小托盘上。之后 ,…  相似文献   

15.
正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及髋部骨折患者为防止髋关节内收或者外旋,需要保持外展中立位[1]。特别是双髋关节同期手术的患者,术后要求双侧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避免髋关节内、外旋畸形,这对患者要求比较高,而且下肢的外展角度把握不准很容易脱位(脱位是该类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同时,每例患者下肢的长度存在个体差异,常用的防旋鞋由于鞋与底板用钉子直接固定后无法进行调节和稳定上述外展角度。笔  相似文献   

16.
肱骨近端移位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移位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 :肱骨近端移位骨折 2 7例 ,二部分骨折 18例 ,三部分骨折 7例 ,四部分骨折 2例。手术方法 :闭合复位经皮穿刺克氏针固定 5例 ,切开复位 ,不可吸收缝线固定 1例 ,单纯螺钉固定 6例 ,普通 4孔钢板固定 3例 ,张力带固定 2例 ,髓内针张力带固定 3例 ,“T”钢板固定 7例。结果 :平均随访 18个月 ,采用Neer分类及评分对各手术疗效进行评价。其中 ,二部分骨折优良率为 66 7% ,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及肱骨头坏死 ;三部分骨折优良率为 42 9% ,肱骨头坏死率 2 8 6% ;四部分骨折无满意 ,肱骨头坏死率5 0 %。结论 :二、三部分骨折尽量采用有限切开复位 ,其中 ,二部分骨折可选择单纯螺钉、张力带或髓内针张力带固定。三部分骨折可选择髓内针张力带固定。四部分骨折无论采用何种手术方法 ,疗效均差 ,肱骨头坏死率高  相似文献   

17.
背景:可吸收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内固定材料,具有无需二次手术取出的特点,近年来得到广泛的使用,并取得较好的疗效.目的:对可吸收内固定材料与儿童骨折研究的文献进行多层次分析,探讨在儿童骨折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以电子检索方式对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录有关可吸收内固定材料与儿童骨折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采用检索词为“可吸收内固定材料;骨折;儿童”.分析可吸收内固定产品类型和规格,不同产品的适用症,将产品的强度和弯曲弹性率进行分析,比较可吸收内固定螺钉、固定棒和张力带在儿童骨折中的应用.结果与结论: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2002至2011年收录可吸收内固定材料与儿童骨折研究的文献共60篇.目前临床应用的可吸收内固定材料为聚乳酸以及该类聚合物,生产的厂家主要有芬兰百优、日本他喜龙、日本刚子和成都迪康.从材料的强度和弯曲弹性率来看,可吸收内固定材料优于不锈钢和钛材料,与人的皮质骨较接近,可吸收内固定螺钉、固定棒和张力带在儿童不同部位骨折中的应用均取得较好的疗效,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临床上各种原因引起的截瘫、下肢骨折或合并腓总神经损伤者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由于长时间卧床,常出现足下垂、足的内外旋转、关节僵直和肌肉萎缩等并发症。为此,我们制作了一种平衡鞋,为避免畸形,促进早期功能锻炼,增强肌力起到了积极作用。1 材料与制作该鞋的鞋底采用厚约1~1.5cm的膨化塑料片制成。鞋底跟部两侧延伸出两个侧翼,目的是为了增加鞋在床上的稳定性。在相当于足背部鞋底的两侧分别订有带着尼龙搭扣的固定带,同时两侧分别缝有长约1.5m的帆布拉带。鞋底的跟缘相连一长约28cm、宽10cm固定小腿的硬…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可吸收材料张力带和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MayoⅢ型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两种材料相同方法治疗Mayo Ⅲ型尺骨鹰嘴骨折45例.可吸收材料张力带21例,克氏针钢丝张力带24例,比较其疗效.结果:按Money和Broberg评分标准,可吸收材料张力带组优13例,良4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为81.0%;克氏针钢丝张力带组优15例,良5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为83.3%.可吸收材料张力带组石膏固定时间明显长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功能恢复及优良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可吸收材料和克氏针钢丝张力带都是固定MayoⅢ型尺骨鹰嘴骨折的可效方法.可吸收材料固定免去第二次手术,减少患者痛苦,对于非过敏体质患者,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正>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及髋部骨折患者为防止髋关节内收或者外旋,需要保持外展中立位[1]。特别是双髋关节同期手术的患者,术后要求双侧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避免髋关节内、外旋畸形,这对患者要求比较高,而且下肢的外展角度把握不准很容易脱位(脱位是该类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同时,每例患者下肢的长度存在个体差异,常用的防旋鞋由于鞋与底板用钉子直接固定后无法进行调节和稳定上述外展角度。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