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2.
目的:研究华南地区蝮蛇粗毒中分离得到的蛇毒多肽AHP-4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方法:分别用二磷酸腺苷、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兔血小板聚集,观察不同剂量的AHP-4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并计算IC50。结果:AHP-4在体外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由二磷酸腺苷、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其IC50分别为25.4nM、256.6nM、11.2nM。结论:从AHP-4对这三种诱导剂诱导的体外兔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来看,其作用机制可能如下:阻断二磷酸腺苷与二磷酸腺苷受体的结合;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的生成;抑制血小板膜上磷脂酶的激活。  相似文献   

3.
六种产地赤芍对大鼠抗凝血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采用凝血流变学指标和ADP诱导血小板聚集,对六种产地赤芍进行比较,探讨道地与非道地赤芍,野生与栽培赤芍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六种产地赤芍在0.5g生药/ml时,对抗凝血及抗血小板聚集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在0.25g生药/ml时,六种产地赤芍在抗凝血方面作用明显,在抗血小板聚集方面多伦、克山和恩施赤芍作用明显,而多伦赤芍的各项指标的作用与其他五种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5,(11)
目的对细叶益母草Leonurus sibiricus的化学成分和血小板聚集活性进行研究。方法细叶益母草提取液采用大孔树脂、MCI、反相C18、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通过波谱分析和TLC来鉴定,然后对其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筛选。结果从中分离鉴定出9个化合物,分别为益母草碱(1)、丁香脂素(2)、梣皮树脂醇(3)、蒙花苷(4)、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5)、丁香酸乙酯(6)、对羟基苯甲酸乙酯(7)、对羟基苄乙醚(8)、β-胡萝卜苷(9)。结论化合物2~4、6、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3和6为首次从益母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而且,化合物1、4和5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赤芍精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赤芍(Paeonia lactiflora Pall.)是代表性的活血化瘀药之一。经方与古方中以赤芍组成的活血化瘀方剂很多。近年北京地区冠心病协作组按祖国医学活血化瘀治则拟定的冠心Ⅱ号复方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亦取得了一定疗效。湖南医药工业研究所最近从湖南廉桥镇出产的赤芍中分离出一种有效成分赤芍精(即d-儿茶精,d-Catechin),化学结构式为  相似文献   

6.
六种产地赤芍对大鼠抗凝血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凝血流变学指标和ADP诱导血小板聚集 ,对六种产地赤芍进行比较 ,探讨道地与非道地赤芍 ,野生与栽培赤芍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 ,六种产地赤芍在 0 5 g生药 /ml时 ,对抗凝血及抗血小板聚集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在 0 2 5 g生药 /ml时 ,六种产地赤芍在抗凝血方面作用明显 ,在抗血小板聚集方面多伦、克山和恩施赤芍作用明显 ,而多伦赤芍的各项指标的作用与其他五种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赤芍成分和其衍生物801、802对 ADP 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同时,还降低线粒体氧耗量(S_3)、磷/氧(ADP/O)和呼吸控制比(RCI)。并发现上述药物的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证实了血小板聚集性与能量代谢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心脉隆注射液(XML)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使用血小板聚集仪观察不同浓度的XML对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及是否诱导正常血小板聚集。结果:1 g/L的XML能显著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7.8%;1 g/L和0.5 g/L的XML也明显抑制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分别为57.7%和20.5%;所有浓度的XML均不能直接诱导血小板聚集。结论:XML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不同诱导剂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且对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强于AA。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丹红合剂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大耳白家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予等容量的0.5%羧甲基纤维素纳),丹红合剂5、2.5、1.25 g/kg组,阿司匹林0.025 g/kg组.各组均按1ml/kg容积灌胃,1次/d,连续给药8d.于末次给药1h后心脏取血,用二磷酸腺苷(ADP)、胶原、花生四烯酸(AA)3种诱导剂进行血小板聚集实验.结果 丹红合剂5、2.5、1.25 g/kg组对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的抑制率分别为9.4%、5.1%、0.6%,对胶原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分别为34.5%、11.1%、5.6%;对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分别为21.4%、11.6%、2.3%.结论 丹红合剂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比浊方法测定天麻醒脑胶囊在体内和体外对腺苷二磷酸(ADP)、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诱导家兔血小板活化聚集的影响.。结果表明,天麻醒脑胶囊在体外呈浓度依赖性明显抑制AA和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其半数抑制浓度(50%o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1·83和3·25g/L。体内试验,天麻醒脑胶囊于灌胃后明显抑制AA或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天麻醒脑胶囊在体内外对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无明显影响。本实验结果提示,天麻醒脑胶囊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作用,有利于血小板聚集性增高的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赤芍与白芍脐中穴给药药理作用差异。方法:选择脐中穴为给药部位,考察赤芍、白芍贴膏剂脐中穴贴敷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以及ADP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赤芍贴膏剂组有显著的镇痛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P〈0.05),白芍贴膏剂组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P〈0.05),散结镇痛胶囊及桂枝茯苓贴膏剂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P〈0.05),赤芍、白芍贴膏剂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空白组相比虽无显著性差异,但都呈一定作用趋势。桂枝茯苓贴膏剂组与赤芍贴膏剂组相比,也都有作用增强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赤芍脐中穴给药具有止痛、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白芍脐中穴给药具有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赤芍野生品和栽培品总鞣质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赤芍野生品和栽培品总鞣质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赤芍野生品和栽培品鞣质含量,并进行比对。结果赤芍野生品的鞣质含量为0.77%~4.38%,赤芍栽培品鞣质的含量为0.32%~1.06%。鞣质的含量与栽培年限呈正相关,即栽培年限越长,鞣质含量越高;同等栽培年限芽头栽培的赤芍较种子栽培的鞣质含量高。结论赤芍野生品与栽培品的鞣质含量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显微定量法,对赤芍簇晶进行显微定量研究;对赤芍显微特征常数进行测定研究。方法:1容量分析法:将药材粉碎,过筛,精称定量的粉末,放入干净的研钵中,用水合氯醛试液将粉末转移至25 m L容量瓶,加入相应的甘油量,用水合氯醛定容,得供试品混悬液。充分摇匀后,用微量移液器准确吸取0.02 m L样品液置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完成制片。在显微镜下按"之"字形观察,记录每张片子的显微特征个数,每个样品平行做3次,每次平行装片50张,将所得结果随机分为5组,计算每组的平均值,再按照公式计算显微特征常数值。2成药前处理方法:将成药小心粉碎至完全过一定目数的筛,加适量水,充分研磨搅匀,离心,倾出上层液,向沉淀中加入清水,将沉淀搅起与水混匀,离心,不断重复上述操作,直至上层液澄清,将沉淀取出,置烘箱内低温干燥(<60℃),待干透后再将其研磨过相同目数的筛,备用。  相似文献   

14.
赤芍与白芍的化学成分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不同产地赤芍和白芍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及比较,进一步完善芍药野生品与栽培品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的胶束电动色谱(MEKC)分离模式,测定了16个产地20个赤、白芍样品中的4个有代表性的活性成分:芍药苷、苯甲酸、D-儿茶素和没食子酸,并比较各成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结果①野生芍药根(赤芍)中芍药苷含量大于6%,D-儿茶素含量高于0.05%。未加工的栽培芍药根中芍药苷含量小于6%,未检测到D-儿茶素。在同样条件下,加工后的栽培芍药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下降了37%~56%,仍未检测到D-儿茶素,苯甲酸的变化最大,下降达83%~92%。②内蒙古多伦赤芍与大、小兴安岭所产赤芍在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上存在差异。③不同产地、特别是道地与非道地的白芍药材之间,化学成分的比例有所不同。结论运用HPCE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对野生与栽培芍药根的活性成分差异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为区别同为芍药来源的赤芍和白芍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赤芍和白芍不同部位芍药苷和苯甲酸的含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赤、白芍不同部位中芍药苷和苯甲酸的含量差异,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色谱柱:Hypersil C18柱(4.6 mm×200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14∶86);检测:UV 230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结果赤、白芍不同部位中芍药苷和苯甲酸的含量不同。结论运用HPLC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对赤、白芍不同部位中芍药苷和苯甲酸的差异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为区别同为芍药来源的赤芍和白芍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赤芍中护肝活性物质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中药潜在护肝活性物质快速筛选新方法,辨识赤芍内具有护肝活性的化学成分。方法:在半乳糖胺HepG2细胞损伤模型上,采用二乙酸荧光素荧光标记法和MTT法筛选赤芍中具有护肝活性的组分,使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化学组成,并对筛选出的赤芍护肝活性成分进行实验验证。结果:从赤芍中筛选发现具有明显护肝活性的化学组分3个,并分析鉴定出芍药苷、棕榈酸乙酯和亚油酸乙酯3个成分。验证实验表明,这3个化合物对HepG2细胞均具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赤芍所含的芍药苷、棕榈酸乙酯和亚油酸乙酯具有潜在的护肝活性。  相似文献   

17.
赤芍总苷对荷瘤小鼠肿瘤细胞形态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赤芍总苷(TGC)对S180肉瘤小鼠的抑瘤作用,进行较系统的肿瘤细胞组织形态学观察.方法:造模后,观察TGC对瘤鼠肿瘤抑瘤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以及肿瘤组织光、电镜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通过赤芍总苷中药的治疗,实验组、联合组、CY组与模型组的抑瘤率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对免疫器官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影响也具有显著作用.肿瘤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赤芍总苷具有明显抑瘤作用.结论:赤芍总苷对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赤芍、白芍在补血作用上的异同。方法: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0mg·kg-1、每日1次、连续3d的造模方法,灌胃给药,定期采血检测血常规。结果:造模12d,给药组的RBC、HGB、HCT值明显回升,且白芍的药效优于赤芍。结论:对于环磷酰胺所致的血虚证小鼠模型,白芍升高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的作用与模型组相比具统计学意义,而赤芍作用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9.
黄芪总皂苷和赤芍总苷协同抗血小板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黄芪总皂苷和赤芍总苷(1:3)(简称芪芍双苷)的抗血小板作用。方法:芪芍双苷按100、200、400mg/kg三种剂量给药,进行了血小板聚集试验,测定了大鼠血浆中血小板α颗粒胰蛋白-14O(GMP-14O)含量及血栓素A_2(TXA_2)/前列环素(PGI_2)水平。结果:芪芍双苷三种剂量均能抑制 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明显降低GMP-140含量,显著降低TXA_2/PGI_2比值。结论:芪芍双苷具显著抗血小板作用。  相似文献   

20.
赤芍野生品与栽培品4种化学成分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中药赤芍的不同产地野生品及栽培品中芍药苷、没食子酸、儿茶素及苯甲酸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C18(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 nm(儿茶素、苯甲酸),272 nm(没食子酸、芍药苷),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赤芍野生品中没食子酸、儿茶素、芍药苷、苯甲酸的含量范围依次为0.008 35%~0.143%,0.024 2%~0.675%,2.23%~8.03%,0.033 2%~0.152%。赤芍栽培品以上4种化学成分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06 26%~0.052 3%,0.114%~0.516%,1.57%~4.18%,0.032 5%~0.115%。黑龙江大庆和吉林梨树县产赤芍栽培品的芍药苷、儿茶素含量与野生品的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建议以芍药苷及儿茶素共同做为评判赤芍道地药材质量的指标性成分;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为适宜进行赤芍栽培的地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