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檗皮浸膏对基因突变自然发病型db/db糖尿病小鼠视网膜蛋白激酶C-β(PKC-β),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探索该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18周龄db/db糖尿病小鼠,db/m型同性同窝瘦型小鼠为对照。采用随机方法将db/db小鼠分为db/db组,小檗皮高、中、低剂量组(1.50,0.75,0.38 g·kg~(-1)),羟苯磺酸钙组(0.23 g·kg~(-1)),盐酸小檗碱组(0.135 g·kg~(-1))。相关药物连续ig 2个月,并于ig 2个月末处死小鼠。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3种因子在视网膜结构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视网膜内3种因子的基因与蛋白表达。结果:与db/m组比较,db/db组视网膜组织PKC-β,VEGF免疫组化反应呈阳性,表达显著增加(P0.01);HIF-1α免疫组化反应呈阳性,表达量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b/db组三种因子的基因与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db/db组比较,羟苯磺酸钙组视网膜组织PKC-β免疫组化反应呈阳性,表达显著降低(P0.05),小檗皮高剂量组视网膜组织PKC-β免疫组化反应呈阳性,表达显著降低(P0.01),其他各给药组较db/db组PKC-β表达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给药组视网膜组织HIF-1α免疫组化反应呈阳性,表达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檗碱组、小檗皮低剂量组视网膜组织VEGF免疫组化反应呈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1),其他各给药组视网膜组织VEGF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db/db组比较,羟苯磺酸钙组HIF-1α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05),其他各给药组PKC-β,HIF-1α,VEGF基因表达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db/db组比较,羟苯磺酸钙组、盐酸小檗碱组、小檗皮高、低剂量组PKC-β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小檗皮中剂量组PKC-β蛋白表达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羟苯磺酸钙组、盐酸小檗碱组、小檗皮高、中剂量组HIF-1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小檗皮低剂量组HIF-1α蛋白表达量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给药组VEGF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小檗皮浸膏防治db/db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KC-β,HIF-1α,V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柿叶黄酮对kkay二型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细胞凋亡及视网膜GSK-3β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雄性8周龄kk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柿叶黄酮50,100,200mg/kg组、羟苯磺酸钙组,每组各10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柿叶黄酮50,100,200mg/kg,羟苯磺酸钙230mg/kg灌胃,以同周龄C57BL6/J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8周后处死,测量血糖等指标,取出眼球,应用TUNEL法检测视网膜细胞凋亡情况,并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析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蛋白的表达。结果:8周实验结束时,与kkay模型组相比,给予柿叶黄酮100,200mg/kg能明显降低kkay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22.14±1.38、14.62±1.61),明显降低体重(27.88±1.15、23.16±1.09)及AGEs的表达(0.031±0.006、0.29±0.011),显著提高视网膜p-GSK-3β的表达(0.63±0.04、0.91±0.07),同时明显减少视网膜细胞的凋亡。结论:柿叶黄酮显著减少kkay小鼠视网膜细胞凋亡的数量,提高kkay小鼠视网膜p-GSK-3β的表达,对于kkay二型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病变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藏药小檗皮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蛋白激酶C(PKC-β)、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低氧诱导因子(HIF-1α)的影响。方法:SD大鼠采用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腹腔内注射的方法造模,随机分为模型组、小檗皮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二甲双胍组、羟苯磺酸钙组、小檗碱组和对照组。成模后开始灌胃给药,小檗皮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按成人剂量的5、10、20倍给药,二甲双胍组和小檗碱组按成人剂量的10倍给药,模型组和对照组予灌服蒸馏水。所有实验大鼠于灌胃6周后处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PKC-β、VEGF和HIF-1α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HIF-1α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PKC-β、VEGF、HIF-1α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小檗皮高、中剂量组视网膜PKC-β、VEGF和HIF-1α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PKC-β、VEGF和HIF-1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小檗皮低剂量组大鼠PKC、VEGF和HIF-1α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小檗皮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整体多点调控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PKC-β、VEGF、HIF-1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柿叶黄酮对大鼠糖尿病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ip链脲佐菌素(STZ)溶液120 mg·kg~(-1),对大鼠进行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随机将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氨基胍组(0.1 g·kg~(-1)·d~(-1)),柿叶黄酮高、中、低剂量组(400,200,100 mg·kg~(-1)),每组10只大鼠,另设正常组大鼠10只。氨基胍组、柿叶黄酮组ig给药(1次/天),连续给药12周,期间给予模型组和正常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前及给药期间每隔3周测大鼠24 h尿蛋白含量及空腹血糖(FBG),末次给药2 h后处死大鼠,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采用生化仪测定肾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糖基化终产物(AGEs)及果糖胺(FTS)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中TGF-β_1和MMP-9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大鼠24 h尿蛋白含量及FBG含量持续增高,肾组织中MDA,AGEs,FTS含量升高明显,SOD水平明显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柿叶黄酮各剂量组明显降低24 h尿蛋白含量及FBG含量及肾组织中MDA,AGEs,FTS含量,明显升高SOD水平(P0.05,P0.01),明显下调肾脏组织中TGF-β_1和上调MMP-9的蛋白水平(P0.05),其中柿叶黄酮高剂量组作用较为明显。结论:柿叶黄酮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柿叶黄酮的降糖、降脂、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及非酶糖基化的作用以及抑制TGF-β_1和MMP-9蛋白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归芪聪志汤及其拆方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海马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称体质量后,按随机原则选出10只作为假手术组,将其余90只大鼠采用改良后的双侧颈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备VD大鼠模型,造模后,筛选成功模型大鼠54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吡拉西坦,3.6 g·kg~(-1)),归芪聪志汤组(9.9 g·kg~(-1)),活血通络组(拆方1组,9.9 g·kg~(-1)),化痰解毒组(拆方2组,9.9 g·kg~(-1)),补气养血组(拆方2组,9.9 g·kg~(-1)),每组9只。连续灌胃28 d后,Morris水迷宫予以行为学检测,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的形态改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鼠海马HIF-1α,VEGF及HO~(-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治疗4周后,与假手术组比较,VD模型组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跨原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大鼠海马的HIF-1α,VEGF,HO~(-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HE染色显示V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严重;与模型组比较,归芪聪志汤组与吡拉西坦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均显著缩短、跨原平台次数均显著增加(P0.05),大鼠海马的HIF-1α,VEGF,H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HE染色显示归芪聪志汤与吡拉西坦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减轻。结论:归芪聪志汤组改善V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优于各拆方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HIF-1α,VEGF及HO~(-1)因子的表达,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激发脑内的损伤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清燥救肺汤对荷Lweis小鼠肺癌细胞增殖相关糖酵解乳酸生成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化疗组,清燥救肺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右腋下注射Lewis肺癌细胞建立肺癌荷瘤模型,清燥救肺汤高、中、低剂量组以11,5.5,2.75 g·kg~(-1)·d~(-1)造模前2周灌胃给药,化疗组以50 mg·kg~(-1)·(2d)~(-1)腹腔注射给药,模型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给药,接种后继续给药2周后处死各组小鼠并取瘤称重,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低氧诱导因子-α亚基(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α),原癌基因蛋白(cancer-myc,C-myc)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乳酸水平以及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A,LDH-A)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清燥救肺汤高、中、低剂量组及化疗组瘤质量,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1);清燥救肺汤高、中、低剂量组及化疗组中肺癌细胞C-myc蛋白表达,LDH-A活性明显降低(P0.05,P0.01);清燥救肺汤高、中剂量组及化疗组HIF-1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清燥救肺汤可通过抑制HIF-1α蛋白表达,导致C-myc蛋白表达下调,从而降低LDH-A活性,减少肺癌细胞糖酵解乳酸的生成,从而达到抑制荷Lewis小鼠肺癌细胞增殖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通心络对自发糖尿病KK/Upj-Ay小鼠视网膜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通心络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保护机制。方法:40只KK/Upj-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通心络低、中、高剂量组(通心络生药1,2,4 g·kg-1,ig给药12周),实验以C57BL/6小鼠为正常组。用血液黏度仪测定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聚集仪测定红细胞聚集指数;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VEGF和VEGFR2的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HIF-1a,VEGF,VEGFR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C57BL/6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应用通心络中、高剂量治疗的KK/Upj-Ay小鼠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降低(P0.05,P0.01);高剂量通心络组的低切全血黏度降低(P0.05),血浆黏度较模型组也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小鼠视网膜组织HIF-1a,VEGF,VEGFR2蛋白和VEGF,VEGFR2 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通心络ig治疗后,各剂量组HIF-1a,VEGF,VEGF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通心络可抑制自发性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组织HIF-1a/VEGF/VEGFR-2信号途径,此作用可能与其改善糖尿病血液流变学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檗皮浸膏对基因突变自然发病型db/db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选用18周龄db/db糖尿病小鼠,db/m型同性同窝瘦型小鼠为对照。采用随机方法将db/db小鼠分为:db/db组,小檗皮高、中、低剂量(1.50,0.75,0.38 g·kg~(-1))组,羟苯磺酸钙(0.23 g·kg~(-1))组,盐酸小檗碱(0.135 g·kg~(-1))组。相关药物连续ig 2个月,观察一般体征状态,每2周称体重1次,测空腹血糖水平1次,并于ig 2个月末处死小鼠。苏木素和伊红(HE)染色观察视网膜常规病理改变,消化铺片观察微血管变化,计算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比值(E/P)。结果:与db/m组比较,db/db组体重显著增加(P0.01),血糖水平显著升高(P0.01),视网膜血管E/P明显升高(P0.05),视网膜毛细血管充血扩张,视网膜损伤明显。与db/db组比较,羟苯磺酸钙组、小檗碱组、小檗皮各剂量组体重无显著变化;小檗碱组、小檗皮低剂量组血糖水平显著降低(P0.01),小檗皮高、中剂量组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0.05),羟苯磺酸钙组血糖水平无显著变化;小檗皮高剂量组视网膜血管E/P显著降低(P0.05),其他给药组E/P无显著变化;小檗皮各剂量组视网膜损伤减轻。结论:小檗皮对db/db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病变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具有降低自发性糖尿病小鼠高血糖水平作用,改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并阻止新生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建立糖氧剥夺(OGD)诱导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s)损伤模型,观察桃红四物汤对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建立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糖氧剥夺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桃红四物汤高、中、低质量浓度组(0.8,0.4,0.2 g·L-1)和阳性药尼莫地平组。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h-BMECs细胞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水平。结果:桃红四物汤可显著提高拟缺血损伤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活性,降低LDH漏出率(P0.05,P0.01),改善细胞形态,降低MDA水平(P0.05),增强SOD活性(P0.05,P0.01)。增加内皮细胞VEGF和HIF-α蛋白的表达(P0.05,P0.01)。结论:桃红四物汤对拟缺血损伤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通过HIF-α途径增强VEGF表达有关,显示中药组方可发挥整体调节的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参与脊髓损伤修复的机制。方法:选取50只SD大鼠(SPF级)建立Allens’重力打击SCI模型(正常组除外)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丹参治疗组、丹参加雷帕霉素组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每组10只)。正常组常规饲养,其余实验组均按1 m L·kg-1·d-1剂量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丹参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含雷帕霉素3 mg·kg-1)和尾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溶液30 g·L-1。伤后1,3,7,14 d时采用联合行为评分法(CBS)评价大鼠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伤后14 d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实验组HIF-1α和VEGF的表达差异。结果:SCI后14 d,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BS评分升高,HIF-1α和VEGF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参治疗组CBS评分降低,HIF-1α和VEGF表达升高(P0.05);与丹参治疗组比较,丹参加雷帕霉素组CBS评分升高,而HIF-1α和VEGF表达降低(P0.05);上述指标在丹参治疗组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注射液可通过调节HIF-1α和VEGF的表达从而参与脊髓的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调肝肾,祛痰瘀"复方血压峰值前给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糖蛋白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方法:将30只SHR(12周龄),随机分为复方组(4 g·kg-1),氯沙坦组(30 mg·kg-1)和模型组,设SD大鼠10只为正常组,治疗12周后,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肾组织中TGF-β1,CTGF和FN的m 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GF-β1,CTGF和FN m RNA表达均明显上调(P0.01),CTGF,FN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组TGF-β1,CTGF,FN的m RNA的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P0.05),TGF-β1,CTGF,FN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氯沙坦组TGF-β1,FN m RNA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TGF-β1和FN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P0.05)。与氯沙坦组比较,复方组TGF-β1的m RNA表达较明显下调(P0.05),CTGF和FN的蛋白表达亦下调(P0.05)。结论:"调肝肾,祛痰瘀"复方血压峰值前给药能够明显减少ECM聚积而改善SHR肾损害。其作用机制应是在中医阴阳升降机制协同下,通过降低肾组织TGF-β1,CTGF,FN的表达而达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明目汤治疗肝肾亏虚,络脉瘀阻证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影响。方法:将97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91眼)和观察组50例(95眼)。对照组有效控制血糖,并给予缬沙坦胶囊,80 mg/次,1次/d;辛伐他汀片,40 mg/次,1次/d,晚上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羟苯磺酸钙胶囊,0.5 g/次,3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补肾活血明目汤,1剂/d。两组疗程均为12周。进行治疗前后视力和眼底检查及中医证候积分;检测治疗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NF-α和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眼底病变疗效总有效率86.3%,对照组70.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力好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眼底检查和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TG,TC和LDL-C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后观察组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HDL-C升高并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TNF-α,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补肾活血明目汤能提高NPDR视力,改善症状、体征,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脂代谢,降低TNF-α和VE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地锦草对H22肝癌小鼠核转录因子-κ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nuclear factor kappa-B/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NF-κB/VEGF)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地锦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皮下接种肝癌H22细胞建立H22肝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组,地锦草组高、中、低剂量组。地锦草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ig)给药1.13,2.25,4.50 g·kg~(-1),环磷酰胺组腹腔注射(ip)给药50 mg·kg~(-1),模型组和环磷酰胺组灌服相同体积的蒸馏水,14 d后处死小鼠,测量肿瘤质量和小鼠体质量,计算抑瘤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微血管密度标记物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31(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31,CD31),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肿瘤组织NF-κB,肿瘤坏死因子(TNF)-α,VEGF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NF-κB,TNF-α,VEGF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予地锦草后,H22肝癌小鼠瘤重减轻(P0.01),地锦草高剂量组抑瘤率升高,高达59.1%(P0.01);肿瘤组织CD31表达明显下降(P0.01);肿瘤组织NF-κB,TNF-α,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降(P0.01)。结论:地锦草对H22肝癌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与减弱肿瘤组织的炎性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益气消癥方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去势+雌激素诱导建立豚鼠子宫肌瘤模型,将68只造模成功豚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5只)、中药高剂量组(14只)、中药中剂量组(12只)、中药低剂量组(13只)及西药组(14只),并设正常对照组(15只)。去势术后第21日开始,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益气消癥方4g/kg、2g/kg、1g/kg干粉;西药组给予米非司酮片1.94mg/kg。各组灌胃容积为1ml/(100g·d),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连续12周。检测各组豚鼠子宫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并进行HIF-1α与VEGF相关性分析。结果模型组豚鼠子宫组织HIF-1α、VEG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中剂量组和西药组豚鼠子宫组织HIF-1α、VEGF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中药高剂量组豚鼠子宫组织HIF-1α蛋白表达显著低于中药中、低剂量组(P0.01),中药高剂量组豚鼠子宫组织VEGF蛋白表达显著低于中药中、低剂量组和西药组(P0.01)。HIF-1α与VEGF相关性分析显示,相关系数为0.930,P=0.000。结论益气消癥方可能是通过降低子宫组织HIF-1α、VEGF蛋白表达,抑制血管生成,从而达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甘草查而酮A对博来霉素(bleomycin,BLM)诱导小鼠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将30只小鼠随机平均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甘草查尔酮A高、低剂量组、吡非尼酮组。气管滴注BLM 5 mg·kg~(-1)建立小鼠肺纤维化模型,次日治疗组灌胃给予甘草查尔酮A 15,30 mg·kg~(-1),吡非尼酮300 mg·kg~(-1),其余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28 d后处死小鼠。取肺组织称质量,进行肺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马松(Masson)染色、测定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肺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纤连蛋白(FN)以及p-Smad2/3与Smad2/3表达水平。并考察甘草查尔酮A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成纤维细胞MRC-5细胞活化作用。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可见肺泡结构有不同程度的破坏,肺间质增生,有炎细胞浸润和胶原纤维增生形成,肺组织中羟脯胺酸,α-SMA,Collagen I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小鼠的肺指数明显下降(P0.05,P0.01),肺损伤与纤维化程度显著改善;肺组织的羟脯氨酸含量,α-SMA,Collagen I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肺组织的Smad2/3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另外,甘草查尔酮A与吡非尼酮显著抑制TGF-β诱导MRC-5细胞转化,明显降低α-SMA,FN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甘草查而酮A可能通过阻断Smad相关信号通路,抑制成纤维细胞转化等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加减联合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血清ICAM-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80只眼。均接受基础疾病适当降压、降脂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当归补血汤加减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炎症因子以及血管内皮因子水平的变化,检测眼底部病变情况,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ICAM-1以及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VEGF、ET-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血管瘤体积、视野灰度值、出血斑面积以及黄斑厚度均显著降低(P0.01),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方面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当归补血汤加减联合羟苯磺酸钙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确切疗效,可显著减轻眼底病变,可能与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二陈汤加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肺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以及血清、肺组织匀浆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二陈汤加味高、中、低剂量(40,20,10 g·kg~(-1)·d~(-1))组,消咳喘组(5 g·kg~(-1)·d~(-1)),二陈汤组(5 g·kg~(-1)·d~(-1))。以烟熏与脂多糖(LPS)气管滴注并用的方法来制备大鼠COPD模型。成功后,治疗组灌胃给药,正常及模型组则灌等量的生理盐水。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血清、肺组织匀浆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6,IL-10和TNF-α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PPARγmRNA表达,免疫组化(IHC),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PPARγ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肺组织匀浆液和BALF中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肺组织PPARγ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蛋白表达也明显受抑制(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血清、肺组织匀浆液及BALF中IL-6,TNF-α水平均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IL-10则不同程度升高,其中二陈汤加味中剂量组IL-10的兴奋和IL-6,TNF-α的抑制尤为显著。各治疗组大鼠肺组织PPARγmRNA和蛋白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1)。结论:二陈汤加味可能通过升高PPARγ的表达,并以此降低IL-6,TNF-α的含量,提升IL-10的含量,来对抗COPD大鼠的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藏药小檗皮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蛋白激酶C(PKC-β)、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低氧诱导因子(HIF-1ɑ)的影响。方法:SD 大鼠采用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腹腔内注射的方法造模,随机分为模型组、小檗皮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二甲双胍组、羟苯磺酸钙组、小檗碱组和对照组。成模后开始灌胃给药,小檗皮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按成人剂量的5、10、20 倍给药,二甲双胍组和小檗碱组按成人剂量的10 倍给药,模型组和对照组予灌服蒸馏水。所有实验大鼠于灌胃6 周后处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和Western Blot 检测视网膜PKC-β、VEGF 和HIF-1ɑ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HIF-1ɑ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PKC-β、VEGF、HIF-1ɑ mRNA 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小檗皮高、中剂量组视网膜PKC-β、VEGF 和HIF-1ɑ mRNA 表达显著降低(P<0.01),PKC-β、VEGF 和HIF-1琢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小檗皮低剂量组大鼠PKC、VEGF 和HIF-1ɑ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小檗皮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整体多点调控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PKC-β、VEGF、HIF-1ɑ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加味四君子汤对H22荷瘤小鼠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小鼠成瘤实验观察加味四君子汤对荷瘤小鼠的抑瘤和对癌周血管生长的影响。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免疫组化(IHC)检测荷瘤小鼠移植瘤中血管分布水平和血管内皮标记物(CD31)的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mRNA表达。结果:加味四君子汤低、中、高剂量组(ig,11. 83,23. 66,47. 32 mg·kg~(-1)·d~(-1))抑瘤率分别达到29. 97%,59. 80%,82. 34%。与模型组相比,加味四君子汤中、高剂量组的平均瘤重明显降低(P 0. 05)。通过观察癌周血管数及形态发现,加味四君子汤中、高剂量组癌周血管数较模型组有所减少(P 0. 05),且血管管腔较窄。HE染色显示加味四君子汤中、高剂量组移植瘤中的血管分布均少于模型组。免疫组化显示加味四君子汤各剂量组的CD31阳性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P 0. 01)。RT-PCR结果显示加味四君子汤中、高剂量组移植瘤VEGF,VEGFR2,TNF-αmRNA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P 0. 01)。结论:加味四君子汤能够抑制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并抑制移植瘤血管新生,这可能与降低TNF-α,VEGF,VEGFR2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