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飞  张荣华  朱晓峰  杨丽 《陕西中医》2010,31(3):382-383
从化二字源自《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篇》中云:“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从化又称“从类化”,其内涵丰富,有六气标本中气从化、六气生化、同化等。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六气标本,所从不同。气有从本者,有从标本者,有不从标本者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  相似文献   

2.
标本中气理论在《内经》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标本中气从化规律中存在着阴阳寒热属性相互对应的生化关系,也就是说阳明厥阴其标本与中气之间存在着阴阳寒热属性相互对应的生化关系。三阴三阳为六气之标,所谓阳明从中气而化,即“金从湿土之化”,厥阴从中气而化,即“木从相火之化”也。所以在生化关系上与其他四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九) 五阅《灵枢》有《五阅五使》的篇名,其他有关五阅的资料,略述如下: 《灵枢》五阅五使》篇:”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刺有五官五阅,以观五气,五气者,五藏之使也。五时之副也。愿闻其五使当安出?歧伯曰:五官者,五藏之阅也”。又《脈度》篇:“五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又《师傅》篇:“歧伯曰:身形支节者,藏府之盖也,非面部之阅也。黄帝曰:五藏之气阅于面者,余己知之矣。以支节知而阅之奈何”。以上是有关阅字之见于《灵枢》的三段原文。  相似文献   

4.
黄坤载《四圣心源》中气学说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对黄坤载《四圣心源》中有关中气的学说加以探讨,指出:在黄氏看来,脾胃之气不是中气,而中气实由脾胃之气而来,中气与脾胃之气同居中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脾胃为中气之本,中气为脾胃之合,“脾胃升降,则在中气,中气者,脾胃旋转之怄”,若中气病,则枢轴废,从而发生一系列病变,其主要病因,在于寒湿,寒湿之治,在于补阳益火。  相似文献   

5.
“■饪”■气”二词,先后见于《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第一”,及“五藏风寒积聚第十一”。前篇:“大邪中表,小邪中里,(?)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后篇;“病有积,有聚,有■气……。■气者,胁下痛,按之财愈,复发为■气。”《医宗金鉴》[按]云:“字典  相似文献   

6.
张锡纯在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中,很重视脏腑气化。认为“人之一身,皆气所撑悬也。此气在下焦为元气,在中焦为中气,在上焦为大气。”“膈上有大气,司呼吸者也,膈下有中气,保合脾胃者也,脐下有元气,固性命之根蒂者也,当吸气入肺时,肺泡膨胀之力,能鼓舞诸气,节节运动下移,而周身之气化遂因之而流通。”兹将张氏论三焦之脏腑气化及其在临床上的运用作一浅述。  相似文献   

7.
几千年来,谈“气”者甚众。从总体来看,前贤所论未逾越《内经》的范围。笔者粗读《内经》有年,于“气”字含义上作了整理分析:《内经》中出现的“气”字,计《素问》1860处,《灵枢》1140处,共3000处(不包括篇名中的“气”字19处)。兹从三方面论述。一、指运动着的细微物质《内经》中绝大部分的“气”字是指运动着的细微物质,约占所出现“气”字的96.5%。(一)“气”原为氙氲上升的云气、水汽据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考证:“气,云气也。”气即漂浮于空中构成云彩的水汽。《灵枢·五癃津液别》:“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溺与气”之气即水汽。《内经》在论述人体之气时援用了这种概念。如《灵枢·脉度》:“其流溢之气,内溉藏府,外濡腠理。”这种溉濡脏腑、腠理之气与濡润万物的雾气相似。  相似文献   

8.
胃胀治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洪 《西部中医药》1994,7(2):28-29
《灵枢·胀论》载有“胃胀”病证,考其所述证候,颇似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动力障碍类疾病的临床表现,即胃脘痞胀、疼痛并见,且往往以胀满为主,究其病机,多因脾胃虚弱、木郁土壅、湿邪中阻、胃阴亏乏而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从而出现纳化失司,升降失常,气血失调等病理变化,其治法当着重于调运中气。所谓中气即中焦脾胃之气,调运中气,为调气方法之一种,如《景岳全书》所云:“夫所谓调者,调其不调之谓,凡气有不正,皆赖调和,……凡寒之、热之、温之、清之、升之、降之、抑之、举之等,皆调气之大法也。”通过调运中气,可以起到健脾助运,和降胃气,恢复升降平衡的作用,达到“调其气,使其平也”及消除临床证候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简版:[摘要]人身无处不中气,中气如轴,四维如轮,其气为人身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阳明燥金、太阴湿土均为中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和合互济则中气旺盛;反之,则升降出入失常而易出现阳明燥热与太阴寒湿太过并存的病机。李可老中医从“凡病皆为本气自病”出发,提出“阳明之燥热永不敌太阴之寒湿”的观点,对于个体体质表现为阳明太阴燥湿不济之患者,其临证的指导意义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从两方面阐述了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论治血证的学术特色:对脏腑生理病理,注重脾胃中气升降顺逆,谓心肺肝肾之气同升降,皆取决于中气,脾胃中气为人体阴阳、脏腑、气血、精神之化源,及赖以升降之轴心。中气旺则阳化有源,阴生有本,脏腑各安其位而履其职,气血充旺,精神交泰。中气升降窒塞,脾土下陷,胃土上逆,则阳化匮源,阴生乏本。胃土上逆则火炎金逆,气为之滞而神为之飞;脾土下陷则水沉木陷,血为之淤而精为之遗。诸般上逆、下陷、左淤、右滞四维病变,悉归居中气升降乖违。故论治首重顾护中气,升清降浊,兼顾四维。于内伤杂病,宗仲景“少阴负跌阳者为顺也”之旨,谓“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从燥金化气,是以阳明之燥不敌太阴之湿。及其病也,胃阳衰而脾阴旺,十人之中,湿居八九而不止也……湿则中气不运,升降反作,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基于此,论治血证多从阳衰土湿、水寒木郁立论,以燮理中气升降立法,环顾四维。文章对血淤、衄血、吐血、便血、溺血的病机及立法、遣方,逐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胃气”之名,首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此处“胃气”之原意,是指脉象中之“胃气”,也即是《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说的“脉弱以  相似文献   

12.
11.湿温湿温:是由湿热病邪引起、初起具有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黄腻,脉缓等主要症状的急性热病。”中气虚则病在太阴”:是指素体中阳偏虚者,则邪从湿化而病变偏于太阴脾。“中气实则病在阳明”:是指素体中阳偏旺者,则邪从热化而病变偏于阳明胃。“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湿热为土之气,脾胃属土,湿土一属,同类相召,是指湿热致病多以脾胃为病变中心。“外内相引”:是指外复感时令之湿,内不能运化水谷之湿,内外湿相合而致病。“白瘩”:是湿热病邪留恋气分,蕴酿淹缠,郁蒸卫表,形成于皮肤的细小白色痦疹。“暑温挟湿”:是指暑温  相似文献   

13.
《素问·五脏别论》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五脏的共同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肾藏精,而脾为“仓廪之官”,所藏何物?各版中医教材《中医学基础》均未阐明,其脏象学说理论体  相似文献   

14.
略论湿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湿证溯源  湿证 ,《内经》早有记载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 :“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 ,”“诸痉项强 ,皆属于湿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地之湿气 ,感则害皮害筋脉 ,”“湿胜则濡泻。”《素问·生气通天论》曰 :“因于湿 ,首如裹”。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湿证》曰 :“湿之为病有出于天气者 ,雨雾之属是也 ,多伤人脏气 ;有出于地气者 ,泥水之属是也 ,多伤人六腑 ;有由于汗液者 ,以大汗沾衣不皇解换之属是也 ,多伤人肌腠 ;有湿从内生者 ,以水不化气 ,阴不从阳而然也 ,悉由脾肾之亏败。”2 湿证分类  湿之为病 ,有从外感而来…  相似文献   

15.
标本中气和伤寒六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兹就标本中气和伤寒六经的关系论述如下:《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又:“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少阳太阴  相似文献   

16.
《脾胃论》试题(二)一、填空题1、《五脏别论》云:“、、、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2、所谓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实而虚;食下,则实而虚。3、《阴阳应象大论》云:“谷气通于,六经为川,为海,为水注之气。”4、《通评虚实论》云:“头痛耳鸣,九窍不利,之所生也。”5、《经脉别论》云:“食气入,散精于,淫气于筋;食气入,浊气归,淫精于脉。”6、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散精,上归于,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  相似文献   

17.
<正> 祖国医学的升降学说,起源于《内经》,发展于东垣,后世医家多有发挥。学习《医学求是》,深感东旸老人所论升降在生理和药治上颇具独见。对升降生理的发挥(一)升降之权在于中气,升降之道,本于阴阳。“五行之升降,以气不以质。”气者,阳也;质者,阴也。五脏阴阳之升降,应以气阳为主。人之阴阳为生生之本,大凡形质之失宜,莫不由气之升降失序,所谓一分阳气不到,即生病者此也。“而升降之权,又在中气”此言升降之动力也。与喻昌之“其所以统摄荣  相似文献   

18.
<正> 其他四时温病概要吴鞠通《湿病条辨·上焦篇》对其他“四时温病”的概念,有简明论述。曰:“湿热者,春末夏初,阳气弛张,温盛为热也。……温毒者,诸温夹毒,秽浊太甚也。暑温者,正夏之时,暑病之偏于热者也。湿温者,长夏初秋,湿中生热,即暑病之偏于湿者也。秋燥者,秋令燥烈之气也。” 1.“暑温”的概念:暑温为暑季多种热  相似文献   

19.
湿秘在糖尿病患者中占一定比例,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湿秘最早见于宋《济生方》,书中指出:“摄生乖理,三焦气涩,运棹不行,于是乎蕴结于肠胃之间,遂成五秘之患。夫五秘者,风秘、气秘、湿秘、寒秘、热秘是也。”在《济生方》中仅提及“燥者润之,涩者滑之,秘者通之,寒则温利四法  相似文献   

20.
脾胃病识     
赵霞  邢舸  薛星符 《光明中医》2005,20(6):27-28
脾胃同居中宫,脾为阴脏,胃为阳腑,相互滋助,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胃为阳明多气多血,胃气是中气的主力,脾阳与胃气合,汇成中气。阳与气分之为二,合之则一。言阳是指其有温煦之能,言气是指其有运动之功。阳本身是气,气本质属阳(《内经》:“阳化气”)阳与气俱产于“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之中,气离开阳则复化为水(观热气遇冷即变为水)是由阳而变阴,阳离开气则成亢阳(亢阳是壮火,《内经》“壮火食气”)是由生而变杀(《内经》:阳杀阴藏)气与阳合是春夏,万物生发,人体赖以生生,气血周流,百节灵通而动,气与阳分是秋冬,草木凋零,人体因之病惫,血液不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