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MSCT尿路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有临床症状并行CT尿路造影的病例50例,通过常规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扫描将所获得的数据进行MPR、MIP、CPR及VR三维重建。然后对获得的影像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可成功重建出双肾、输尿管和膀胱的三维图像,能够通过旋转、放大等清晰显示全尿路及其局部细微结构、形态、走形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通过MSCT对全尿路的适当扫描,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各种三维重建,能够大大提高病灶检出的阳性率和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CT脑室造影的扫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薄层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肺栓塞(PE)诊断中的应用阶值。方法:对35例临床确诊为肺栓塞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薄层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曲面重建(CPR)、容积显示重建(VR))作影像后处理。结果:中央型PE20例.周围型PE8例,混合型PE7例。结合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轴位图像和三维重建图像都得到了诊断。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薄层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对肺栓塞可以做出可靠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肺栓塞是一种有潜在生命危险的疾病.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能清楚显示肺栓塞的形态、发生部位及其他间接征象,有助于诊断或排除肺栓塞.MSCTPA具有快速、无创、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目前已作为临床诊断肺栓塞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胆道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7例经13超检查疑有胆道疾病的患者,静脉滴注10%胆影葡胺100ml.行MSCT扫描。扫描数据传送到工作站行二维或三维重建,包括多平面重建(MPR)、遮蔽表面显示法(SSD)和最大强度投影法(MIP)。结果:27例胆道成像均获得成功.发现胆结石10例,胆总管癌1例,胰头癌2例,壶腹癌1例。二维或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胆管解剖结构.梗阻部位或病变形态。结论:MSCT胆道成像是一种安全、便捷、非创的检查方法,可使多幅轴位图像的主要信息在一幅二维或三维图像上显示出来,有直观、整体和更全面显示病变的优点.因此,它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泌尿系统结构复杂,走行长,其疾病的诊断除了实验室生化检查外,影像学检查方法为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近年来随着螺旋CT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层螺旋CT(MSCT)以其高空间分辨率和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可以一次性地获得整个泌尿系统的影像资料,不仅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几年来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早期发现、合理饮食和积极的药物治疗对本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各种影像检查手段,如DSA、CT、MRI及冠状动脉内超声(ICUS)都可用于冠心病的临床检查.插管法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金标准,但有一定的死亡率(0.15%)和并发症(1.5%),检查费用高,病人需要住院.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chronic adreno-cotical hypofunction)分原发与继发两类,原发者又称阿狄森病(Addison’s disease)。肾上腺结核较为少见,为引起阿狄森病的常见原因之一,多为双侧发病。单侧病变多无明显症状,临床诊断较为困难,极易与肾上腺肿瘤混淆[1,2]。近年来我院  相似文献   

9.
孙仁华 《人民军医》2011,(3):230-231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层螺旋CT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诊断。较之B超、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逆行造影及常规CT等传统诊断方法,多层螺旋CT具有容积扫描和图像后处理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11.
颅内包虫病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颅内包虫病的CT表现。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颅内包虫病的CT征象,其中单发脑内包虫囊肿3例,多发1例,硬膜外包虫囊肿1例,肝脑多发泡型棘球蚴病1例。结果颅内包虫病一般表现为典型囊肿性病变,轮廓清晰、锐利,CT值与脑脊液相似,囊内容物密度均一,囊壁无或轻度增强。脑泡型棘球蚴病无特异CT征象,有时表现酷似脑胶质瘤。结论CT是诊断颅内包虫病简捷、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密切结合临床资料正确诊断多无困难。  相似文献   

12.
旋转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主要依靠脑血管造影 ,诊断的准确性应包括颅内动脉瘤的有无 ,部位、形态大小等。笔者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 ,对 5 1例经常规正侧位DSA检查发现动脉瘤患者及 6例怀疑动脉瘤患者行旋转血管造影检查 ,取得良好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材料  5 7例患者 ,男 2 8例 ,女 2 9例 ,年龄 3 6~ 74岁 ,平均 5 1岁。 48例有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史 (CT证实 ) ,9例有一侧眼睑下垂。1.2 使用机器 SIEMENSCOROSKOPTOP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 ,该机器具有旋转血管造影功能。1.3 检查方法 首先进行常规正侧位DSA检查 ,对…  相似文献   

13.
MRS在脑内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MRS对颅内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DPRESS序列,结合MRI对52例经手术/立体定向活检或临床随诊证实的脑内占位及肿瘤术后复发患者进行扫描。结果52例患者中,肿瘤38例,诊断正确率为89.5%(34/38),14例非肿瘤病变,诊断正确率为78.6%(11/14)。胶质瘤的MRSI表现为Cho升高,NAA消失或明显降低,肿瘤实质及中央坏死区Lac升高,周围脑组织有相似改变;转移瘤MRS表现为Cho明显升高,NAA及Cr消失或明显降低,Lac升高,而瘤旁脑组织MRS波形正常或有轻度改变;淋巴瘤显示Cho升高,NAA中度降低,Lac升高,Lip峰的出现为其特征,瘤周MRS正常;脱髓鞘病变NAA轻至中度降低,Lac出现,而Cr无明显变化。放疗后反应MRS各代谢峰明显降低或消失,Cho下降幅度较NAA及Cr为小,随时间延长下降幅度明显增加,至放射性坏死时,各波峰均消失。脑脓肿MRS表现为Lac升高,在2.0ppm出现复合峰,NAA峰消失,Cho及Cr降低,而脓肿旁脑组织MRS正常。结论MRS作为无创性的诊断手段,对脑内病变的鉴别诊断及病变范围的确定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1H MRS在常见脑肿瘤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分析磁共振波谱在胶质瘤和脑膜瘤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29例患者(胶质瘤16例,脑膜瘤13例)先完成常规平扫,后均行PRESS序列行单体素波谱检查,部分同时进行STEA M序列检查.结果:胶质瘤组的病灶侧和对侧的NAA/Cr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灶侧Cho/Cr以及Cho/Crcontra和对侧Cho/Cr之间有差异(P<0.05);mI/Crcontra在高度恶性和低度恶性胶质瘤之间有差异(P<0.05).脑膜瘤组的波谱在1.4×10-6~1.6×10-6处可见倒置的Ala双峰,良性和恶性脑膜瘤的Cho/Crcontra比较有差异(P<0.05);NAA/Cr在恶性脑膜瘤瘤周1cm处的水肿区与对侧比较有差异.结论:mI/Cr可以作为低度和高度恶性胶质瘤的分级指标,Lip可能在胶质瘤的分级中有意义.Ala可以作为脑膜瘤的诊断标志,Cho/Crcontra在脑膜瘤的良、恶性分级中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弥散加权成像在颅内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虽然常规MR检查对脑肿瘤的诊断价值较高,但一些情况下常规MR对颅脑肿瘤的鉴别诊断仍存在困难。近年来,随着磁共振快速成像技术的发展,基于平面回波技术 (echoplanarimaging, EPI)的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 DWI)研究成为临床关注热点 [1],将其应用于颅脑肿瘤的诊断,补充了常规MR的不足。现将DWI在颅脑肿瘤中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1 肿瘤坏死囊变与脑脓肿的鉴别肿瘤坏死囊变与脑脓肿在常规MR检查中均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T1 增强扫描为环形强化,尽管根据临床资料及典型MR表现可以鉴别,但仍有许…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9例CT或MR常规检查疑有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进行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扫描.结果 29例病例中单发者为21例,多发者为8例.其中13例为手术病理证实,其余经多位临床及影像副主任医师分别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常规扫描发现病灶82个,其中表现为典型血管瘤征象("铁环征")为30个.磁敏感序列发现144个,其中均匀性低信号病灶117个,低信号中含有混杂信号病灶27个.结论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于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特别是在常规MR扫描无阳性表现或不典型者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28例疑有颅内动脉瘤患者均行16层CTA和DSA检查,对CTA的表现结合DSA和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8例经CTA共检出动脉瘤27个,其中25个经手术和DSA证实。1例CTA显示动脉瘤2个,DSA只显示1个,另1例CTA显示可疑动脉瘤2个,DSA显示正常。16层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为89.2%,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6.4%。结论16层CTA在显示颅内动脉瘤方面可与DSA媲美,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乳腺导管造影术在乳腺导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在乳腺导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了56例乳腺导管造影疾病的造影检查资料,病例均经临床检查、钼靶摄片、乳导管造影检查及病理证实。结果肿瘤性病变25例,占44.64%,包括导管内乳头状瘤12例,导管内乳头状癌4例,浸润性导管癌9例;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瘤最为多见。非肿瘤性病变31例,占55.36%,其中单纯导管扩张症11例,导管扩张伴慢性乳腺炎18例,单纯导管炎症2例;其中以导管扩张伴慢性乳腺炎最为多见。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术对乳腺导管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导管内乳头状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线颅内脂肪瘤的磁共振影像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颅内脂肪瘤MRI特征性的信号表现及位置的中线性说明MRI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材料与方法:对16例MRI诊断的颅内脂肪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全部 病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均用Philips0.5T-Ⅲ型超导磁共振机采用自旋回波序列(SE)进行扫描,T:加权像TR=500-520/TE=25,T2加权像TR=2273/TE=90,距阵256×256,行同、矢状及冠状位扫描,就其信号表现及颅内益进行分析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颅内室管膜下瘤的MR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病理证实的室管膜下瘤影像(MR16例,CT1例)表现,其中男11例,女6例。结果17例中,侧脑室9例,四脑室、透明隔各2例,三脑室、桥前池、右小脑桥脑角(CPA)及鞍上池各1例。MR成像的16例中,T1WI为低、略低或等信号,T2WI均为较高信号影。17例中,11例信号不均匀、有囊变;12例无强化或者轻微强化。结论MRI可以很好地显示、评价颅内室管膜下瘤,当患者具备上述特点时高度提示该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